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对石楠属植物光合——光响应曲线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陈璇 《现代园艺》 2014年第10期10-10,共1页
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3种石楠属植物幼苗的AQY有不同幅度的升高,LSP和LCP逐渐降低,遮荫也不同程度的降低了,3种石楠属植物幼苗的Pmax和Rd,在相同光强下,‘红罗宾’和‘鲁宾斯’的Pmax和Rd均高于石楠。
关键词 石楠属 合---光响应曲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图像反演的滴灌玉米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彪 贺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9-236,共8页
为研究利用手机图像预测玉米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的可行性,通过自主设计的便携式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不同施氮量下滴灌玉米大喇叭口期冠层图像,提取其冠层图像特征参数,计算玉米光响应特征参数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 为研究利用手机图像预测玉米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的可行性,通过自主设计的便携式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不同施氮量下滴灌玉米大喇叭口期冠层图像,提取其冠层图像特征参数,计算玉米光响应特征参数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找出与光响应特征参数相关性高的归一化冠层覆盖系数(CC)作为自变量,建立CC与玉米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间动态模型,并根据模型评价指标R^2、RMSE和nRMSE筛选出各参数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CC与α的最优模型为有理函数模型,与Pnmax最优模型为幂函数模型,与LCP最优模型为指数函数模型,与Rd以二次多项式模型为最优;各反演模型的R2均不小于0.876,RMSE介于0.002~3.673μmol/(m^2·s)之间,nRMSE不超过9.071%,且各模型验证集的R^2均不小于0.833,RMSE均不大于5.989μmol/(m^2·s),nRMSE不超过9.659%。将数字图像特征参数与作物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有机结合,可为玉米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的快速获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手机图像 光响应曲线参数 归一化 冠层覆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叶片氮含量的空间分布与光合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雪松 申双和 宋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93-1898,共6页
在棉花生长旺季,将冠层按高度分多层测定了田间叶片含氮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响应(光响应曲线,Pn-PPFD response curve)及相应的生物指标。结果表明,各层叶片氮含量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各层平均值大小依次为上层&... 在棉花生长旺季,将冠层按高度分多层测定了田间叶片含氮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响应(光响应曲线,Pn-PPFD response curve)及相应的生物指标。结果表明,各层叶片氮含量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各层平均值大小依次为上层>中层>下层,对应层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及光饱和点LSP均从上到下依次递减,与氮含量分布一致,而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则略有不同;氮含量的指数衰减系数kn=0.762(R2=0.593),根据观测结果,棉田叶片氮含量(N)空间分布可以用相对累积叶面积指数(Lc/Lt)为自变量的指数方程来模拟,从而为建立光合作用机理模型与进行生产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氮含量的空间分布 响应曲线特征参数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3种常绿阔叶树种苗木光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彭寿强 张毅龙 +3 位作者 黄钰辉 甘先华 陈真权 彭雄俊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以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闽楠(Phoebe bournei)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3种常绿阔叶树种苗木为研究对象,以日平均气温19.5℃为对照,12.0℃和7.1℃分别作为低温胁迫I和Ⅱ处理,分析广州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苗木气体交换参数和... 以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闽楠(Phoebe bournei)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3种常绿阔叶树种苗木为研究对象,以日平均气温19.5℃为对照,12.0℃和7.1℃分别作为低温胁迫I和Ⅱ处理,分析广州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苗木气体交换参数和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胁迫后3个树种苗木净光合速率(Pn)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格木和闽楠在低温胁迫Ⅱ阶段的Pn比低温胁迫I阶段有所回升。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表明低温胁迫I阶段Pn下降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而低温胁迫Ⅱ阶段闽楠的Pn下降可能是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格木和樟树仍是Pn下降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随着低温胁迫加强,格木因蒸腾速率(Tr)升高而导致水分利用效率(WUE)逐渐下降,而闽楠和樟树的Tr逐渐降低,WUE逐渐升高。3个树种幼苗在对照时的光补偿点(LCP)均低于20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均高于800μmol·m^(-2)·s^(-1),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强的光能利用能力;低温胁迫使最大光合速率(Amax)均下降、LSP降低、LCP升高,表明低温下幼苗的光能利用能力和对光环境的适应性都下降。格木暗呼吸速率(Rd)的变化趋势与LCP的相同,而樟树和闽楠Rd的变化趋势则与LCP相反,表明前者通过提高代谢来抵抗低温胁迫,其Pn的提高是以消耗更多的水分为代价的,而后两者则是通过降低代谢来适应低温,较好地协调了碳同化和水分耗散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气体交换参数 响应曲线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