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烯烃消光膜消光均匀性的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晓勇 向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29,共4页
文中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消光膜表面的织态结构和本体形貌,证实了聚烯烃消光膜表面织态结构和其本体形貌具有相似性,表面织态结构是本体形貌的一定程度的"复制"。为了减小聚烯烃消光膜中各组分间的相对黏度,... 文中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消光膜表面的织态结构和本体形貌,证实了聚烯烃消光膜表面织态结构和其本体形貌具有相似性,表面织态结构是本体形貌的一定程度的"复制"。为了减小聚烯烃消光膜中各组分间的相对黏度,文中选用了一种流动性改善剂,以增加各组分的分散性和减少相畴的尺寸,由此对表面织态结构的不均匀性进行调控,从而成功解决了聚烯烃消光膜消光不均匀的质量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消 光均匀性 表面织态结构 本体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响应非均匀性的WhatsApp压缩视频来源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懿辉 田妮莉 +1 位作者 潘晴 苏开清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5,共9页
光响应非均匀噪声(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光学成像传感器成像时引入的一种独特噪声,可有效识别压缩视频的来源。针对现有算法提取压缩视频的PRNU效果并不显著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PRNU提取算法。首先,去除视频编解... 光响应非均匀噪声(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光学成像传感器成像时引入的一种独特噪声,可有效识别压缩视频的来源。针对现有算法提取压缩视频的PRNU效果并不显著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PRNU提取算法。首先,去除视频编解码的环路滤波器,对视频帧使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进行分解;然后对高频子带使用基于贝叶斯阈值估计的双变量收缩算法进行估计,再使用自适应加窗维纳滤波进行二次估计,得到噪声残差;最后用基于量化参数值加权的最大似然估计法聚合噪声残差,再与视频帧估计得到PRNU。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在20 s时WhatsApp视频的识别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非均匀 源相机识别 压缩视频 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相引入荧光转换材料实现激光驱动高均匀性白光光源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陶丽 陈河莘 +2 位作者 黑玲丽 李淑星 解荣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1-896,I0003,I0004,共8页
激光驱动的白光光源在超高亮度、高准直性和远距离照明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由于蓝光激光和转换荧光在光源性质上的失配,造成激光驱动白光光源的光均匀性差。本研究在Y_(3)Al_(5)O_(12):Ce^(3+)(YAG)荧光玻璃薄膜(PiG)中引入不同... 激光驱动的白光光源在超高亮度、高准直性和远距离照明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由于蓝光激光和转换荧光在光源性质上的失配,造成激光驱动白光光源的光均匀性差。本研究在Y_(3)Al_(5)O_(12):Ce^(3+)(YAG)荧光玻璃薄膜(PiG)中引入不同种类的第二相,如TiO_(2)、BN、Al_(2)O_(3)或SiO_(2)作为散射介质来调节光路,并对第二相的掺杂浓度分别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掺入不同种类第二相的YAG PiG获得激光驱动白光光源的实物照明图像和散斑图像、亮度和色温的角分布情况及其光学性质。结果发现,引入第二相大大改善了白光光源的亮度和色温均匀性,其中具有最大相对反射率的YAG-TiO_(2)PiG,获得综合性能最佳的高均匀性白光光源,在蓝光激光激发下,其发光饱和阈值和光通量值达到最高,分别为20.12 W/mm^(2)和1056.6 lm。本研究为荧光转换材料中散射介质的选择提供了指导,为实现高均匀性、高亮度的激光驱动白光光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均匀性 驱动白 散射 玻璃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拱形LDA侧面泵浦Nd:YAG光场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永吉 王超 +3 位作者 陈薪羽 金光勇 郭家喜 郝大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47-851,共5页
采用一种双拱形激光二极管阵列对双棒串接的Nd∶YAG进行同心泵浦,将双拱形激光二极管面阵发出的光作高斯光束处理,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双拱形LDA侧面泵浦条件下Nd∶YAG的泵浦光场均匀性,分析了泵浦结构各参量对泵浦光场均匀性的影响... 采用一种双拱形激光二极管阵列对双棒串接的Nd∶YAG进行同心泵浦,将双拱形激光二极管面阵发出的光作高斯光束处理,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双拱形LDA侧面泵浦条件下Nd∶YAG的泵浦光场均匀性,分析了泵浦结构各参量对泵浦光场均匀性的影响。证实了只要选取适当的泵浦参数,采用这种泵浦结构可以提高激光输出能量和光束质量。实验测试了该泵浦结构下Nd∶YAG激光器的输出能量和光束质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相符,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拱形LDA 侧面泵浦 均匀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面阵CCD高精度测量微光光场均匀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熙林 刘炳琦 韩彦中 《中国测试技术》 2003年第2期20-21,共2页
