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轮组件微振动对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光轴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林 王栋 +5 位作者 徐婧 谭陆洋 孔林 程龙 贾学志 杨洪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15-2522,共8页
为了研究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星上飞轮的微振动对卫星成像质量的影响,分别建立了飞轮扰动模型和整星结构动力学模型。首先,对飞轮组件系统进行了地面扰动测试,对实测扰动数据的分析表明,飞轮组件在与转速相关的一阶频率50Hz处产生一次谐波,... 为了研究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星上飞轮的微振动对卫星成像质量的影响,分别建立了飞轮扰动模型和整星结构动力学模型。首先,对飞轮组件系统进行了地面扰动测试,对实测扰动数据的分析表明,飞轮组件在与转速相关的一阶频率50Hz处产生一次谐波,在190Hz与280Hz左右存在与转速无关的一系列峰值。然后,对整星进行了单位正弦激励,获得了光轴角位移响应,并对其与飞轮实测扰动数据进行了集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整星在50-80 Hz和230-280Hz的角位移响应有较多的谐振响应频率成分,沿光轴方向和垂直光轴方向整星光轴的角位移最大谐振响应幅值分别为2.718″、2.739″,在245Hz左右存在较多幅值为0.5″量级的谐波。分析显示飞轮组件微振动对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成像质量影响较大,得到的结果可为整星系统的优化设计和隔振补偿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光学卫星 飞轮 微振动 光轴 角位移 像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测绘技术综述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德仁 王密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年第2期1-11,共11页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如今日益丰富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基于卫星平台的航天摄影测量已经成为大中比例尺地形图测制和修测的主要手段。高分辨率卫星立体测绘的实现离不开高精度测绘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文章对高分辨率光学卫星...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如今日益丰富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基于卫星平台的航天摄影测量已经成为大中比例尺地形图测制和修测的主要手段。高分辨率卫星立体测绘的实现离不开高精度测绘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文章对高分辨率光学卫星的三种典型测绘(三线阵、双线阵和单线阵/面阵)方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测绘处理涉及的几何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中国测绘卫星发射规划,对未来智能遥感卫星服务应用模式下航天摄影测量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测绘 测绘处理 智能服务 分辨率光学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度共生矩阵和模糊分类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欠发达村落提取 被引量:6
3
作者 梁晓莉 李利伟 +1 位作者 程钢 高连如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29,45,共6页
欠发达村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敏感因子,与城市中其他地物相比变化更加迅速明显。因此,及时掌握这些村落的数量和分布信息对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分辨率光学影像能够提供大量的地面细节信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自... 欠发达村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敏感因子,与城市中其他地物相比变化更加迅速明显。因此,及时掌握这些村落的数量和分布信息对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分辨率光学影像能够提供大量的地面细节信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自动提取。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形态结构多样且易与其他地物混淆的欠发达村落的研究很少。本文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和模糊分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欠发达村落信息的提取。首先,根据研究区域特点构建类别体系并进行样本的采集;然后,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理论对每个样本提取不同类别、不同尺度的纹理特征;最后,利用模糊理论实现研究区域地物的分类。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利用京津地区的验证样本和截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试验。试验得到的最高精度为93.3%,表明本算法可以有效实现高分辨率光学影像中欠发达村落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村落 分辨率光学影像 灰度共生矩阵 模糊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眼前节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双双 谭钢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7,共5页
