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浮泥沙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对亚洲苦草(Valisneria natans)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建勇 温文科 +4 位作者 邵留 于克锋 胡忠军 陶燕东 何培民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光照强度是沉水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采用Clark型氧电极研究了悬浮泥沙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共同作用对亚洲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将亚洲苦草种植于添加不同浓度悬浮泥沙(0.1、0.2、0.5、1.0 g&... 光照强度是沉水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采用Clark型氧电极研究了悬浮泥沙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共同作用对亚洲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将亚洲苦草种植于添加不同浓度悬浮泥沙(0.1、0.2、0.5、1.0 g·L–1)和斜生栅藻(105、106、107、108 cell·L–1)水体中,定期测定水体中斜生栅藻叶绿素a、光照强度及亚洲苦草光合放氧速率。结果表明:(1)各实验组斜生栅藻呈"S"型增长,且到达稳定期时间与悬浮泥沙浓度正相关,与藻细胞添加浓度负相关;(2)除对照组外,各实验组水体中光照强度曲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第3天各实验组的光照强度均出现了高峰值,而第3天以后,光照强度均开始下降,其中下降最快的是0.1g·L–1悬浮泥沙含量实验组,15 d后该组平均下降了57.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随着时间推移,各实验组亚洲苦草光合放氧速率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悬浮泥沙浓度1.0 g·L–1、藻细胞浓度为108 cell·L–1实验组下降最明显,15 d后降到了10.88μmol·g–1(FW)·h–1;(4)由可重复双因子方差分析可知悬浮泥沙和斜生栅藻对苦草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且添加不同藻细胞密度造成的组间差异明显大于悬浮泥沙含量造成的组间差异,这说明亚洲苦草光合放氧速率变化对藻细胞密度变化比悬浮泥沙含量变化更为敏感。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富营养化泥沙水体苦草群落衰退原因,且为沉水植被恢复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苦草 悬浮泥沙 斜生栅藻 光合放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两种单胞藻光合放氧和呼吸耗氧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波 李晓东 +1 位作者 雷衍之 李永函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1,共4页
采用改良后的黑白瓶法测定了蛋白核小球藻和裸甲藻在低温下的光合放氧和呼吸耗氧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蛋白核小球藻和裸甲藻仍具有一定的光合放氧能力。在光照度为2100lx,温度为-1℃时,蛋白核小球藻和裸甲藻叶绿素a光合放氧速... 采用改良后的黑白瓶法测定了蛋白核小球藻和裸甲藻在低温下的光合放氧和呼吸耗氧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蛋白核小球藻和裸甲藻仍具有一定的光合放氧能力。在光照度为2100lx,温度为-1℃时,蛋白核小球藻和裸甲藻叶绿素a光合放氧速率分别为(30.78±2.18)μmol/(mg·h)和(11.92±0.97)μmol/(mg·h);呼吸耗氧速率分别为(2.30±1.49)μmol/(mg·h)和(2.34±0.85)μmol/(mg·h)。在-1~4℃,2种单胞藻的净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耗氧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基本相似,均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增长,但其增长幅度随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核小球藻 低温 裸甲藻 光合放氧速率 呼吸耗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放氧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石兰馨 王邦锡 黄久常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2-136,共5页
小麦遭受渗透胁迫和土壤干旱胁迫后,叶切块以CO_2为底物的光合放氧速率明显降低;光补偿点升高,光饱和点下降;光合放氧滞后期延长,呼吸耗氧速率在胁迫初期上升,随胁迫加强又呈现下降趋势,叶绿体以CO_2为底物的光合放氧速率随叶水势降低递... 小麦遭受渗透胁迫和土壤干旱胁迫后,叶切块以CO_2为底物的光合放氧速率明显降低;光补偿点升高,光饱和点下降;光合放氧滞后期延长,呼吸耗氧速率在胁迫初期上升,随胁迫加强又呈现下降趋势,叶绿体以CO_2为底物的光合放氧速率随叶水势降低递降,复水后可恢复到接近对照水平,以上结果说明,呼吸耗氧过程对水分胁迫的反应部分地掩盖了总光合放氧的变化,而后者才是光合器受到伤害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片 水分胁迫 光合放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对蓝藻光合作用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康瑞娟 秦静芬 +2 位作者 汪晶 曹恩华 施定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关键词 荧光酶 鱼腥藻7120 光合放氧速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温度和pH对雨生红球藻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铭 李涛 +2 位作者 李爱芬 徐宁 张成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0-405,共6页
