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Ar光学碰撞精细结构分支比 被引量:6
1
作者 沈异凡 李万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39,共2页
用激光激发K Ar混合气体 ,KAr分子激发态离解到K 4P1/2 和 4P3/2 态 ,测定在不同Ar密度下KD1与D2 线荧光强度比 ,得到离解率之比和精细结构转移截面。
关键词 光学碰撞 精细结构 分支比 激光激发 氩化钾分子 离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He光学碰撞中精细结构分支比的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吕磊 李琳 +3 位作者 邓玉华 张岩文 戴康 沈异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32-1735,共4页
脉冲激光激发Rb+He混合系统,激光频率(ν)调离Rb(5S1/2)→Rb(5PJ)共振频率(rνes)Δ(Δ=ν-rνes)。研究了光学碰撞Rb(5S1/2)+He+hν→Rb(5PJ)+He转移过程。激光激发RbHe分子态。RbHe激发态解离到5P1/2或5P3/2态,其布居数密度分别为n1和... 脉冲激光激发Rb+He混合系统,激光频率(ν)调离Rb(5S1/2)→Rb(5PJ)共振频率(rνes)Δ(Δ=ν-rνes)。研究了光学碰撞Rb(5S1/2)+He+hν→Rb(5PJ)+He转移过程。激光激发RbHe分子态。RbHe激发态解离到5P1/2或5P3/2态,其布居数密度分别为n1和n2,定义分支比为n1/n2。为得到分支比,在-180cm-1<Δ<200 cm-1范围内测量了I(D1)(5P1/2→5S1/2)与I(D2)(5P3/2→5S1/2)的相对时间积分强度比R,解速率方程组,得到一个与气压成线性关系的直线方程,从该直线的截距及斜率得到5P1/2→5P3/2的碰撞转移截面及分支比,在D2线蓝翼,分支比随失谐量Δ的增加而增加到0.2。在D1线红翼分支比近似为40而与失谐量无关。从翼激发测量得的精细结构碰撞转移截面为(1.1±0.3)×10-17cm2,与从共振激发得到的截面值是一致的。测量结果表明,原子相互作用势和非绝热效应在分子解离动力学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结构 光学碰撞 分支比 测量 原子相互作用势 解离动力学 激光激发 直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N_2光学碰撞精细结构分支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刚台 穆保霞 +4 位作者 袁强华 崔秀花 王淑英 戴康 沈异凡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2,共2页
光学薄的Cs蒸气和低密度的N2混合系统被激光激发,激光频率调至Cs共振跃迁的两翼,CsN2分子激发态解离到Cs(6P1/2)或Cs(6P3/2)态,测量了分支比I(D1)/I(D2),这里I(D1)和I(D2)分别为CsD1和D2线的谱线强度,由速率方程分析,得到了解离率之比... 光学薄的Cs蒸气和低密度的N2混合系统被激光激发,激光频率调至Cs共振跃迁的两翼,CsN2分子激发态解离到Cs(6P1/2)或Cs(6P3/2)态,测量了分支比I(D1)/I(D2),这里I(D1)和I(D2)分别为CsD1和D2线的谱线强度,由速率方程分析,得到了解离率之比和精细结构转移截面。用共振激发Cs(6P3/2)态,也得到了精细结构转移截面。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谱 光学碰撞 光解离 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态C8(6^2P)原子与N2、He的碰撞能量转移截面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强华 殷桂琴 +1 位作者 戴康 沈异凡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共2页
研究了Cs(62P)多重态分别与N2、He的光学碰撞中的精细结构分支比,定义分支比为|(D1)/|(D2),|(D1)、|(D2)分别为Cs的D1和D2线的荧光强度。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激发Cs原子到6P3/2态,通过与N2、He的激发转移、碰撞传能研究了62p原子的精细结... 研究了Cs(62P)多重态分别与N2、He的光学碰撞中的精细结构分支比,定义分支比为|(D1)/|(D2),|(D1)、|(D2)分别为Cs的D1和D2线的荧光强度。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激发Cs原子到6P3/2态,通过与N2、He的激发转移、碰撞传能研究了62p原子的精细结构混合,得到了6P→6P的转移截面如下:Cs-He的转移截面为σ=2.25×10-19cm2,Cs-N的转移截面为σ=1.808×10-18cm2。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 光学碰撞 分支比 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