作为一项非接触、无创的组织结构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可对眼组织高分辨率成像。最初应用于眼后节组织结构成像,随后逐渐应用于眼前节。眼前节OCT技术的发展确保眼前节组织结构精准成像。... 作为一项非接触、无创的组织结构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可对眼组织高分辨率成像。最初应用于眼后节组织结构成像,随后逐渐应用于眼前节。眼前节OCT技术的发展确保眼前节组织结构精准成像。近来提出的超高分辨率OCT(ultrahigh-resolution OCT,UHR-OCT)技术,实现了对眼前节各层次组织结构超高分辨成像,并成功应用于眼前节及眼表疾病的诊治。如定量测量干眼症患者泪膜厚度值,鉴别诊断眼表鳞状上皮瘤样增生性病变,监测各类角膜炎、圆锥角膜、角膜外伤等角膜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趋势。同时,UHR-OCT亦可协助临床工作者制定合理的眼前节手术方案,如角膜移植术,并追踪观察术后角膜组织愈合等形态学变化情况。此外,该技术加深了对眼前节组织结构生理及病理生理形态学的了解。本文主要对UHR-OCT的技术原理及在眼前节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眼前节 干眼症 角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有限时间控制策略的高分辨率显微镜运动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余胜东 李小鹏 +4 位作者 杨思朋 吴鸿源 胡文科 蔡博凡 马金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8-1697,共10页
针对大数值孔径显微成像技术对物镜位移台提出的长行程、高精度和大负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鲁棒运动控制策略以实现物镜位移台的精密运动。设计了大数值孔径显微镜的光路系统、虚拟样机以及由滚珠丝杠驱动的物镜位移台,采用双螺母... 针对大数值孔径显微成像技术对物镜位移台提出的长行程、高精度和大负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鲁棒运动控制策略以实现物镜位移台的精密运动。设计了大数值孔径显微镜的光路系统、虚拟样机以及由滚珠丝杠驱动的物镜位移台,采用双螺母预紧的方式消除滚珠丝杠传动间隙。将自适应技术引入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实现系统状态的有限时间收敛,提高系统鲁棒性。针对滚珠丝杠传动机构内部的非线性摩擦效应,采用时延估计技术实现摩擦力的在线估计和实时补偿,将时延估计技术和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获得无模型控制特性。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搭建了一个高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实现物镜位移台的精密运动,采集到小鼠心肌细胞的显微图像,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有限时间控制 分辨率光学显微镜 时延估计 非奇异终端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体系能力贡献率的新研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轨道择优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乔凯 金挺 +2 位作者 黄石生 韩晓亚 倪辰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5,共5页
轨道是影响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应用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提出应用体系能力贡献率的新研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轨道择优方法,以提高综合成像能力。针对卫星应用需求,构建与轨道相关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成像能力指标体系。利用体... 轨道是影响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应用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提出应用体系能力贡献率的新研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轨道择优方法,以提高综合成像能力。针对卫星应用需求,构建与轨道相关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成像能力指标体系。利用体系能力评估模型,定量化计算新研卫星在不同轨道下的综合成像能力,通过比较其对现有体系的新增贡献,进行卫星轨道择优。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评估不同轨道条件下卫星的应用效能,可作为卫星最佳轨道选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 体系能力贡献率 轨道择优 综合成像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加速度计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颤振检测与重建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城城 王密 +3 位作者 金淑英 潘俊 王艳 张彪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5-149,共5页
卫星平台颤振条件下,推扫式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成像往往产生扭曲,从而影响影像的定位及信息提取精度。针对当前颤振下影像成像扭曲补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加速度计测量平台颤振下的稳态重成像模型实现高分辨率卫星颤振扭曲影像的重建... 卫星平台颤振条件下,推扫式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成像往往产生扭曲,从而影响影像的定位及信息提取精度。针对当前颤振下影像成像扭曲补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加速度计测量平台颤振下的稳态重成像模型实现高分辨率卫星颤振扭曲影像的重建。