利用高分辨率面阵CCD ,提出一种新的测量微光光场均匀性的方法 ,同时对影响系统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计算机处理软件给出矫正补偿措施 ,使面阵CCD高精度测量技术成功地用于实践。
关键词 面阵CCD 均匀 高精度测量 软件矫正补偿 电荷耦合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化LED显示器光强均匀性自动测试研究
6
作者 何万涛 郭英智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本文对集成化矩阵LED显示器光强均匀性的自动测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分球-光电倍增管(PMT)测试方案,研制出了矩阵LED显示器光强均匀性自动测试仪。在该装置中采用MCS-51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 本文对集成化矩阵LED显示器光强均匀性的自动测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分球-光电倍增管(PMT)测试方案,研制出了矩阵LED显示器光强均匀性自动测试仪。在该装置中采用MCS-51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了快速、自动检测,该装置具有很强的人机对话功能,能适应各种规格的LED矩阵显示器的测试要求。经过对各个部分的误差分析和调校,测试仪精度高达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显示器 均匀 集成化 LED显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刻机照明系统中继镜组的光场均匀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龚爽 杨宝喜 黄惠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0-299,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光学系统像面照度均匀性的算法,通过近似算法计算系统数值孔径,并利用出射光瞳数值孔径表征像面照度。利用该算法计算光场不均匀性,将其作为自动优化过程中的评价函数之一,优化设计光刻机照明系统中继镜组。通过Light... 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光学系统像面照度均匀性的算法,通过近似算法计算系统数值孔径,并利用出射光瞳数值孔径表征像面照度。利用该算法计算光场不均匀性,将其作为自动优化过程中的评价函数之一,优化设计光刻机照明系统中继镜组。通过Light tools软件对设计的中继镜组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相干因子照明下掩膜面上的光场不均匀性均小于0.5%。通过实验测试了设计的中继镜组的积分均匀性,结果表明各相干因子下,光场不均匀性小于1.21%,能够满足掩膜面上光场不均匀性的指标需求(<1.5%),验证了该快速评估算法可有效应用于中继镜组优化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系统 学设计 中继镜组 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准分子激光光场均匀性测量
8
作者 邵小龙 曹益平 《工具技术》 2012年第2期66-69,共4页
准分子激光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中,要求其输出激光光束强度分布尽量均匀。为了确定其光束强度分布是否均匀,提出了一种测量准分子激光光场均匀性的方法。基于VC++6.0、ARM微处理器S3C2440A和模数转换器AD7677设计了测量系统的软硬件。利... 准分子激光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中,要求其输出激光光束强度分布尽量均匀。为了确定其光束强度分布是否均匀,提出了一种测量准分子激光光场均匀性的方法。基于VC++6.0、ARM微处理器S3C2440A和模数转换器AD7677设计了测量系统的软硬件。利用S3C2440A的USB接口,实现了计算机对测量系统的控制,测量结果的实时显示和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 均匀 ARM USB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面光源的光热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桂宇畅 林昊天 +2 位作者 刘艳梅 张剑平 文尚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9-815,共7页
运用传输矩阵法及MATLAB软件模拟计算了以MEH-PPV为发光材料的PLED面光源出光率,分析了发光层、PEDOT层、ITO层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模拟分析了玻璃表面半球形、圆台形、圆锥形3种微形貌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玻璃表面为圆... 运用传输矩阵法及MATLAB软件模拟计算了以MEH-PPV为发光材料的PLED面光源出光率,分析了发光层、PEDOT层、ITO层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模拟分析了玻璃表面半球形、圆台形、圆锥形3种微形貌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玻璃表面为圆锥形微散射层对提高器件出光率最有利,且出光均匀性最好。最后分析了PLED面光源工作状态下的热特性,发现发光层的热量容易积聚不易导出。该研究为大面积有机发光照明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二极管面 光均匀性 热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铜KNSBN光折变晶体的光致吸收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居广 林晓东 +2 位作者 刘毅 阮双琛 姚建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2,共4页
掺铜 KNSBN(钾钠铌酸锶钡 )光折变晶体具有光致吸收 ( LIA)特性 .实验表明 ,泵浦光的光强越强 ,波长越短 ,L IA系数就越大 ,探测光为 e偏振态时的 L IA系数是 o光时的1 .2倍 .