采用测定光合放氧速率和荧光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光照强度、温度和pH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CG-11绿色游动细胞阶段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pluvialis CG-11光合作用的饱和光强为109.1μmol/m2·s,最大... 采用测定光合放氧速率和荧光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光照强度、温度和pH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CG-11绿色游动细胞阶段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pluvialis CG-11光合作用的饱和光强为109.1μmol/m2·s,最大光合放氧速率为75.9μmolO2/mg Chla·h;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在25—30℃之间,温度在25℃时光合速率最大;pH在7.5—8.0范围内,光合效率较高,在pH为7.5时放氧速率最大,为75.5μmolO2/mg Chla·h。在实验pH条件下,H.pluvialisCG-11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在6.0—7.5范围内,Fv/Fm、Fv/F0、ΦPSⅡ和ETR值随pH升高而增大,pH为7.5时达到最大值,pH超过7.5时,Fv/Fm和Fv/F0值明显下降,而ΦPSⅡ和ETR的下降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光照强度 温度 PH 叶绿素荧光 光合放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奥帆基地海域漂浮浒苔光合生理特点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超 乔洪金 +5 位作者 潘光华 张宝玉 牛建峰 王广策 孙松 周百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5,共3页
研究了青岛奥帆基地海域漂浮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Muell)J.Ag.色素组成及含量、光合放氧及呼吸耗氧速率、P/R(净光合放氧速率/净呼吸耗氧速率)、抗氰呼吸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该海域漂浮浒苔的各项生理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研究了青岛奥帆基地海域漂浮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Muell)J.Ag.色素组成及含量、光合放氧及呼吸耗氧速率、P/R(净光合放氧速率/净呼吸耗氧速率)、抗氰呼吸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该海域漂浮浒苔的各项生理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且有抗氰呼吸的存在,生长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 (Muell)J.Ag. 电极 P/R(净光合放氧速率/净呼吸耗速率) 抗氰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光合作用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栩 李大鹏 +2 位作者 施定基 谭天伟 欧阳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27,共8页
裙带菜(Undariapinnatifida)幼孢子体光合作用效率和能力明显超过配子体,在17℃时,幼孢子体的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放氧速率分别为61.90μmol/(m2·s)和139.98μmol/(mg·h),而雌配子体分别为46.75μmol/(m2·s)和71.16μmo... 裙带菜(Undariapinnatifida)幼孢子体光合作用效率和能力明显超过配子体,在17℃时,幼孢子体的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放氧速率分别为61.90μmol/(m2·s)和139.98μmol/(mg·h),而雌配子体分别为46.75μmol/(m2·s)和71.16μmol/(mg·h);幼孢子体所含光合色素的含量明显高于配子体;此外,配子体77K荧光发射光谱的长波荧光发射峰在741nm处,而幼孢子体在705n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体 雌配子体 光合放氧速率 光合作用效率 裙带菜 光合色素 特性 荧光发射光谱 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半叶紫菜繁殖组织形成期间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云霞 王苗苗 +3 位作者 夏洞明 张涛 许璞 姜红霞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5-102,共8页
本实验将半叶紫菜华北变种(Porphyra katadai var.hemiphylla)叶状体的雌性营养组织(FV)和雄性营养组织(MV)在室内(5~20℃,10、80μmol/(m2.s))进行长期培养20 d,跟踪测定繁殖组织形成期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Yield、Fv/Fm)和光合放氧速... 本实验将半叶紫菜华北变种(Porphyra katadai var.hemiphylla)叶状体的雌性营养组织(FV)和雄性营养组织(MV)在室内(5~20℃,10、80μmol/(m2.s))进行长期培养20 d,跟踪测定繁殖组织形成期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Yield、Fv/Fm)和光合放氧速率,同时对组织块的发育情况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1)培养过程中繁殖组织的形成与各光合参数的降低是紧密相关的;(2)培养温度相同时,FV、MV在80μmol/(m2.s)下的成熟度较10μmol/(m2.s)的高,而同时各光合参数的降幅也更大;(3)相同光强下,各组织的发育程度表现为随实验范围内温度的上升而增加,MV培养物的光合活性在10℃时相对较高、20℃时最低,而FV培养物的光合活性则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降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叶紫菜华北变种 繁殖组织 叶绿素荧光 光合放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浓度对嗜碱绿球藻MC-1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熙 向文洲 +2 位作者 黄颖华 吕意华 吴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8-162,共5页
