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定时同步设计
1
作者 王锦仁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92,共4页
传统的检测方法在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定时同步这一问题上,花费的检测时间过长,成本过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检测技术,该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直接检测中。检测技术由两步组成,首先进行光正交频分复用... 传统的检测方法在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定时同步这一问题上,花费的检测时间过长,成本过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检测技术,该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直接检测中。检测技术由两步组成,首先进行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信道同步直接检测,通过噪声补偿辅助判断信道是否同步;然后进行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时间频率同步直接检测,计算出各子载波的相位旋转,由计算结果确定检测结果;最后实现定时同步检测。为检测方法效果,与传统检测技术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给出的应用于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定时同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精准地检测出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是否定时同步,检测成本更低,该技术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同步检测 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直接检测 信道同步 时间率同步 对比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DCO-OFDM系统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洪文昕 李天屿 陈建飞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6期19-22,44,共5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存在的低信道利用率问题,文章对该系统的信道资源和比特资源进行了优化分配研究。首先介绍了DCO-OFDM系统的信号发射端模型和系统的信道利用率计算,并按照两步算法的思路...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存在的低信道利用率问题,文章对该系统的信道资源和比特资源进行了优化分配研究。首先介绍了DCO-OFDM系统的信号发射端模型和系统的信道利用率计算,并按照两步算法的思路依次分析了信道资源分配和比特资源分配问题,进而提出了自适应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信道幅度频率响应来灵活分配子信道,并为各信道自适应选择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最高阶正交振幅调制(QAM)调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固定分配算法,该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可显著提升室内VLC DCO-OFDM系统的信道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可见光通信 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自适应动态资源配算法 信道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FDM系统中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改进PTS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季策 马福永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1-806,共6页
为了解决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备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将强相关信号和弱相关信号进行分类,对强相关信号进行选择性搜索,对弱相关信号进行全搜索,这样在整体... 为了解决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备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将强相关信号和弱相关信号进行分类,对强相关信号进行选择性搜索,对弱相关信号进行全搜索,这样在整体上了减少搜索次数.此外,通过分析备选相位因子序列之间的关系,优化相位因子加权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种分割状态下,均能有效改善系统峰均功率比,尤其在交织分割状态下,该算法与传统部分传输序列算法相比,实现了无峰均功率比性能损失,且计算复杂度得到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峰均功率比 传输序列 信号相关性 加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FDM系统中基于采样点位置分组优化的PTS算法
4
作者 季策 马福永 张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27-932,共6页
针对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APR)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采样点位置分组优化的部分传输序列(SG-PTS)算法.将采样位置按交织分割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对不同位置上的数据单独优化,削弱了不同位置的备选采样点数据使用相同的... 针对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APR)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采样点位置分组优化的部分传输序列(SG-PTS)算法.将采样位置按交织分割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对不同位置上的数据单独优化,削弱了不同位置的备选采样点数据使用相同的相位因子序列的限制,有效改善了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峰均功率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部分传输序列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和误码率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峰均功率比性能随着采样点位置分组数的增加而改善明显.当子载波数N=256,相位因子数W=2,子块数M=4和M=8,采样点位置分为2组时,峰均功率比性能分别提升0.1dB和0.2dB左右;采样点位置分为4组时,峰均功率比性能可分别改善0.4dB和0.7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峰值功率比 传输序列 采样点位置 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定位集成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浩哲 丁俊杰 +7 位作者 吴昊 杨铭锐 王颖 游善红 胡剑凌 曹洪龙 李响 周鸣籁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了提升可见光通信(VLC)定位系统的频谱和功率利用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限幅和直流偏置的光正交频分复用(ADO-OFDM)的VLC定位集成系统。该通信定位集成系统具有比基于非对称限幅的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的VLC定位集成系统更... 为了提升可见光通信(VLC)定位系统的频谱和功率利用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限幅和直流偏置的光正交频分复用(ADO-OFDM)的VLC定位集成系统。该通信定位集成系统具有比基于非对称限幅的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的VLC定位集成系统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比基于加直流偏置的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的VLC定位集成系统更高的功率利用率。同时,文章还提出了一种差分修正定位算法,所提算法较于传统的三边定位算法其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通信定位集成系统 非对称限幅和直流偏置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修正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Volterra级数的O-OFDM系统均衡方法
6
作者 郑凯帆 梁猛 《信息通信》 2018年第5期23-24,共2页
Volterra级数是非线性系统的一种通用表达式。针对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受色散及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对基于Volterra级数的传递函数VSTF进行研究。根据VSTF及其p阶逆的表达式,提出基于离散化VSTF的补偿算法,并对OOFDM系统进行补偿,研究结果... Volterra级数是非线性系统的一种通用表达式。针对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受色散及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对基于Volterra级数的传递函数VSTF进行研究。根据VSTF及其p阶逆的表达式,提出基于离散化VSTF的补偿算法,并对OOFDM系统进行补偿,研究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TERRA级数 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色散 非线性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Upstream Services Demonstration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7
作者 LI Ming Andrey Lukyanenko +1 位作者 Sasu Tarkoma Antti Yl-Jsk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26-33,共8页
Abstract: Real-time digital service and mul- timedia service upstream transmission in Dig- 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based Orthogo- 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FDM-PON) is exp... Abstract: Real-time digital service and mul- timedia service upstream transmission in Dig- 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based Orthogo- 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FDM-PON) is experimen- tally demonstrated with Centralised Light Sou- rce (CLS) configuration in this paper. After transmitted over 25 km Standard Single Mode Fibre (SSMF) with -16.5 dBm optical power at receiver, the Bit Error Rate (BER) is 9.5 ×10^-11. The implementations of digital domain up-conversion and down-conversion based on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are int- roduced, which can reduce the cost of In-ph- ase and Quadrature (IQ) radio frequency mix- ers utilised at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 car- rier synchronization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for compensating carrier offset. A channel eq- ualization algorithm is adopted for compen- sating the damage of channel. A new structure of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Unit (FSU) des- igned in FPGA is also proposed to cope with the frequency shifting at rece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passive optical network REAL-TIME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PON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