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学影像的滑坡形变监测研究——以2018年Palu地震触发滑坡为例
1
作者 冯志雄 丁伟 +4 位作者 潘亚茹 刘彦廷 彭绍淘 骆家国 冯光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0-1224,1255,共6页
以2018年印度尼西亚Palu地震触发的低坡度滑坡为例,利用Planet、Landsat-8和Sentinel-2等3种光学影像对Gumbasa水渠沿线高含水量区域的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1)3种独立的光学卫星获得的形变场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且Pla... 以2018年印度尼西亚Palu地震触发的低坡度滑坡为例,利用Planet、Landsat-8和Sentinel-2等3种光学影像对Gumbasa水渠沿线高含水量区域的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1)3种独立的光学卫星获得的形变场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且Planet获得的形变场结果精度最高;2)沿Gumbasa水渠分布有4个主要形变区,最大形变超过20 m;3)光学影像地表形变监测精度与影像空间分辨率之间并非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最后,通过滑坡位置、地物属性和水渠的空间位置分析地震触发滑坡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u地震 滑坡 光学影像 互相关匹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影像相关性匹配技术的2023年土耳其M_(W)7.8与M_(W)7.5双强震地表同震变形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文君 徐锡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7,共9页
2023年2月6日在土耳其中南部卡赫拉曼马拉什省10个小时内连续发生M_(W)7.8与M_(W)7.5双强震,震源机制解表明两个地震均为走滑型地震。土耳其双强地震发生后,国内外学者利用野外测量、GNSS以及差分InSAR等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地表同震变形研... 2023年2月6日在土耳其中南部卡赫拉曼马拉什省10个小时内连续发生M_(W)7.8与M_(W)7.5双强震,震源机制解表明两个地震均为走滑型地震。土耳其双强地震发生后,国内外学者利用野外测量、GNSS以及差分InSAR等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地表同震变形研究,但由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限制,当前已有地表同震变形结果尚存在空间分辨率低、近断层处数据缺失等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研究利用哨兵2号光学影像数据,通过影像相关性匹配技术得到了土耳其双强震的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地表同震变形场,并将这些地表变形转换成为沿着断层方向的左旋走滑位移。变形场结果显示两次地震地表破裂长度分别约280 km和约130 km,首先发生的M_(W) 7.8地震的平均走滑位移量为4.2±1.66 m,最大走滑位移量6.9±0.81 m;随后发生的M_(W)7.5地震的平均走滑位移量为4.9±2.45 m,最大走滑位移量为9.6±1.16 m。通过对比COSI-Corr方法和野外测量得到的水平位移,结果显示2种方法得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相吻合,而COSI-Corr方法得到的平均位移略大于野外测量得到的水平位移,这是由COSI-Corr方法测量结果中包含了部分离断层弥散变形导致的。研究结论不仅可为断层面滑动反演模型提供变形数据和约束条件,同时可以加深对走滑断裂的破裂行为控制因素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双强震 东安纳托利亚断裂 哨兵2号 光学影像相关性匹配 地表同震变形 恰尔达克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学影像的滑坡位移监测
3
作者 刘卫南 宋红克 +1 位作者 李清波 谢谟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5,64,共6页
为充分挖掘光学遥感图像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推导了适应滑坡非均匀形变和自然光照影响的滑坡位移光学影像计算公式,形成了基于光学影像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法。试验分析了地表形变方式和形变量对滑坡位移光学影... 为充分挖掘光学遥感图像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推导了适应滑坡非均匀形变和自然光照影响的滑坡位移光学影像计算公式,形成了基于光学影像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法。试验分析了地表形变方式和形变量对滑坡位移光学影像计算公式的影响,给出了地表平移、旋转、扭曲3种不同形变方式下,计算误差的概率累计值变化曲线,证明了该公式95%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0.04以内;利用两期SkySat卫星光学影像计算了某滑坡的平面位移场,分析了该滑坡的表面形变特征。本文研究为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监测 数字图像相关 光学影像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遥感光学影像舰船样本仿真
4
作者 冀锐 马磊 +5 位作者 张靖 王卫红 郭祉辀 万献慈 肖蕾 万玮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3-892,共10页
基于遥感数据获取的真实舰船数据集数量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对样本数量的需求。针对此问题,利用三维模型和能够进行风格迁移的生成对抗网络,提出一种高质量的包含舰船目标的三波段光学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仿真方法。基于构... 基于遥感数据获取的真实舰船数据集数量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对样本数量的需求。针对此问题,利用三维模型和能够进行风格迁移的生成对抗网络,提出一种高质量的包含舰船目标的三波段光学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仿真方法。基于构建的数据集,进行仿真样本的生成及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合成在视觉上接近真实影像的图像,通过加入合成样本对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可以使Faster-RCNN和YOLOv5的全类平均正确率mAP分别提升2.6%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目标检测 高分辨率光学影像 仿真样本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光学影像动态阈值云/阴影检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孔亮 刘效江 +1 位作者 马博文 梁师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云和阴影对遥感图像在目视解译、地物识别分类等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它们的遮挡作用,导致被遮挡地区的地物信息无法被准确识别。