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基光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物痕量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闻琦 王士暄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150,共14页
二氧化钛(TiO_(2))基材料具有合适的带隙、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常用于光电传感器的构建,并在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富集及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O_(2)较高的光生电荷复合率和较低的可见光利用效率严重限制了其... 二氧化钛(TiO_(2))基材料具有合适的带隙、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常用于光电传感器的构建,并在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富集及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O_(2)较高的光生电荷复合率和较低的可见光利用效率严重限制了其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性能的提升。文中从PEC传感检测机理出发,分析了影响TiO_(2)基材料PEC传感性能的因素,系统地介绍了异质结构建、晶面调节、离子掺杂和染料敏化等改性策略,综述了TiO_(2)基PEC传感器在不同环境污染物痕量检测中的应用,并对TiO_(2)基材料在环境检测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进一步构建高灵敏度TiO_(2)基PEC传感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电化学传感器 痕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在光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琼 张伊 +2 位作者 唐浩 胡云楚 王文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6-23,共8页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兴的光电活性材料,因其特殊的光电效应和稳定性,既可以实现光能与电能的转化,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又能在外加电压0 V左右产生光电流,适合生物分子检测,为光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量子点在光电传感分...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兴的光电活性材料,因其特殊的光电效应和稳定性,既可以实现光能与电能的转化,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又能在外加电压0 V左右产生光电流,适合生物分子检测,为光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量子点在光电传感分析中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光电响应机理不够明确、电化学发光强度较低、光电流变化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大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揭示量子点光电转化的内在机制;另外,单一的量子点在受到光激发时产生的电子-空穴很容易发生复合,且光电转化效率较低。引入具有匹配能级的无机纳米材料或有机材料,提高量子点的光电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从而设计出一系列高灵敏度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目前已成为文献报道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量子点用于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及优势,详细归纳了常用的量子点光电复合材料及其构建传感界面的方法,全面综述了量子点在金属离子、小分子化合物及生物分析等光电化学传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复合材料 电效应 光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OI纳米片双识别型毒死蜱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金党琴 龚爱琴 +4 位作者 王元有 雍达明 孙强 朱文军 孙艳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1-1036,共6页
以BiOI纳米片为载体,毒死蜱为模板分子,对巯基苯胺为功能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电聚合法合成毒死蜱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在印迹膜表面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氯化乙酰硫代胆碱(ATCl)浓度、pH值进行优化,构建了双识别型光电化学传感... 以BiOI纳米片为载体,毒死蜱为模板分子,对巯基苯胺为功能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电聚合法合成毒死蜱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在印迹膜表面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氯化乙酰硫代胆碱(ATCl)浓度、pH值进行优化,构建了双识别型光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流-时间法(I-t)对水样中毒死蜱(CPF)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0 mmol/L ATCl,pH 7.0)峰电流强度与毒死蜱在0.02~1.0 nmol/L和20.0~200.0 n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抑制率(%)=49.253CCPF+9.433(r^(2)=0.9986)和抑制率(%)=0.193CCPF+57.599(r^(2)=0.9991),检出限(S/N=3)为0.005 nmol/L。该传感器对毒死蜱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RSD=4.2%)和稳定性。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毒死蜱的检测,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6.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4.2%。表明该传感器在复杂样品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I纳米片 毒死蜱 分子印迹 乙酰胆碱酯酶(AChE) 水样 光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基光电化学传感器电极结构调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齐云霞 赵小伟 +4 位作者 杨永新 黄冬维 赵辉玲 丁海生 程广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48-52,共5页
