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PIN光敏二极管探测X、γ射线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任雪光 宁传刚 +3 位作者 邓景康 卢杰 王延峰 郑晓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29,共4页
介绍了硅PIN光敏二极管和电荷灵敏前放组成的X射线探测器和配合CsI(Tl)晶体构成的γ射线探测器的性能和测量结果,同时研究了光敏二极管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温度特性。测量X射线时,在-10℃下对241Am的59.5keV射线的能量分辨率为4.8%;用PI... 介绍了硅PIN光敏二极管和电荷灵敏前放组成的X射线探测器和配合CsI(Tl)晶体构成的γ射线探测器的性能和测量结果,同时研究了光敏二极管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温度特性。测量X射线时,在-10℃下对241Am的59.5keV射线的能量分辨率为4.8%;用PIN光敏二极管配合10mm×10mm×10mm的CsI(Tl)晶体测量γ射线时,在20℃下对137Cs0.662MeVγ射线的能量分辨率为9.9%,60Co的1.332MeVγ射线的能量分辨率为6.4%,-10℃下的能量分辨率分别为8.7%和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二极管探测 CSI(TL)晶体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丝室探测器 PET 的数据快速读出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纲 王砚方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介绍为光敏丝室探测器PET而设计的数据快速读出VME插件(FRO)的结构和原理,我们成功地应用了多级缓冲技术、多段流水线作业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PRO读取一个正电子湮灭事例数据仅用540ns,PRO的平均数据... 本文介绍为光敏丝室探测器PET而设计的数据快速读出VME插件(FRO)的结构和原理,我们成功地应用了多级缓冲技术、多段流水线作业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PRO读取一个正电子湮灭事例数据仅用540ns,PRO的平均数据处理能力达200k-event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丝室探测 数据读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丝室探测器PET的触发判选处理器
3
作者 王永纲 王砚方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2,99,共5页
介绍了为光敏丝室探测器 PET而设计的触发判选处理器 (TRIG)的结构和原理。该处理器具有触发判选、计数率损失测量、随机符合事例率测量、探测器分区计数统计以及系统定标等多项功能。由于应用了 EPL D技术和流水线作业等技术 ,实现了 T... 介绍了为光敏丝室探测器 PET而设计的触发判选处理器 (TRIG)的结构和原理。该处理器具有触发判选、计数率损失测量、随机符合事例率测量、探测器分区计数统计以及系统定标等多项功能。由于应用了 EPL D技术和流水线作业等技术 ,实现了 TRIG系统的高集成度和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判选处理器 死时间 随机符合 标定 EPLD 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丝室探测 核医学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脉冲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彭其先 马如超 +5 位作者 李泽仁 刘元坤 刘俊 邓向阳 王容 陈光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0-623,共4页
采用外腔式电光开光 ,调制主动照相探测光源 ,使光电倍增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下 ,以提高光电倍增管的输出幅度和动态范围 ,改善信号的信噪比 ,同时避免样品和探测器受长时间强激光照射 .对滨松 H6780光电倍增管进行了调试 ,使其线性输出... 采用外腔式电光开光 ,调制主动照相探测光源 ,使光电倍增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下 ,以提高光电倍增管的输出幅度和动态范围 ,改善信号的信噪比 ,同时避免样品和探测器受长时间强激光照射 .对滨松 H6780光电倍增管进行了调试 ,使其线性输出电流由静态的0 .1 m A提升到脉冲状态的 4.4m A,信噪比提高 4.5倍 .该技术对其他光敏探测有借鉴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研究 电倍增管 开头 脉冲 光敏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式光学系统焦平面鬼像特性及验证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洋 鲍书龙 +1 位作者 穆生博 晋利兵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67-2573,共7页
为了解决高灵敏度透射式微弱信号探测、超窄谱段探测系统的超低杂散光问题,研究了透射式光学系统焦平面产生鬼像的原理及特性。根据探测器光敏面的表面属性,分析了透射式光学元件与探测器形成鬼像的原因。利用Lighttools软件对光学系统... 为了解决高灵敏度透射式微弱信号探测、超窄谱段探测系统的超低杂散光问题,研究了透射式光学系统焦平面产生鬼像的原理及特性。根据探测器光敏面的表面属性,分析了透射式光学元件与探测器形成鬼像的原因。利用Lighttools软件对光学系统建模分析,仿真模拟鬼像产生及鬼像与主像的位置、能量等关系特性。最后,基于仿真结果设计了鬼像验证实验。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鬼像与主像等大、共焦且中心对称。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鬼像形成原理及其特性的正确性。该结果可以指导其他高灵敏度透射式光学系统设计阶段对鬼像的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像 探测 高灵 透射系统 超窄谱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Te_(3)/Si异质结中的侧向光伏效应
6
作者 王淑芳 乔双 马继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8-494,共7页
碲化铋(Bi_(2)Te_(3))是一种典型的拓扑绝缘体材料,在热电、光电和自旋电子学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Si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Bi_(2)Te_(3)薄膜,详细研究了Bi_(2)Te_(3)/Si异质结中的侧向光伏响应特性.结果表... 碲化铋(Bi_(2)Te_(3))是一种典型的拓扑绝缘体材料,在热电、光电和自旋电子学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Si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Bi_(2)Te_(3)薄膜,详细研究了Bi_(2)Te_(3)/Si异质结中的侧向光伏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该异质结的侧向光伏响应强烈依赖于Bi_(2)Te_(3)层厚度,随厚度增加呈现先快速增加至一极值,然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用不同波长和功率的激光照射测量时发现,该异质结具有405~808 nm的较宽响应波段,且位置灵敏度随激光功率增加而增大并最终趋于饱和,其中671 nm的侧向光伏响应性能最好,最高位置灵敏度达到3.4×10^(-2)V/mm.以上结果为研发基于Bi_(2)Te_(3)的高灵敏、宽波段光位敏探测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Te_(3)/Si 厚度调控 侧向伏效应 宽波段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火灾报警装置 被引量:2
7
作者 施德恒 陈学江 沈阳 《红外技术》 CSCD 1995年第6期35-36,38,共3页
报道了利用红外光敏探测技术研制的远距离、大空间红外火灾报警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原理、结构、试验结果及性能,讨论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火灾 报警装置 红外窗口 光敏探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大空间火灾预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学江 沈云山 +1 位作者 孙秀霞 高地广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2-23,共2页
报道了远距离、大空间火灾综合监测与报警系统。介绍了该装置的原理、结构、试验结果及性能,讨论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的技术方案,使用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火灾预警系统 红外窗口 光敏探测技术 仓库管理 零点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导弹跟踪系统的设计
9
作者 刁平 陈遵银 刁军 《实用测试技术》 2002年第1期26-27,共2页
本文介绍了CCD技术特点 ,提出了将CCD技术应用于导弹跟踪系统的设计方案 ,并给出了系统软件流程。
关键词 面阵CCD 导弹跟踪系统 制导计算机 光敏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