为了实现微藻的烟气培养,从而降低培养成本,达到减排目的,以1株嗜碱绿球藻Chlorococcum alkaliphilus MC-1为研究材料,检测不同浓度CO_2(5%、15%、50%、100%)对该藻光合放氧速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CO2浓度为5%时,该藻光合放氧速率... 为了实现微藻的烟气培养,从而降低培养成本,达到减排目的,以1株嗜碱绿球藻Chlorococcum alkaliphilus MC-1为研究材料,检测不同浓度CO_2(5%、15%、50%、100%)对该藻光合放氧速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CO2浓度为5%时,该藻光合放氧速率最大,平均值为117.60μmol/(h·mg)(以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叶绿素的放氧量计),生长状态也最好,平均生物量产率、平均比生长速率、平均CO2固定速率均最大,分别为(0.063±0.001)g/(L·d)、(0.201±0.001)d^(-1)、(0.188±0.002)g/(L·d),最高生物量浓度为(0.778±0.006)g/L。当CO_2≥15%时,该藻光合作用和生长虽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当CO2浓度达到100%时,该藻光合放氧和生长状态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平均光合放氧速率为100.38μmol/(h·mg),平均生物量产率、平均比生长速率、平均CO_2固定速率分别为(0.048±0.002)g/(L·d)、(0.179±0.002)d^(-1)、(0.090±0.004)g/(L·d),最高生物量浓度为(0.613±0.017)g/L。以上结果表明,该藻对高浓度CO_2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是1株极具潜力的烟气减排藻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烟气 减排 CO2 光合放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油突变藻株Desmodesmus sp.D90G.19的光合作用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蕾 胡光荣 +3 位作者 范勇 袁程 杨晓红 李福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26,共6页
Desmodesmus sp.S-1藻株经重离子诱变后得到的-株突变体D90G.19,较其野生型的油脂产率提高了20.6%;同时对野生型和突变株的光合放氧速率,色素组成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进行了分析。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D90G-19的光合作用有如下特... Desmodesmus sp.S-1藻株经重离子诱变后得到的-株突变体D90G.19,较其野生型的油脂产率提高了20.6%;同时对野生型和突变株的光合放氧速率,色素组成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进行了分析。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D90G-19的光合作用有如下特点:1.D90G.19的光饱和点为500gmol/(m2·s),无论是在强光还是在弱光下,D90G-19的光合作用效率都显著高于其野生型;2.突变体D90G.19对高温的适应性比野生型强:3.在弱碱性条件下,D90G-19的光合效率的提升较之野生型更为显著。培养D90G-19的最佳光照强度应在250~400μmol/(m2·s)之间,最适温度在25~30℃,培养液pH值则以弱碱性为宜(7〈pH≤8)。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数据表明,突变体D90G-19的光合作用系统在强光下的损伤程度小于野生型,能够耐受更高的光强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modesmus SP 光合放氧速率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2+)对水鳖(Hydrocharis dubia)叶片生理生化及超微结构的毒害效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郝怀庆 施国新 +1 位作者 杜开和 徐勤松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Hg2 +对水鳖叶片光合放氧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膜透性、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超微结构的毒害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Hg2 +浓度的增加 ,水鳖叶片的光合放氧速率逐渐下降 ,呼吸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先升后降 ,而细胞膜透性则逐... 研究了不同浓度Hg2 +对水鳖叶片光合放氧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膜透性、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超微结构的毒害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Hg2 +浓度的增加 ,水鳖叶片的光合放氧速率逐渐下降 ,呼吸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先升后降 ,而细胞膜透性则逐渐上升 .电镜观察发现 ,水鳖叶细胞遭受Hg2 +毒害初期 ,染色质凝集 ,叶绿体中类囊体片层以及线粒体嵴突膨胀 .随着叶细胞遭受毒害程度的加深 ,核膜破裂 ,染色质与核质消失 ,叶绿体膨胀解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鳖 毒害效应 光合放氧速率 细胞膜透性 硝酸还原酶 超微结构 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果皮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32