另外,在热红外温度反演方面,云也会对温度反演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识别云和阴影是遥感应用... 云和阴影对遥感图像在目视解译、地物识别分类等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它们的遮挡作用,导致被遮挡地区的地物信息无法被准确识别。另外,在热红外温度反演方面,云也会对温度反演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识别云和阴影是遥感应用的必要前提。文章利用云像元在不同波段的特征表现,基于云像元表观反射率的统计值,通过构建严格的光谱阈值条件来分离确定的云像元和非云像元,再对云像元进行缓冲区扩展,结合局部区域动态阈值的方法,确定云对象和阴影对象的具体分割阈值,解决了常规采用固定阈值造成的云和阴影检测时产生大量漏检和误检的问题,可为国产高分数据在云和阴影检测技术上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阴影检测 动态阈值 高分数据 表观反射率 高分光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光学影像的白鹤滩库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
6
作者 钱雨扬 孔令利 +2 位作者 余洲 杨国兴 朋仁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07-112,120,共7页
为探明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近坝区域两岸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情况,首先基于Sentinel-1数据,采用时序InSAR技术获取白鹤滩坝址—葫芦口段(即近坝区域)的区域地表形变信息,然后结合光学影像对该区域地灾隐患进行综合识别,最后通过野外踏勘... 为探明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近坝区域两岸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情况,首先基于Sentinel-1数据,采用时序InSAR技术获取白鹤滩坝址—葫芦口段(即近坝区域)的区域地表形变信息,然后结合光学影像对该区域地灾隐患进行综合识别,最后通过野外踏勘进行调查验证,并根据识别结果选取3处典型变形体进行了详细的形变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InSAR监测结果与地面GNSS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达0.91,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准确度达90.9%,论证了联合InSAR和光学影像进行水电站库区地质灾害筛查的有效性。(2)研究区在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升轨LOS向最大累计形变为-12.1 cm,降轨LOS向最大累计形变为-17.1 cm。(3)研究区内共探测识别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8处,主要分布在左岸的大弯子、野猪塘等区域,右岸的棉纱湾、子油树附近。(4)变形体形变趋势与蓄水活动存在明显关联,且受降雨活动影响,变形体A和变形体B均对附近的交通设施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后期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变形体C地质条件较差,长期处于快速变形阶段,后期发生小规模滑移、崩塌的概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以及后期精细化地质灾害筛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 地灾隐患识别 INSAR 光学影像 水库蓄水 白鹤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光学影像的巴基斯坦Awaran Mw7.7地震形变监测及参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冯光财 许兵 +2 位作者 单新建 李志伟 张国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34-1644,共11页
2013年9月24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境内的阿瓦兰县(Awaran)发生了Mw7.7级地震.本文利用覆盖该地区的Landsat 8数据,基于影像配准的方法获取了该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运用地统计的方法对形变结果进行精度评定.针对传统四... 2013年9月24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境内的阿瓦兰县(Awaran)发生了Mw7.7级地震.本文利用覆盖该地区的Landsat 8数据,基于影像配准的方法获取了该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运用地统计的方法对形变结果进行精度评定.针对传统四叉树算法中近场和远场中采样密度的不均匀性,以及噪音区域对数据降采样和反演结果收敛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四叉树算法对点的密度和形变梯度进行合理兼顾.最后利用光学影像获取的形变结果和数据的精度水平,基于Okada弹性半空间形变模型反演了该地震的震源参数和断层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地震断层北倾47°,滑动以左旋走滑为主,断层的西南部兼具少量的倾滑运动分量,断层滑动主要集中分布在断层面0~15km深度范围,最大滑动量达10m.反演获得的地震标量矩为4.68×1020 N·m,震级约为Mw7.75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该地区的地壳应力变化研究和地震灾害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为Landsat 8光学影像应用于地震的形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Awaran地震 光学影像 地震形变 断层滑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合成孔径雷达与光学影像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35
8
