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EEMD的露天深孔爆破振动信号降噪光滑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田婕 张云鹏 +2 位作者 闫鹏 孙文诚 杨曦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0,159,共9页
由于爆破区域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监测仪器的误差、振动传播介质的反射以及磁场的干扰等原因,采集的原始爆破振动信号常常会掺杂大量的噪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信号降噪光滑模型。此模型将爆破振动信... 由于爆破区域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监测仪器的误差、振动传播介质的反射以及磁场的干扰等原因,采集的原始爆破振动信号常常会掺杂大量的噪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信号降噪光滑模型。此模型将爆破振动信号进行CEEMD,基于分解所得到的IMF分量建立低通滤波算法。根据滤波算法的相似度与光滑度,构造目标函数并计算最优解,其对应的滤波算法模型即为爆破振动信号的最优降噪光滑模型。通过构造仿真信号验证了降噪光滑模型算法的可行性,并将模型应用了实际露天深孔爆破振动信号的研究。采用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两种指标对比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小波阈值法、CEEMD-小波阈值法与滤波算法模型BP3的降噪效果,验证了降噪光滑模型在对露天矿山爆破振动信号降噪方面的有效性,并通过频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降噪光滑模型较CEEMD-小波阈值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基于CEEMD的露天深孔爆破振动信号降噪光滑模型具有良好的降噪能力,能够在保留原始爆破振动信号真实特征信息的前提下对信号进行降噪,且降噪效果优于EMD方法、小波阈值法和CEEMD-小波阈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深孔爆破 振动信号 CEEMD 低通滤波 降噪光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模型与尖锐边界结合的MT二维反演方法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罗磊 于鹏 +1 位作者 王家林 吴健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5-1632,共8页
如何得到快速稳定的反演结果和更清晰的地质体分界面等问题仍然是当前MT反演研究的一个重点.为了解决反演结果不能得到清晰的电性分界面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OCCAM反演以及突出尖锐边界反演的思想,结合最小支撑梯度泛函,... 如何得到快速稳定的反演结果和更清晰的地质体分界面等问题仍然是当前MT反演研究的一个重点.为了解决反演结果不能得到清晰的电性分界面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OCCAM反演以及突出尖锐边界反演的思想,结合最小支撑梯度泛函,构建了新的反演目标函数,并利用共轭梯度法优化目标函数,实现了一种光滑模型与尖锐边界结合的MT二维反演方法.模型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通过与已发表的相关反演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在光滑稳定的基础上可突出对尖锐电性边界的刻画.对广东徐闻地区的实测MT资料进行了处理,表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OCCAM反演 光滑模型 尖锐边界 共轭梯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弹性机壳系统碰摩的分段光滑模型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陆启韶 张思进 王士敏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截面建立 Poincaré映射 ,对转子 -弹性机壳系统的碰摩运动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该类分段光滑系统运动的一般特点和转子碰摩运动随碰撞刚度变化发生分岔的规律。研究表明 ,该系统的碰摩运动主要以混沌形式出现 ,但... 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截面建立 Poincaré映射 ,对转子 -弹性机壳系统的碰摩运动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该类分段光滑系统运动的一般特点和转子碰摩运动随碰撞刚度变化发生分岔的规律。研究表明 ,该系统的碰摩运动主要以混沌形式出现 ,但不同的周期窗口按一定规律嵌入混沌区内。随着定子碰撞刚度增加 ,碰摩运动将会加剧。然后由该系统导出了刚性转子碰摩的约束微分系统 ,从而将碰摩转子系统的两种不同描述形式统一起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弹性机壳系统 碰摩 映射 分段光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特征断层结合的地震活动空间光滑模型在衡水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博研 仲秋 史保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0-398,共9页
在衡水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应用研究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数据建立恰当的分布式地震活动性空间光滑模型,并结合断层对周边地震危险性的影响,计算前磨头断裂和衡水断裂在不同超越概率下上限震级分别为6.5、6.0级的区域基岩峰值加速度... 在衡水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应用研究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数据建立恰当的分布式地震活动性空间光滑模型,并结合断层对周边地震危险性的影响,计算前磨头断裂和衡水断裂在不同超越概率下上限震级分别为6.5、6.0级的区域基岩峰值加速度。研究发现,研究区域内50年超越概率为63%的基岩峰值加速度略有增加;50年超越概率为10%、5%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在断层附近有所增加。研究表明在较低超越概率的情况下,断层周围如深州市、冀州市和衡水市辖区的地震危险性大于其他地区;利用仪器记录资料得到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结合断层资料计算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能够反映衡水地区现今的地震活动水平和危险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评价 超越概率 空间光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悬挂结构的非光滑模型建立
