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宽频带时域电场测量的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 被引量:26
1
作者 曾嵘 俞俊杰 +4 位作者 牛犇 王博 李婵虓 汪海 陈未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5234-5243,共10页
电场测量是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手段。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具有无源、小尺寸、宽频带、动态范围大等优点,能够满足电力工程领域不同场合的电场测量需求。首先介绍了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的半波电场、静态偏置点可控性、温度稳定性和湿... 电场测量是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手段。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具有无源、小尺寸、宽频带、动态范围大等优点,能够满足电力工程领域不同场合的电场测量需求。首先介绍了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的半波电场、静态偏置点可控性、温度稳定性和湿度稳定性四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并提出了未来相关方向的具体研究工作思路及其改进方案。另外就所研制的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的线性测量范围、时域响应、频率响应等关键电气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近年的工作,介绍了利用所研制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在直流、工频、μs级暂态、ns级暂态等典型时域电场中的测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 集成光学 泡克尔斯效应 时域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介入测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婵虓 曾嵘 +2 位作者 沈晓丽 牛犇 俞俊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6562-6567,共6页
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在电场测量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其介入对待测电场的影响对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研究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介入测量的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高压领域的4种典型电极(板–板电极,球–板电极... 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在电场测量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其介入对待测电场的影响对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研究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介入测量的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高压领域的4种典型电极(板–板电极,球–板电极,线–板电极和棒–板电极)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实验仿真结果均表明:当传感器中心与待测电极表面的距离d大于3 cm时,测量值相对于计算值的误差小于±3%;随着d的减小,测量误差将迅速增加。对于此类型传感器,管壳及晶体介电常数较大是影响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 介入测量 电场畸变 测量误差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电场传感器的复合绝缘子内部绝缘故障检测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婵虓 牛犇 +2 位作者 曾嵘 余占清 张福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22-2428,共7页
为提高电场分布法检测复合绝缘子内部故障的灵敏度,基于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搭建了一套用于复合绝缘子内部故障检测的实验系统。使用该系统模拟进行绝缘子故障检测,得到了绝缘子附近的电场分布曲线,验证了其检测绝缘子短路故障的可行性... 为提高电场分布法检测复合绝缘子内部故障的灵敏度,基于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搭建了一套用于复合绝缘子内部故障检测的实验系统。使用该系统模拟进行绝缘子故障检测,得到了绝缘子附近的电场分布曲线,验证了其检测绝缘子短路故障的可行性。然后对老化实验所得绝缘子和现场运行过的绝缘子进行了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绝缘子表面附近轴向电场分布的测量点位于距离伞群边缘10 mm(外侧)时,内部绝缘故障检测具有最佳灵敏度,此时传感器可测量出的最小短路故障为长20 mm的短路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故障检测 电场分布法 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 最优故障检测位置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冲击下棒-板间隙空间电场的测量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峰 曾嵘 +2 位作者 耿屹楠 王博 牛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71-2977,共7页
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是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电场测量作为其重要研究手段,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此,建立了以高场强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为核心的空间电场测量系统。利用平板电极对电场测量系统进行校准,获得系统的输入输出... 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是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电场测量作为其重要研究手段,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此,建立了以高场强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为核心的空间电场测量系统。利用平板电极对电场测量系统进行校准,获得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通过时域波形对比,证明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利用该系统对1m棒-板间隙在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的空间电场进行定量测量,得到了空间电场的时域波形。采用模拟电荷法,对试验条件下的电场幅值进行计算,实测值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相符,其最大误差<5%,证明该空间电场测量系统完全可以用于空气间隙放电电场的定量测量,为长空气间隙放电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板间隙 雷电冲击电压 电场测量 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 输入与输出特性 模拟电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下流注发展过程中空间电场变化规律 被引量:12
5
作者 律方成 钦雨晨 +3 位作者 王平 耿江海 丁玉剑 姚修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64-2970,共7页
流注放电过程具有弱发光、电离程度高等典型特征,定量分析流注发展过程中光信号和空间电场跃变规律,对于加深流注放电过程机理认识、提升间隙绝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电场传感器、光电倍增管、罗氏线圈等设备搭建光电联合检测系统,... 流注放电过程具有弱发光、电离程度高等典型特征,定量分析流注发展过程中光信号和空间电场跃变规律,对于加深流注放电过程机理认识、提升间隙绝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电场传感器、光电倍增管、罗氏线圈等设备搭建光电联合检测系统,对正极性标准操作冲击电压下10 cm针–球间隙的放电发展过程中瞬时光功率、空间电场和接地极放电电流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电晕起始时,流注产生紫外光并引起空间电场的畸变,针电极头部发光越剧烈,其附近出现的强电荷群在空间建立的电场也越大;间隙击穿时,空间电场畸变明显,流注发光先于间隙击穿被光电倍增管测量到,有负极性电流流过地电极。通过对不同电压下的瞬时光功率和电场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利用电场传感器可判断流注的起始时刻以及流注电离的剧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注 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 光电倍增管 操作冲击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间隙放电物理参数测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6
作者 曾嵘 耿屹楠 +3 位作者 牛犇 余占清 李志钊 王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8-536,共9页
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建设的深入,空气间隙放电的机理研究日益迫切,针对空气间隙放电的电场、电流、流注放电形态等关键物理参数的测量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光电电场测量系统的研究进展,通过测试证实自主研制的瞬态... 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建设的深入,空气间隙放电的机理研究日益迫切,针对空气间隙放电的电场、电流、流注放电形态等关键物理参数的测量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光电电场测量系统的研究进展,通过测试证实自主研制的瞬态电场测量系统理论测量范围可达24kV/cm,雷电冲击与ns冲击下的时域动态响应试验证实电压与电场的相关系数为0.9946。采用同轴电阻与光电调制传输系统构成的放电电流测量系统,实现了放电起始几十ns级瞬态电流的准确测量,并建立了高速摄像系统研究放电形态。搭建了试验平台,并就流注放电起始阶段空间电场的跃升、瞬态放电电流、流注形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测量系统能够满足放电关键物理参数的测量要求,为今后深入开展放电机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间隙放电 测量 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 瞬态 电流测量系统 流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毛刺缺陷的球-板长空气间隙流注放电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平 肖智勇 +3 位作者 耿江海 丁玉剑 姚修远 律方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91-3596,共6页
换流站阀厅均压屏蔽球表面的毛刺缺陷会对其放电特性产生较大影响,为此搭建以光电倍增管、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为主要检测手段的光电联合测量系统,分别开展3 m棒-板、球-板、带毛刺球-板长空气间隙的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试验,获得了放电... 换流站阀厅均压屏蔽球表面的毛刺缺陷会对其放电特性产生较大影响,为此搭建以光电倍增管、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为主要检测手段的光电联合测量系统,分别开展3 m棒-板、球-板、带毛刺球-板长空气间隙的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试验,获得了放电发展瞬时光功率及空间电场信号。试验结果表明:3种间隙结构的初始流注起始时延、初始流注场强跃升幅值、畸变电场恢复时间等放电过程特征参数有较大差异。以球-板间隙为基准,棒-板间隙的上述3个参数降低幅度最为明显,而当球表面存在3 mm微小毛刺时,上述参数值分别降低了33.4%、68.7%、68.8%,并且与棒–板间隙参数值相近,表明毛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球-板间隙的放电特性,因此应严格控制均压屏蔽球表面加工和安装工艺,避免毛刺及其他缺陷产生。该研究成果对于加深长间隙放电过程机理认识、提升间隙绝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 光电倍增管 操作冲击 流注 毛刺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