采用受平台颤振影响而扭曲变形的高分某型号卫星全色影像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线加速度计可以有效检测并测量出平台的颤振,设计的颤振影像地面重建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光学影像成像质量,补偿后影像扭曲变形现象明显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光学卫星 颤振检测 颤振补偿 线加速度计 稳态重成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靠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匹配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戴激光 宋伟东 李建军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1期3-7,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交点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影像自动匹配方法。具体流程包括:(1)初始获取同名点,建立影像局部粗匹配模型;(2)利用同名点构建同名虚拟直线,通过同名虚拟直线形成同名虚拟交点集,并采用局部粗匹配模型进行约束;(3)对候...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交点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影像自动匹配方法。具体流程包括:(1)初始获取同名点,建立影像局部粗匹配模型;(2)利用同名点构建同名虚拟直线,通过同名虚拟直线形成同名虚拟交点集,并采用局部粗匹配模型进行约束;(3)对候选点集进行特征描述;(4)对特征点利用最小欧式距离准则提取初始同名点;(5)采用RANSAC算法和多项式拟合迭代法剔除误匹配点以获取最终的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通过虚拟交点提取同名点的算法,获取了更好的匹配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影像 匹配 虚拟交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可调谐式高分辨率光学载荷校准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史朝龙 孙红胜 +2 位作者 王加朋 孙广尉 吴柯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0-195,共6页
基于对高分辨率光学载荷测试设备开展现场计量和校准的迫切需求,建立一套光谱可调谐式高分辨率光学载荷校准装置,该装置中光谱可调谐光源可以发出300~800 nm范围内任意光谱分布的光能,再通过空间调制系统形成无穷远处的具有特定光谱分... 基于对高分辨率光学载荷测试设备开展现场计量和校准的迫切需求,建立一套光谱可调谐式高分辨率光学载荷校准装置,该装置中光谱可调谐光源可以发出300~800 nm范围内任意光谱分布的光能,再通过空间调制系统形成无穷远处的具有特定光谱分布的清晰目标,实现高分辨率光学载荷光谱参数校准、辐射参数校准和成像性能参数校准。校准装置的光谱辐亮度校准范围为6.54×10^(-4)~3.14×10^(-1)W·sr·m^(-2)·nm^(-1),空间分辨率校准精度为0.059 mrad,视场角校准范围为1°3′30″,光谱辐亮度响应非均匀性校准精度为0.39%。主要介绍了校准装置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等,并给出了详细的测试结果。由此可见,该光学载荷校准装置具有光谱任意调制、可拓展性强、高分辨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可调谐 分辨率光学载荷 光谱校准 辐射校准 成像性能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S-InSAR和高分辨率光学遥感相结合的矿区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耿丹 涂宽 +1 位作者 谌华 郑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1-264,共14页
为分析矿区开采沉陷造成的地表大范围缓慢形变时空演化特征,本文基于15景哨兵1B降轨数据,采用小基线集技术(SBAS-InSAR)对矿区进行时序InSAR处理,获取矿区2019年10月-2020年3月的地表形变年平均速率和时序累计形变信息,利用形变量插值... 为分析矿区开采沉陷造成的地表大范围缓慢形变时空演化特征,本文基于15景哨兵1B降轨数据,采用小基线集技术(SBAS-InSAR)对矿区进行时序InSAR处理,获取矿区2019年10月-2020年3月的地表形变年平均速率和时序累计形变信息,利用形变量插值、形变剖面、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矿区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共识别出矿区19个沉降漏斗,其形变量在监测期内均逐渐增大,最大形变量达到217 mm;地表形变空间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在空间方向上由NE-SW(北东-南西向)发展。结合同期北京二号高分辨率光学影像进行专家判识,发现SBAS-InSAR监测结果形变中心位置(最大形变或失相干位置)均为矿区开采坑口,监测结果与实际开采沉陷规律一致。结果表明:基于SBAS-InSAR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结合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的专家判识,可以对矿区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进而为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光学遥感 SBAS-InSAR 标准差椭圆 矿区地表形变 时空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修正姿态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全色与多光谱影像几何定位一致性修正
11
作者 白杨 武红宇 +5 位作者 王灵丽 巴倩倩 彭颖 钟兴 叶中付 陈关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90-1403,共14页