5
作者 屠涓 冯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悬索结构在外激励作用下,下部悬挂结构可能会发生飘浮,以致连接主索与下部结构的吊索部分产生松弛。由于索结构只能在张拉情况下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基于这一特点,吊索应考虑为具有非光滑性的单向约束。以简单悬挂结构为研究对象,建... 悬索结构在外激励作用下,下部悬挂结构可能会发生飘浮,以致连接主索与下部结构的吊索部分产生松弛。由于索结构只能在张拉情况下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基于这一特点,吊索应考虑为具有非光滑性的单向约束。以简单悬挂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在外激励作用下的非光滑的动力学模型,运用神经网络确定每一步真实发生的约束情况,并进行了数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结构 光滑模型 神经网络 单向约束 动力学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滑摩擦的光滑化互补模型及其在摩擦摆隔震支座中的应用
6
作者 吴阳 张楠 +3 位作者 张欣刚 张树翠 毕皓皓 姚文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0,324,共10页
为研究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黏滑摩擦响应问题,提出一种处理非光滑黏滑摩擦问题的光滑化模型。首先,基于线性互补理论构建摩擦力余量和相对滑移速度的互补方程。其次,在短时区间内对相对滑移速度进行时间平均,利用时均滑移速度... 为研究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黏滑摩擦响应问题,提出一种处理非光滑黏滑摩擦问题的光滑化模型。首先,基于线性互补理论构建摩擦力余量和相对滑移速度的互补方程。其次,在短时区间内对相对滑移速度进行时间平均,利用时均滑移速度代替时变滑移速度重构互补变量,并将其转化为一组非线性互补方程,从而将非光滑的黏滑摩擦问题进行光滑化处理。随后,将摩擦摆隔震支座等效为一种考虑恢复力效应的2维摩擦耦合模型,结合所提光滑化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与经典的Coulomb摩擦模型和LuGre摩擦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既能够在宏观上反映黏滑摩擦的stick-slip切换,同时还能实现非光滑问题的光滑化分析,避免在非光滑事件中频繁切换动力学模型。采用不同摩擦模型对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地震响应进行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互补(NLCP) 黏滞-滑移 模型光滑化方法 摩擦摆隔震支座(F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压力信号光滑降噪模型
7
作者 邓泽奇 吴佳佳 +2 位作者 王飞 钱鸣 朱利勤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1,157,共6页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静止试验推压力信号中混杂的噪声,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的信号光滑降噪模型。首先通过VMD将原始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相对平稳的限带内禀模态函数(BIMF),再基于傅里叶变换(FFT)得到各BIMF幅值谱图,剔除高频...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静止试验推压力信号中混杂的噪声,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的信号光滑降噪模型。首先通过VMD将原始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相对平稳的限带内禀模态函数(BIMF),再基于傅里叶变换(FFT)得到各BIMF幅值谱图,剔除高频分量后重构得到降噪信号。最后通过某型号标准试验发动机实测推压力信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光滑降噪模型能有效去除推压力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提高信号的光滑程度,有利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固体火箭发动机 地面静止试验 变分模态分解 光滑降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细分技术的三维地质模型光滑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屈红刚 潘懋 +2 位作者 董攀 柴华 明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7,共4页
针对粗糙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网格细分技术,生成加密光滑的三维模型。分析网格细分技术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需求以及Loop细分和改进的蝶形细分技术,为保持地质体之间公共面数据的一致性,对"改进的蝶形细分法"做了进一步改... 针对粗糙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网格细分技术,生成加密光滑的三维模型。分析网格细分技术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需求以及Loop细分和改进的蝶形细分技术,为保持地质体之间公共面数据的一致性,对"改进的蝶形细分法"做了进一步改进,增加了对边界约束的处理。探讨利用细分技术生成多分辨率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三维地质模型 模型光滑 网格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帽子动态本构模型验证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俊新 杨春和 刘育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01-206,共6页
