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光固化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伟 洪鹏 +1 位作者 崔艳艳 刘晓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064-15068,共5页
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加到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乙二醇(PEG600)混合物中进行反应,生成端基为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进行亲水扩链,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引入光固化基团,然后用三乙胺中和,... 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加到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乙二醇(PEG600)混合物中进行反应,生成端基为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进行亲水扩链,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引入光固化基团,然后用三乙胺中和,最后加水乳化,合成了一种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WPUA-Si)。通过FT-IR、TG、吸水率测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采用实时(real time)红外光谱原位(in situ)跟踪监测了该树脂的光固化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当光引发剂Darocur1173含量为树脂质量的5%(质量分数),体系光固化速率为最优。此外,增大辐照光强也有利于树脂的光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水性聚氨酯 光固化动力学 实时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酸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光固化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锋 胡剑青 涂伟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8,共6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可紫外光固化的异氰酸酯改性的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并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此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树脂及其固化后涂膜的性能测试表明,合成的树脂具有较低的黏度,为4500mPa-s/60℃,固化...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可紫外光固化的异氰酸酯改性的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并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此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树脂及其固化后涂膜的性能测试表明,合成的树脂具有较低的黏度,为4500mPa-s/60℃,固化膜柔韧性能优,低于3mm。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此改性树脂的光固化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光引发剂Irgacure1000作为Darocur1173和Irgacure184以质量比1:1构成的复合型光引发剂,比单一的光引发剂具有更优异的引发效果;随着光引发剂Irgacure1000用量的增加,树脂体系光固化反应的聚合速率和树脂中双键的最终转化率都明显增加,但当其用量超过树脂质量的3%时,光固化反应速率和双键的最终转化率又趋于下降;活性单体对树脂光固化行为的影响为:单体的官能度越低、活性单体的用量越大,越有利于树脂的光固化,固化速率和双键的最终转化率都明显提高;此外,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射强度也有利于树脂的光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酸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 低黏度 柔韧性 光固化动力学 双键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涂层的固化动力学及其光稳定化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晓暄 杨建文 +1 位作者 黄劲涛 陈用烈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7-392,共6页
研究了脂肪族和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类低聚物的光固化动力学和反应型受阻胺 ( r HALS)对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涂层的光防护效果。加速老化实验结果表明 :r HALS的光稳定体系可有效地将试样的黄度指数 (YI)控制在较低水平内 (辐照时间 1... 研究了脂肪族和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类低聚物的光固化动力学和反应型受阻胺 ( r HALS)对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涂层的光防护效果。加速老化实验结果表明 :r HALS的光稳定体系可有效地将试样的黄度指数 (YI)控制在较低水平内 (辐照时间 10 0 0h ,YI <1%~ 2 % )。含有 r HALS的光固化涂层比相应的商品HALS具有更优越的耐光氧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涂料 聚氨酯丙烯酸酯 反应型受阻胺 黄数指数 光稳定化 光稳定剂 光固化动力学 光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