TiO2因具有无毒、廉价、化学稳定性好以及表面易修饰生物基团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TiO2存在对太阳能可见光利用率低、光生电子空穴易发生复合等缺点。通过与窄带隙半导体、有机分子、碳材料和贵金属等材料复合,可提高TiO... TiO2因具有无毒、廉价、化学稳定性好以及表面易修饰生物基团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TiO2存在对太阳能可见光利用率低、光生电子空穴易发生复合等缺点。通过与窄带隙半导体、有机分子、碳材料和贵金属等材料复合,可提高TiO2的光吸收能力、光生电子空穴分离能力,进而拓展TiO2的实际应用领域。本文对基于TiO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其中重点介绍了通过TiO2纳米材料的改性来提高TiO2基光电化学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最后提出了TiO2复合纳米材料光电化学传感器的优势和不足,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TIO2 复合材料 生电荷 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检测用氧化铜纳米线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詹玮婷 梁旭 +4 位作者 韩露 张璐 张巍 孙光奥 倪红卫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8-254,共7页
采用碱化与退火方法在铜网表面制备多晶型氧化铜纳米线结构,利用SEM、XRD、XPS、HR-T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碱化处理时间和退火工艺对氧化铜纳米线结构形貌、物相组成和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所制氧化铜纳米线电极对低浓度... 采用碱化与退火方法在铜网表面制备多晶型氧化铜纳米线结构,利用SEM、XRD、XPS、HR-T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碱化处理时间和退火工艺对氧化铜纳米线结构形貌、物相组成和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所制氧化铜纳米线电极对低浓度乙醇溶液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碱化10 min并且经过退火处理(500℃×2 h)后,所制材料具有最佳的光电化学性能,其中退火处理促进了非晶状态直线型Cu(OH)_(2)纳米线向多晶弯曲型CuO纳米线转变。以最佳工艺制得的氧化铜纳米线结构作为无酶乙醇传感电极对浓度在20~100μmol·L^(-1)范围的乙醇溶液进行检测,电极灵敏度为3.05μA·cm^(-2)/(μmol·L^(-1)),检测限为17.34μmol/L,该材料表现出较好的乙醇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纳米线 乙醇检测 碱化处理 退火处理 光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形成p-n结的新型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Hg^(2+)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康丽 董玉明 +1 位作者 束军仙 王光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9-904,共6页
利用简单方法合成了水溶性的巯基乙酸修饰的硫化镉(CdS)量子点。通过静电吸附,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将CdS修饰到氧化铟锡(ITO)电极上。在电子供体三乙醇胺(TEA)的存在下,CdS修饰的ITO电极具有稳定的阳极光电流。Hg2+原位吸附... 利用简单方法合成了水溶性的巯基乙酸修饰的硫化镉(CdS)量子点。通过静电吸附,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将CdS修饰到氧化铟锡(ITO)电极上。在电子供体三乙醇胺(TEA)的存在下,CdS修饰的ITO电极具有稳定的阳极光电流。Hg2+原位吸附于CdS表面形成的p型半导体HgS与n型半导体CdS形成p-n结,能够促进电子-空穴的分离与电荷传输,使CdS量子点的光电流增大。研究了反应前驱体中Cd,S摩尔比、反应溶液的pH值、回流时间等条件对所合成的量子点与Hg2+相互作用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电解质溶液的pH值、外加电压、反应时间对Hg2+增大CdS量子点光电流的影响。基于此,构建了灵敏检测Hg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对Hg2+响应的线性范围为4.0×10-8~2.0×10-5mol/L,检出限为2.4×10-8mol/L,回收率为98.3%~1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量子点 光电化学传感器 汞离子 P-N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光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萍 钟立 +1 位作者 魏小平 李建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7,共8页
近年来,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光敏材料作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关键部分,其性能对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文简要介绍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和光电材料的分类,阐述了在光电化... 近年来,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光敏材料作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关键部分,其性能对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文简要介绍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和光电材料的分类,阐述了在光电化学传感器中常见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对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光电化学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67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光电化学传感器 电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吡咯/TiO_(2)纳米管阵列的邻苯二甲酸二乙脂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2
