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固化成型ZTA全瓷冠的机械性能及精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欢欢 朱莉 +4 位作者 宋逸婷 蔡孟哲 徐一迪 黄盛斌 麻健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研究利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ography,SLA)技术制作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试件的机械性能及其全瓷冠的精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LA技术制作的ZTA试件(SL组,stereolithography... 目的:研究利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ography,SLA)技术制作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试件的机械性能及其全瓷冠的精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LA技术制作的ZTA试件(SL组,stereolithography)与数控切削的氧化锆试件(CM组,CAD/CAM milling)进行抗弯强度(ISO 6872)、硬度、断裂韧性、脆性指数比较,并制作相应全瓷冠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虽然SL组抗弯强度小于CM组(P>0.05),但已达(579.01±43.24)MPa,符合包含磨牙的三单位修复体基底陶瓷的最小挠曲强度临床标准;硬度及脆性指数大于CM组,断裂韧性小于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组全瓷冠的精度在外表面与CM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内表面比CM组较差(P<0.05)。结论:利用SLA技术制作ZTA全瓷冠的机械性能及精度能初步满足临床要求,但与数控切削技术仍有一定差距,在后期临床应用推广前尚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全瓷冠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光处理立体成型技术中吸附力的影响机制
2
作者 范徐瑜 梁海弋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81-1991,共11页
数字化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立体成型技术是一类重要的树脂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但其成型区液态树脂薄层的巨大吸附力限制了成型速度的提高.目前研究集中于树脂槽成型窗口和打印工艺的改进... 数字化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立体成型技术是一类重要的树脂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但其成型区液态树脂薄层的巨大吸附力限制了成型速度的提高.目前研究集中于树脂槽成型窗口和打印工艺的改进,对吸附力机理缺乏了解.本文建立耦合树脂流动、自由基光聚合反应及固化相变的多物理场模型并通过数值求解,研究了成型区树脂液膜在传质、光聚合、固化沉积、氧阻聚等共同作用下的演化过程,发现固-液界面呈现出稳定的非均匀波浪衰减形貌,液膜厚度极小且在边界处波动剧烈,这不同于以往研究中的均匀界面假设.讨论了打印速度、氧气浓度分布、紫外光强等因素对界面形貌以及吸附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外界氧浓度、降低光照强度均能有效降低吸附力,但会显著影响成型精度.进一步提出调整紫外光强分布能改善界面形貌的不均匀性,是降低吸附力、提高打印速度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对研究不同类型的树脂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光固化立体成型 物质传递 相变 多物理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氧化铝陶瓷浆料流变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缪新宇 陆萍 +4 位作者 刘双宇 李尹豪 张福隆 李亮 张浩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8-718,727,共12页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是一种生产高精度、高性能陶瓷部件的新兴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具有良好流动性和高固相含量的陶瓷浆料是立体光固化增材制造工艺的优势。本文讨论了固相含量、单体、分散剂、粉体级配等因素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是一种生产高精度、高性能陶瓷部件的新兴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具有良好流动性和高固相含量的陶瓷浆料是立体光固化增材制造工艺的优势。本文讨论了固相含量、单体、分散剂、粉体级配等因素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总结了目前配制高固相含量和低黏度光固化Al2O3陶瓷浆料的材料选择原则,归纳了制备高固相含量、低黏度Al2O3陶瓷浆料的指导方法,指出了高性能光固化Al2O3陶瓷浆料开发的主要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 Al2O3陶瓷浆料 固相含量 黏度 单体 分散剂 粉体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中光敏树脂固化速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卫卫 王爱玲 +1 位作者 朱利梅 刘永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4期84-87,共4页
考察不同种类的光引发剂及用量,不同官能度的单体及用量对光敏树脂光固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吸收光谱与紫外光源发出的主波长较为一致的光引发剂,选用官能度较高的单体以及提高单体在光敏树脂中的含量,均可提高光固化速度。
关键词 光固化立体成型 固化速度 光敏树脂 光引发剂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敏树脂的3D打印成型工艺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军前 刘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79,92,共6页
以立体光固化(SLA)成型光敏树脂成型件的收缩率作为衡量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某国产光敏树脂SLA成型精度的影响。首先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间距、分层厚度变化对其成型精度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然后利用综... 以立体光固化(SLA)成型光敏树脂成型件的收缩率作为衡量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某国产光敏树脂SLA成型精度的影响。首先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间距、分层厚度变化对其成型精度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然后利用综合平衡法原则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最后在最优条件下进行SLA成型实验,以确定光敏树脂SLA成型的模型尺寸修正系数。结果表明,以成型件的X向、Y向及Z向的成型精度作为衡量指标,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350 mW,扫描速度3?500 mm/s,分层厚度0.1 mm;计算得出X向、Y向及Z向的成型尺寸收缩修正系数分别为1.001,1.002和0.992,在最优条件下使用修正后的模型进行SLA成型验证试验,得出该成型件的各向成型尺寸精度分别为–0.01%,–0.11%和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光固化成型 光敏树脂 工艺参数 成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料配比对3D打印牙科二硅酸锂陶瓷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林保欣 陈小瑄 +2 位作者 李如意 万乾炳 裴锡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目的使用基于立体光固化成型(SLA)原理的3D打印技术成型牙科用二硅酸锂陶瓷,以探讨不同浆料配比对热处理后样本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方法以3D打印成型二硅酸锂为实验组,商品化的IPS e.max CAD切削类二硅酸锂陶瓷为对照组。