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洁 童奕澄 +3 位作者 肖达 张凯 刘崇 刘东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5-1316,共12页
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是与气溶胶类型相关的一个重要光学参数,且是米散射激光雷达反演中的关键误差来源之一,近年来,激光雷达在大气气溶胶探测领域内的发展迅猛,因此调研消光后向散射比的反演方法对于气溶胶的探测与研究具有很大意义。... 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是与气溶胶类型相关的一个重要光学参数,且是米散射激光雷达反演中的关键误差来源之一,近年来,激光雷达在大气气溶胶探测领域内的发展迅猛,因此调研消光后向散射比的反演方法对于气溶胶的探测与研究具有很大意义。本文根据使用的仪器及反演原理,对多种大气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的反演算法进行了整理归纳,并从光学特性和微物理特性入手将这些方法联系起来。其中,光散射模型法、被动光学遥感法与激光雷达法联系紧密、应用广泛,为大气气溶胶的探测与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文章重点介绍了这3大类较为主流的反演方法,综述了相关方法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适用情况及优缺点,最后展望了未来大气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反演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后向散射 散射模型 被动学遥感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卷云消光后向散射比的星载激光雷达遥感 被引量:10
2
作者 闵敏 王普才 宗雪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6-512,共7页
利用两年的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对中国地区卷云的消光后向散射比[又称激光雷达比(简称LR)]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结合多次散射对光学厚度的依赖关系式和LR与透过率之间的关系式来求取LR,并提出五条质量控制标准来保证数据质量的可靠性。统... 利用两年的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对中国地区卷云的消光后向散射比[又称激光雷达比(简称LR)]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结合多次散射对光学厚度的依赖关系式和LR与透过率之间的关系式来求取LR,并提出五条质量控制标准来保证数据质量的可靠性。统计结果指出LR的月季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均值在24左右。中国地区的LR在热带辐合带相对较高,并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加(大约从22到27)。同时,从这个结论得出,为了更好地求取卷云的光学厚度,在中国地区为星载激光雷达选取的LR常数应该随纬度变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云 光后向散射 星载激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薄卷云消光后向散射比的求解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薛新莲 戚福弟 +4 位作者 范爱媛 岳古明 刘东 谢晨波 周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卷云的消光后向散射比是研究卷云光学特性的一个重要参量,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米散射激光雷达探测的大气和卷云的后向散射信号来获得间断出现的高层薄卷云的消光后向散射比。在无大的天气系统过境的情况下,通过对定点观测到的雷达上空有... 卷云的消光后向散射比是研究卷云光学特性的一个重要参量,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米散射激光雷达探测的大气和卷云的后向散射信号来获得间断出现的高层薄卷云的消光后向散射比。在无大的天气系统过境的情况下,通过对定点观测到的雷达上空有卷云和无卷云的大气回波信号的对比求解,得出间歇性卷云的消光后向散射比,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光后向散射 散射雷达 卷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后向散射法的测尘仪的应用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晋宁 程明霄 +1 位作者 孟凡群 毛桂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9-31,35,共4页
针对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有效监测和控制烟尘排放的要求,设计以光后向散射法为原理的烟尘检测仪。介绍系统的原理和构成,及其安装与校准。系统不仅可以实时、在线和连续测量,而且现场安装简便。经过现场测试研究证明:系统的灵敏度高,精... 针对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有效监测和控制烟尘排放的要求,设计以光后向散射法为原理的烟尘检测仪。介绍系统的原理和构成,及其安装与校准。系统不仅可以实时、在线和连续测量,而且现场安装简便。经过现场测试研究证明:系统的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可靠性好,其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达到0.99,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后向散射 测尘仪 校准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后向散射消光对数比对消光系数反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治华 贺应红 +4 位作者 李振声 左浩毅 何捷 郑玉臣 杨经国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5-340,共6页
使用Mie散射激光雷达在阴、雾和晴三种天气状况下采集了大气回波信号,从所测数据反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过程中发现,气溶胶后向散射消光对数比对反演结果存在较大影响。在阴天天气下,当后向散射消光对数比从0.7变化到1.0时,气溶胶消光... 使用Mie散射激光雷达在阴、雾和晴三种天气状况下采集了大气回波信号,从所测数据反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过程中发现,气溶胶后向散射消光对数比对反演结果存在较大影响。在阴天天气下,当后向散射消光对数比从0.7变化到1.0时,气溶胶消光系数反演结果相差近5倍;对晴天天气,反演结果相差近3倍; 而在有雾天气,其反演结果变化不大。通过参考大气能见度因子对消光系数进行修正,并从而获得对应的后向散射消光对数比,给出了一种根据天气状况确定气溶胶后向散射消光对数比的新方法。实际反演计算表明,用此方法可获得与实际更为接近的气溶胶消光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雷达 气溶胶消系数 后向散射对数比 大气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消光特性和折射率的测量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学彬 胡顺星 +1 位作者 徐青山 胡欢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介绍了一种综合利用能见度仪、微脉冲激光雷达和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大气气溶胶折射率的新方法。首先使用能见度仪和激光雷达测量出大气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和消光后向散射比,然后使用粒子计数器测量出粒子谱分布,结合气溶胶粒子折射率,根... 介绍了一种综合利用能见度仪、微脉冲激光雷达和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大气气溶胶折射率的新方法。首先使用能见度仪和激光雷达测量出大气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和消光后向散射比,然后使用粒子计数器测量出粒子谱分布,结合气溶胶粒子折射率,根据球形粒子的米(Mie)散射理论,可以得到气溶胶消光系数和消光后向散射比。通过分析消光系数、消光后向散射比、粒子谱分布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已知的消光系数和消光后向散射比,反演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折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粒子谱分布 系数 光后向散射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卷云的激光雷达探测 被引量:13
7
作者 薛新莲 戚福弟 +4 位作者 范爱媛 刘东 谢晨波 岳古明 周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7-532,共6页