12
作者 顾蕴洁 王忠 +1 位作者 陈娟 赵国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9-444,T001-T003,共9页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果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皮浸提液的吸收光谱和叶绿素含量、氧电极法测定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抗体免疫电泳法定量果皮中 Rubisco等方法 ,研究水稻果皮的发育过程、显微和超微结构以及生理功能 ,得到以...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果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皮浸提液的吸收光谱和叶绿素含量、氧电极法测定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抗体免疫电泳法定量果皮中 Rubisco等方法 ,研究水稻果皮的发育过程、显微和超微结构以及生理功能 ,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上表皮上没有气孔 ;中层细胞富含质体 ,通常外侧中层细胞内的质体为淀粉体 ,而靠近内侧的中层细胞 (含横细胞 )内的质体大多为叶绿体 ,叶绿体呈橄榄状 ,片层结构发达 ;果皮中色素的吸收光谱与叶片的叶绿素相似 ,即在蓝光区和红光区各有一个吸收峰 ,吸收峰分别在 4 4 0 nm和 6 6 0 nm处 ;花后 5 d、 10 d和 15 d的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分别为 2 .12 μg Chl/个颖果、 2 .4 8μg Chl/个颖果和 1.4 2 μg Chl/个颖果 ;果皮中存在着碳同化的关键酶 Rubisco,花后第 10 d时果皮中 Rubisco的含量最高 ;果皮在呈绿色时具有光合放氧的功能 ,但净光合速率比呼吸速率低 ,并有较长的光合滞后期 ;由于颖果表皮上无气孔 ,推测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 来自颖果的呼吸作用 ;果皮的发育和扩展情况影响着胚乳的发育和米的形态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果皮 结构 功能 叶绿体 叶绿素吸收光谱 光合放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匍匐翦股颖耐热突变体“粤选1号”能量水平研究
13
作者 涂庆华 莫亿伟 陈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研究草坪草匍匐翦股颖耐热突变体"粤选1号"在高温胁迫下光反应的能量供应对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亲本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合放氧速率、叶绿体ATPase活性、叶片ATP和ADP含量及其能荷值迅速下降,而"... 研究草坪草匍匐翦股颖耐热突变体"粤选1号"在高温胁迫下光反应的能量供应对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亲本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合放氧速率、叶绿体ATPase活性、叶片ATP和ADP含量及其能荷值迅速下降,而"粤选1号"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光合速率、光合放氧速率、ATPase活性及能荷值保持较高水平.表明"粤选1号"耐热性获得可能与"粤选1号"具有更多的能量供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光合速率 能荷 ATPASE活性 光合放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芳 丁刚 +2 位作者 王翔宇 房慧 吴海一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6-342,共7页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是近海环境有机污染物之一,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且能在生物体内富集和放大,对海洋生态系统形成严重威胁。本文以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比生长速率、叶绿素a含...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是近海环境有机污染物之一,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且能在生物体内富集和放大,对海洋生态系统形成严重威胁。本文以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比生长速率、叶绿素a含量、光合和呼吸速率、光合基因rbcL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等指标,研究了鼠尾藻对不同浓度DMP的响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的DMP(0.lmg/L)短时间内(≤15d)能促进鼠尾藻的生长和叶绿素a的合成,并使藻体的光合作用增强,诱导光合基因rbcL的表达,而在高浓度DMP(≥0.3mg/L)的作用下,鼠尾藻的生长速率、光合和呼吸速率、rbcL基因的表达量均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且DMP浓度越高,降幅越大。以上研究结果对了解DMP对鼠尾藻胁迫的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为保护海洋经济藻类的养殖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 叶绿素a 光合放氧速率 呼吸速率 RB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