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纹波对光电倍增管计数率的影响及补偿方法
1
作者 王小鹏 李家隆 许金玉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31-2542,共12页
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利用放射源射线穿透管道测量溶液密度时,光电倍增管输出计数率易受高压纹波噪声的影响,发生明显衰减,导致密度测量精度下降。为降低纹波噪声对计数率的影响,需要补偿因纹波而衰减的计数率。首先,根据在不同高压纹波... 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利用放射源射线穿透管道测量溶液密度时,光电倍增管输出计数率易受高压纹波噪声的影响,发生明显衰减,导致密度测量精度下降。为降低纹波噪声对计数率的影响,需要补偿因纹波而衰减的计数率。首先,根据在不同高压纹波条件下所收集得到的计数率实验数据,建立了计数率与高压纹波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分析数学模型得知,降低高压纹波幅值和频率能够减少高压纹波对计数率的影响。最后,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高压纹波进行抑制,通过调整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因子,实现对计数率的自适应补偿。实验采用40%的酒精溶液进行测试,对补偿前后的计数率及溶液密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补偿前,补偿后所测得的脉冲计数损失率降低至3.54%~5.46%,溶液密度与真实值之间最大偏差为0.019 g/cm^(3),密度检测精度提高了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纹波噪声 计数率 卡尔曼滤波 自适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的增益特性研究
2
作者 贺峦轩 陈萍 +4 位作者 李洁 刘虎林 田进寿 胡文波 吴胜利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9,共11页
针对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增益低、增益一致性差的问题,通过三维动态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光阴极位置、打拿极形状、排布角度、间距及长度对增益的影响,通过可视化追踪电子轨迹,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结构下的电子运动路径、对增益的影响方... 针对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增益低、增益一致性差的问题,通过三维动态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光阴极位置、打拿极形状、排布角度、间距及长度对增益的影响,通过可视化追踪电子轨迹,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结构下的电子运动路径、对增益的影响方式,厘清了影响规律。并优化结构,在不改变打拿极材料和工作电压下,将增益由9.1×10^(6)提升至2.1×10^(7)。提供了一种仿真、设计打拿极光电倍增管的方法,可直接观察不同结构对电子运动轨迹和性能的影响,避免在研制光电倍增管时,盲目试结构,造成成本增加且达不到理想性能,能够为国内自主研制高性能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及其他电子、离子探测器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窗光电倍增管 增益优化 结构参数分析 二次电子发射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增型全聚合物光电探测器及其在光电容积描记传感器上的应用
3
作者 赵兴超 李晓明 +9 位作者 刘明 赵子进 杨凯旋 刘蓬天 张皓岚 李金泰 马晓玲 姚琪 孙艳明 张福俊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我们以宽带隙聚合物聚(3-己基噻吩)(P3HT)为给体,窄带隙聚合物聚{2,2'-((2Z,2'Z)-((12,13-双(2-癸基十四烷基)-6-(2-乙基己基)-4,8-二甲基-6,8,12,13-四氢-4氢-苯并[1,2,3]三唑并噻吩[2'',3'':4',5']... 我们以宽带隙聚合物聚(3-己基噻吩)(P3HT)为给体,窄带隙聚合物聚{2,2'-((2Z,2'Z)-((12,13-双(2-癸基十四烷基)-6-(2-乙基己基)-4,8-二甲基-6,8,12,13-四氢-4氢-苯并[1,2,3]三唑并噻吩[2'',3'':4',5']并吡咯[2',3':4,5]并吡咯[3,2-g]并噻吩[2',3':4,5]并吡咯[3,2-b]并[4,5-e]吲哚-2,10-二基)双(甲烷亚甲基))双(5,5’-3-氧-2,3-二氢-1氢-2,1-二亚基茚))二丙二腈-连-2,5-二噻吩}(PTz-PT)为受体,研制了基于氧化铟锡(ITO)/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有源层/Al结构的倍增型全聚合物光电探测器(PM-APDs)。我们制备了P3HT:PTz-PT质量比为100:1、100:4、100:7和100:10的四种不同比例的二元PM-APDs。在黑暗条件下,由于Al的功函数和P3HT的最高已占据分子轨道(HOMO)之间存在0.8 eV的能级差距,空穴难以从铝电极注入到有源层中。有源层中的PTz-PT含量较低,缺乏连续的电子传输通道,导致有源层的电子传输能力较差。在光照条件下,由于有源层中PTz-PT含量较低,并且P3HT和PTz-PT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相差0.84 eV,光生电子会被孤立的PTz-PT捕获。Al电极附近的受陷电子会引起界面能带弯曲,实现空穴隧穿注入,从而导致外量子效率(EQE)值大于100%。在−8 V偏压下,基于P3HT:PTz-PT(100:4 wt/wt)的最优二元PMAPDs在300–1100 nm的光谱范围内具有超过100%的EQE。PM-APDs的EQE光谱形状取决于铝电极附近的受陷电子分布。通过引入聚合物聚(2-(4,8-双(4-(2-乙基己基)环戊二烯并-1,3-啶-1-基)苯并[1,2-b:4,5-b']二噻吩-2-基)-5,5-二氟-10-(5-(2-己基癸基)噻吩-2-基)-3,7-二甲基-5H-4λ4,5λ4-二吡咯[1,2-c:2',1'-f][1,3,2]二氮杂硼嗪)(PMBBDT)作为第三组分,PMAPDs的EQE光谱形状变得更平坦。我们制备了P3HT:PMBBDT:PTz-PT质量比分别为90:10:4和80:20:4的三元PM-APDs。三元PM-APDs的EQE值在420–600 nm的范围内提高,而在630–870 nm的范围内降低。