为了研究卷云的特征,我们利用L300米散射激光雷达对安徽省合肥地区(31.90°N,117.16°E)的高层卷云进行探测。这些卷云是在晴朗夜晚激光雷达进行对流层气溶胶常规测量的同时探测到的。分析讨论了卷云的结构、光学性质及其它... 为了研究卷云的特征,我们利用L300米散射激光雷达对安徽省合肥地区(31.90°N,117.16°E)的高层卷云进行探测。这些卷云是在晴朗夜晚激光雷达进行对流层气溶胶常规测量的同时探测到的。分析讨论了卷云的结构、光学性质及其它们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卷云的云峰主要分布在8—11 km范围之内,卷云的结构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光后向散射 散射雷达 卷云 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上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激光雷达观测 被引量:2
8
作者 牛晓庆 姜杰 +3 位作者 皮科武 陈吉春 郑有飞 刘建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41,共6页
文章利用偏振微脉冲激光雷达对南京上空大气散射特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同时结合MODIS卫星数据对空气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日季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HYSPLIT模式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春、秋、冬季,气溶胶消光后... 文章利用偏振微脉冲激光雷达对南京上空大气散射特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同时结合MODIS卫星数据对空气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日季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HYSPLIT模式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春、秋、冬季,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分别为48 sr,45 sr和40 sr,退偏振比分别为0.18,0.19和0.2,且气团主要来源为我国西北及北方地区;夏季,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为63 sr,退偏振比为0.11,气团主要来自东南部工业污染城市以及南京周边地区;气溶胶的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低层(<1 km)气溶胶光学厚度从大到小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高层(>1 km)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在夏冬两季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在春秋两季则为早晚低,中午高。文章对南京上空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对于该地区大气环境以及气候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后向散射 系数 学厚度 后向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回波损耗(后向反射)测试仪的校准 被引量:5
9
作者 詹志强 夏铭 +1 位作者 高建强 孙闻 《电子测量技术》 2008年第9期31-34,46,共5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光连续波反射法(OCWR)技术的光回波损耗测试仪的校准内容和校准方法。校准内容包括内部光源的校准、光功率计的校准、回波损耗校准件的校准、回波损耗测量准确度的校准等诸多方面,着重介绍了校准回波损耗测量准确度的校... 本文介绍了采用光连续波反射法(OCWR)技术的光回波损耗测试仪的校准内容和校准方法。校准内容包括内部光源的校准、光功率计的校准、回波损耗校准件的校准、回波损耗测量准确度的校准等诸多方面,着重介绍了校准回波损耗测量准确度的校准方法-光回波损耗无源模拟法和有源模拟法,并介绍了无源模拟法和有源模拟法所使用的标准仪器和计算公式以及不确定度评定。经对多台光回波损耗测试仪的校准,表明本校准方法准确可行,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损耗(后向散射) 校准 回波损耗无源模拟法 回波损耗有源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光密度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含超(综述) 任胜卫(审校) 赵东卿(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4-458,共5页
角膜光密度是角膜组织的一种生物学性质,与角膜的透明性有关,可以用来描述角膜的透明程度。目前角膜光密度已经应用于角膜疾病的辅助诊断与严重程度评估,还用于角膜手术疗效的评估和术后病情的随访,同时也可用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角膜状... 角膜光密度是角膜组织的一种生物学性质,与角膜的透明性有关,可以用来描述角膜的透明程度。目前角膜光密度已经应用于角膜疾病的辅助诊断与严重程度评估,还用于角膜手术疗效的评估和术后病情的随访,同时也可用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角膜状态评估。Pentacam角膜光密度测定是一种客观、无创、可重复评估角膜透明性的方法,对角膜以及全身健康程度的监测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就角膜光密度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密度 PENTACAM 角膜透明性 临床应用 光后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南京市上空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垂直分布
11
作者 张坚 郑有飞 姜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4-329,共6页
为了了解不同季节南京市上空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利用偏振微脉冲激光雷达对南京市上空大气散射特性进行了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结合MODIS卫星数据分析了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并利用HYSPLIT模式分析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 为了了解不同季节南京市上空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利用偏振微脉冲激光雷达对南京市上空大气散射特性进行了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结合MODIS卫星数据分析了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并利用HYSPLIT模式分析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①南京市上空气团在春、秋、冬季主要来源于中国西北以及北方地区,大气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分别为48.4、45.3和39.6 sr,退偏振比分别为0.18、0.19和0.20;而夏季主要来源于中国东南部工业污染城市以及南京周边地区,消光后向散射比为63.2 sr,退偏振比为0.11;②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低层(<1 km)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高层(>1 km)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③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分为2种类型,在夏季和冬季为早晚高中午低;在春季和秋季则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光后向散射 系数 学厚度 后向轨迹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尘浓度测量方法综述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昆 钟磊 张洪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1,共4页
对排放源实施长期、有效、连续的烟尘浓度监测对于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综述了烟尘浓度测量的各种方法,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着重对光后向散射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烟尘浓度 测量方法 光后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