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自蔓延高温合成SiC颗粒为增强体的光学/仪表级铝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9
1
作者 崔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15,共4页
尝试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具有近球形特征且表面粗糙的新型 Si C颗粒 ,以替代传统的角状磨料级 Si C颗粒 ,作为光学 /仪表级的高体分 Si Cp/Al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研究结果表明 :与传统角状 Si C颗粒相比 ,SHS- Si C颗粒的无棱角... 尝试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具有近球形特征且表面粗糙的新型 Si C颗粒 ,以替代传统的角状磨料级 Si C颗粒 ,作为光学 /仪表级的高体分 Si Cp/Al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研究结果表明 :与传统角状 Si C颗粒相比 ,SHS- Si C颗粒的无棱角、近球形几何特征 ,使其附近铝基体中的应力集中程度显著降低 ,进而使材料的强度包括表征尺寸稳定性的微屈服强度明显提高 ;SHS- Si C颗粒所特有的粗糙表面形貌 ,使 Si C- Al之间的界面结合通过机械镶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跨越界面的载荷传递效率进一步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仪表级铝基复合材料 自蔓延高温合成 SIC颗粒 性能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循环下铝基复合材料构件尺寸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光 金延文 +1 位作者 张峻凡 王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4,共8页
目的研究高精度仪器结构件在冷热变化过程中的尺寸变化原理和关键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25%(体积分数)SiC/2009Al复合材料锻件,并加工出典型零件。研究了退火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45~65℃的冷热循环过程对零... 目的研究高精度仪器结构件在冷热变化过程中的尺寸变化原理和关键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25%(体积分数)SiC/2009Al复合材料锻件,并加工出典型零件。研究了退火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45~65℃的冷热循环过程对零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并采用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微区应力演化行为及其对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SiC颗粒与铝基体线膨胀系数的差异会导致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错配位错。退火过程会显著减少铝基体中的位错数量,有助于提升材料的尺寸稳定性,但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在−45~65℃下冷热循环720次,零件典型平面的平面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冷热循环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颗粒与基体之间的应力分配,多次循环后复合材料微区应力-应变没有明显改变,因此零件的平面度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尺寸稳定性 仪器仪表结构件 有限元 代表性体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在惯性导航仪表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洪立 许奔荣 周海丽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14,共5页
根据惯性仪表的特性 ,对技术较成熟的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稳定性、精密加工性能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惯性仪表 稳定性 碳化硅 惯性导航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SiC_p/6066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永来 吕宏军 +1 位作者 张宇玮 王琪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纳米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强相尺寸对铝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1%的纳米级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强度与体积分数为12%、尺寸为7μm的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强度相当,并且前者的塑性...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纳米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强相尺寸对铝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1%的纳米级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强度与体积分数为12%、尺寸为7μm的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强度相当,并且前者的塑性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力学性能 制备 复合材料 SICP增强 复合材料性能 体积分数 粉末冶金 相尺寸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建平 傅丹鹰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0年第2期46-49,共4页
文章论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_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较系统地介绍了已经完成的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结构件镜身、镜盒的制造技术,并提出了对该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应用前景的设想。
关键词 SICP/AL 空间光学遥感器 碳化硅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在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俊 宋志清 毛建杰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1期32-36,共5页
对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CFRP)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以某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的主支撑结构为例,对应用不同材料时遥感器的质量、固有频率、热位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 对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CFRP)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以某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的主支撑结构为例,对应用不同材料时遥感器的质量、固有频率、热位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材料能够使主支撑结构质量降为278kg,从而降低发射成本;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固有频率为156.09Hz,满足设计指标;可以更加有效控制结构热变形引起的光学元件刚体位移,提高成像品质。文章对复合材料更好地应用于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 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探月工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7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99,共1页
作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的主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实现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活动,是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为我国探月工程研... 作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的主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实现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活动,是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为我国探月工程研制了多种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并成功应用于“玉兔号”月球车的移动分系统和“嫦娥三号”光学系统,为国家航天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复合材料 探月工程 复合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光学系统 二期工程 探测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热压(Al_2O_3+TiB_2+Al_3Ti)/Al 复合材料的组织形成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桂松 耿林 +1 位作者 王德尊 张世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8-232,共5页
采用B或B2O3、TiO2和Al粉反应热压制备了原位(Al2O3+TiB2+Al3Ti)/Al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原位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热压状态下,反应生成相Al3Ti呈大块不规则形状,尺寸约几十微米;Al2O3和TiB2为细小弥散质... 采用B或B2O3、TiO2和Al粉反应热压制备了原位(Al2O3+TiB2+Al3Ti)/Al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原位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热压状态下,反应生成相Al3Ti呈大块不规则形状,尺寸约几十微米;Al2O3和TiB2为细小弥散质点,TEM分析发现TiB2颗粒呈六边形,而Al2O3颗粒呈等轴状。在以Al粉、TiO2粉和B粉为原料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除反应生成了大块的Al3Ti相外,还有细小针状Al3Ti相沉淀析出,且呈弥散分布。热挤压后大块的Al3Ti被破碎成细小弥散质点。Al2O3在TiO2和B2O3粉末表面生成;TiB2在B或B2O3粉表面形成,因而均呈弥散分布,且尺寸细小。自TiO2中还原出的Ti溶入液态Al中形成Al3Ti时,Ti可在液态Al中长距离扩散,因而Al3Ti呈大块不规则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热压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光学显徽镜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s平台惯导仪表动态可靠性分析
9
作者 张洪立 许奔荣 周海丽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3期66-69,共4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 ( MMCs)有适合于惯导仪表的多项优异特性且性能价格比较好 ,三种主要制备技术在国内均已成熟 ,该材料应用的主要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根据平台惯导系统的特点对铝基 MMCs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某小型平台作了力学及可靠性分... 金属基复合材料 ( MMCs)有适合于惯导仪表的多项优异特性且性能价格比较好 ,三种主要制备技术在国内均已成熟 ,该材料应用的主要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根据平台惯导系统的特点对铝基 MMCs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某小型平台作了力学及可靠性分析。预计该材料将在未来两年后可批量应用于惯导仪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平台惯性仪表 稳定性 力学特性 动态可靠性 增强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