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123例斑贴和光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立新 陈荃 +4 位作者 高爱莉 黄茂芳 马少吟 梁慕兰 朱慧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21-122,130,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2007~2012年间在我院门诊进行的123例斑贴试验和光斑贴试验结果,探讨接触性变应原和光接触性变应原在一些皮肤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门诊以“面部皮炎”、“过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就诊的患者123例,... 目的:回顾分析2007~2012年间在我院门诊进行的123例斑贴试验和光斑贴试验结果,探讨接触性变应原和光接触性变应原在一些皮肤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门诊以“面部皮炎”、“过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就诊的患者123例,进行斑贴和光斑贴试验(共20种变应原)。结果:123例患者中,斑贴试验阳性33例(26.8%),光斑贴试验阳性75例(61.0%)。斑贴试验最常见阳性变应原是芳香混合物、秘鲁香脂和盐酸苯海拉明,光斑贴试验最常见阳性变应原是1.0%盐酸氯丙嗪、芳香混合物和0.1%盐酸氯丙嗪。结论:接触性变应原和光接触性变应原可能和慢性光化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和敏感性皮肤等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斑贴试验 试验 变应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光化性皮炎95例临床、光试验和光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荃 张美蓉 +5 位作者 梁慕兰 王立新 黄茂芳 李振洁 龚业青 朱慧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检测慢性光化性皮炎的致病光谱和光接触性变应原。方法:收集我所近七年诊断为"慢性光化性皮炎"并完成光生物学试验的患者,共95例。进行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的最小红斑量(MED... 目的:了解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检测慢性光化性皮炎的致病光谱和光接触性变应原。方法:收集我所近七年诊断为"慢性光化性皮炎"并完成光生物学试验的患者,共95例。进行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的最小红斑量(MED)测定以及光斑贴试验。结果:患者中男60例,女35例;平均年龄53.04岁;全部为Ⅳ型皮肤。皮损主要分布于光暴露部位。光试验结果:UVA-MED 87例(91.58%)低于正常值,UVB-MED 53例(55.79%)低于正常值,两者均异常为51例(53.68%)。光斑贴试验中阳性反应59例(62.11%)。主要的光变应原为盐酸氯丙嗪(41.05%)、盐酸异丙嗪(21.05%)、硫双对氯酚(18.95%)、香料混合物(9.47%)和秘鲁香脂(9.47%)。结论:临床表现和光生物学试验是诊断慢性光化性皮炎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光化性皮炎 试验 光斑贴试验 最小红斑量 光变应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外光源对光斑贴试验的光变应原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教雄 杨文林 +2 位作者 杨健 熊峰 史毓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紫外光源对光斑贴试验的光变应原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35例有光敏反应疑为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应用国际标准光斑贴系列SP-1000变应原进行光斑贴试验,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在试验中分别采用UVA+UVB... 目的:研究不同紫外光源对光斑贴试验的光变应原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35例有光敏反应疑为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应用国际标准光斑贴系列SP-1000变应原进行光斑贴试验,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在试验中分别采用UVA+UVB和单纯UVA作为照射光源进行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接受光斑贴试验的35例患者中采用UVA+UVB照射检出阳性光变应原19项次(2.71%);采用单纯UVA照射检出阳性光变应原11项次(1.57%);UVA+UVB组变应原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纯U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3,P<0.05)。结论:光斑贴试验采用UVA+UVB作为检测光源优于单纯UVA,可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斑贴试验 光变应原 长波紫外线 中波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