三元PM-APDs具有更平坦的EQE光谱是由于其在Al电极附近的受陷电子分布更均匀。此外,在连续光照和外加偏压的条件下,三元PMAPDs的稳定性高于最优二元PM-APDs。在−12 V偏压下,最优三元PM-APDs的EQE值在350 nm处为3500%,在550 nm处为1250%,在900 nm处为1500%。在−10 V偏压下,最优三元PM-APDs的比探测度(D*shot)值在520 nm处为3.7×1012 Jones,在850 nm处为1.9×10^(13)Jones。最优三元PM-APDs在−10 V偏压下被白光连续照射170 min后,光电流为初始值的87%。我们利用最优三元PM-APDs搭建了光电容积描记(PPG)传感器并成功地测量了人体心率(HR),测得的HR与人体正常心率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 全聚合物光电探测器 空穴隧穿注入 受陷电子 PPG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近红外硅光电倍增管的设计
4
作者 陈力颖 左金 程传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9,88,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硅光电倍增管在近红外波段的光子探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平面型外延电阻淬灭型硅光电倍增管和一种基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硅光电倍增管。通过各向异性腐蚀形成倒金字塔结构,在倒金字塔4个侧面以离子注入的方式形成p-enrich区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硅光电倍增管在近红外波段的光子探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平面型外延电阻淬灭型硅光电倍增管和一种基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硅光电倍增管。通过各向异性腐蚀形成倒金字塔结构,在倒金字塔4个侧面以离子注入的方式形成p-enrich区域,增大了PN结的结面积,加大了有效光探测面积,提高了几何填充因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子探测效率,并对相同掺杂浓度的平面型硅光电倍增管和基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硅光电倍增管结构进行仿真。结果表明:2种器件的击穿电压约为-13 V;微单元尺寸为20μm、过电压6 V时900 nm处的平面型外延电阻淬灭型硅光电倍增管和基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硅光电倍增管的光子探测效率分别为11.2%和15.6%,说明2种结构均能够对近红外波段的光进行有效探测,而基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硅光电倍增管能够提高器件近红外波段的光子探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倒金字塔结构 近红外 光子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颗粒及界面层协同改善倍增型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常铭茹 石林林 +5 位作者 滑羽璐 冀婷 李国辉 许并社 董海亮 崔艳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6-995,共10页
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低成本、可溶液旋涂、生物兼容性好和柔性可穿戴等优势,在生物传感、医学成像、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相比于二极管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因其具有更高的外量子效率(EQE&... 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低成本、可溶液旋涂、生物兼容性好和柔性可穿戴等优势,在生物传感、医学成像、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相比于二极管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因其具有更高的外量子效率(EQE>100%)和灵敏度而备受关注。该类器件利用电极附近被载流子陷阱捕获的一种载流子能辅助另一种极性相反的载流子从外电路隧穿注入到活性层中,实现光电倍增,但陷阱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在活性层中掺入无机ZnO纳米颗粒来增加电子陷阱数量,使得器件在反向偏压保持暗电流密度的前提下,亮电流密度得到提高。通过优化,发现当ZnO纳米颗粒掺杂比例为5%时性能最优,在850 nm LED照射、-15 V偏压下,与未掺杂ZnO纳米颗粒器件相比,亮电流密度提升了7.4倍。在此基础上,本文协同Al_(2)O_(3)界面修饰层,进一步改善器件性能。结果表明,Al_(2)O_(3)界面修饰层的插入可改善器件的阳极界面接触特性,使得器件在正向和反向偏压下都能够实现光响应。Al_(2)O_(3)修饰后的器件在15 V偏压、全光谱范围内,EQE最高可达10^(5)%,R最高达10^(4) A/W。本工作为高灵敏度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光电倍增 有机光电探测器 无机纳米颗粒 界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脉冲输入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动态范围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佳男 刘虎林 +9 位作者 陈萍 李阳 李奎念 韦永林 贺峦轩 赵鑫楠 赛小锋 刘登 田进寿 赵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研究了在可见光脉冲输入条件下频率以及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电势差对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动态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信号光脉冲频率的增大,微通道板壁面电荷补充不充分致使阳极输出偏离线性,并逐渐...