作者 周涛 潘剑君 +1 位作者 韩涛 魏善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5-221,共7页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准确、及时掌握小麦种植面积具有重要意义。以探索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与光学数据对种植结构复杂地区冬小麦识别的能力,提高识别精度为目的。该研究以多时相SAR(Sentinel-1A)和光...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准确、及时掌握小麦种植面积具有重要意义。以探索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与光学数据对种植结构复杂地区冬小麦识别的能力,提高识别精度为目的。该研究以多时相SAR(Sentinel-1A)和光学影像(Landsat-8)为数据源,选取种植结构复杂的都市农业区为研究区。构建不同特征向量组合,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通过对比分析基于不同特征向量组合的冬小麦识别精度,结果表明:1)使用SAR后向散射数据得到85.7%的制图精度和87.9%的用户精度;2)添加SAR数据纹理信息,总体精度高达90.6%,比单独使用后向散射数据在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上分别提高7.6%和6.7%;3)当SAR数据和光学影像结合时,总体精度高达95.3%(制图精度97%,用户精度98.4%),比单独使用SAR数据在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上分别提高3.7%和3.8%。因此,基于SAR数据的都市农业区冬小麦分类,有着较高分类精度,纹理信息和光学影像的添加能有效提高识别精度。研究结果可为SAR数据的农作物识别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遥感 合成孔径雷达 冬小麦 光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影像纹理信息在林业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玲 郝文乾 高德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共12页
随着光学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影像纹理特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纹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空间属性,会随着太阳/观测角度、地形、感兴趣目标及其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显著的变化。此外,不同纹理变量的选择及相应输入参数的设置... 随着光学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影像纹理特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纹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空间属性,会随着太阳/观测角度、地形、感兴趣目标及其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显著的变化。此外,不同纹理变量的选择及相应输入参数的设置,如窗口大小、像元间距、方向以及量化等级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影像纹理的利用价值。如何有效利用纹理量及其优化组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全面回顾了影像纹理特征在森林分类、森林结构参数反演以及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遥感估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与应用,并从不同角度肯定了光学影像纹理在林业遥感领域的应用潜力。此外,从纹理变量及其4大输入参数的选择和最优变量组合的判别方面,总结并剖析了当前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权衡利弊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为相关研究人员将影像纹理信息更有效地应用于林业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影像 纹理 灰度共生矩阵 最优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极化高分SAR与中分光学影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万剑华 臧金霞 +1 位作者 刘善伟 任广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5,共7页
针对全极化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与中分光学影像的融合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HSV(hue,saturation,value,色调、饱和度、明度)色彩空间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对全极化SAR四个极化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 针对全极化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与中分光学影像的融合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HSV(hue,saturation,value,色调、饱和度、明度)色彩空间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对全极化SAR四个极化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第一主成分,将中分光学影像变换到HSV空间,第一主成分替换V分量,用新的V分量逆变换到RGB空间,得到全极化SAR与中分光学的融合影像。通过利用Radarsat-2全极化SAR与TM/ETM+中分光学影像开展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融合方法(PCA变换、HSV变换、小波变换等)的单极化SAR与光学影像融合结果,能够有效利用全极化SAR的纹理信息,提高影像解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极化SAR 中分光学影像 影像融合 主成分分析 HSV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度共生矩阵和模糊分类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欠发达村落提取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晓莉 李利伟 +1 位作者 程钢 高连如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29,45,共6页
