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光生境模式下珠芽黄魔芋光合特征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原慧芳 李金威 +3 位作者 徐素素 阮彦伟 陈明惠 岩香甩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6-1428,共13页
为探究不同光生境模式下珠芽黄魔芋(Amorphophallus muelleri)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变化特征,设置3种魔芋间作模式7种光生境处理:修剪橡胶树间作模式T_(1)[林中心(T_(1M))和林边缘(T_(1S))]、巨菌草行间间作模式T_(2)[林中心(T_(2M))和林边... 为探究不同光生境模式下珠芽黄魔芋(Amorphophallus muelleri)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变化特征,设置3种魔芋间作模式7种光生境处理:修剪橡胶树间作模式T_(1)[林中心(T_(1M))和林边缘(T_(1S))]、巨菌草行间间作模式T_(2)[林中心(T_(2M))和林边缘(T_(2S))]、搭建50%透光率遮荫网下单作模式(T_(3M))、无修剪橡胶树为对照(CK)[林中心(CK_(M))、林边缘(CK_(S))],观测不同光生境内光照强度(Lux)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日变化规律情况,并测定不同光生境处理下珠芽黄魔芋3个时期(换头期、膨大期、成熟期)的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I)、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半饱和光强(Ik)]、光合色素参数[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总叶绿素(Chl a+b)、叶绿素a/b(Chl a/b)],比较各光生境模式下球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光生境模式下Lux和PAR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单峰型”。各光生境模式处理的光合参数(P_n、G_(s)、T_(r)、C_(i))差异显著,与CK处理相比较,3个时期T_(3M)处理的P_n、G_(s)、T_(r)均显著最高,其次换头期和膨大期T_(1)、T_(2)处理的P_n、G_(s)、T_(r)均显著高于CK处理;各光生境模式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YII、ETR_(max)和IK)均显著高于CK处理;各光生境模式处理的光合色素参数(Chl a、Chl b、Chl a+b、Chl a/b)变化不规律,3个时期T_(2)、CK处理的Chl a、Chl b、Chl a+b均高于T_(1)和T_(3)处理,各处理的Chl a/b均显著高于CK处理。从各间作模式处理下林中心和林边缘的光照强度及产量比较来看,林中心高于林边缘。经比较,各间作模式处理均提高了魔芋光合特性及产量,而修剪橡胶树模式T_(1)处理最明显,达到了人工搭建遮荫网下单作相近的效果。因此,生产中针对橡胶林或巨菌草行间种植魔芋,需要对橡胶树树冠采取修剪或其他措施改善光照条件,同时,巨菌草行间间作模式需要增加施肥量及合理配置作物种植距离和方向,才能有效缓解日光直射对魔芋植株的灼伤,并有效促进魔芋生长和提高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境模式 橡胶林 间作模式 珠芽黄魔芋 合特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