实验组选... 目的使用基于立体光固化成型(SLA)原理的3D打印技术成型牙科用二硅酸锂陶瓷,以探讨不同浆料配比对热处理后样本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方法以3D打印成型二硅酸锂为实验组,商品化的IPS e.max CAD切削类二硅酸锂陶瓷为对照组。实验组选用不同粒径的二硅酸锂陶瓷粉体材料(纳米级和微米级),与丙烯酸酯类光固化树脂混合,并调整浆料中实验原料的比例,配制5组陶瓷浆料(S1组-S5组)。根据浆料的流变特性、稳定性等状况评估其3D打印性能并筛选出适宜配比。对优选配比的实验组进行打印、脱脂及烧结程序,检测实验组的微观结构、晶体学信息以及收缩率,同时测量其弯曲强度、弹性模量、维氏硬度、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5组中筛选出2组用于3D打印的高固含量(75%)二硅酸锂陶瓷浆料(S2组和S3组)。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在S2组和S3组中,二硅酸锂均为主要晶相,显微结构为细长均匀、排列致密的晶体;二硅酸锂晶粒尺寸分别为(559.79±84.58)nm和(388.26±61.49)nm(P<0.05)。能谱分析结果显示,2组陶瓷样本均含有较高比例的Si和O元素。热处理后2组陶瓷样本的收缩率为18.00%~20.71%。2组的所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弯曲强度分别为(231.79±21.71)MPa和(214.86±46.64)MPa,低于IPS e.max CAD组(P<0.05);弹性模量分别为(87.40±12.99)GPa和(92.87±19.76)GPa,与IPS e.max C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氏硬度分别为(6.53±0.19)GPa和(6.25±0.12)GPa,高于IPS e.max CAD组(P<0.05);断裂韧性分别为(1.57±0.28)MPa·m0.5和(1.38±0.17)MPa·m^(0.5),与IPS e.max C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粒径级的二硅酸锂陶瓷粉体组合,可获得高固含量(75%)、有适宜的黏度和稳定性的浆料。3D打印技术可成功制备牙科二硅酸锂陶瓷样本,热处理后样本的收缩率较小,微观结构符合二硅酸锂陶瓷的晶相,力学性能接近切削类二硅酸锂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 二硅酸锂 牙科陶瓷 浆料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SLA成型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晶晶 马世博 +1 位作者 梁帅 李韶臣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79,共5页
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立体光固化成型(SLA)制件,以SZUV–W8001P型光敏树脂为打印材料,基于SLA光固化3D打印机制备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标准拉伸、弯曲及冲击试样,探究了打印层厚、填充扫描速度、填充线距及后固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SLA成型试... 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立体光固化成型(SLA)制件,以SZUV–W8001P型光敏树脂为打印材料,基于SLA光固化3D打印机制备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标准拉伸、弯曲及冲击试样,探究了打印层厚、填充扫描速度、填充线距及后固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SLA成型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印层厚为0.05mm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8.52,68.63MPa和174.76kJ/m^2;填充扫描速度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力学性能随填充线距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0.04~0.06mm时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随后固化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后固化时间为100min时拉伸强度最大为47.93MPa;当打印层厚为0.05mm,填充扫描速度为6000mm/s,填充线距为0.04~0.06mm以及后固化时间为100min时,有利于SLA制件获得相对最优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树脂 打印参数 固化时间 立体光固化成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SLA变光斑成型工艺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思卿 郭小锋 +3 位作者 张伟杰 车江宁 王坦 关迎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5-101,共7页
采用激光变光斑技术可以同时兼顾打印零件内外表皮的质量和内部填充的效率。为了研究大、小激光光斑的工艺参数对成型件的成型质量、试件强度和打印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最优拉丁方实验分别以大、小光斑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 采用激光变光斑技术可以同时兼顾打印零件内外表皮的质量和内部填充的效率。为了研究大、小激光光斑的工艺参数对成型件的成型质量、试件强度和打印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最优拉丁方实验分别以大、小光斑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六个关键的工艺参数为输入变量,以成型误差、拉伸强度、打印时间为输出变量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型校验和优化。基于此模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Pareto解,并对优化出的典型工艺参数进行成型精度等的实验验证。研究的工艺策略及方法可以帮助使用者快速便捷的制定打印工艺,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 变光斑 神经网络 工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SLA型3D打印机的隐身功能油墨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创纪 徐英杰 +2 位作者 黄蓓青 赵星宇 王雨欣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92-299,共8页
目的制备可适用于SLA型3D打印机的隐身功能油墨,并研究油墨性能、3D打印样品的力学性能和隐身性能(吸波性能)。方法以光敏树脂作为树脂连接料,加入不同含量的MWNTs/PPy/Fe_(3)O_(4)复合材料,得到适用于SLA型3D打印机的隐身功能油墨,并... 目的制备可适用于SLA型3D打印机的隐身功能油墨,并研究油墨性能、3D打印样品的力学性能和隐身性能(吸波性能)。方法以光敏树脂作为树脂连接料,加入不同含量的MWNTs/PPy/Fe_(3)O_(4)复合材料,得到适用于SLA型3D打印机的隐身功能油墨,并进行流变性能、分散性能等测试。3D打印制备测试样品,进行力学性能、电磁性能和隐身性能分析。结果不同电磁吸收剂含量对隐身功能油墨的黏度、分散性有较大影响,对表面张力影响较小。吸收剂质量分数为0.4%的3D打印样品力学性能和隐身性能都较好,最大反射损耗为-23.36dB。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隐身功能油墨满足SLA型3D打印机使用要求,打印的材料隐身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光固化成型 3D打印 隐身材料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