8
作者 薛冬 周先民 +2 位作者 张敏 刘素芹 戴高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2-536,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为模板分子,以吡咯为功能单体,在阳极氧化制备的TiO_(2)纳米管阵列(TiO_(2) NTs)中,通过电聚合法沉积分子印迹聚吡咯(MIP-PPy),构建MIP-PPy/TiO_(2) NTs传感器,用于光电化学检测DEP。采用恒电位i-t曲线和交流阻... 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为模板分子,以吡咯为功能单体,在阳极氧化制备的TiO_(2)纳米管阵列(TiO_(2) NTs)中,通过电聚合法沉积分子印迹聚吡咯(MIP-PPy),构建MIP-PPy/TiO_(2) NTs传感器,用于光电化学检测DEP。采用恒电位i-t曲线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MIP传感器对DEP分子表现出优异的光电化学响应和识别能力,在含0.5 mg/L DEP的0.1 mol/L Na 2 SO 4水溶液中,MIP-PPy/TiO_(2) NTs修饰电极的光电流变化明显大于非印迹PPy/TiO_(2) NTs(NIP-PPy/TiO_(2) NTs)修饰电极。MIP-PPy/TiO_(2) NTs传感器的光电流与DEP浓度在0.05~2.8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I(μA)=1.026+1.156 c(mg/L),检出限为0.02 mg/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分子印迹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PPy/TiO_(2)纳米管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质结纳米阵列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在水环境检测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艺琳 廖建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61-3074,共14页
光电化学检测方法由于具有灵敏度高、设备简单、易于微型化等特点,已经成为环境领域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方法.本文对基于异质结纳米阵列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Ⅱ型、Z型以及S型异质结光电化学(PEC)过程的电子转移机理... 光电化学检测方法由于具有灵敏度高、设备简单、易于微型化等特点,已经成为环境领域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方法.本文对基于异质结纳米阵列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Ⅱ型、Z型以及S型异质结光电化学(PEC)过程的电子转移机理为主线,重点介绍了采用不同制备方法构建以TiO_(2)、ZnO和WO_(3)为基底的异质结纳米阵列对提高光吸收能力、光生电子空穴分离能力以及光电化学传感器的传感性能的重要影响,拓展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实际应用领域,最后对基于异质结纳米阵列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水环境污染物检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纳米阵列 光电化学传感器 水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靳浪平 哈丽旦.居马汗 蒋中英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1-6,25,共7页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器以光作为激发信号,通过电化学、生物识别等手段可定量分析待测物与光电流之间的关系。金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的传感体系相比于单独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性,光电转...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器以光作为激发信号,通过电化学、生物识别等手段可定量分析待测物与光电流之间的关系。金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的传感体系相比于单独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性,光电转换效率和光响应明显提高。总结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机理和应用,综述了以金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的传感体系及其光电响应分析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光电化学传感器 电子转移 电转换 电流 金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TiO2纳米片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水中Cr6+的检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燕妮 万玉丽 +5 位作者 米艳 谭学才 黄月慧 陈全友 冯德芬 艾晨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717,共6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Fe∶TiO2纳米片的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器检测Cr^6+的简单有效新方法。以钛酸四丁酯和三氟化铁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Fe∶TiO2纳米片,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 建立了一种基于Fe∶TiO2纳米片的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器检测Cr^6+的简单有效新方法。以钛酸四丁酯和三氟化铁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Fe∶TiO2纳米片,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纳米片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考察了Fe掺杂量、Fe∶TiO2浓度和偏置电压的影响。该传感器在光照射下,利用Fe∶TiO2将Cr^6+还原为Cr^3+,Cr^3+与OH-反应生成Cr(OH)3后沉积在电极表面,从而引起光电流的降低,达到检测的目的。研究表明,该传感器检测Cr^6+的线性范围为0.008~100μmol/L(r2=0.9995),检出限(S/N=3)为0.004μmol/L。