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量子点修饰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帅 李学雷 +5 位作者 王烁天 王彦娟 苑兴洲 张健 梁飞雪 胡绍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09-2916,共8页
利用抗坏血酸(AA)对石墨相氮化碳(g-C3N4)进行改性,制备出表面含有碳量子点(CQDs)的催化剂CQDs/g-C3N4.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 DRS)、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光谱(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结构、... 利用抗坏血酸(AA)对石墨相氮化碳(g-C3N4)进行改性,制备出表面含有碳量子点(CQDs)的催化剂CQDs/g-C3N4.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 DRS)、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光谱(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结构、形貌、光学性能测试.发现CQDs很好的负载到了g-C3N4表面,增加了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UV-Vis DRS表明碳量子点能够使催化剂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同时缩小了催化剂的带隙宽度,增强了对光的吸收能力.光致发光光谱则显示了碳量子点的修饰能够有效的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性能.通过光降解实验表明0.01g CQDs/g-C3N4催化剂在80℃下,3h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率为57.2%.捕获剂实验则说明了超氧自由基(·O2^-)在光降解体系中起到了促进反应速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光生电子空穴对 超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球状BiOI耦合过一硫酸盐可见光降解金橙Ⅱ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舒萌 成先雄 +3 位作者 连军锋 王磊 苏浩杰 刘鑫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48-2354,2363,共8页
以Bi(NO_(3))_(3)·5H_(2)O和KI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通过水热温度的控制对BiOI进行形貌调控,制备了3D球状BiOI光催化剂。通过SEM、EDS、XRD、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BiOI与过一硫酸盐(PMS)耦合在可见光下降解金橙... 以Bi(NO_(3))_(3)·5H_(2)O和KI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通过水热温度的控制对BiOI进行形貌调控,制备了3D球状BiOI光催化剂。通过SEM、EDS、XRD、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BiOI与过一硫酸盐(PMS)耦合在可见光下降解金橙Ⅱ,探究了BiOI投加量、PMS投加量、金橙Ⅱ质量浓度、pH及常见阴离子对降解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BiOI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能,禁带宽度约为1.8 eV,在BiOI投加量为0.2 g/L、PMS浓度为0.2 mmol/L、金橙Ⅱ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降解效率最好,高达97.0%,降解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降解过程中可见光激发Bi OI产生光生载流子,一方面光生载流子与PMS反应,生成·SO4~–和·OH,另一方面光生载流子与体系中的溶解氧反应生成·O_(2)^(–),·O_(2)^(–)与H2O中H~+反应生成单线态氧(^(1)O_(2)),同时PMS自分解产生^(1)O_(2),说明降解过程是多途径的非均相反应,·O_(2)^(–)、^(1)O_(2)是降解过程中的主要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I 过硫酸盐 可见催化 光生电子空穴对 金橙Ⅱ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驱动Z-scheme g-C3N4/α-Fe2O3催化剂高效产H2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宇晶 宋荷美 +1 位作者 张新东 柴守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9-1015,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g-C3N4在光催化产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纯g-C3N4存在可见光响应范围较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量子效率低等问题。针对纯g-C3N4的缺陷,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一种高效... 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g-C3N4在光催化产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纯g-C3N4存在可见光响应范围较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量子效率低等问题。针对纯g-C3N4的缺陷,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一种高效纳米晶胶体g-C3N4/α-Fe2O3复合材料。为了检测g-C3N4/α-Fe2O3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将其引入以NaBH4为底液的体系中。结果表明,当Fe质量分数为1%,体系温度为30℃、NaBH4浓度为50 mmol/L时,产氢量为30 mL。利用PL、EIS以及PC等手段对g-C3N4/α-Fe2O3的光电响应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C3N4/α-Fe2O3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光致发光强度、较高的光电流密度和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说明了光生电荷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和快速转移。另外,Z-scheme电荷转移途径赋予了g-C3N4/α-Fe2O3较强的氧化能力,为光催化裂解NaBH4提供了较大的驱动力。主要意义在于对光催化产氢有一个新认识,为合理设计和构建Z型光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Z-型g-C3N4/α-Fe2O3 可见响应 电子-空穴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Ag_2NCN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霞 张霞 +4 位作者 朱泽峰 林国庆 李有彬 李晓雪 徐君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1-367,共7页
利用银盐与单氰胺水溶液的沉淀反应,通过共混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TiO2粒子制备了TiO2/Ag2NCN复合光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仪对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 利用银盐与单氰胺水溶液的沉淀反应,通过共混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TiO2粒子制备了TiO2/Ag2NCN复合光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仪对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锐钛矿相TiO2纳米颗粒沉积在Ag2NCN表面形成异质结构,二者间以弱的物理作用力相结合.TiO2的掺杂使得复合颗粒的UV-Vis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带隙变窄.以亚甲基蓝(MB)为光催化降解对象,研究了TiO2/Ag2NCN复合颗粒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单一Ag2NCN相比,复合颗粒表现出增强的光催化性能.对TiO2/Ag2NCN复合颗粒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过程及光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催化 氰胺银 二氧化钛 电子空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催化剂ZnIn2S4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安家君 高波 +2 位作者 刘嘉栋 田原 王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介绍了包括ZnIn2S4的形貌控制、表面贵金属沉积、金属离子掺杂、复合半导体、碳类似物修饰以及导电聚合物修饰在内的几种ZnIn2S4的改性方法,叙述了各改性技术实例及其作用机理。分析表明,通过对单组份ZnIn2S4的改性,不仅可明显提高电子... 介绍了包括ZnIn2S4的形貌控制、表面贵金属沉积、金属离子掺杂、复合半导体、碳类似物修饰以及导电聚合物修饰在内的几种ZnIn2S4的改性方法,叙述了各改性技术实例及其作用机理。分析表明,通过对单组份ZnIn2S4的改性,不仅可明显提高电子的传输能力,而且表现出更宽的可见光吸收区间,提升了其光催化性能。认为ZnIn2S4的改性在污染物降解以及光催化产氢效率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提出改善ZnIn2S4长期稳定性及推动其应用过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应用于实际技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In2S4 催化 催化活性 电子-空穴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HAP@g-C_(3)N_(4)异质结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被引量:4
6
