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络节能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继军 冯楠 +1 位作者 白巍 任丹萍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0,共3页
为减少光纤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络(FiWi)中的能源消耗,在研究了FiWi网络中主要的接入技术及其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就FiWi节能技术所涉及的相关标准、MAC层休眠控制机制、网络层节能路由以及新型网络编码实现节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减少光纤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络(FiWi)中的能源消耗,在研究了FiWi网络中主要的接入技术及其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就FiWi节能技术所涉及的相关标准、MAC层休眠控制机制、网络层节能路由以及新型网络编码实现节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络 网络架构 休眠控制 节能路由 网络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HA-MAD的近海光无线融合接入网络部署算法
2
作者 李学华 郗童 +1 位作者 王鑫 黄翔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5,共7页
【目的】随着近海区域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带宽需求呈现出指数级增长趋势,承载业务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及后5G(B5G)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NG-RAN)资源即将枯竭,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因其高带宽等优势,成为支持5G/B5G NG-RAN的... 【目的】随着近海区域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带宽需求呈现出指数级增长趋势,承载业务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及后5G(B5G)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NG-RAN)资源即将枯竭,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因其高带宽等优势,成为支持5G/B5G NG-RAN的有效承载方案。然而,近海复杂多变的环境为WDM-PON的网络部署带来了严峻挑战,如高昂的部署成本、大规模的路径损耗以及恶劣的水下环境等,亟需通过优化网络部署策略降低成本、风险和传输损耗等,以构建适应近海环境的网络。【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头注意力增强的多智能体深度Q网络(MHA-MAD)算法,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高效提取网络环境的关键特征,并为不同特征赋予动态权重,从而提升建模精度。同时,采用多智能体框架,使多个智能体在共享网络环境中协作与同步决策,实现网络部署的全局优化。【结果】与现有基准方法相比,MHA-MAD算法在网络部署中使性能提高了近42%,其结果接近理论最优解。此外,与未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的多智能体深度Q网络(DQN)算法相比,MHAMAD算法在最小化网络部署总成本、节点功耗、链路衰减和网络风险的联合优化目标上,性能提高了近8%。【结论】MHAMAD算法为面向近海场景5G/B5G NG-RAN的WDM-PON部署与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部署 近海网络 无线光纤接入网络 深度Q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的光纤无线混合接入网络架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文竹 冯楠 +1 位作者 任丹萍 赵继军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5,共4页
在分析SDN(软件定义网络)组网的国内外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融合宽带接入网络架构,该架构遵从OpenFlow协议,实现了光纤无线接入网络的智能管控,相关的资源分配算法、路由选择协议和节能机制可以在该架构下有效实施并提升网... 在分析SDN(软件定义网络)组网的国内外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融合宽带接入网络架构,该架构遵从OpenFlow协议,实现了光纤无线接入网络的智能管控,相关的资源分配算法、路由选择协议和节能机制可以在该架构下有效实施并提升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光纤无线接入网络 OpenFlow协议 智能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无线接入网络中的下行数据分配算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燕 代仕芳 常相茂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84,共5页
光纤-无线接入网络通过光网络单元将无线子网和光纤子网融为一体,是目前广泛部署的一种接入设施。在接入网络运行期间,如何节约其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维护成本成为研究热点。为此,针对光纤-无线接入网络中下行数据流的传输,研究能量有效的... 光纤-无线接入网络通过光网络单元将无线子网和光纤子网融为一体,是目前广泛部署的一种接入设施。在接入网络运行期间,如何节约其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维护成本成为研究热点。为此,针对光纤-无线接入网络中下行数据流的传输,研究能量有效的下行数据分配问题,在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最少数目的光网络单元承载下行数据流以节约能耗。在证明该问题复杂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规划松弛的启发式下行数据分配算法,并通过理论分析论证了该算法的性能下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传输性能和能耗节约方面均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无线接入网络 下行数据分配 网络单元 无线终端 能量消耗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延迟感知的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节能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汝言 周超 +2 位作者 吴大鹏 谢毅 向罗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利用数据的延迟容忍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延迟感知光无线混合网络节能机制.为了充分利用数据的延迟容忍度,网关动态地感知数据的到达率,采用排队模型来分析网关能耗和数据延迟,从而自适应地选择休眠周期;同时,采用多网关均衡负载机制... 利用数据的延迟容忍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延迟感知光无线混合网络节能机制.为了充分利用数据的延迟容忍度,网关动态地感知数据的到达率,采用排队模型来分析网关能耗和数据延迟,从而自适应地选择休眠周期;同时,采用多网关均衡负载机制来减小网关休眠带来的路径重建延迟和拥塞,从而减小因休眠而增加的延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机制可降低网关总能耗36%,并有效提高网关利用率,降低网络中数据的路径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混合宽带接入 延迟感知 节能 网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网络架构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龚达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3-3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网络架构的发展背景和目标,并分析了不同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网络架构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以及进一步发展演进的方向。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 网络架构 WIMAX WIFI 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车辆无线网络两跳中继接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樊玲玲 朱精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07,共5页
