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科学家研制出高灵敏度光学探测器
1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光学探测器 灵敏度 可见光 红外光 紫外光 超导转换边缘传感器 能量 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多个光学成像探测器估算目标距离 被引量:8
2
作者 曹炬 陶文兵 田金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52,共3页
将昆虫复眼的大视野优势和人眼的高分辨率优势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大视野多目光学探测装置的实现方法。重点对多个光学成像探测器目标测距问题开展研究,由于跟踪窗口在中央探测器中,可以运用5个探测器的数据推导出简单的距离计算公式,... 将昆虫复眼的大视野优势和人眼的高分辨率优势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大视野多目光学探测装置的实现方法。重点对多个光学成像探测器目标测距问题开展研究,由于跟踪窗口在中央探测器中,可以运用5个探测器的数据推导出简单的距离计算公式,并对多种成像情况展开讨论。由于计算公式中的参数都是数值很小的量,计算所得的值只是估算结果,因此这种测距方法的实用性如何,有待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探测器 多目成像 测距 目标距离 估算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系统探测器上的辐照度的偏振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宋宁 韩心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7-51,共5页
推导出了光学系统探测器上的辐照度误差与入射光以及光学系统的偏振特性之间关系的公式,分析了入射光以及光学系统的线偏振灵敏度对光学系统的探测器上的辐照度的影响,并计算了卡氏望远镜的探测器上的辐照度误差。
关键词 辐照度 偏振灵敏度 光学系统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光栅极GaN高迁移率晶体管的新型探测器制备与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彦旭 杨壮 +4 位作者 宋会会 李赉龙 杨忠 李锜轩 胡铁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43,共10页
利用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栅控特性和锆钛酸铅(PZT)铁电薄膜的光伏效应,在HEMT器件的栅极处沉积一层PZT铁电薄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敏感层/HEMT)探测结构.为制备出光伏性能优异的薄膜,对不同的溅射功率和退火温度制备的PZT... 利用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栅控特性和锆钛酸铅(PZT)铁电薄膜的光伏效应,在HEMT器件的栅极处沉积一层PZT铁电薄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敏感层/HEMT)探测结构.为制备出光伏性能优异的薄膜,对不同的溅射功率和退火温度制备的PZT铁电薄膜进行表面形貌和铁电性能分析.发现200 W溅射功率、700℃的退火温度制备的薄膜表面晶粒生长明显,剩余极化强度为38.0μC·cm-2.工艺制备GaN基HEMT器件并把PZT薄膜沉积到器件栅极上.在无光和365nm紫外光照射下对有、无铁电薄膜的HEMT探测器的输出特性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光照时,有铁电薄膜的HEMT器件相较于无光时,源-漏饱和电压最多降低3.55V,饱和电流最多增加5.84mA,表明新型感光栅极HEMT探测器对紫外光具有优异的探测效果.为实现对新型探测器的结构进行优化的目的,对栅长为1μm、2μm和3μm等不同栅长的探测器进行光照测试.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三种探测器的漏极饱和电流分别为23mA、20mA和17mA,所以栅长越长器件的饱和电流越小,探测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光学探测器 光伏效应 铁电薄膜 氮化镓 紫外线源 光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点基吸气式烟雾探测器
5
作者 李艳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1-1131,共1页
英国某公司近期推出点基吸气式烟雾探测器,该产品符合EN54~20的相关要求。该点基吸气式烟雾探测器具有IP65外壳,可提供良好的防尘防水保护。代码保护控制装置可防止人为破坏探测器。该烟雾探测器具有两种配置,均使用光学探测器,并... 英国某公司近期推出点基吸气式烟雾探测器,该产品符合EN54~20的相关要求。该点基吸气式烟雾探测器具有IP65外壳,可提供良好的防尘防水保护。代码保护控制装置可防止人为破坏探测器。该烟雾探测器具有两种配置,均使用光学探测器,并均配有小型开关监控设备,可实时监控设备故障情况。采样管长达50m,可用于单通道采样腔与双通道采样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探测器 吸气式 英国 光学探测器 IP65 人为破坏 控制装置 代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空间探测闪电的综述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洪滨 吕达仁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7-383,共7页
从空间探测闪电 30多年的历史看 ,一些卫星闪电遥感仪器已提供了许多极有价值的资料 ,例如 ,闪电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频率 ,其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以及日变化 ,超级闪电的发生等等。这些资料在雷电灾害预警预防、强对流天气监测、某些军事... 从空间探测闪电 30多年的历史看 ,一些卫星闪电遥感仪器已提供了许多极有价值的资料 ,例如 ,闪电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频率 ,其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以及日变化 ,超级闪电的发生等等。这些资料在雷电灾害预警预防、强对流天气监测、某些军事目标的识别等业务和科研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本文是关于空间探测闪电的一个综述 ,主要介绍过去 35a一些星载闪电光学探测器 ,并给出由这些仪器观测资料分析所得到的一些重要结果。最后 ,对发展中国星载闪电探测器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卫星 空间观测 光学探测器 雷电灾害 日变化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集成光学中继器