作者 伍林 胡明蕾 +2 位作者 王丽萍 黄少萌 周湘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3-510,I0001,I0002,共10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钛羟基磷灰石(TiHAP)与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TiHAP@g-C_(3)N_(4)),并对其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通过甲基橙(MO)降解实验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中短棒状TiHAP生长在g-C_(3)N_(4)表面,均保持原有晶型和...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钛羟基磷灰石(TiHAP)与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TiHAP@g-C_(3)N_(4)),并对其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通过甲基橙(MO)降解实验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中短棒状TiHAP生长在g-C_(3)N_(4)表面,均保持原有晶型和化学结构;制备的TiHAP@g-C_(3)N_(4)纯度高,比表面积达107.92 m^(2)/g,较TiHAP、g-C_(3)N_(4)分别增大约135%、44%;在TiHAP@g-C_(3)N_(4)添加量为1.0 g/L、pH 7条件下,120 min内MO降解率达96.35%;3次循环实验降解率保持在80.02%以上,TiHAP@g-C_(3)N_(4)光催化性能良好且结构稳定。空穴(h^(+))在MO降解过程中作用最大,·O_(2)^(–)与·OH的作用递减。TiHAP@g-C_(3)N_(4)异质结的构建,增强了对光的吸收,提高了光生电子-h^(+)的分离效率,保留了氧化还原性更强的TiHAP价带h^(+)和g-C_(3)N_(4)导带电子,从而提升了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催化 TiHAP@g-C_(3)N_(4) 甲基橙 异质结 电子-空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S_(2)/TiO_(2)纳米管阵列光电催化降解诺氟沙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美 李新勇 金鑫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0,共6页
通过电沉积法将SnS_(2)纳米颗粒沉积在阳极氧化的TiO_(2)纳米管上,制备了SnS_(2)/TiO_(2)纳米管阵列(NTs)电极。对SnS_(2)/TiO_(2)NTs电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表征结果显示,SnS_(2)/TiO_(2)NTs电极... 通过电沉积法将SnS_(2)纳米颗粒沉积在阳极氧化的TiO_(2)纳米管上,制备了SnS_(2)/TiO_(2)纳米管阵列(NTs)电极。对SnS_(2)/TiO_(2)NTs电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表征结果显示,SnS_(2)/TiO_(2)NTs电极的光吸收带边发生明显红移,光电流密度可达1.49 mA/cm^(2),短时间光电流密度为0.38 mA/cm^(2)。实验结果表明,SnS_(2)的负载降低了电极中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提高了光电催化对诺氟沙星(NOR)的降解效率,反应180 min后SnS_(2)/TiO_(2)NTs电极对NOR的降解率高达92%。·O_(2)-、·OH及SnS_(2)价带上的空穴是参与光电催化降解NOR的活性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_(2)/TiO_(2)纳米管阵列电极 电子-空穴 电催化 诺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光催化剂BiOCl异质结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胥生元 郝玮 +2 位作者 王杰 高文生 谢克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3-1507,共15页
氯氧化铋(BiOCl)半导体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可调控的电子结构,而在光催化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领域备受关注。为了提高BiOCl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高复合率和增强光电子的还原能力等,研究人员对此作出了巨大的努... 氯氧化铋(BiOCl)半导体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可调控的电子结构,而在光催化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领域备受关注。为了提高BiOCl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高复合率和增强光电子的还原能力等,研究人员对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构建异质结是最有效的削弱这些缺陷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Z-型、Ⅱ-型、p-n结以及S-型四类异质结的电荷传递机理以及重点介绍了一些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BiOCl异质结。同时,对一些异质结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S型异质结不仅具有高效的电荷分离能力,还有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其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此外,本文还简述了BiOCl异质结在降解有机污染物、还原CO_(2)、还原重金属和分解H_(2)O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当前BiOCl异质结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BiOCl异质结的构效关系、合成复杂等问题,提出了计算机模拟、载体负载、新技术开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氧化铋 异质结 电子-空穴对 催化剂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semiconductor zinc telluride by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被引量:2
9
作者 LUO Miao-si MA Zi-wei +4 位作者 ZHANG Zong-liang WANG Zhi-jian JIANG Liang-xing JIA ming LIU Fang-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2899-2910,共12页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dustry, people’s demand for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is also increasing. How to prepare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with low cost,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yield has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dustry, people’s demand for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is also increasing. How to prepare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with low cost,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yield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s of research. ZnTe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due to its superior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thods to prepare ZnTe thin films. However,the traditional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technology has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slow deposition rate and poor film quality. These hinder the large-scale promotion of zinc tellurid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by conventional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and based on the photoconductiv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themselv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hotoelectrochemistry of 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an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process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the use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was proposed. Firstly,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electrode reactions, nucleation growth and charge transport process) of the ZnTe electrodeposition under illumination and dark state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Then, the potentiostatic deposition of ZnTe was carried out under light and dark conditions. The phase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the sediments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diffractomet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other testing methods. Finally,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chanisms we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increases the current density during deposition and reduces the charge transfer impedance during ZnTe deposition process. In addition, since light illumination promotes the deposition of the difficult-to-deposit element Zn, the component ratio of ZnTe thin films prepared by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is closer to 1:1, making it a viable and reliable approach for ZnT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zinc telluride SEMICONDUCTORS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 thin fi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