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心电与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层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肖剑
李思卓
+2 位作者
董威
李清华
胡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10-3017,共8页
针对单模态的心电信号(ECG)或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PG)识别技术中存在的精度不高,未考虑类内相关性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判别相关分析法(DCA)对ECG与PPG组合特征矩阵进行特征层融合以及对K-最近邻(KNN)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在决策层...
针对单模态的心电信号(ECG)或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PG)识别技术中存在的精度不高,未考虑类内相关性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判别相关分析法(DCA)对ECG与PPG组合特征矩阵进行特征层融合以及对K-最近邻(KNN)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在决策层融合的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融合特征(ECG-PPG)与融合分类器(KNN-SVM)的方法对23名受试者进行分类识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8.2%,识别精度在常规环境下优于单模态识别。为多模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
信号
光电
容积
脉搏
波
信号
多生物特征识别
特征融合
判别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多层组织血氧饱和度的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高博
魏蔚
+1 位作者
龚敏
王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22-2925,共4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生物组织血氧饱和状态,是一种极富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在临床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但常规临床检测应用于指端仅反映局部血氧饱和度信息,在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信号的可信度也存在质疑。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反射...
利用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生物组织血氧饱和状态,是一种极富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在临床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但常规临床检测应用于指端仅反映局部血氧饱和度信息,在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信号的可信度也存在质疑。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反射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检测生物多层组织氧合状况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入射光强以适应解剖学中生物组织多层结构的检测。应用该方法针对手指结构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入射光强的改变,反映血氧饱和状态的光电脉搏波信号有显著变化。结合手指解剖学分析表明,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变化与手指的多层面组织结构相对应,反映不同层面血氧饱和状态。这一特点表明,通过此法可以针对生物组织的多层结构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组织
光电脉搏波信号
血氧饱和度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高效的PPG压缩感知重构算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康如婷
赵曙光
刘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4期131-134,共4页
首先阐述了压缩感知(CS)的理论框架,然后分析了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的稀疏性,最后提出了基于CS理论PPG信号的压缩重构框架。基于此框架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和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已压缩的信号进行重构,实验结果表明,PPG信号...
首先阐述了压缩感知(CS)的理论框架,然后分析了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的稀疏性,最后提出了基于CS理论PPG信号的压缩重构框架。基于此框架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和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已压缩的信号进行重构,实验结果表明,PPG信号长度的选取、压缩比的大小以及观测个数的多少都对重构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性
正交匹配追踪
光电
容积
脉搏
波
(PPG)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生理状态监测设备研制
被引量:
6
4
作者
徐一菲
金龙哲
+1 位作者
魏祎璇
于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89,共8页
为监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异常生理状况,进而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与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在分析手腕处6个测量位置信号质量的基础上,获得最佳信号采集位置,并结合事故成因,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中提取心率、脉搏周期、振幅等生理参数...
为监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异常生理状况,进而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与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在分析手腕处6个测量位置信号质量的基础上,获得最佳信号采集位置,并结合事故成因,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中提取心率、脉搏周期、振幅等生理参数作为评价指标,研制一款针对有限空间特殊作业人群的手腕处脉动生理信息监测设备;并进行系统稳定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手腕内侧中心位置为信号最佳采集位置;在有限空间运动状态下设备性能良好;研制的设备可以实现人员生理状态的实时无创监测与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空间
作业人员
生理状态
监测设备
采集位置
光电
容积
脉搏
波
(PPG)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心电与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层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肖剑
李思卓
董威
李清华
胡芳
机构
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10-3017,共8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GY-054)
西安市科技创新引导项目(20180504YD23CG29(1))。
文摘
针对单模态的心电信号(ECG)或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PG)识别技术中存在的精度不高,未考虑类内相关性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判别相关分析法(DCA)对ECG与PPG组合特征矩阵进行特征层融合以及对K-最近邻(KNN)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在决策层融合的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融合特征(ECG-PPG)与融合分类器(KNN-SVM)的方法对23名受试者进行分类识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8.2%,识别精度在常规环境下优于单模态识别。为多模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模型。
关键词
心电
信号
光电
容积
脉搏
波
信号
多生物特征识别
特征融合
判别相关分析
Keywords
ElectroCardioGraph(ECG)
PhotoPlethysmoGraph(PPG)
Multimodal biometric recognition
Feature fusion
Discriminant Correlation Analysis(DCA)
分类号
TP911.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多层组织血氧饱和度的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高博
魏蔚
龚敏
王丽
机构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与危重病医学教研室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22-292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2026)资助
文摘
利用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生物组织血氧饱和状态,是一种极富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在临床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但常规临床检测应用于指端仅反映局部血氧饱和度信息,在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信号的可信度也存在质疑。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反射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检测生物多层组织氧合状况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入射光强以适应解剖学中生物组织多层结构的检测。应用该方法针对手指结构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入射光强的改变,反映血氧饱和状态的光电脉搏波信号有显著变化。结合手指解剖学分析表明,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变化与手指的多层面组织结构相对应,反映不同层面血氧饱和状态。这一特点表明,通过此法可以针对生物组织的多层结构进行测量。
关键词
多层组织
光电脉搏波信号
血氧饱和度
近红外光谱
Keywords
Multi-layer tissue
Photoplethysmographic signal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Near-infrared spectrum
分类号
R318.5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高效的PPG压缩感知重构算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康如婷
赵曙光
刘浩
机构
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4期131-134,共4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12D10406)
文摘
首先阐述了压缩感知(CS)的理论框架,然后分析了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的稀疏性,最后提出了基于CS理论PPG信号的压缩重构框架。基于此框架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和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已压缩的信号进行重构,实验结果表明,PPG信号长度的选取、压缩比的大小以及观测个数的多少都对重构性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性
正交匹配追踪
光电
容积
脉搏
波
(PPG)
信号
Keywords
compressed sensing
sparsity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Photo-Plethysmography(PPG)signal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生理状态监测设备研制
被引量:
6
4
作者
徐一菲
金龙哲
魏祎璇
于露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8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5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874015)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FRF-TP-19-038A1)
透地D波应急通信系统产业化项目。
文摘
为监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异常生理状况,进而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与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在分析手腕处6个测量位置信号质量的基础上,获得最佳信号采集位置,并结合事故成因,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中提取心率、脉搏周期、振幅等生理参数作为评价指标,研制一款针对有限空间特殊作业人群的手腕处脉动生理信息监测设备;并进行系统稳定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手腕内侧中心位置为信号最佳采集位置;在有限空间运动状态下设备性能良好;研制的设备可以实现人员生理状态的实时无创监测与预警。
关键词
有限空间
作业人员
生理状态
监测设备
采集位置
光电
容积
脉搏
波
(PPG)
信号
Keywords
confined space
workers
physiological state
monitoring device
acquisition position
photoplethysmography(PPG)signal
分类号
X924.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心电与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层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
肖剑
李思卓
董威
李清华
胡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多层组织血氧饱和度的研究
高博
魏蔚
龚敏
王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高效的PPG压缩感知重构算法
康如婷
赵曙光
刘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生理状态监测设备研制
徐一菲
金龙哲
魏祎璇
于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