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研究了在可见光脉冲输入条件下频率以及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电势差对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动态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信号光脉冲频率的增大,微通道板壁面电荷补充不充分致使阳极输出偏离线性,并逐渐趋于饱和。当输入可见光脉冲宽度为50 ns,频率为500 Hz时,阳极的最大线性输出达到2 V(即40 mA);当输入光频率增加到1000 Hz,阳极输出在1 V(即20 mA)时线性偏离程度达到10%以上;当输入光频率增加到5000 Hz,阳极输出在0.3 V(即6 mA)时线性偏离程度达到约15%。随着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电势差的增大,阳极最大线性输出电压呈现波动性变化而非与其呈线性关系。当第二片微通道板与阳极之间的电势差在200 V左右时,阳极线性输出电压达到峰值,随着电势差不断增大,阳极线性输出电压开始出现波动,在电势差为500 V左右时达到第二个峰值,这主要是由于极板间电场强度与空间电荷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可为提升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动态范围提供指导,便于其应用于强辐射脉冲测量、激光通信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 动态范围 输入光脉冲频率 微通道板-阳极电压 线性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给体三元体异质结的高性能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7
作者 李尧 王奋强 +7 位作者 王爱玲 蓝俊 刘虎 刘良朋 张鹏杰 吴回州 牛瑞霞 张栩莹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1-261,共11页
为了拓展光谱响应范围至近红外,采用双给体单受体的三元体异质结策略,基于溶液法制备了以ITO/PEDOT∶PSS/活性层/Al为基本结构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活性层由P3HT∶PTB7-Th∶IEICO-4F(100-x∶x∶1,wt/wt/wt)组成,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PT... 为了拓展光谱响应范围至近红外,采用双给体单受体的三元体异质结策略,基于溶液法制备了以ITO/PEDOT∶PSS/活性层/Al为基本结构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活性层由P3HT∶PTB7-Th∶IEICO-4F(100-x∶x∶1,wt/wt/wt)组成,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PTB7-Th对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优化后的三元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以P3HT∶PTB7-Th∶IEICO-4F(60∶40∶1,wt/wt/wt)为活性层,在-15 V偏压下,在450、520、655和850 nm处的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 666.40%、1 752.11%、1 894.26%和938.22%,响应度分别为965.80、733.35、998.68和641.91 A/W,比探测率均超过10^(13)Jones,在850 nm处的响应度与比探测率分别是相同条件下二元器件P3HT∶IEICO-4F(100∶1,wt/wt)的2.23倍和7.08倍。结果表明,在二元体系P3HT∶IEICO-4F中掺入适量的PTB7-Th,不仅能拓展光谱响应范围至近红外,还能改变活性层中激子解离界面、电子陷阱类型和空穴注入势垒高度,优化器件的电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三元体异质结 溶液法 近红外 激子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PMT联用LIBS技术的高速采集系统研发及其应用
8
作者 施佳明 闫子琪 +5 位作者 郭连波 黄伟华 欧阳智勇 马洪华 陶智勇 聂俊飞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0,共7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结合门控光电倍增管(photo multiplier tube,PMT)技术中的信号采集装置是影响LIBS分析系统小型化与集成化的关键组件之一,通过采用微控制芯片与AD9226芯片设计实现了7.6 MH...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结合门控光电倍增管(photo multiplier tube,PMT)技术中的信号采集装置是影响LIBS分析系统小型化与集成化的关键组件之一,通过采用微控制芯片与AD9226芯片设计实现了7.6 MHz采集频率的12 bit PMT信号高速采集系统,并对水溶液中铅(Pb)、铬(Cr)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LIBS结合门控PMT分析系统采用高速采集系统建立的Pb、Cr元素定标曲线拟合度分别为0.988、0.97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6%、6.57%,检出限分别为0.013 mg/L与0.087 mg/L,相比未采用PMT的LIBS检测技术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比结果显示,对质量浓度为7.0 mg/L的Pb溶液与0.7 mg/L的Cr溶液,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81%、3.26%。因此PMT信号高速采集系统在水溶液重金属的LIBS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定量效果,且具有体积小、功耗与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推进LIBS技术在水质重金属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门控光电倍增管 高速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电缆护套材料的选型研究
9