7
作者 程泰平 《四川激光》 1981年第2期44-45,共2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M.Yust,N.Bar-Chaim,A.Yariv等人研制了一种适于光纤通信系统和高速电路转换的单片集成光学中继器。该中继器是将光学探测器、电流放大器和激光器制作在同一半绝缘衬底上,构成一个单片集成光路。这种光学中... 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M.Yust,N.Bar-Chaim,A.Yariv等人研制了一种适于光纤通信系统和高速电路转换的单片集成光学中继器。该中继器是将光学探测器、电流放大器和激光器制作在同一半绝缘衬底上,构成一个单片集成光路。这种光学中继器,是一类具有光学输入输出,又有中间电子学处理的器件的“先驱者”。这种器件得益于现代半导体电子学,同时在光信号发射方面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中继器 单片 半导体电子学 光纤通信系统 加利福尼亚 光学探测器 电流放大器 电路转换 绝缘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大空间场所火灾探测系统设计研究
8
作者 祝佳琰 陈韬 陈雪峰 《船海工程》 2013年第4期22-24,共3页
以机库为例,研究舰船大空间场所火灾探测系统的设计。以规范要求为基础,结合多种探测器性能测试确定特殊场所火灾探测系统方案,包括探测器选型和布局设计。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成果,形成探测器性能要求及测试规范,有益于推广新的探测技术... 以机库为例,研究舰船大空间场所火灾探测系统的设计。以规范要求为基础,结合多种探测器性能测试确定特殊场所火灾探测系统方案,包括探测器选型和布局设计。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成果,形成探测器性能要求及测试规范,有益于推广新的探测技术和提高火灾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库 大空间 火灾探测 光学火焰探测器 试验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湿度测量仪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永彩 陈钊 高潮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100,110,共5页
针对传统测湿方法的测量时间长等弱点,应用近红外分析(NIRA)技术开展对环境大气湿度测量技术的研究。红外湿度测量仪基于Lambert-Beer定律,在功能上被设计为测量头和二次仪表两个模块。测量头选用新型的集成红外光源和与之匹配的集成探... 针对传统测湿方法的测量时间长等弱点,应用近红外分析(NIRA)技术开展对环境大气湿度测量技术的研究。红外湿度测量仪基于Lambert-Beer定律,在功能上被设计为测量头和二次仪表两个模块。测量头选用新型的集成红外光源和与之匹配的集成探测器,设计简单、稳定可靠的光学结构,优化了电路设计和标定方法。二次仪表采用嵌入系统设计。整机具有高度智能化,能实现对大气环境湿度的高精度、动态、分布式、无接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测量仪 近红外分析 集成光学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触点快速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田泽 张静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7-211,共5页
提出一种使用激光束快速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无触点光学方法。一束照射在样品表面的激光束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反射光的密度分布将被扩展,可用PCD测出从铝制样品表面反射光的密度分布。被反射光的密度曲线可通过高斯函数近似地求出。... 提出一种使用激光束快速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无触点光学方法。一束照射在样品表面的激光束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反射光的密度分布将被扩展,可用PCD测出从铝制样品表面反射光的密度分布。被反射光的密度曲线可通过高斯函数近似地求出。密度分布曲线的宽度由高斯曲线系数的标准差计算出来,此标准差近似等于密度曲线的高斯函数的标准差,密度曲线的中线平均粗糙度随着高斯曲线系数的增加而增加。粗糙度Ra在01~05μm的范围内,可利用实验公式Ra=0.088GCP+0.032通过测量GCP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光学探测器 光检测技术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液膜动力学特性与稳定性实验研究
11
作者 李华 张友佳 +1 位作者 张林 黄洪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1-274,共4页
