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高密度电路板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熊光洁 马树元 +2 位作者 武思远 聂学俊 汤晓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218-3221,共4页
为提高自动光学检测系统(AOI)的缺陷检出率,研究了一种采用多色光源照明,利用机器视觉获取被测高密度印刷电路板(HDI型PCB)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各种缺陷的新型AOI。实验装置由主控计算机、电气控制系统、精密机械运动装... 为提高自动光学检测系统(AOI)的缺陷检出率,研究了一种采用多色光源照明,利用机器视觉获取被测高密度印刷电路板(HDI型PCB)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各种缺陷的新型AOI。实验装置由主控计算机、电气控制系统、精密机械运动装置、多色光源照明和图像采集系统等组成。图像处理及识别软件基于OPENCV和VisualStudio2005开发,模块化设计,包括光源控制、图像采集、图像拼接、图像定位、路径规划、缺陷检测和缺陷统计等模块。实验结果表明,新型AOI系统可检出加载HDI型PCB的各种缺陷,缺陷的检出率可达99.9%,误报率只有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高密度电路板 缺陷检出率 多色光源照明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高精度印刷电路板表面贴装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银花 李东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05-108,共4页
为满足高精密度、微型化印刷电路板表面贴装要求,实现全自动、可靠性高、速度快的贴装生产,研究了一种新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该装置主要由光路系统、线阵摄像机、量化存储单元、模板库、专用高速图像处理单元、监视单元等模块组成,实... 为满足高精密度、微型化印刷电路板表面贴装要求,实现全自动、可靠性高、速度快的贴装生产,研究了一种新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该装置主要由光路系统、线阵摄像机、量化存储单元、模板库、专用高速图像处理单元、监视单元等模块组成,实现设备标定、缺陷识别、对中校正和位姿补偿等功能。实验证明:该检测系统可以满足高精密度印刷电路板的高速高精度贴装生产的实时检测要求,达到了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印刷电路板 表面贴装 缺陷识别 对中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Otsu算法的TFT-LCD点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波 管菊花 黄志开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1-227,共7页
针对TFT-LCD点缺陷自动光学检测时,缺陷与背景对比度较低难以用传统阈值分割算法处理的难题,提出一种改进的Otsu算法,并构建了TFT-LCD点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首先,通过Gabor滤波去除了纹理背景的影响。然后,利用威布尔函数形态参数分... 针对TFT-LCD点缺陷自动光学检测时,缺陷与背景对比度较低难以用传统阈值分割算法处理的难题,提出一种改进的Otsu算法,并构建了TFT-LCD点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首先,通过Gabor滤波去除了纹理背景的影响。然后,利用威布尔函数形态参数分段取值时,其分布函数呈现的不同分布特性,改进了传统Otsu阈值提取函数。最后,进行了离线测试试验和在线测试试验。试验表明,改进的Otsu算法在点缺陷与背景对比度较低的情况下分割效果优于传统Otsu算法。将该算法移植到TFT-LCD点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硬件平台上进行在线测试,正确检测率可达到94%,单个样本最短检测时间可缩短至150ms。降低了TFT-LCD人工检测点缺陷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缺陷检测 TFT-LCD 改进的Otsu算法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晶圆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混合路径规划算法
4
作者 肖钰坤 张文涛 +1 位作者 杜浩 王秀秀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8期11-16,共6页
为解决晶圆自动光学检测系统中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效率偏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混合路径规划算法,以实现视场分配和路径优化的综合优化。针对传统算法在视场分配时视场的位置固定导致视场数量过多的问题,文中根据视场和视场内晶圆缺陷... 为解决晶圆自动光学检测系统中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效率偏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混合路径规划算法,以实现视场分配和路径优化的综合优化。针对传统算法在视场分配时视场的位置固定导致视场数量过多的问题,文中根据视场和视场内晶圆缺陷的物理尺寸提出增益视场的概念,改进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法,实时动态调整增益视场和视场的位置,使视场能覆盖更多的缺陷,从而有效地减少视场分配的数量;视场分配结束后,以视场中心点为路径节点,采用收敛速度快的局部择优算法进行路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混合路径规划算法规划的路径长度减少50%左右,能够有效地提高晶圆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检测 光学检测系统 晶圆缺陷 视场分配 增益视场 动态调整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匹配及其参数自适应的PCB焊点检测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福培 邝泳聪 +1 位作者 张宪民 欧阳高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86-2593,共8页