欠发达村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敏感因子,与城市中其他地物相比变化更加迅速明显。因此,及时掌握这些村落的数量和分布信息对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分辨率光学影像能够提供大量的地面细节信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自... 欠发达村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敏感因子,与城市中其他地物相比变化更加迅速明显。因此,及时掌握这些村落的数量和分布信息对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分辨率光学影像能够提供大量的地面细节信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自动提取。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形态结构多样且易与其他地物混淆的欠发达村落的研究很少。本文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和模糊分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欠发达村落信息的提取。首先,根据研究区域特点构建类别体系并进行样本的采集;然后,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理论对每个样本提取不同类别、不同尺度的纹理特征;最后,利用模糊理论实现研究区域地物的分类。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利用京津地区的验证样本和截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试验。试验得到的最高精度为93.3%,表明本算法可以有效实现高分辨率光学影像中欠发达村落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村落 高分辨率光学影像 灰度共生矩阵 模糊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航天光学影像的定位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春泉 张力 +1 位作者 燕琴 李玲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7-1132,1146,共7页
针对星历和有理多项式系数(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s,RPC)两种主要类型辅助数据的多源光学卫星影像,以地固地心直角坐标系(Earth-Centered Earth-Fixed,ECEF)作为统一的物方坐标系,在其中构建了有理函数和共线方程,对各类常见... 针对星历和有理多项式系数(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s,RPC)两种主要类型辅助数据的多源光学卫星影像,以地固地心直角坐标系(Earth-Centered Earth-Fixed,ECEF)作为统一的物方坐标系,在其中构建了有理函数和共线方程,对各类常见影像的辅助数据给出了相应的转换方法,进而以联合平差的方式建立了一种光学卫星影像定位的混合/集成模型,并对4种传感器影像进行了试验验证.建立的模型考虑了影像定向参数和传感器定标参数的差异,对不同航天光学影像的独立或联合定位有较广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定位 混合 集成模型 卫星光学影像 严密传感器模型 有理多项式系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和光学影像监测土壤表层水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远文 陈浮 +1 位作者 雷少刚 王雨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0-323,共4页
结合微波雷达与光学影像在监测表层土壤水分信息上的优势,提取了山西省西山矿区的表层土壤水分状况。受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干扰,对雷达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去除地形起伏对雷达图像的影响,基于光学数据获取植被含水量信息,并利用"水-... 结合微波雷达与光学影像在监测表层土壤水分信息上的优势,提取了山西省西山矿区的表层土壤水分状况。受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干扰,对雷达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去除地形起伏对雷达图像的影响,基于光学数据获取植被含水量信息,并利用"水-云"模型去除植被覆盖对土壤后向散射的影响,运用去除地形和植被影响的后向散射系数,结合现有的土壤水介电模型,计算得出了研究区的土壤表层水分信息。采用的研究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土壤孔隙、地表辐射等现场地表模型参数的获取,可实现大范围快速的表层土壤水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雷达影像 光学影像 “水-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光学影像与SAR影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甜甜 艾翠芳 +1 位作者 王建梅 张绍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8-159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光学影像和SAR影像配准方法,该方法从影像上的面状地物入手,仅从识别性较好的光学影像上提取面状地物,先随机给定一组配准参数,将光学影像上面状地物的坐标经仿射变换获得新的坐标,以转换后新坐标在SAR影...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光学影像和SAR影像配准方法,该方法从影像上的面状地物入手,仅从识别性较好的光学影像上提取面状地物,先随机给定一组配准参数,将光学影像上面状地物的坐标经仿射变换获得新的坐标,以转换后新坐标在SAR影像上对应区域的均质性为评价标准,并利用人工免疫算法对配准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影像配准结果.最后,利用WorldView-2和RadarSat-2影像的配准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配准精度可优于2像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影像 SAR影像 影像配准 人工免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不同光学影像结构信息的SIFT特征配准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瑞瑞 马建文 陈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8-11,共4页
由不同传感器摄取的遥感影像由于成像模式、拍摄角度和分辨率不同,给两者之间的配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结构信息的SIFT特征配准法,首先提取具有角度和尺度不变性的SIFT特征点,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降低了不同光... 由不同传感器摄取的遥感影像由于成像模式、拍摄角度和分辨率不同,给两者之间的配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结构信息的SIFT特征配准法,首先提取具有角度和尺度不变性的SIFT特征点,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降低了不同光学传感器遥感影像色调差异大的影响;然后通过对SIFT匹配点对结构信息的一致性检验,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最后结合最小二乘法实现自动配准。选取了角度和尺度偏差较大的SPOT-5(Pan)与ASTER影像、SPOT-5(XS/XI)和TM影像两组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对配准影像在角度、尺度和色调上的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取得较高的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不同光学影像自动配准 结构信息 SIFT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SIFT算法的不同光学影像配准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瑞瑞 马建文 陈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23,共3页