气-液两相流设备的性能受限于临界热流密度,开展流动微液膜动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是深入理解沸腾危机及临界热流密度机理的关键。采用光学玻璃制成的矩形通道作为实验段,使用微流量齿轮泵驱动去离子水,使其在实验通道入口处与... 气-液两相流设备的性能受限于临界热流密度,开展流动微液膜动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是深入理解沸腾危机及临界热流密度机理的关键。采用光学玻璃制成的矩形通道作为实验段,使用微流量齿轮泵驱动去离子水,使其在实验通道入口处与在其上部流动的压缩空气接触形成同向流动的分层流。利用共轭光学探测器对流动微液膜的厚度进行了测量,利用高速摄像机对气-液两相分层流波动特性进行了可视化观测。研究表明,在绝热情况下,当液速一定时,液膜的平均厚度随着气速增加而减小,当气速增加到某一阈值时会导致液膜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光学探测器 微液膜 动力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片上集成光电子综述(特邀)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宏焘 孙博姝 +2 位作者 马辉 钟础宇 巨泽朝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讯波段集成光子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广泛重视并取得了突出进展,目前已走向商业化,这一技术的发展也激发了人们对于中红外波段(2~20μm)片上光子集成的兴趣。中红外波段在空间光通信、热成像、物质探测分析等关...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讯波段集成光子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广泛重视并取得了突出进展,目前已走向商业化,这一技术的发展也激发了人们对于中红外波段(2~20μm)片上光子集成的兴趣。中红外波段在空间光通信、热成像、物质探测分析等关乎国家发展、国防安全、民生改善等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利用半导体工艺实现中红外光电子系统芯片小型化在尺寸、功耗以及大规模量产部署具有重大优势。因此,发展中红外片上集成光电子技术具有重大意义。文中主要针对于中红外波段片上集成的一些关键基础器件(如:调制器、探测器)的突破性进展及代表性工作进行了回顾;对各器件的种类、性能、参数及加工手段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与比较;同时,也对器件的发展进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集成光子 光学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实、开拓、进取,提供更多、更精良的惯性器件
13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2期55-55,共1页
求实、开拓、进取,提供更多、更精良的惯性器件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八O三研究所,已有四十年惯性技术科研及产品研制的历史。四十年来,不但研制出众多类型的惯性器件,建立了具有先进技术、设备及生产手段的光纤陀螺国家实验室,惯... 求实、开拓、进取,提供更多、更精良的惯性器件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八O三研究所,已有四十年惯性技术科研及产品研制的历史。四十年来,不但研制出众多类型的惯性器件,建立了具有先进技术、设备及生产手段的光纤陀螺国家实验室,惯性器件实验室,环模实验室,惯性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器件 速率陀螺 角加速度计 惯性技术 光纤陀螺 框架式 电子磁罗盘 光学探测器 捷联系统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动态
14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国外动态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原子力显微技术 光学探测器 太阳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 笔记本电脑 硬盘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扫描及其在热成象中的应用
15
作者 马天一 《红外与激光技术》 CSCD 1992年第3期56-60,共5页
本文介绍一种“倾斜”扫描的方案。使用“倾斜”扫描方法能提高热象仪的分辨率,减少象的空间离散噪声强度,消除象相互间的不连续性和达到象均匀的目的。这种“倾斜”扫描方法可以成功地用来补尝飞行器作角度机动飞行时对象质的影响,特... 本文介绍一种“倾斜”扫描的方案。使用“倾斜”扫描方法能提高热象仪的分辨率,减少象的空间离散噪声强度,消除象相互间的不连续性和达到象均匀的目的。这种“倾斜”扫描方法可以成功地用来补尝飞行器作角度机动飞行时对象质的影响,特别适用于飞行器上的热成象仪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热成象 光学探测器 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及其周边地区雷电活动的特征分析
16
作者 周筠珺 孙凌 +1 位作者 杨静 胡初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09-1315,共7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西南及其周边地区雷电的活动特征,利用搭载于卫星上的光学瞬变探测器(OTD)和闪电成像传感器(LIS)所取得的资料,通过不同尺度的时空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由于西南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地形及下垫面性质差异较大,使得...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西南及其周边地区雷电的活动特征,利用搭载于卫星上的光学瞬变探测器(OTD)和闪电成像传感器(LIS)所取得的资料,通过不同尺度的时空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由于西南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地形及下垫面性质差异较大,使得这一地区雷电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其中在青藏高原南侧分布得最多,其次是在青藏高原东部及东南部边缘和在四川盆地及邻近的城市群内也是雷电的多发区;雷电的年平均日变化特征在这些地区基本一致,但雷电数峰值出现的时段随纬度减小有逐渐后延的趋势;雷电主要发生于春夏季节,雷电的年际变化基本上为准3a的周期,且受ElNi灳o和LaNi灳a等气候异常事件的影响较大;雷电涛动响应指数(SOFI)可以较好地指示雷电的异常变化。ElNi灳o年雷电数距平在北纬31°以北、东经106°以西为负距平区域,其它的则为正距平区域;而LaNi灳a年雷电数距平特征则恰好与ElNi灳o年的相反。研究表明,OTD和LIS资料对于区域雷电气候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活动 光学瞬变探测器 闪电成像传感器 监测 西南地区 时空分布 雷电涛动响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