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环绕制中张力控制与高精度排线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乔立军 杨瑞峰 +1 位作者 张鹏 郭晨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272-277,316,共7页
针对光纤环各类绕制方式对温度变化抑制能力的研究,得到四级对称绕制设备的具体要求。目前的光纤环绕制设备与其进行比较后,发现主要有以下缺陷:绕制过程中张力控制波动大、排线精度比较低和绕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完全。对光纤环绕制... 针对光纤环各类绕制方式对温度变化抑制能力的研究,得到四级对称绕制设备的具体要求。目前的光纤环绕制设备与其进行比较后,发现主要有以下缺陷:绕制过程中张力控制波动大、排线精度比较低和绕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完全。对光纤环绕制设备的进行改进:首先,建立供纤轮与绕纤轮之间速度差的数学模型;并经过仿真得到换光纤层绕制时必须改变供线轮的转速以保证张力的基本范围;而且使用舞蹈轮微控设备实现张力波动小范围控制。其次,采用光纤绕制检测设备实时检测光纤排线性能;并确定合适的滞后角度以实现高精度排线。最后,采用一从两主的电机控制方法实现光纤绕制设备的自动绕制。经过实验验证:该张力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层光纤张力的高精度控制,而采用该排线方式也可以完全实现高精度排线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光纤环绕制设备 张力控 精密排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环绕制监测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晨霞 杨瑞峰 张鹏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05,共4页
针对光纤环绕制过程中,光纤绕制层数增加和视觉系统景深量限制导致的光纤环绕制图像成像不清晰的问题,根据绕制图像的纹理特征,建立了适于光纤环绕制图像清晰成像的视觉系统,并根据图像清晰与否在空域中表现出的边缘特征差异,采用空域... 针对光纤环绕制过程中,光纤绕制层数增加和视觉系统景深量限制导致的光纤环绕制图像成像不清晰的问题,根据绕制图像的纹理特征,建立了适于光纤环绕制图像清晰成像的视觉系统,并根据图像清晰与否在空域中表现出的边缘特征差异,采用空域中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对多幅光纤环绕制图像进行分析,以函数的单峰性、无偏性并且无局部极点作为最优评价函数确定光纤环图像最清晰的成像位置.通过仿真验证了Brenner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光纤环绕制图像清晰成像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环绕制 图像监测 视觉系统 景深 图像清晰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环绕制中滞后角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乔立军 杨瑞峰 +1 位作者 张鹏 郭晨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5,共6页
为提升光纤环绕制设备的排线性能,避免不合理绕制滞后角引起的各类绕制缺陷和绕制错误,在对绕制滞后角的几何位置与受力分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滞后角、光纤间隙和光纤上线终点三者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绕制初始时刻滞后角引起... 为提升光纤环绕制设备的排线性能,避免不合理绕制滞后角引起的各类绕制缺陷和绕制错误,在对绕制滞后角的几何位置与受力分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滞后角、光纤间隙和光纤上线终点三者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绕制初始时刻滞后角引起错误绕制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绕制初始时刻对该滞后角进行合理补偿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滞后角可以有效避免绕制缺陷的产生,使用该换层绕制初始时刻滞后角补偿方法可以消除绕制错误的现象,实现光纤环绕制设备的精密排线和自动化缠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环绕制设备 光纤 滞后角 补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表示的光纤环绕制缺陷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乐 杨瑞峰 郭晨霞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52,共5页
针对目前光纤绕制缺陷检测方法准确率低,实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秩表示技术的光纤环绕制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光纤环图像纹理的重复性和缺陷的局部性特征,将无缺陷的光纤环图像建模为低秩结构,将缺陷建模为稀疏结构。然后,基... 针对目前光纤绕制缺陷检测方法准确率低,实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秩表示技术的光纤环绕制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光纤环图像纹理的重复性和缺陷的局部性特征,将无缺陷的光纤环图像建模为低秩结构,将缺陷建模为稀疏结构。然后,基于低秩表示理论对绕制缺陷检测问题进行模型构建,并利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其目标函数,以近似恢复原始图像的行空间并分离出缺陷区域。通过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光纤绕制缺陷检测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检测出缺陷,且与其他算法相比,本算法取得缺陷检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环绕制 缺陷检测 低秩表示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