通过弹丸侵彻模型试验及数值方法论证光滑帽子模型可较好模拟一定范围内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动态力学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本构模型、数值算法对计算结果影响。分析表明,光滑帽子模型能克服在较的静水压力及低速下数值计算不稳定,与... 通过弹丸侵彻模型试验及数值方法论证光滑帽子模型可较好模拟一定范围内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动态力学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本构模型、数值算法对计算结果影响。分析表明,光滑帽子模型能克服在较的静水压力及低速下数值计算不稳定,与土壤、泡沫模型及Drucker-Prager模型相比,基本上能反映土体力学性能,计算结果更合理;用MM-ALE算法模拟弹丸侵彻试验能克服网格畸变所致数值计算困难,计算精度能得到保证,计算结果与事实相符。该结果对研究武器触地侵彻过程中弹头强度、刚度、炸药安定性及战斗部入地后的爆炸破坏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侵彻 光滑帽子模型 本构模型 数值算法 MM-A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强度包络线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留明 黄润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三角函数级数法是人工地震动合成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但是利用这种方法计算速度时程时 ,却存在一定的零线漂移现象 ,并且对位移时程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光滑强度包络线计算模型 ,较好... 三角函数级数法是人工地震动合成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但是利用这种方法计算速度时程时 ,却存在一定的零线漂移现象 ,并且对位移时程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光滑强度包络线计算模型 ,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证明 ,该计算模型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零线漂移 光滑强度包络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空间光滑的地震活动性模型为空间分布函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伟进 高孟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6-536,共11页
根据华北地区的地震目录,建立了4个空间光滑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以这些模型为空间分布函数,将华北地震区每个地震带的地震年发生率分配到空间格点中,计算这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采用仪器记录地震计算得到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 根据华北地区的地震目录,建立了4个空间光滑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以这些模型为空间分布函数,将华北地震区每个地震带的地震年发生率分配到空间格点中,计算这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采用仪器记录地震计算得到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危险性结果能够反映华北地区现今的地震活动水平和地震危险性水平,符合人们对现今华北地区地震危险性的认识;采用历史破坏性地震(M≥4.7)计算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危险性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华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区的地震危险性水平;以地震应变计算地震活动率,并根据点椭圆模型和线椭圆模型计算得到的地震活动性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大地震的活动水平和空间构造特征.将根据4个模型计算得到的50年超越概率10%峰值加速度(PGA)分布加权平均,得到综合的华北地区PGA分布,并将该PGA分布与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综合潜源方案计算得到的50年超越概率10%的PGA分布做了比较,发现二者无本质差别,均能反映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危险性水平.当然,二者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前者计算得到的符合PGA≥100cm/s2条件的区域面积明显要比后者的大,而符合PGA≥250cm/s2条件的区域面积则比后者的要小.这主要是由于潜在震源区类型和空间分布函数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滑地震活动性模型 空间分布函数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模型光滑处理在偏移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复兴 孙建国 王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58-4567,共10页
本文针对射线类偏移成像当中的速度模型光滑处理问题,借鉴数字图像处理当中的偏微分方程法,基于能量泛函,应用变分方法导出基于速度模型的偏微分方程实现射线类偏移成像当中的速度模型的光滑处理.由于偏微分方程法具有线性叠加特性、模... 本文针对射线类偏移成像当中的速度模型光滑处理问题,借鉴数字图像处理当中的偏微分方程法,基于能量泛函,应用变分方法导出基于速度模型的偏微分方程实现射线类偏移成像当中的速度模型的光滑处理.由于偏微分方程法具有线性叠加特性、模型解的唯一性和局部特征保持性,因此,应用该算法可以实现基于原始速度模型空间结构的模型光滑处理.通过在原始速度模型以及光滑处理后的速度模型上计算速度的空间分布以及地震波走时、射线路径可以得出,偏微分方程法对速度模型的光滑处理能够很好地保持原始模型的空间结构,偏移成像结果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微分方程 模型光滑 卷积算子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平直−光滑节理双模型细观参数联合标定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朝阳 林鹏 +2 位作者 许振浩 王文扬 吴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11-2223,共13页