针对具有高姿态测量精度、高姿态稳定度且探测器采用机械式交错拼接的光学卫星受到微量高频姿态误差影响时,所产生的全色数据与多光谱数据间微小几何定位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高频修正姿态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全色与多光谱影像几何定位一... 针对具有高姿态测量精度、高姿态稳定度且探测器采用机械式交错拼接的光学卫星受到微量高频姿态误差影响时,所产生的全色数据与多光谱数据间微小几何定位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高频修正姿态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全色与多光谱影像几何定位一致性修正方法。在推扫式光学遥感卫星成像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利用机械式交错拼接成像探测器的分时成像特性,结合几何定位约束及金字塔影像搜索策略的同名点匹配方法获取同名点数据,再利用同名点数据解算卫星成像过程中的高频姿态数据。最后,将解算得到的高频姿态用于对应多光谱影像的传感器几何校正处理中,得到基于高频修正姿态的多光谱影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消除了由微量高频姿态误差引起的全色数据与多光谱数据间微小的几何定位偏差,使传感器几何校正后的多光谱数据与全色数据具有高精度几何定位一致性,将具有高姿态测量精度、高姿态稳定度且探测器采用机械式交错拼接的高分辨率推扫模式成像光学卫星的全色数据与多光谱数据间行方向的相对几何定位误差提升至0.15个多光谱像元,以为后续高精度影像融合产品的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光学卫星 机械式交错拼接 微量高频姿态误差 几何定位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轻型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技术——TDICCD相机专题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
12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2年第4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星载设备 卫星 轻型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技术 TDICCD相机 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OCT在眼科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舒会叶 王怡欣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3-748,共6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无接触的活体内部形态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特别是视网膜疾病领域。近年来出现的超高分辨率OCT通过对黄斑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结构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无接触的活体内部形态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特别是视网膜疾病领域。近年来出现的超高分辨率OCT通过对黄斑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结构细微变化的测量,能对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做出精确分析,可用于探究疾病的病理机制。本文就超高分辨率OCT的技术原理以及在眼科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疾病 黄斑疾病 青光眼 多发性硬化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遥感光学影像舰船样本仿真
14
作者 冀锐 马磊 +5 位作者 张靖 王卫红 郭祉辀 万献慈 肖蕾 万玮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3-892,共10页
基于遥感数据获取的真实舰船数据集数量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对样本数量的需求。针对此问题,利用三维模型和能够进行风格迁移的生成对抗网络,提出一种高质量的包含舰船目标的三波段光学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仿真方法。基于构... 基于遥感数据获取的真实舰船数据集数量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对样本数量的需求。针对此问题,利用三维模型和能够进行风格迁移的生成对抗网络,提出一种高质量的包含舰船目标的三波段光学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仿真方法。基于构建的数据集,进行仿真样本的生成及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合成在视觉上接近真实影像的图像,通过加入合成样本对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可以使Faster-RCNN和YOLOv5的全类平均正确率mAP分别提升2.6%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目标检测 分辨率光学影像 仿真样本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器采样频率与光学系统衍射截止频率比值对航空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帅 匡海鹏 +2 位作者 王德江 徐正平 丁亚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8-831,共4页
以Q值作为参照指标,考虑光学系统分辨率和探测器分辨率,通过图像仿真效果的对比讨论了不同Q值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结果表明:成像系统设计过程中需在光学系统分辨率和探测器分辨率之间进行权衡,Q=2时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最好,但实际设计... 以Q值作为参照指标,考虑光学系统分辨率和探测器分辨率,通过图像仿真效果的对比讨论了不同Q值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结果表明:成像系统设计过程中需在光学系统分辨率和探测器分辨率之间进行权衡,Q=2时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最好,但实际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其他因素(系统信噪比、场景大小、运动模糊等),往往取Q<2可获得高品质图像.因此,Q值可作为参考指标为光电成像系统设计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光学分辨率 探测器分辨率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高分光学星概述(一):美国和加拿大 被引量:25