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其加标回收率为99.3%~119%,RSD为2.3%~2.8%。表明该光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O2纳米片 光电化学传感器 CR^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S:Mn敏化TiO2纳米管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硫酸盐还原菌的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子君 毛一丹 +1 位作者 谭学才 黄在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文以钛片为原料,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TiO2-NTs)材料,以壳聚糖(CS)作为交联剂,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SILAR)法制备了TiO2-NTs/CdS∶Mn光电化学(PEC)传感器,用于检测硫酸盐还原菌(SRB)。传感器中的Cd^2+和Mn^2+与SRB... 本文以钛片为原料,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TiO2-NTs)材料,以壳聚糖(CS)作为交联剂,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SILAR)法制备了TiO2-NTs/CdS∶Mn光电化学(PEC)传感器,用于检测硫酸盐还原菌(SRB)。传感器中的Cd^2+和Mn^2+与SRB的代谢产物H2S结合产生的CdS∶Mn纳米晶掺杂结构,有效降低了电子-空穴复合率,导致光电流明显增强,可实现对SRB的实时检测。在1.0×10^2~1.0×10^8 CFU/mL范围内,SRB浓度的对数与传感器检测的电流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8 CFU/mL。该传感器为SRB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光电化学传感器 硫酸盐还原菌 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仪 胡成国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学96孔板的便携式多目标/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在电化学传感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综述以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信号产生机制为主线,介绍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寻址生物传感器 多目标检测 高通量传感 学96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n异质结CuO/TiO_(2)复合物高效的载流子分离能力构建超灵敏AFP光电化学分析
14
作者 郑德论 张锐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将TiO_(2)纳米粒子与Cu(pta)MOFs复合,通过高温煅烧策略制得CuO/TiO_(2)复合物.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复合物对可见光更强的吸收利用效率,CuO/TiO_(2)修饰的ITO电极展现出显著的光电化学(PEC)响应信号,其光电流值(59.4μA)分别是单组分T... 将TiO_(2)纳米粒子与Cu(pta)MOFs复合,通过高温煅烧策略制得CuO/TiO_(2)复合物.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复合物对可见光更强的吸收利用效率,CuO/TiO_(2)修饰的ITO电极展现出显著的光电化学(PEC)响应信号,其光电流值(59.4μA)分别是单组分TiO_(2)和CuO粒子的15.5和7.4倍.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结果证实CuO/TiO_(2)/ITO电极比CuO和TiO_(2)材料具有更大的LSV响应强度.这可归因于获得的薄片层状CuO粒子及其兼有的多孔隙特征促进了光的多重散射/反射效应,同时CuO/TiO_(2)复合材料具有的典型p-n异质结构(能级带隙匹配)大幅促进了光生电荷载流子(e^(-)/h^(+))的分离与转移.选用戊二醛(GA)作为交联手臂分子,通过温和的醛胺反应将壳聚糖(CS)和anti-AFP抗体组装于CuO/TiO_(2)/ITO电极表面,再用牛血清蛋白(BSA)封闭活性位点,构建出PEC传感平台(BSA/anti-AFP/GA-CS/CuO/TiO_(2)/ITO),实现了对不同浓度甲胎蛋白(AFP)的高灵敏检测(检出限达到2.63×10^(-4) ng/mL).制备的传感电极同时展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层CuO粒子 CuO/TiO_(2)复合物 p-n异质结 光电化学传感器 AFP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致DNA间接损伤效应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
15
作者 贾素萍 梁敏敏 郭良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0-355,共6页
许多有机化合物自身没有致癌毒性,但进入生物体内,经过体内代谢酶的催化后转化成活性中间体,与DNA形成共价化合物.这些间接的损伤会最终导致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检测间接致癌化... 许多有机化合物自身没有致癌毒性,但进入生物体内,经过体内代谢酶的催化后转化成活性中间体,与DNA形成共价化合物.这些间接的损伤会最终导致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检测间接致癌化合物对DNA的损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论文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来检测有机化合物苯乙烯对DNA的间接损伤效应,该传感器以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将光电信号分子、双链DNA和血红蛋白组装在半导体电极上.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传感膜中的血红蛋白可将苯乙烯转化为氧化苯乙烯,氧化苯乙烯扩散到膜内,与DNA形成加合物,引起DNA结构变化,导致光电分子光电流信号的增加.实验中,将修饰好的电极置于终浓度为2mM H2O2和2%苯乙烯(体积比)的混合液(pH7.3的磷酸缓冲液配制)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光电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流信号随着反应时间逐渐升高,在30min后趋于稳定,表明苯乙烯在传感膜上的氧化和DNA的损伤反应基本完成.与反应前相比,反应后光电流增加了40%,并且酶催化苯乙烯生成的氧化苯乙烯经紫外可见光谱得到验证.论文建立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模拟了体内DNA损伤反应过程,能快速有效地检测苯乙烯对DNA的间接损伤效应,有望为有机化合物潜在基因毒性的风险评估提供一个快速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DNA损伤 苯乙烯 间接致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学科交叉的光电化学分析综合实验教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兵 商虹 +1 位作者 朱久娟 冯嘉靖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199,共7页