为了提高车辆无线网络的系统性能,引入了脉冲超宽带(IR-UWB)无线技术并研究了链路两跳中继接入条件.由于IR-UWB功率受限,通过分析给出数据链路中继接入条件,提出了低计算复杂度的多链路两跳数据链路中继节点分配算法(DLRA),提高了数据... 为了提高车辆无线网络的系统性能,引入了脉冲超宽带(IR-UWB)无线技术并研究了链路两跳中继接入条件.由于IR-UWB功率受限,通过分析给出数据链路中继接入条件,提出了低计算复杂度的多链路两跳数据链路中继节点分配算法(DLRA),提高了数据链路传输速率;针对IRUWB车辆链路,采用两跳单中继获得分集增益,同时实现低开销中继接入.对IR-UWB网络并行链路中继接入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IR-UWB车辆链路在实行两跳中继接入后,在仿真场学中总体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了60.6%,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无线网络 脉冲超宽带 中继接入 两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的路由技术研究
8
作者 王新兵 刘伟杰 《中兴通讯技术》 2012年第5期11-15,共5页
文章研究了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HOW BAN)后端无源光网络(PON)采用的多点控制协议以及前端无线网状网(WMN)中的各种路由机制,重点研究了几种适用于HOW BAN前端WMN的路由算法:最小跳路由算法、最短路径路由算法、风险和时延感知的路由... 文章研究了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HOW BAN)后端无源光网络(PON)采用的多点控制协议以及前端无线网状网(WMN)中的各种路由机制,重点研究了几种适用于HOW BAN前端WMN的路由算法:最小跳路由算法、最短路径路由算法、风险和时延感知的路由算法、感知时延路由算法、预测吞吐量路由算法、容量和时延感知的路由算法、能量感知的路由算法、流量限制路由算法、时延区分路由算法。对HOW BAN中的传输协议,文章指出保持服务公平性、保证健壮性、提高服务质量(QoS)、节约能源、保障安全性、适应多频道网络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混合 宽带接入 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姗姗 何荣希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6-39,共4页
简要介绍了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HOWBAN)的网络结构和主要优点,综述了其网络部署、路由机制和生存性问题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接入 无线接入 混合网络 网络部署 生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DM/OCDMA-PON的光纤无线混合接入网结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新社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4,共4页
通过分析波分多址技术、码分多址技术的PON光纤接入技术和宽带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混合光纤无线接入网技术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WDM/OCDMA-PON光纤无线混合(HOWBAN)接入网技术的基本结构,给出WDM/OCDMA-PON光纤无线混合接入网系统... 通过分析波分多址技术、码分多址技术的PON光纤接入技术和宽带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混合光纤无线接入网技术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WDM/OCDMA-PON光纤无线混合(HOWBAN)接入网技术的基本结构,给出WDM/OCDMA-PON光纤无线混合接入网系统的实现方案,提出了应用前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接入 光纤无线混合接入 WDM/OCDMA-P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无线宽带接入网中的边缘计算实验台 被引量:1
11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8年第6期578-578,共1页
边缘计算已经成为一种前景光明的计算范式,可以满足越来越多时延敏感型应用严格的服务质量要求。其核心原则是使云计算的能力更贴近移动设备、传感器、致动器、各种连接物及终端用户的要求,以支持网络边缘处各种类型的服务和应用。
关键词 无线宽带接入 计算 实验台 光纤 服务质量 移动设备 终端用户 网络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乐通信为中电华通部署无线宽带接入核心网络
12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48,共1页
中电华通日前选择泰乐通信SmartCore 9100平台,在北京及国内其他9个省市部署分组核心网络,为跨中国9省的10大城市提供无线宽带接入服务,这些市场占中电华通初期计划部署宽带无线服务城市的90%左右。SmartCore 9100平台将支持不同厂... 中电华通日前选择泰乐通信SmartCore 9100平台,在北京及国内其他9个省市部署分组核心网络,为跨中国9省的10大城市提供无线宽带接入服务,这些市场占中电华通初期计划部署宽带无线服务城市的90%左右。SmartCore 9100平台将支持不同厂商的无线宽带接入网络,从而无需使用不同的接入服务网络(ASN)网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宽带接入 核心网络 部署 通信 宽带接入服务 宽带接入网络 无线服务 服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宽带接入的无线Mesh网技术 被引量:25
13
作者 姜红旗 康凯 林孝康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0,共7页
无线Mesh网(wirelessmeshnetwork,WMN)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结构,正在成为下一代无线接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Mesh网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讨论了无线Mesh网中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应用前景,最后介绍了当前的主... 无线Mesh网(wirelessmeshnetwork,WMN)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结构,正在成为下一代无线接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Mesh网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讨论了无线Mesh网中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应用前景,最后介绍了当前的主要商用无线Mesh系统和该技术的标准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接入 MESH网 宽带接入 网络结构 商用 关键技术 标准化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MAX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丹谱 郝建军 乐光新 《中兴通讯技术》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近年来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它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大、支持移动性、提供QoS保证并采用基于全IP的网络架构,实现了数据分组化、接入宽带化和终端移动化三者合一,因而具有广泛... 