关键词 掺铜 KNSBN晶体 致吸收 均匀 钾钠铌酸锶钡晶体 折变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光光伏系统接收器结构及性能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舒碧芬 沈辉 梁齐兵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90,共6页
以线性聚光光伏接收器为研究对象,以有效聚光率C=60、光强分布为正太分布为实例,研究了聚光不均匀时接收器温度分布和各材料层(包括电池层、焊锡层和绝缘层)应力应变规律。同时,为了消除光强非均匀分布对接收器性能的负面影响,对接收器... 以线性聚光光伏接收器为研究对象,以有效聚光率C=60、光强分布为正太分布为实例,研究了聚光不均匀时接收器温度分布和各材料层(包括电池层、焊锡层和绝缘层)应力应变规律。同时,为了消除光强非均匀分布对接收器性能的负面影响,对接收器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增加焊锡层厚度能有效降低材料Von Mises应力,同时通过适当增大散热器换热系数为代价,最终能有效消除因光强不均匀对脆弱焊锡层造成的损伤隐患,使接收器安全正常工作,达到性能优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器 强不均匀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烁晶体几何形状、表面处理和单双面读出对伽马射线探测器光收集的影响
12
作者 郭飞燕 屈国普 +3 位作者 孙希磊 封佩宜 王承二 齐晓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1-640,共10页
能量分辨率是闪烁体探测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特别是对于伽马能谱仪等伽马射线探测和识别领域。光收集是影响闪烁体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工作利用Geant4工具包对闪烁体探测器中的光子传输进行了模拟,模拟了CsI(Na)晶体形... 能量分辨率是闪烁体探测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特别是对于伽马能谱仪等伽马射线探测和识别领域。光收集是影响闪烁体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工作利用Geant4工具包对闪烁体探测器中的光子传输进行了模拟,模拟了CsI(Na)晶体形状、表面处理和探测器的读出方式等对伽马射线探测器的光收集效率和光收集均匀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对圆柱、圆台、长方体和正方体等晶体形状的结果进行对比,圆台具有较高光收集效率和光收集均匀性;晶体表面研磨后具有更好的光收集特性;双面读出方式比单面读出方式的光收集性更高,能够提高10%~20%。为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工作,实验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在2%范围内一致,该研究工作为优化伽马射线探测器以提高能量分辨率提供了关键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分辨率 闪烁晶体 Γ射线探测器 收集效率 收集均匀 M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A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泵浦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耀锋 张若凡 +5 位作者 刘国荣 杨鸿儒 李军芳 刘芳 李永锋 刘晓英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5-901,共7页
为LDA侧面泵浦Nd∶YAG棒状固体激光器的优化设计、参数选取及后续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立了环形侧面泵浦棒状介质泵浦光场分布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LDA侧面泵浦固体Nd∶YAG激光器泵浦光场的分布特点。模拟分析了LDA的bar间距、玻... 为LDA侧面泵浦Nd∶YAG棒状固体激光器的优化设计、参数选取及后续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立了环形侧面泵浦棒状介质泵浦光场分布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LDA侧面泵浦固体Nd∶YAG激光器泵浦光场的分布特点。模拟分析了LDA的bar间距、玻璃管厚度、激光晶体半径等几个主要泵浦结构参数对泵浦光场分布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泵浦参数下泵浦光分布特性的数值计算,优化了LDA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的泵浦结构参数,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泵浦距离为2mm条件下,晶体直径为4mm,玻璃管套筒厚度为1mm,冷却水层厚度为1mm时,泵浦光在晶体中心处强度相对值为40.8%,在晶体轴心附近分布比较均匀,且均匀分布区域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阵列(LDA) 侧面泵浦 泵浦场分布 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设备指纹溯源模型的相机源识别研究
14
作者 李太和 高树辉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9-1055,共7页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这一独特的噪声特征,作为相机的“指纹”被广泛应用于相机源识别。然而,电子稳像(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技术会对视频的PRNU产生破坏性影响,导致相机源识别的准确性...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这一独特的噪声特征,作为相机的“指纹”被广泛应用于相机源识别。然而,电子稳像(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技术会对视频的PRNU产生破坏性影响,导致相机源识别的准确性下降。针对反演EIS空间变换参数计算量大且精准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设备指纹溯源模型。首先,对图像与视频帧对齐方法进行了改进,以解决图像和视频分辨率不匹配的问题。其次,引入了加速稳健特征(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RUF)算法,用于预选弱稳定的视频帧。最关键的是提出了用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优化空间参数搜索,用于快速反演EIS的影响。在VISION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设备指纹溯源模型在30帧测试帧下,AUC为0.978,识别准确率为86.2%,平均每帧计算时间为15 s,均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源识别 响应非均匀 电子稳像 图像对齐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面阵侧面泵浦Nd:YAG晶体吸收光场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耀 李阳 王超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6-211,共6页
