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分离、研究进展及对策
被引量:
2
1
作者
江树业
陈启锋
方宣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5-58,共4页
本文从经典遗传学的角度分析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性,认为在定位、分离光(温)核不育基因时,应尽可能选择受1对基因控制的不育系及其分离群体。对标记基因法、同工酶标记法和DNA标记法进行光(温)核不育基因染色体定位的优缺...
本文从经典遗传学的角度分析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性,认为在定位、分离光(温)核不育基因时,应尽可能选择受1对基因控制的不育系及其分离群体。对标记基因法、同工酶标记法和DNA标记法进行光(温)核不育基因染色体定位的优缺点及其定位结果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各种植物基因克隆技术在分离光(温)核不育基因上的优缺点,认为图谱分离法虽已有一定的基础,但要在距不育基因1cM范围内找到分子标记并克隆出此基因,还需作大量的工作。DD-PCR和RDA技术可充分利用光(温)核不育水稻的“环境敏感型”这一重要特性,应用这两种技术可能是分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较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基因
定位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分离、研究进展及对策
被引量:
2
1
作者
江树业
陈启锋
方宣钧
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5-58,共4页
基金
863计划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从经典遗传学的角度分析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性,认为在定位、分离光(温)核不育基因时,应尽可能选择受1对基因控制的不育系及其分离群体。对标记基因法、同工酶标记法和DNA标记法进行光(温)核不育基因染色体定位的优缺点及其定位结果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各种植物基因克隆技术在分离光(温)核不育基因上的优缺点,认为图谱分离法虽已有一定的基础,但要在距不育基因1cM范围内找到分子标记并克隆出此基因,还需作大量的工作。DD-PCR和RDA技术可充分利用光(温)核不育水稻的“环境敏感型”这一重要特性,应用这两种技术可能是分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较好途径。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基因
定位分离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分离、研究进展及对策
江树业
陈启锋
方宣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