为了提高在线自动光学检测(AOI)系统检测印刷电路板(PCB)焊点的准确率和速度,对PCB焊点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由特定结构光源和3CCD彩色相机获取PCB焊点图像,基于常见的良品、多锡、少锡、假焊等焊点类型,提取焊点图像关键子区域的面积... 为了提高在线自动光学检测(AOI)系统检测印刷电路板(PCB)焊点的准确率和速度,对PCB焊点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由特定结构光源和3CCD彩色相机获取PCB焊点图像,基于常见的良品、多锡、少锡、假焊等焊点类型,提取焊点图像关键子区域的面积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种焊点类型的特征矩阵模型,并以同类焊点相似程度最大为原则,设计了检测焊点的模式匹配算法。此外,给出了一种参数自适应方法对各检查项所用到的阈值参数进行学习与校正。在实验研究中,对含有1 040个Chip焊点的PCB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对焊点检测的准确率可达96.5%,检测所用时间为9 s。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高检测准确率和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焊点检测 特征矩阵 模式匹配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眼阵列的红外制导装置箱内检测技术
6
作者 郭鑫民 杨振 +2 位作者 杨克君 张建隆 王晔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68-1672,共5页
针对红外成像制导装置箱内贮存的光学性能标定检测,以及其全生命周期的寿命评估和预测需求,提出了基于复眼阵列逆合成孔径成像的阵地检测新原理,利用每一个透镜单元所承担的光束孔径共同构成检测系统的出瞳,实现了红外平行光模拟检测装... 针对红外成像制导装置箱内贮存的光学性能标定检测,以及其全生命周期的寿命评估和预测需求,提出了基于复眼阵列逆合成孔径成像的阵地检测新原理,利用每一个透镜单元所承担的光束孔径共同构成检测系统的出瞳,实现了红外平行光模拟检测装置的超薄化、贮存箱内嵌入式设计,研制了大出瞳直径、短焦红外制导装置箱内检测系统样机,并通过中波热像仪进行了成像像质验证,为降低导弹阵地关键光学参数检测的技术准备时间和综合检测成本、控制检测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嵌入式检测 红外标定检测系统 复眼透镜阵列 超薄平行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微小金属注射成形机
7
作者 亓家钟(摘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5-305,共1页
由于日益增长的对微小系统技术(MST)零件的需求,去年德国启动了一个微小金属注射成形自动化项目,现已取得很大进展。由于注射成形生坯件强度低,在数百万件的大批量生产中,若没有高度机械化,废品率是极高的,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 由于日益增长的对微小系统技术(MST)零件的需求,去年德国启动了一个微小金属注射成形自动化项目,现已取得很大进展。由于注射成形生坯件强度低,在数百万件的大批量生产中,若没有高度机械化,废品率是极高的,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注射成形机生产厂商Arburg与多家单位合作,开发出注射成形机Arburg Allrounder 270C,可将生坯件气动脱模送至打条码的托盘上。托盘一经装满,就由传送带送至光学检测系统,检查零件尺寸、完整性、成形误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形机 金属注射成形 自动化项目 光学检测系统 零件尺寸 大批量生产 系统技术 人为因素 生产厂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免价格战在AOI市场重演
8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9期53-53,共1页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AOI)是目前表面贴装工艺(SMT)组件生产线上的一种质量检测、控制方法,是基于光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原理来对PCB组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缺陷进行检测。在SMT过程中,线路板(PCB)组件贴装生产将要经历...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AOI)是目前表面贴装工艺(SMT)组件生产线上的一种质量检测、控制方法,是基于光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原理来对PCB组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缺陷进行检测。在SMT过程中,线路板(PCB)组件贴装生产将要经历焊膏印刷、贴装、回流焊(波峰焊)等工序,每个工序都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而直接影响产品的合格率。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每个生产工序完成后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尽早发现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I 价格战 表面贴装工艺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PCB组件 产品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孔径的波前重构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棪 伏瑞敏 廖志波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9,共9页
稀疏孔径技术是一种检测大口径光学系统的有效方法,采用干涉仪和包含若干反射镜的稀疏孔径阵列对光学系统进行波前检测。文章针对基于稀疏孔径的波前重构进行了研究,从平衡效率和精度入手建立了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关的波前重构算法,通过... 稀疏孔径技术是一种检测大口径光学系统的有效方法,采用干涉仪和包含若干反射镜的稀疏孔径阵列对光学系统进行波前检测。文章针对基于稀疏孔径的波前重构进行了研究,从平衡效率和精度入手建立了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关的波前重构算法,通过数学仿真模拟了光学系统检测过程,对数学模型和重构算法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采用该算法对测得数据进行处理,可由若干子孔径波前重构得到全口径波前,并且各子孔径波前均是在一次检测中得到,无须对各子孔径进行多次定位调整,方法简单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孔径 波前重构算法 泽尼克系数 大口径光学系统检测 空间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