为了研究LD面阵侧面泵浦Nd∶YAG晶体吸收光场的均匀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泵浦光路径的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泵浦结构的激光二极管多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的晶体吸收光场分布模型;然后模拟并分析了单向面阵泵浦结构各参量... 为了研究LD面阵侧面泵浦Nd∶YAG晶体吸收光场的均匀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泵浦光路径的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泵浦结构的激光二极管多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的晶体吸收光场分布模型;然后模拟并分析了单向面阵泵浦结构各参量:bar条个数、bar条间隔、bar面倾斜程度对面阵泵浦晶体吸收光场均匀性及泵浦效率的影响。本文研究为LD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面阵泵浦 线追迹法 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形Transformer深度网络的PRNU噪声提取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鸿光 田妮莉 潘晴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09,共7页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噪声由于其唯一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相机的指纹并可用于数字图像的源相机识别。为了提高源相机识别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U形Transformer深度网络(Uformer)的PRNU噪声提取算法。该...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噪声由于其唯一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相机的指纹并可用于数字图像的源相机识别。为了提高源相机识别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U形Transformer深度网络(Uformer)的PRNU噪声提取算法。该网络使用了一种基于局部增强窗口(LeWin)的Transformer块,能够在较低计算复杂度下有效提取局部上下文信息。其次,该网络使用了一种多尺度空间偏差形式的多尺度恢复调制器,能够自适应调整Uformer解码器的多层特征,进而更好地提取图像中潜在的PRNU相机指纹。在Dresden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128×128像素,256×256像素和512×512像素的AUC值分别为0.8368,0.9250和0.9720,Kappa值分别为0.9005,0.7447和0.4737,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非均匀 源相机识别 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邻域收缩和结构滤波的加权PRNU模型
17
作者 罗芷茵 田妮莉 +1 位作者 潘晴 苏开清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4,共6页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一种反映成像传感器缺陷的固有特征,可有效识别拍摄该数字视频的相机来源。针对网络压缩视频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ein’s无偏风险估计的多尺度邻域值收缩滤波和自适...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一种反映成像传感器缺陷的固有特征,可有效识别拍摄该数字视频的相机来源。针对网络压缩视频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ein’s无偏风险估计的多尺度邻域值收缩滤波和自适应边缘结构保持的平滑滤波算法,并构建一个加权PRNU提取模型。该模型首先对跳过环路滤波的视频帧进行基于双树复小波的多尺度变换,使用基于Stein’s无偏风险估计的多尺度邻域值收缩滤波算法估计所有高频子带,得到噪声残差后,利用自适应边缘结构保持平滑滤波对复杂的噪声残差进行平滑处理,采用基于量化参数加权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聚合噪声残差得到PRNU的乘性因子,最后经过预处理得到PRNU。在Vision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型在视频时长为15 s时,移动和旋转参考指纹下的AUC值分别为0.9551和0.9549,Kappa系数分别为0.8403,0.8889和0.9132,均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非均匀 源相机识别 双树复小波 多尺度邻域收缩 边缘结构保持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深度迭代缩放卷积神经网络的PRNU提取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延辉 田华伟 张永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82-1589,共8页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用于数字图像设备溯源的一种重要特征,也被称为成像设备指纹。针对图像真实噪声包含PRNU和大量未知噪声的复杂特性,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深度迭代缩放卷积神经网络的PRNU数字成像设备...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用于数字图像设备溯源的一种重要特征,也被称为成像设备指纹。针对图像真实噪声包含PRNU和大量未知噪声的复杂特性,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深度迭代缩放卷积神经网络的PRNU数字成像设备指纹提取算法。首先,通过连续重复的缩小与放大特征图的分辨率来提高GPU内存利用效率和生成大的感受野,尽可能的提取包含完整PRNU指纹的真实噪声。然后,利用来自同一数字成像设备多幅图像的噪声残差来估计PRNU指纹。本文算法在相机溯源数据集Dresden和手机溯源数据集Daxing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与基于小波变化的算法、基于块匹配3D滤波的算法以及基于前馈去噪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的更好的识别率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非均匀 数字图像溯源 设备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错配训练的图像PRNU噪声提纯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郝昕泽 肖延辉 +1 位作者 田华伟 张明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3-791,共9页