为更真实地模拟节理岩体的力学行为,颗粒流程序(PFC)采用平直节理模型(FJM)和光滑节理模型(SJM)分别模拟横观各向同性岩体的岩石部分和节理部分。但双模型(FJM和SJM)标定涉及的细观参数多,导致宏观−细观参数对应关系复杂。为此,本文提... 为更真实地模拟节理岩体的力学行为,颗粒流程序(PFC)采用平直节理模型(FJM)和光滑节理模型(SJM)分别模拟横观各向同性岩体的岩石部分和节理部分。但双模型(FJM和SJM)标定涉及的细观参数多,导致宏观−细观参数对应关系复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双模型细观参数联合标定方法。首先,遴选核心细观参数,建立岩体参数标定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中的宏观−细观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显著影响各宏观参数的细观参数;然后,提出FJM和SJM细观参数标定优先级体系,构建双模型细观参数联合分析方法,建立表征宏细观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第三,为提高参数标定的准确性,提出了细观参数迭代校准方法;最后,形成了一套针对横观各向同性岩体的标准化细观参数标定流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标定方法可应用于页岩的细观参数标定,标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3%,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岩体 颗粒流 平直节理模型 光滑节理模型 标定方法 迭代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隧道爆破振动信号光滑降噪模型 被引量:25
14
作者 彭亚雄 刘广进 +2 位作者 苏莹 刘运思 张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73-179,共7页
由于工程环境、电磁干扰和仪器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实测隧道爆破振动信号含有大量高频噪声。为了获得真实振动特征,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的信号光滑降噪模型。将原始信号进行VMD获得本征模态函... 由于工程环境、电磁干扰和仪器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实测隧道爆破振动信号含有大量高频噪声。为了获得真实振动特征,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的信号光滑降噪模型。将原始信号进行VMD获得本征模态函数,建立低通滤波算法。基于滤波算法的重构误差和光滑程度构造目标函数,计算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得到最优的降噪信号,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对实测隧道爆破振动信号处理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去除高频噪声并对信号的低频能量影响较小。同时,该模型降噪效果均优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模型,验证了基于VMD算法的信号光滑降噪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振动信号 变分模态分解(VMD) 光滑降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é32光滑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构造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建 何枫 +1 位作者 吴子轩 陈丽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02-1310,共9页
含无约束条件支持向量机的目标函数具有不光滑性,使得研究者难以采用快速的最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为了克服支持向量机的不可微性,文章首先应用有理逼近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Padé32逼近式光滑函数并建立了基于该函数的光滑支持... 含无约束条件支持向量机的目标函数具有不光滑性,使得研究者难以采用快速的最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为了克服支持向量机的不可微性,文章首先应用有理逼近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Padé32逼近式光滑函数并建立了基于该函数的光滑支持向量机模型.其次,分析并证明了新光滑函数的逼近精度均高于已有的各种光滑函数,以及新模型的收敛性.最后,基于UCI机器学习数据库,将本文构造的Padé32–SSVM模型应用于若干种疾病的诊断、钞票验伪和生物可降解性分析中,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新光滑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光滑支持向量机模型 Pad′e32光滑函数 分类 BFGS–Armij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下颌软硬组织爆炸伤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帅 黄君杰 +1 位作者 张纲 谭颖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971-1977,共7页
目的建立人下颌软硬组织爆炸伤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人下颌软硬组织爆炸伤致伤过程及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集人颌面部CT和MRI数据,建立包含人下颌骨、咬肌软硬组织爆炸伤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与三维有限元的爆炸伤模型... 目的建立人下颌软硬组织爆炸伤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人下颌软硬组织爆炸伤致伤过程及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集人颌面部CT和MRI数据,建立包含人下颌骨、咬肌软硬组织爆炸伤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与三维有限元的爆炸伤模型对比研究,分析该模型在爆炸伤研究中的有效性。结果建立的咬肌-下颌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粒子数为4 538,与人解剖结构相似,细节损失少,模拟了爆炸冲击波对下颌骨、咬肌的损伤情况,爆炸导致左侧下颌角、髁状突骨折,咬肌广泛撕裂损伤,该仿真结果与三维有限元仿真结果接近。结论在颌面部软硬组织爆炸伤中,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研究方法相对于三维有限元研究方法在组织大变形、裂纹扩展、爆炸冲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颌面部爆炸伤模型研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下颌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接触问题的一种非光滑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学文 陈万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9-552,共4页
