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WO_(3)-MoO_(3)和TiO_(2)/CdS复合电极的光电致变色器件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刘梦晗
夏团结
+1 位作者
杨继凯
彭兵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7-795,共9页
以导电玻璃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制备WO_(3)-MoO_(3)薄膜,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量、计时电流、电化学阻抗测试方法对其电致变色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水热法结合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制备了TiO_(2)/CdS复合薄膜,采用线性循环伏安、瞬态光电流、透...
以导电玻璃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制备WO_(3)-MoO_(3)薄膜,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量、计时电流、电化学阻抗测试方法对其电致变色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水热法结合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制备了TiO_(2)/CdS复合薄膜,采用线性循环伏安、瞬态光电流、透过率测试方法对其光电转换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将性能最好的WO_(3)-MoO_(3)薄膜和TiO_(2)/CdS复合薄膜分别作为光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阴极、光阳极构建WO_(3)/MoO_(3)-TiO_(2)/CdS光电致变色器件。结果表明,与WO_(3)-TiO_(2)/CdS器件相比,WO_(3)/MoO_(3)-TiO_(2)/CdS光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较大的光学调制范围(630nm处为41.99%)、更高的着色效率(35.787cm^(2)/C),且光电转换效率(0.126%)为WO_(3)-TiO_(2)/CdS器件(0.053%)的2.3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WO_(3)
MoO_(3)
TiO_(2)
光电致变色器件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WO_(3)/Ag和TiO_(2)/NiO/CdS复合电极的高性能电光双方式调控变色器件
被引量:
1
2
作者
柳春蕾
杨继凯
+2 位作者
刘昱麟
李思远
刘昊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96,共12页
电致变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窗领域,但电致变色过程仍需施加外部电压才能完成,而将电致变色器件与太阳能电池结合构建的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则不需外部供电即可实现智能变色调控.性能优异的变色阴极和光阳极对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至...
电致变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窗领域,但电致变色过程仍需施加外部电压才能完成,而将电致变色器件与太阳能电池结合构建的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则不需外部供电即可实现智能变色调控.性能优异的变色阴极和光阳极对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水热法结合电沉积法制备了WO_(3)/Ag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电致变色性能;通过水热法、电沉积法结合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制备了Ti O_(2)/Ni O/Cd S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光电转换性能.将WO_(3)/Ag复合薄膜和Ti O_(2)/Ni O/Cd S复合薄膜分别作为变色阴极和光阳极构建了电光双方式调控的WO_(3)/Ag-Cd S/Ni O/Ti O_(2)变色器件.WO_(3)/Ag-Cd S/Ni O/Ti O_(2)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具有较为迅速的光调控响应时间(着色/褪色为82.4 s/135.6 s)和良好的光调制范围(630 nm处为30.4%),将其作为变色智能窗在建筑、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致变色器件
光电
转换
氧化钨/银复合薄膜
二氧化钛/氧化镍/硫化镉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WO_(3)-MoO_(3)和TiO_(2)/CdS复合电极的光电致变色器件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刘梦晗
夏团结
杨继凯
彭兵兵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7-795,共9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B2022NSCQ-MSX0751)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JJKH_(2)0220726KJ)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200201077JC)。
文摘
以导电玻璃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制备WO_(3)-MoO_(3)薄膜,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量、计时电流、电化学阻抗测试方法对其电致变色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水热法结合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制备了TiO_(2)/CdS复合薄膜,采用线性循环伏安、瞬态光电流、透过率测试方法对其光电转换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将性能最好的WO_(3)-MoO_(3)薄膜和TiO_(2)/CdS复合薄膜分别作为光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阴极、光阳极构建WO_(3)/MoO_(3)-TiO_(2)/CdS光电致变色器件。结果表明,与WO_(3)-TiO_(2)/CdS器件相比,WO_(3)/MoO_(3)-TiO_(2)/CdS光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较大的光学调制范围(630nm处为41.99%)、更高的着色效率(35.787cm^(2)/C),且光电转换效率(0.126%)为WO_(3)-TiO_(2)/CdS器件(0.053%)的2.38倍。
关键词
水热法
WO_(3)
MoO_(3)
TiO_(2)
光电致变色器件
功能材料
Keywords
hydrothermal method
WO_(3)
MoO_(3)
TiO_(2)
photoelectrochromic devices
functional materials
分类号
TB38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WO_(3)/Ag和TiO_(2)/NiO/CdS复合电极的高性能电光双方式调控变色器件
被引量:
1
2
作者
柳春蕾
杨继凯
刘昱麟
李思远
刘昊睿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物理学院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96,共12页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批准号:JJKH20220726KJ)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批准号:20200201077JC)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CSTB2022NSCQ-MSX0751)资助。
文摘
电致变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窗领域,但电致变色过程仍需施加外部电压才能完成,而将电致变色器件与太阳能电池结合构建的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则不需外部供电即可实现智能变色调控.性能优异的变色阴极和光阳极对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水热法结合电沉积法制备了WO_(3)/Ag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电致变色性能;通过水热法、电沉积法结合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制备了Ti O_(2)/Ni O/Cd S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光电转换性能.将WO_(3)/Ag复合薄膜和Ti O_(2)/Ni O/Cd S复合薄膜分别作为变色阴极和光阳极构建了电光双方式调控的WO_(3)/Ag-Cd S/Ni O/Ti O_(2)变色器件.WO_(3)/Ag-Cd S/Ni O/Ti O_(2)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具有较为迅速的光调控响应时间(着色/褪色为82.4 s/135.6 s)和良好的光调制范围(630 nm处为30.4%),将其作为变色智能窗在建筑、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电致变色器件
光电
转换
氧化钨/银复合薄膜
二氧化钛/氧化镍/硫化镉复合薄膜
Keywords
Photoelectrochromic devic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WO_(3)/Ag composite film
TiO_(2)/NiO/CdS composite film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WO_(3)-MoO_(3)和TiO_(2)/CdS复合电极的光电致变色器件
郑刘梦晗
夏团结
杨继凯
彭兵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WO_(3)/Ag和TiO_(2)/NiO/CdS复合电极的高性能电光双方式调控变色器件
柳春蕾
杨继凯
刘昱麟
李思远
刘昊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