作者 王志 任玲 +10 位作者 张成 王宁 侯巍 黄国瑞 王兴超 司曙光 张昊达 金真 纪路路 李婧雯 周帆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11,共5页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是一种灵敏的光电探测器件,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保证光电倍增管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在其选材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电缆护套材料与液体介质长期接触,其与液体的兼容性严重影响光电倍增管的探测效率...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是一种灵敏的光电探测器件,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保证光电倍增管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在其选材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电缆护套材料与液体介质长期接触,其与液体的兼容性严重影响光电倍增管的探测效率,因此对电缆护套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液体样品中浸泡不同护套材料后透过率的变化情况,研究了4种护套材料(PFA、HDPE、FEP、PTFE)在3种液体(纯水、白油、液闪)中的兼容性。结果表明上述4种护套材料在纯水和白油中兼容性较好,在液闪中兼容性稍差,4种材料中PFA和FEP的兼容性更加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电缆护套 透过率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选通变增益光电倍增管探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燕 杨鸿儒 +3 位作者 王学武 李旭东 吴磊 俞兵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0-1044,共5页
为实时动态测量未知深度水下目标微弱后向散射信号,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倍增管(PMT)选通变增益探测系统。采用给PMT外加选通和变增益纳秒电脉冲的方法,通过改变PMT光阴极与第一打拿极之间电势差,实现PMT选通;借助给PMT最后一个打拿极... 为实时动态测量未知深度水下目标微弱后向散射信号,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倍增管(PMT)选通变增益探测系统。采用给PMT外加选通和变增益纳秒电脉冲的方法,通过改变PMT光阴极与第一打拿极之间电势差,实现PMT选通;借助给PMT最后一个打拿极外加变增益高压脉冲改变PMT最后一个打拿极与前置打拿极间的电势差,实现PMT变增益。实验结果明:在选通和变增益脉冲到来时,阳极输出相应的脉冲信号,信号脉宽为40ns,脉冲幅值增大,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PMT选通和变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pmt) 水下目标探测 距离选通 变增益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型和增益型光电倍增管分压系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先利 王金川1 +9 位作者 祁辉荣 肖国青 徐瑚珊 郭忠言 詹文龙 武丽杰 徐治国 孙志宇 李加兴 胡正国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2-395,共4页
介绍了光电倍增管分压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分压器和输出信号(增益、线性和时间响应等)的关系。根据这些原理,按照实际实验需求设计分压器,进行了实验比较分析。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pmt) 分压器 RIBLL2中子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脉冲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彭其先 马如超 +5 位作者 李泽仁 刘元坤 刘俊 邓向阳 王容 陈光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0-623,共4页
采用外腔式电光开光 ,调制主动照相探测光源 ,使光电倍增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下 ,以提高光电倍增管的输出幅度和动态范围 ,改善信号的信噪比 ,同时避免样品和探测器受长时间强激光照射 .对滨松 H6780光电倍增管进行了调试 ,使其线性输出... 采用外腔式电光开光 ,调制主动照相探测光源 ,使光电倍增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下 ,以提高光电倍增管的输出幅度和动态范围 ,改善信号的信噪比 ,同时避免样品和探测器受长时间强激光照射 .对滨松 H6780光电倍增管进行了调试 ,使其线性输出电流由静态的0 .1 m A提升到脉冲状态的 4.4m A,信噪比提高 4.5倍 .该技术对其他光敏探测有借鉴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研究 光电倍增管 电光开头 脉冲 光敏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倍增管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福佳 陈烁烁 +1 位作者 蔡锦达 尤黔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9-865,共7页
