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煤炭资源地下开采对不同坡位柠条光合系统损伤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丽 雷少刚 卞正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2-342,共11页
以神东采煤沉陷区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下)的柠条植株为目标植物,应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分析技术(JIP-test),比较分析沉陷后1~2年不同坡位柠条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探索不同坡位柠条PSⅡ(光系统Ⅱ)损伤及适应机制的空间差... 以神东采煤沉陷区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下)的柠条植株为目标植物,应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分析技术(JIP-test),比较分析沉陷后1~2年不同坡位柠条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探索不同坡位柠条PSⅡ(光系统Ⅱ)损伤及适应机制的空间差异性,为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指导。结果显示:(1)坡上和坡下柠条叶片J点相对可变荧光(V_j)和Q_A的初始还原速度(M_o)明显增加,同时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捕获的光能(TR_o/RC)和单位面积热耗散的能量(DI_o/CS_o)增大,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_(ABS))大幅减少,K相可变荧光占J的比例(W_k)在沉陷1年最大,增幅达74.54%,沉陷2年后逐渐接近对照值。(2)坡中柠条叶片V_j和M_o先增加后减少,ABS/RC、TR_o/RC明显减小,F_v/F_m、PIAB S和W_k变化不大。(3)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前2个排序轴共同解释了荧光参数-环境因子间关系的82.98%,其中土壤水和速效磷与第一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50。研究表明:采煤塌陷后坡上和坡下柠条叶片PSⅡ受损严重,反应中心通过耗散过剩的激发能减轻伤害;坡中柠条受PSⅡ采煤塌陷影响较小,反应中心通过可逆性失活进行自我保护;土壤水和速效磷含量是采煤沉陷区制约柠条PSⅡ光合生理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地下开采 柠条 叶绿素荧光 光合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