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北草原植物中的C_3和C_4光合作用途径 被引量:50
1
作者 殷立娟 王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以光合作用关键羧化酶PEPC和RuBPC活性比,并且参照叶片CO2补偿浓度,δ13C值和叶片解剖结构特点来鉴定东北草原区233种植物的C3,或C4光合作用途径。这些植物隶属于144属37科,其中137种为首次鉴定。8... 以光合作用关键羧化酶PEPC和RuBPC活性比,并且参照叶片CO2补偿浓度,δ13C值和叶片解剖结构特点来鉴定东北草原区233种植物的C3,或C4光合作用途径。这些植物隶属于144属37科,其中137种为首次鉴定。89种具有C4光合作用途径,隶属于55属17科;144种具有C3光合作用途径,隶属于94属28科。大多数C4种分布在禾本科(Poaceae)、莎草科(Cyper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和藜科(Chenopodi-aceae)。苋属(Amaranthus)、地肤属(Kochia)、狗尾草属(Setaria)和虎尾草属(Chloris)中的均为C4植物。C4植物的生境多为干草原和盐碱草地,而C3植物则主要分布于草甸草原和干草原。然而,C4植物对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途径 C3植物 C4植物 东北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 被引量:4
2
作者 何亚婷 刘文治 +1 位作者 党高弟 张全发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8-303,共6页
利用形态解剖法和模型判别分析法,对秦岭亚高山草甸的30种草本植物的C3、C4光合作用途径进行了鉴定。两种方法的结果有差异,但综合认为解剖的结果更为客观。在15科25属30种植物中,共鉴定出7种C4植物,属于6科7属,分别为细茎橐吾(Ligulari... 利用形态解剖法和模型判别分析法,对秦岭亚高山草甸的30种草本植物的C3、C4光合作用途径进行了鉴定。两种方法的结果有差异,但综合认为解剖的结果更为客观。在15科25属30种植物中,共鉴定出7种C4植物,属于6科7属,分别为细茎橐吾(Ligularia hookeri(C.B.Clarke)Hand.-Mazz.)、太白蓼(Polygonum taipaisha-nense Kung)、藜芦(Veratrum nigrum)、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粗边扁蕾(Gentianopsis scabromarginata)、假报春(Cortusa pekinensis),耳叶蟹甲草(Parasenecio auricul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途径 C3 植物 C4植物 秦岭 亚高山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