基于光电倍增管(PMT)设计了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总体方案,以泌乳素(PRL)作为检测对象,标记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发光体为Pierce的鲁米诺(激发底物),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PMT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检测5种不同浓度的HRP稀释液的... 基于光电倍增管(PMT)设计了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总体方案,以泌乳素(PRL)作为检测对象,标记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发光体为Pierce的鲁米诺(激发底物),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PMT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检测5种不同浓度的HRP稀释液的发光数进行标定,后对数据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PRL浓度与发光数的关系。两检测样本PRL分别取阳性范围浓度值(样本A)和阴性范围浓度值(样本B),同时将检测结果与LUMO与Liaison两种化学发光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于样本A,本系统、LUMO和Liaison的检测结果分别为51.724、46.198、43.792 ng/mL;对于样本B,本系统、LUMO和Liaison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1.702、15.133、8.069 ng/mL。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可以确定被测样本的阴阳性,能够满足免疫分析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光电倍增管(pmt) 信号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的噪声模型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从良 曾丹 +4 位作者 李杰 谢于明 程义民 周银贵 董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7-120,131,共5页
光电倍增管作为一个高灵敏的检测器,能够在来自阴极的单个光电子脉冲这样低的检测水平下工作。也就是说,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间隔里输出脉冲的计数提供了光子撞击光阴极速率的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光电倍增管本身的噪声变得更加重要了。着... 光电倍增管作为一个高灵敏的检测器,能够在来自阴极的单个光电子脉冲这样低的检测水平下工作。也就是说,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间隔里输出脉冲的计数提供了光子撞击光阴极速率的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光电倍增管本身的噪声变得更加重要了。着重讨论了光电倍增管的噪声来源,噪声特征及噪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噪声模型 光电子脉冲 泊松分布 电子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的光电子幅度谱测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孟祥承 杨长根 +4 位作者 王志民 石峰 关梦云 钟玮丽 刘金昌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4-600,共7页
主要介绍光电倍增管的光电子幅度谱(单光电子及多光电子幅度谱)的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及用LED光源、EMI的光电倍增管精密测得的单光电子及多光电子谱。同时也介绍了用LED光源测得的单光电子幅度谱及用热发射法测得的暗电流谱的差异,并分... 主要介绍光电倍增管的光电子幅度谱(单光电子及多光电子幅度谱)的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及用LED光源、EMI的光电倍增管精密测得的单光电子及多光电子谱。同时也介绍了用LED光源测得的单光电子幅度谱及用热发射法测得的暗电流谱的差异,并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得的幅度谱的差异的主要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光电子幅度谱 光电 暗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中子直照灵敏度响应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忠兵 马彦良 +4 位作者 欧阳晓平 张国光 张显鹏 张建福 张小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27-1430,共4页
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响应对脉冲中子探测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中子束直接照射光电倍增管产生直照响应的过程和机理.中子与光电倍增管入射窗硼硅玻璃中的硼和硅发生(n,α)和(n,p)反应,导致窗玻璃产生荧光,从而使光阴... 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响应对脉冲中子探测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中子束直接照射光电倍增管产生直照响应的过程和机理.中子与光电倍增管入射窗硼硅玻璃中的硼和硅发生(n,α)和(n,p)反应,导致窗玻璃产生荧光,从而使光阴极发射光电子.在5SDH-2小串列加速器上,选用9815B和9850B两种光电倍增管进行实验,得到了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能谱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中子能量由低到高变化时,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也随之增大;两种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比值为1.9×102~2.74×102,该值与其相应的增益比量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 能谱响应 光电倍增管 脉冲中子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单色仪和光电倍增管的偏振效应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国华 于德洪 +1 位作者 许福运 吴福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3-55,共3页