接触问题是一个多重非线性问题 ,难以转化为经典的光滑模型进行求解 ,运用非光滑分析的理论与算法研究有摩擦的接触问题 ,给出了二维摩擦接触问题的一种非光滑方程组模型及算法 ,并给出了算例 .该算法未引入任何人工变量 ,列式简单 ,计... 接触问题是一个多重非线性问题 ,难以转化为经典的光滑模型进行求解 ,运用非光滑分析的理论与算法研究有摩擦的接触问题 ,给出了二维摩擦接触问题的一种非光滑方程组模型及算法 ,并给出了算例 .该算法未引入任何人工变量 ,列式简单 ,计算量小 ,实际算例及随机算例也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摩擦接触 光滑方程组 光滑算法 多重非线性问题 光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柔体系统数值分析的模型降噪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齐朝晖 曹艳 王刚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3-870,共8页
多柔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通常是一组刚性微分方程,目前普遍采用的刚性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主要通过数值阻尼滤除系统响应中的高频分量,其求解效率难以令人满意.为了降低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刚性,从而可采用ODE45等常规微分方程求解器进... 多柔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通常是一组刚性微分方程,目前普遍采用的刚性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主要通过数值阻尼滤除系统响应中的高频分量,其求解效率难以令人满意.为了降低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刚性,从而可采用ODE45等常规微分方程求解器进行求解,研究了在建模过程中滤除高频振荡分量的方法.在以当前时刻为起点的短时间内对柔性体的应力进行均匀化,用均匀化后的应力计算柔性体的变形虚功率,由此得到的系统动力学方程的解中不含过高频率的弹性振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均匀化时间区间的长度参数控制滤波的范围.数值算例表明:这种模型降噪方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均不低于刚性微分方程求解器,并且在刚性微分方程求解器失效的情况下模型降噪方法仍有良好的精度和效率.本文所提的模型降噪方法可成为求解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体系统 模型光滑 刚性微分方程 变形虚功率 虚功率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约束的电力系统稳定平衡解模型
19
作者 周任军 邓学华 童小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直接计算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解,提出了基于稳定约束的稳定平衡解模型,并对该模型提出了一种直接求解稳定平衡解的新方法。通过稳定约束与电力系统典型的平衡方程结合,建立了稳定平衡解模型;稳定约束由非线性半光滑代数不等式构成,针... 为直接计算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解,提出了基于稳定约束的稳定平衡解模型,并对该模型提出了一种直接求解稳定平衡解的新方法。通过稳定约束与电力系统典型的平衡方程结合,建立了稳定平衡解模型;稳定约束由非线性半光滑代数不等式构成,针对不同稳定类型所对应雅可比矩阵的特性,运用矩阵变换、谱函数性质等数学理论构造了不同的稳定约束表达式。利用牛顿光滑化方法将该模型转换为光滑方程,从而解决了稳定平衡解模型的数值求解问题。稳定平衡解模型将非稳定解排除在可行解之外,使求解过程得到简化,避免了计算稳定极限和求多个平衡解等复杂过程,而且通过参数调整能满足更高的稳定性能要求。通过典型的电力系统的数值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平衡解 稳定约束 光滑函数 光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域图像生成和混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威 史运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1321,共11页
传统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大多基于一维零序电流序列构建故障诊断模型,单一的诊断模型往往限制了故障特征的深层挖掘。为了提高故障选线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域图像和混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首先,利用优化的降噪... 传统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大多基于一维零序电流序列构建故障诊断模型,单一的诊断模型往往限制了故障特征的深层挖掘。为了提高故障选线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域图像和混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首先,利用优化的降噪光滑模型对零序电流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减少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其次,利用对称希尔伯特变换将一维时域信号转成二维空间域图像,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能够充分反映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最后,将一维时域信号和二维空间域图像同步作为混合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充分挖掘系统的故障特征,利用Sigmoid函数实现故障选线。在辐射状配电网、IEEE-13节点模型、IEEE-34节点、StarSim仿真平台上模型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方法过度依赖主观特征选择、抗噪性能差等问题,能够在高阻接地、采样时间不同步、两点接地故障等极端情况下可靠地筛选出故障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选线 对称希尔伯特变换 混合卷积神经网络 空间域图像生成 优化的降噪光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