16
作者 朱仁璋 丛云天 +2 位作者 王鸿芳 徐宇杰 白照广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106,共22页
目前,美国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在技术与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锁眼-11(KH-11)与天基红外系统(SBIRS)卫星主要用于军事目的,KH-11地面分辨率(全色)达到0.1m。在低轨高分光学星中,数字全球星座(DigitalGlobe Constellation)卫星(QuickBi... 目前,美国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在技术与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锁眼-11(KH-11)与天基红外系统(SBIRS)卫星主要用于军事目的,KH-11地面分辨率(全色)达到0.1m。在低轨高分光学星中,数字全球星座(DigitalGlobe Constellation)卫星(QuickBird-2、GeoEye-1、WorldView-1/2/3)是主要的商业遥感卫星,地面分辨率(全色)可达0.31m。地球静止轨道高分光学星处于研制之中,设计分辨率(全色)为1m。此外,美国也高度关注小卫星星座与纳卫星/立方星星座的研发与应用。加拿大光学卫星主要应用于空间碎片与近地小天体监测,用于极地气象服务的光学相机已基本研制成功。文章着重阐述美国和加拿大对地观测高分辨率光学卫星的运作、技术状态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卫星 加拿大卫星 分辨率光学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光学遥感卫星图像几何精度总体设计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金涛 李贞 +1 位作者 李婷 杨冬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9-1165,共7页
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光学遥感卫星图像几何定位精度问题,从影响几何成像质量的关键要素——内外方位元素出发,介绍地面几何处理方法,并基于多颗卫星研制、地面量测试验及在轨验证情况,对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和多线阵观测卫星的几何精度的... 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光学遥感卫星图像几何定位精度问题,从影响几何成像质量的关键要素——内外方位元素出发,介绍地面几何处理方法,并基于多颗卫星研制、地面量测试验及在轨验证情况,对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和多线阵观测卫星的几何精度的星-地全链路影响误差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约束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几何精度的关键问题,最后探讨了如何通过星上设计配合地面处理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几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 几何精度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内检校 外检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高分光学星概述(三):亚洲与俄罗斯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仁璋 丛云天 +1 位作者 王鸿芳 白照广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96,共27页
亚洲国家与俄罗斯正在努力提高低轨军用卫星与民用遥感卫星性能,并积极开展地球静止轨道高分星的研发工作。日本、以色列、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以及俄罗斯的低轨高分星地面分辨率最高已达(或优于)0.5m。地球静止轨道光学星中,中国高... 亚洲国家与俄罗斯正在努力提高低轨军用卫星与民用遥感卫星性能,并积极开展地球静止轨道高分星的研发工作。日本、以色列、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以及俄罗斯的低轨高分星地面分辨率最高已达(或优于)0.5m。地球静止轨道光学星中,中国高分四号地面分辨率达50m。此外,俄罗斯正在构建新型大椭圆轨道/地球静止轨道预警卫星星座。文章着重阐述亚洲与俄罗斯高分光学星的运作、技术状态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卫星 俄罗斯卫星 分辨率光学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MEMS扫描微镜动态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穆参军 赵本刚 吴亚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0-643,共4页
扭转镜面的动态形变是影响显示成像用MEMS扫描微镜光学分辨率的主导因素,研究了高速转动的MEMS扫描微镜的动态形变特性,得到了相关有用的结论。结果表明当MEMS扫描微镜镜面几何尺寸一定时,如果要获得系统衍射极限光学分辨率,需要对转动... 扭转镜面的动态形变是影响显示成像用MEMS扫描微镜光学分辨率的主导因素,研究了高速转动的MEMS扫描微镜的动态形变特性,得到了相关有用的结论。结果表明当MEMS扫描微镜镜面几何尺寸一定时,如果要获得系统衍射极限光学分辨率,需要对转动频率,扭转角度和镜面厚度进行优化设计和选择,简单通过增加镜面厚度保证光学分辨率的方法不利于MEMS扫描微镜综合性能的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扫描微镜 高速转动 动态形变 光学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选择红外测温仪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文军 王中扬 +1 位作者 黄强 付小渝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年第3期48-49,共2页
介绍了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以及从测量范围、目标尺寸、光学分辨率、波长范围、响应时间、信号处理、环境条件、操作使用等各方面选择红外测温仪的方法。
关键词 红外测温仪 选择方法 测量范围 目标尺寸 光学分辨率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