本文对44W光栅单色仪及光电倍增管(GDB-423型和R 456型)的偏振效应进行了研究。在4200—7400 波长范围内给出了偏振效应随波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光谱范围内,光栅的偏振效应特别显著,随波长变化很明显。而光电倍增管的偏... 本文对44W光栅单色仪及光电倍增管(GDB-423型和R 456型)的偏振效应进行了研究。在4200—7400 波长范围内给出了偏振效应随波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光谱范围内,光栅的偏振效应特别显著,随波长变化很明显。而光电倍增管的偏振效应随波长变化比较缓慢,且绝对值也较小。因此,在光谱测量中,特别是在偏光测量中,光栅的偏振效应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单色仪 光电倍增管 偏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盲”紫外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司曙光 金睦淳 +17 位作者 王兴超 黄国瑞 金真 徐海洋 吴凯 王宁 黄之遥 孙建宁 任玲 李珅 石梦瑶 张昊达 曹宜起 侯巍 顾莹 赵敏 叶皓 汤偲晨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2-728,共7页
“日盲”紫外光电倍增管是紫外光通信和核辐射探测的关键器件,具有高辐射灵敏度、高增益、高分辨率、低噪声等特点。因此,紫外光电倍增管一直是国内外真空器件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结构设计、阴极制备、微通道板和整管封接4方面介绍... “日盲”紫外光电倍增管是紫外光通信和核辐射探测的关键器件,具有高辐射灵敏度、高增益、高分辨率、低噪声等特点。因此,紫外光电倍增管一直是国内外真空器件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结构设计、阴极制备、微通道板和整管封接4方面介绍了北方夜视研制的“日盲”紫外光电倍增管。采用的是MgF2光窗上蒸镀有效面积为Ф18 mm的Cs2Te光电阴极,通过增透技术使得250 nm处的辐射灵敏度从22 mA/W提高到26.5 mA/W;利用电子光学仿真得到信号上升时间小于500 ps,TTS优于0.1 ns的结构;采用结构优化和原子沉积技术使得微通道板增益达到5×10^6;采用玻璃/Cr/Cu/Ag多层金属薄膜热铟封接技术,可将整管铟封合格率提升至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光电倍增管 光电阴极 微通道板 铟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尺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建宁 任玲 +14 位作者 丛晓庆 黄国瑞 金睦淳 李冬 刘虎林 乔芳建 钱森 司曙光 田进寿 王兴超 王贻芳 韦永林 辛丽伟 张昊达 赵天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5,共5页
针对高能物理、核物理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对核心探测器件的需求,研究不同于金属打拿极型倍增系统的大尺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该光电倍增管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20 in(1 in=2.54 cm)的低本底玻壳和微通道板型倍增极结构,使用Sb-K-Cs阴极... 针对高能物理、核物理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对核心探测器件的需求,研究不同于金属打拿极型倍增系统的大尺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该光电倍增管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20 in(1 in=2.54 cm)的低本底玻壳和微通道板型倍增极结构,使用Sb-K-Cs阴极作为光电转换阴极,该阴极对350~450 nm波段光子的量子效率高,倍增极采用两片微通道板,在电压比较低的情况下可实现107的倍增能力,从而提高了光电倍增管的探测效率和单光子探测能力。与传统的金属打拿极型光电倍增管相比,20 in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是一种全新的产品结构,具有单光子峰谷比高、本底低、响应时间快、后脉冲比例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微通道板 量子效率 低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通信用复合波导阳极微通道光电倍增管 被引量:9
20
作者 母一宁 杜月 +2 位作者 李野 李鑫伟 解晶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12-2816,共5页
为了降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对高跟踪精度的需求,化简光学天线结构,缩小系统体积,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复合波导阳极的空间光通信专用微通道光电倍增管.首先从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理论模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新型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复合波... 为了降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对高跟踪精度的需求,化简光学天线结构,缩小系统体积,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复合波导阳极的空间光通信专用微通道光电倍增管.首先从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理论模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新型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复合波导阳极的透射阳极和位敏阳极对真空倍增系统造成的约束条件;其次通过光学传递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复合波导阳极的器件特性并给出了器件设计参数与成像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速信号检测功能和入射光轴精确定位功能的约束关系,给出了相应的电子光学系统设计与修正方法;最后在真空炉中进行了该新型器件的验证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微通道光电倍增管 复合波导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