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色散光学的光波束形成网络 被引量:2
1
作者 郑伟 王超 +2 位作者 杨文丽 吴春邦 张振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为了实现大波束指向范围和精细步进调节的光波束形成网络,采用了基于光学色散实现光真延时的方法。通过光开关实现N路高色散光纤路径切换获得大步进等延时差,实现了波束指向的大范围和大步进调节;通过调谐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色散系数连续... 为了实现大波束指向范围和精细步进调节的光波束形成网络,采用了基于光学色散实现光真延时的方法。通过光开关实现N路高色散光纤路径切换获得大步进等延时差,实现了波束指向的大范围和大步进调节;通过调谐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色散系数连续调谐获得小步进等延时差,实现了波束指向的小范围和小步进调节。结果表明,波束指向角度范围为-73.74°~+73.74°,切换步进为0.458°,基于光学色散原理可以实现光波束形成网络的大波束指向范围和精细步进调节。这一结果对优化相控阵天线系统设计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学 光波束形成网络 真延时 学色散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拉锥的光波束形成网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光灏 张国强 谈宇奇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53,共5页
光控相控阵雷达天线阵列间的相位关系由光真延时实现,这意味着光纤长度的准确性决定了波束的相位一致性等参数。光真延时制备通常采用光纤切割方法,精度为0.5 mm。随着现代雷达载频和带宽的提升,光纤加工精度要求为0.1 mm,甚至更小,目... 光控相控阵雷达天线阵列间的相位关系由光真延时实现,这意味着光纤长度的准确性决定了波束的相位一致性等参数。光真延时制备通常采用光纤切割方法,精度为0.5 mm。随着现代雷达载频和带宽的提升,光纤加工精度要求为0.1 mm,甚至更小,目前光纤切割的精度无法高效地满足这一要求。文中研究了基于光纤拉锥的方法制备光延时线以形成波束网络。通过光纤局部的高温加热使光纤处于熔融态,同时电控平移台对光纤进行拉伸。光纤长度的准确性可达10μm,并且不引入额外插损。该方法有利于提升雷达探测、跟踪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延时 光波束形成网络 纤拉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导微波源阵列合成时控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牛昕玥 谷炎然 +4 位作者 楚旭 姚金妹 易木俣 王朗宁 荀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基于宽禁带光导半导体的固态光导微波源是高功率微波产生的一种新途径,该方案具有功率密度高、频带范围宽等特点,且其低时间抖动特性使其在功率合成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利用光波束形成网络构建光导微波有源相控阵是光导微波器件迈向实用... 基于宽禁带光导半导体的固态光导微波源是高功率微波产生的一种新途径,该方案具有功率密度高、频带范围宽等特点,且其低时间抖动特性使其在功率合成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利用光波束形成网络构建光导微波有源相控阵是光导微波器件迈向实用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光导微波相控阵系统原理,设计了光导微波真延时网络架构,并构建了差分真延时相控阵和考虑相位随机误差的真延时相控阵的理论模型,对影响功率合成和波束扫描的关键因素开展定量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发射1 GHz信号的n×10阵列,延时均方差在10 ps以下时,指向偏差小于0.13°,峰值增益损耗小于2%;延时步进精度在10 ps以下时,指向偏差小于0.2°,峰值增益损耗小于0.03%。由此提出延时精度指标,为未来更高功率、更大规模的光导微波合成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禁带导半导体 有源相控阵 光波束形成网络 真延时 时延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