该文基于学科交叉理念,介绍了一个基于光电化学分析的化学实验。该实验采用离子交换-溶胶凝胶化-热处理方法制备了氧化钨,作为光电转化材料用于光电极构筑,并结合直接氧化还原策略实现了半胱氨酸检测。该实验涉及光电化学原理、半导体... 该文基于学科交叉理念,介绍了一个基于光电化学分析的化学实验。该实验采用离子交换-溶胶凝胶化-热处理方法制备了氧化钨,作为光电转化材料用于光电极构筑,并结合直接氧化还原策略实现了半胱氨酸检测。该实验涉及光电化学原理、半导体材料制备、表征分析方法、光电化学分析检测策略等内容,旨在通过综合实验过程使学生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电化学 光电化学传感器 化学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TiO2和金纳米星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Hg2+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庄玉娇 巫仙群 +4 位作者 王宇蕊 文勉 罗贵铃 孙伟 牛燕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构建了一种适配体修饰的Hg^2+传感器,以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为基底电极,纳米TiO2为光电活性材料,通过金纳米星固定特异性识别单元巯基修饰适配体。当适配体特异性识别Hg^2+时,适配体富碱基T序列与Hg^2+结合形成折叠的发卡结构,传感器... 构建了一种适配体修饰的Hg^2+传感器,以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为基底电极,纳米TiO2为光电活性材料,通过金纳米星固定特异性识别单元巯基修饰适配体。当适配体特异性识别Hg^2+时,适配体富碱基T序列与Hg^2+结合形成折叠的发卡结构,传感器界面发生改变从而实现Hg^2+定量分析。采用时间-电流法、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方法对所构建的传感器检测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用于检测Hg^2+的线性范围为1.0×10^-9~5.0×10^-7 mol/L,检测限为3.1×10^-10 mol/L。该传感器制备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纳米TIO2 适配体 HG^2+ 金纳米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光电化学适体传感器测定土霉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颖 解芳 +2 位作者 廖芳丽 封科军 刘丽园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3-1199,共7页
采用水热法在掺杂氟的SnO2(FTO)导电玻璃上生长纳米二氧化钛(TiO2),并通过简单的电化学还原在其表面原位沉积石墨烯,以纳米TiO2/石墨烯为光电传感基底,构建用于土霉素(OTC)检测的光电化学适体传感器。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 采用水热法在掺杂氟的SnO2(FTO)导电玻璃上生长纳米二氧化钛(TiO2),并通过简单的电化学还原在其表面原位沉积石墨烯,以纳米TiO2/石墨烯为光电传感基底,构建用于土霉素(OTC)检测的光电化学适体传感器。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单一材料与复合材料的光电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TiO2,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能明显增强光电流响应,提高灵敏度。基于土霉素适配体对土霉素的高特异性识别,将其固定在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FTO表面,可用于土霉素的测定。该方法对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5.0×1.0^-9~5.0×10^-6mol/L,相关系数(r)为0.9887,检出限为1.0×1.0^-9mol/L。方法简单、成本低、线性范围宽,有望于实际样品中土霉素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二氧化钛/石墨烯 土霉素(O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化学传感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娟 胡成国 胡胜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7-574,共8页
光电化学传感方法兼有光学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优点,如高灵敏度、高信噪比、低成本、易微型化等。本文介绍了光电化学传感原理,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应用研究进展。引用文献84篇。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位阻效应 染料敏化 酶联免疫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化学传感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党蓝图 宋梦梦 胡成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3-559,共7页
光电化学传感材料是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功能材料,其结构性质决定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分析性能和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常用光电化学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光电化学传感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 光电化学传感材料是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功能材料,其结构性质决定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分析性能和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常用光电化学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光电化学传感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电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