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的图像来源鉴别算法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取高质量的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噪声,目前大多数增强PRNU噪声质量的算法以及出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对其压缩的算法几乎是在人工假设模型的基础上实... 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的图像来源鉴别算法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取高质量的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噪声,目前大多数增强PRNU噪声质量的算法以及出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对其压缩的算法几乎是在人工假设模型的基础上实现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错配训练的图像PRNU噪声提纯方法,该方法使用了深度堆叠自编码器网络,并设计了一种样本错配的技术对其进行训练。这种基于样本错配训练的端到端深度神经网络的使用有效避免了人工设计算法的局限性,对图像PRNU噪声进行了有效提纯,进而提升了其用于图像来源鉴别时的性能。在Dresden图像数据集上进行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纯后的PRNU噪声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传感器模式噪声 自动编码器 响应非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on the homogeneity of the kinematic mechanism of an angular mirror translational interferometer
20
作者 XU Xue-Rong PENG Yi-Tian +1 位作者 GU Ming-Jian JIANG Teng-te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5年第3期425-430,共6页
The effect of external vibration on the velocity uniformity of the moving mechanism of the angular mir⁃ror transla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interferometer(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terferometer)can be quantitatively... The effect of external vibration on the velocity uniformity of the moving mechanism of the angular mir⁃ror transla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interferometer(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terferometer)can be quantitatively analysed by the interferometer optical range difference velocity stability.The article proposes a more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analysing the optical range difference velocity uniformity for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terferometer ki⁃nematic mechanis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on-orbit microvib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pace spectroscopy detection.The method incorporates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the interferometer caused by external excitation in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s on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so as to reflec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terferometer in orbit more realis⁃tically,and judge the microvibration criticality that the interferometer can withstand more accurately.At the same time,an optical surface model of the interferometer is established to further theoretically characterise the effect of microvibration on the homogeneity of the interferometric mechanism.The method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pro⁃vides a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judgement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chanism movement under the external excita⁃tion perturbation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on the optimisation of the mechanism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ier-interferometer optical range difference velocity stability tremor space spectroscopy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