作为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近年来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它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大、支持移动性、提供QoS保证并采用基于全IP的网络架构,实现了数据分组化、接入宽带化和终端移动化三者合一,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讲座将分3期对该技术进行介绍:本期介绍WiMAX及IEEE 802.16系列协议的基本特点、协议结构和物理层基本特性及关键技术;第2期将讲述WiMAX技术的MAC层特性及其QoS机制;第3期将介绍WiMAX技术的网络架构、组网模式及其应用,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WIMAX技术 应用 IEEE802.16 网络架构 协议结构 QOS保证 QOS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MAX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应用(2)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丹谱 郝建军 乐光新 《中兴通讯技术》 2008年第2期54-57,共4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近年来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它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大、支持移动性、提供QoS保证并采用基于全IP的网络架构,实现了数据分组化、接入宽带化和终端移动化三者合一,因而具有广泛... 作为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近年来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它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大、支持移动性、提供QoS保证并采用基于全IP的网络架构,实现了数据分组化、接入宽带化和终端移动化三者合一,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讲座分3期对该技术进行介绍:第1期介绍了WiMAX及IEEE802.16系列协议的基本特点、协议结构和物理层基本特性及关键技术;本期讲述WiMAX技术的MAC层特性及其QoS机制;第3期将介绍WiMAX技术的网络架构、组网模式及其应用,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WIMAX技术 应用 网络架构 协议结构 QOS保证 QOS机制 传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光纤接入网 被引量:5
16
作者 邱琪 邱昆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3-638,共6页
光纤接入网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负责光传送网宽带接入用户最后1 km的传输。宽带光纤接入网从模拟发展到数字接入网,光纤/同轴混合网络和无源光网络分别为其代表。HFC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而PON... 光纤接入网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负责光传送网宽带接入用户最后1 km的传输。宽带光纤接入网从模拟发展到数字接入网,光纤/同轴混合网络和无源光网络分别为其代表。HFC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而PON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包括ATM无源光网络、以太无源光网络和千兆无源光网络,文中指出了它们的关键技术和系统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接入 光纤同轴混合 删无源光网络 以太无源光网络 千兆无源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宽带接入功能的双向光纤传输平台 被引量:1
17
作者 阳树宗 邱琪 +1 位作者 宋玉娥 邱昆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6-360,共5页
介绍了多功能双向光纤传输平台(HFC)的系统方案、硬件实现和实验结果,整个系统包括上行光端机、下行光端机、频率变换器、频谱监测器、射频调制解调器以及网络管理软件。其技术特点包括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智能化光端机,采用频率... 介绍了多功能双向光纤传输平台(HFC)的系统方案、硬件实现和实验结果,整个系统包括上行光端机、下行光端机、频率变换器、频谱监测器、射频调制解调器以及网络管理软件。其技术特点包括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智能化光端机,采用频率变换和复用技术扩展上行频带、上行频谱在线监测和多功能中文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缆混合 宽带接入 双向光纤传输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现场级工业无线网络混合流量分级调度的时隙分配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亚洲 郑雷雷 +2 位作者 张健民 孙明月 关新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15-1924,共10页
工业无线传感网络在关键位置监测和控制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复杂工业现场混合关键流量共存,现存接入机制无法保障不可预测突发流量的实时接入以及周期高优先级流量的有序可靠传输,进而可能给工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 工业无线传感网络在关键位置监测和控制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复杂工业现场混合关键流量共存,现存接入机制无法保障不可预测突发流量的实时接入以及周期高优先级流量的有序可靠传输,进而可能给工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至安全事故.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流量分区超帧架构,并基于该架构设计了时隙预留接入协议(R-MAC)和时隙争用接入协议(C-MAC)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上述两种协议以帧抢占的方式来保障突发流量的实时接入,采用了不同的重传机制提升周期性高优先级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最后本文对两种协议进行了评估,与实时工业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HART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协议限定了突发流量的最差接入时延上界,实现了多优先级流量服务差异化,提升了高优先级流量的平均成功接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级工业无线网络 混合业务流量 竞争接入 时隙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城域网中的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LMDS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艺 查光明 周正中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8-110,84,共4页
In this paper ,we give a overview of a new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y, introduce the theory ofLMDS and its constitutes ;at the same time ,we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MDS and its future.
关键词 宽带城域网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LMDS 计算机网络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线宽带接入方案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涛 吴昊 钟章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49,共4页
高速铁路提升了铁路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同时也对列车行车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列车上的旅客通信也由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数据业务为主。为进一步提高列车通信系统能力,满足列车和旅客的通信需求,提出三层网络结构以实现列车... 高速铁路提升了铁路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同时也对列车行车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列车上的旅客通信也由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数据业务为主。为进一步提高列车通信系统能力,满足列车和旅客的通信需求,提出三层网络结构以实现列车上的宽带接入,探讨可行的实现方案,进一步分析不同接入网络之间的垂直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线宽带接入 车内通信网 聚合网络 CoCaMPBC 垂直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