由不同传感器摄取的遥感影像因成像模式、拍摄角度和分辨率不同,给两者之间的配准造成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归一化SIFT算法,通过对SIFT描述子归一化的处理,降低不同光学影像色调差异大的影响,并通过与最小二乘法和双线性内插法的结合,... 由不同传感器摄取的遥感影像因成像模式、拍摄角度和分辨率不同,给两者之间的配准造成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归一化SIFT算法,通过对SIFT描述子归一化的处理,降低不同光学影像色调差异大的影响,并通过与最小二乘法和双线性内插法的结合,完成自动配准。选取角度和尺度偏差较大的SPOT与ASTER影像、ASTER与TM影像2组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鲁棒性强,配准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光学影像 自动配准 归一化SIFT描述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与光学影像融合增强方法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剑华 于彬 +2 位作者 崔丽丽 刘善伟 任广波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1期26-29,共4页
基于Radarsat-2全极化SAR、GF-1多光谱、Landsat-8多光谱影像,利用PCA变换、HSV变换等方法,分析了同空间分辨率的SAR与光学全色影像的信息量,并评价了其分别与Landsat-8多光谱影像的融合结果。结果表明:全极化SAR影像较全色影像的亮度高... 基于Radarsat-2全极化SAR、GF-1多光谱、Landsat-8多光谱影像,利用PCA变换、HSV变换等方法,分析了同空间分辨率的SAR与光学全色影像的信息量,并评价了其分别与Landsat-8多光谱影像的融合结果。结果表明:全极化SAR影像较全色影像的亮度高,图像标准差、信息熵及平均梯度总体趋于一致,信息量相当;融合影像目视效果相近,且SAR融合影像较光学融合影像包含的信息量更为丰富,利用高分全极化SAR影像替代光学全色影像开展海岸带遥感监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监测 全极化SAR 高分光学影像 影像融合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AR与光学影像融合的露天矿采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小平 王舜瑶 余振宝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63,共6页
露天矿的违法开采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而且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为有效对露天矿开采活动进行识别和监管,提出一种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与光学影像融合的露天矿采动识别方法,即基于地表过大形变会造成合成孔径雷达差... 露天矿的违法开采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而且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为有效对露天矿开采活动进行识别和监管,提出一种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与光学影像融合的露天矿采动识别方法,即基于地表过大形变会造成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SAR interferometry,DInSAR)失相干的特性,利用差分干涉得到相干性系数图,经过地理编码后与测区光学影像配准叠加,实现对露天矿开采活动的有效识别。通过选择Sentinel 1A的SAR影像与Sentinel 2A的光学影像对鄂尔多斯露天矿区开采活动进行识别,共发现12处失相干区域,其中1处是水体对雷达波的反射性差所造成的,11处为露天矿开采活动所造成的,研究结果为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执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失相干 光学影像 配准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三号光学影像的海洋表面状态分析
19
作者 袁策 田根 熊祖强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120,共7页
针对海表状态在线数据的实时获取这一海洋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统计学方法从资源三号光学影像中提取海浪谱的能量谱、峰度和偏度等分析海表状态。根据海浪能量谱的主方向和能量谱曲线上极值转折点数,研究海表状... 针对海表状态在线数据的实时获取这一海洋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统计学方法从资源三号光学影像中提取海浪谱的能量谱、峰度和偏度等分析海表状态。根据海浪能量谱的主方向和能量谱曲线上极值转折点数,研究海表状态的复杂度;由海浪谱的峰度和偏度的极值及它们的曲线形状,判断海表状态分布;再结合光学影像中海浪的空间特征和实验区域的海水深度,确定海况类型及成因,实现海表状态和成因的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单、交叉、多海况的海表状态与欧洲中期预报数据中统计的有效波高、波龄等参数适应的海表状态一致,是有效的。该方法为实时监测海表状态、航运安全和海上救援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光学影像 海表状态 海浪谱 峰度 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礁光学影像图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俊霞 马毅 +1 位作者 孙伟富 崔廷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4,共6页
海岛是重要的国土资源,按照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基岩岛、沙泥岛和珊瑚岛等3种类型。本文在总结前人在地物要素图谱特征分析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基岩岛和沙泥岛,利用SPOT-5图像,选取近红外、红、绿波段组合标准假彩色图像,针对珊瑚岛... 海岛是重要的国土资源,按照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基岩岛、沙泥岛和珊瑚岛等3种类型。本文在总结前人在地物要素图谱特征分析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基岩岛和沙泥岛,利用SPOT-5图像,选取近红外、红、绿波段组合标准假彩色图像,针对珊瑚岛,利用Quick Bird图像,选取红、绿、蓝波段组合真彩色图像,使用2种最常用的遥感影像波段合成方法,从这3种海岛的岸线类型、地物特征和海岛所处位置关系等方面,分析岛礁光学影像的图谱特征,为海岛遥感识别与调查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 光学影像 遥感图谱特征 SPOT-5图像 Quick Bird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