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兴教授团队解析古老绿硫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原子结构
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5-785,共1页
2020年11月20日,《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张兴教授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Architecture of the photosynthetic complex from a green sulfur bacterium"(https://science. sciencemag. org/content/370/6519/eabb6350)。该... 2020年11月20日,《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张兴教授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Architecture of the photosynthetic complex from a green sulfur bacterium"(https://science. sciencemag. org/content/370/6519/eabb6350)。该团队率先解析了一种古老的光合细菌——绿硫细菌的光合反应中心空间结构,刷新了人类对古老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机制的认知,对于理解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认祖归宗"(即进化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于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探索改善体内缺氧环境,发现疾病新的诊治手段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光合反应中心 进化生物学 光合生物 原子结构 缺氧环境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细菌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膜电子转移研究
2
作者 赵杰权 邹永龙 +3 位作者 刘宝红 彭雪松 徐春和 孔继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86-1491,共6页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方法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的 2 ,3-双巯基丁二酸 ( DMSA)、聚二甲基二丙烯氯化铵 ( PDDA)及紫细菌 ( Rhodobacter sphaeroides)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体的有序复合膜 .使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该蛋白复合膜的电化学行...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方法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的 2 ,3-双巯基丁二酸 ( DMSA)、聚二甲基二丙烯氯化铵 ( PDDA)及紫细菌 ( Rhodobacter sphaeroides)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体的有序复合膜 .使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该蛋白复合膜的电化学行为 ,成功地检测到该蛋白内多电对的可逆或准可逆电子转移过程 ,探讨了紫细菌反应中心蛋白内各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外加电位驱动对各受体电位的影响 .同时 ,通过对方波信号的非线形拟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传递 电化学 紫细菌 光合反应中心 光合作用 色素蛋白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能量转化量子机制
3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4期609-610,共2页
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室温下观察到光合作用中能量转化的量子机制——相干作用(一种状态相互叠加的量子效应),并证明,正是这一量子机制使光合作用能很好地面对环境干扰。出版在《科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们研制出新一代转化效... 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室温下观察到光合作用中能量转化的量子机制——相干作用(一种状态相互叠加的量子效应),并证明,正是这一量子机制使光合作用能很好地面对环境干扰。出版在《科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们研制出新一代转化效率更高的太阳能电池。提高太阳光的有效转化率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他们希望借此降低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光合生物和某些细菌已掌握了这一过程:在万亿分之一秒内,其内的光合天线蛋白会将吸收到的太阳光的95%输送至光合反应中心,从而驱动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科学家 光合作用 量子效应 能量转化 机制 《科学》杂志 光合反应中心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Ⅱ中蛋白二级结构中β聚合效应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卫 徐春和 +6 位作者 李荣 陈张海 袁先璋 史国良 沈学础 沈允钢 陆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9-751,共3页
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 (FTIR)方法研究了光系统Ⅱ (PSⅡ )膜颗粒中蛋白二级结构在高温条件下的 β聚合效应。具有生物活性和高温蛋白的 β聚合样品的红外光谱测量温度均是室温 ,它们的酰胺Ⅰ吸收带被用来对两种样品的特性进行定量的... 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 (FTIR)方法研究了光系统Ⅱ (PSⅡ )膜颗粒中蛋白二级结构在高温条件下的 β聚合效应。具有生物活性和高温蛋白的 β聚合样品的红外光谱测量温度均是室温 ,它们的酰胺Ⅰ吸收带被用来对两种样品的特性进行定量的分析。光谱的分析方法采用了直接Lorentz线型拟合 ,光谱结果表明光系统Ⅱ二级结构在 40 0℃下发生热变性后 ,其红外光谱将发生很强的不可逆的变化。但其红外光谱与活性PSⅡ蛋白一样仍可用 3个Lorentz线型拟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Ⅱ 二级结构 β聚合效应 红外光谱 光系统Ⅱ FTIR 蛋白质 植物 光合反应中心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固氮酶的新见解
5
作者 P.N.F.Thoneley 李缙扬 李圭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8-9,共2页
光合成和氮的固定是人类食物来源的两个基本生命过程。荣获诺贝尔奖的紫色细菌绿色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viridis)的反应中心结构大大增强了对光合成的理解。现在在该刊物第533页Kim和Rees揭示了维涅兰德固氮菌固氮酶中钼铁蛋白2... 光合成和氮的固定是人类食物来源的两个基本生命过程。荣获诺贝尔奖的紫色细菌绿色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viridis)的反应中心结构大大增强了对光合成的理解。现在在该刊物第533页Kim和Rees揭示了维涅兰德固氮菌固氮酶中钼铁蛋白2.7A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并在它的结构组成和光合反应中心之间,鉴别出五种类似物(两类亚基;单方向电子转移;被包埋的可还原的底物位点;分开的质子和电子转移途径;与光采集和三磷酸腺苷水解相偶联的无效能量)。他们还提出了一个钼铁蛋白与进行电子转移和能量转导(三磷酸腺苷水解)的铁蛋白的联接模式。Rees研究小组最近解析了这种蛋白质的结构(2.9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反应中心 电子转移 固氮酶 光合 钼铁蛋白 维涅兰德固氮菌 无效能 晶体结构 单方向 转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