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可变衰减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鹰 江晓清 +1 位作者 李锡华 王明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70,共4页
光可变衰减器(VOA)作为波分复用(WDM)网络中关键的功率管理器件,能够实现信道均衡和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微电机械系统(MEMS)型和热光型VOA以其衰减范围宽、功耗低、体积小、易于集成等优点成为研究重点,热光特性极佳的聚合物材料则成为最... 光可变衰减器(VOA)作为波分复用(WDM)网络中关键的功率管理器件,能够实现信道均衡和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微电机械系统(MEMS)型和热光型VOA以其衰减范围宽、功耗低、体积小、易于集成等优点成为研究重点,热光特性极佳的聚合物材料则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热光材料.文章对已有的VOA器件作了概括分类,介绍了各种MEMS型VOA,还从热光材料的角度,总结了聚合物材料的研究成果,对已见报道的基于聚合物的各种热光型VOA进行了重点的描述和分析.最后给出了VOA的两种网络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可变衰减器 微电机械系统 效应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技术的光可变衰减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鲁菁 元秀华 +1 位作者 吴晓平 周日凯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3,共3页
基于液晶的电控双折射特性,从光路上设计了液晶光可变衰减器(VOA),并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用琼斯矩阵理论推导了其光传输矩阵,得出了光功率衰减与电压关系的表达式,并在理论上进行了仿真;最后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 基于液晶的电控双折射特性,从光路上设计了液晶光可变衰减器(VOA),并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用琼斯矩阵理论推导了其光传输矩阵,得出了光功率衰减与电压关系的表达式,并在理论上进行了仿真;最后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光可变衰减器 琼斯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型有机聚合物电光可变衰减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平平 邓满兰 +1 位作者 胡红武 余济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292,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导波共振的反射型聚合物电光可变光衰减器,它是利用聚合物薄膜的电光效应,通过电场控制衰减全反射(Attenuated-Total-Internal-Reflection)结构中入射光到导模的耦合效率,从而控制波导结构对入射光的吸收即衰减量.由于...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导波共振的反射型聚合物电光可变光衰减器,它是利用聚合物薄膜的电光效应,通过电场控制衰减全反射(Attenuated-Total-Internal-Reflection)结构中入射光到导模的耦合效率,从而控制波导结构对入射光的吸收即衰减量.由于器件核心结构为衰减全反射结构,整个器件无运动部件,因此器件具有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工艺简单和成本低廉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衰减器 聚合物 效应 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型光可变衰减器的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春荣 汪洁 吴文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5-268,共4页
通过熔融拉锥工艺制备熔锥光纤,将两熔锥光纤以一定的方式装配在二维精密微调架上,制备光纤型光可变衰减器。利用光信号在光纤锥形区特有的传输和耦合特性,实现了光纤间的耦合,耦合效率决定了光能量的衰减程度,从而决定了光纤型光可变... 通过熔融拉锥工艺制备熔锥光纤,将两熔锥光纤以一定的方式装配在二维精密微调架上,制备光纤型光可变衰减器。利用光信号在光纤锥形区特有的传输和耦合特性,实现了光纤间的耦合,耦合效率决定了光能量的衰减程度,从而决定了光纤型光可变衰减器的性能。用耦合模理论分析了锥形光纤间的传输和耦合性质,并从实验上给出了两锥形光纤间的耦合与两锥形光纤间的距离的关系,为制备光纤型光可变衰减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衰减器 锥形 传输和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体光阑的微流控可变光衰减器阵列
5
作者 万静 俞廷杰 +2 位作者 陈建松 周瑞 万洪丹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9-614,共6页
可变光衰减器(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VOA)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电子系统中,然而很少有VOA阵列的报道。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液体光阑的微流控VOA阵列,利用螺旋形轨道实现多光束能量同步非等量衰减,或者使用环形轨道同步等量衰减,其... 可变光衰减器(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VOA)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电子系统中,然而很少有VOA阵列的报道。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液体光阑的微流控VOA阵列,利用螺旋形轨道实现多光束能量同步非等量衰减,或者使用环形轨道同步等量衰减,其中液体光阑的通光孔径通过介质上电润湿效应调节。该VOA阵列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灵活调整多光束之间的衰减比以实现多信道功率均衡。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微流控VOA阵列具有超越一般VOA阵列的宽衰减范围(0-100%衰减)和很小的插入损耗(0.26 dB),响应时间为0.1 ms,对偏振不敏感。它也能兼作光开关阵列。所提VOA阵列展示了集成和高性能的潜力,并为应用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可变衰减器阵列 液体 介质上电润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弯曲聚合物热光型可变衰减器的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昊 江晓清 +3 位作者 李鹰 杨建义 李锡华 王明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20-922,共3页
提出一种热光聚合物可变光衰减器 (VOA)的设计分析 ,利用S弯曲的波导提高衰减效率 ,BPM法模拟中验证其衰减动态范围可达 6 0dB ,实现 6 0dB的衰减计算功耗为 6 0mW ,附加弯曲损耗小于 0 .3dB 并且具有很好的极化独立性 ,串扰低 ,尺寸小 。
关键词 光可变衰减器(VOA) S弯曲波导 效应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透镜边沿模拟顶角可调棱镜的可变光衰减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陶 梁忠诚 徐荣青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78-1481,共4页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集成可变透镜的可变光衰减器.该器件以具有圆柱状通孔的精密套管为透镜腔,套管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连接输入/输出光纤准直器.准直器的光轴穿过可变透镜边沿而非中心,可变透镜边沿模拟顶角可调棱镜,形成“输入准直器...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集成可变透镜的可变光衰减器.该器件以具有圆柱状通孔的精密套管为透镜腔,套管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连接输入/输出光纤准直器.准直器的光轴穿过可变透镜边沿而非中心,可变透镜边沿模拟顶角可调棱镜,形成“输入准直器+可调液体棱镜+输出准直器”的结构.通过电湿效应形成顶角可调的棱镜效应,使输入光纤准直器发出的光偏离输出光纤准直器最佳接收位置,进而实现光纤准直器耦合光强的调控,达到光的衰减控制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光衰减器的衰减范围达到2~53dB,可用于光通信实验的演示和学生实验等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可变衰减器 可变液体透镜 模拟棱镜 顶角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变光衰减器的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少丽 刘德森 +1 位作者 吴建伟 徐秋霜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3-64,共2页
介绍一种新型光衰减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温度特性。实验中采用在线温度特性测试法得到了新型光衰减器的插入损耗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曲线。
关键词 可变衰减器 损耗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热光型可变光衰减器的闭环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潘昊 陈哲 +1 位作者 张云聪 张凌童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9,共4页
根据全光纤热光型变光衰减器(FTOVOA)的光电特性提出了针对该型FTOVOA的闭环控制的设计,并研制了该型FTOVOA的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当FTOVOA衰减量小于35dB时,闭环控制系统使光衰减量漂移小于±0.23dB。通过引入闭环控制不... 根据全光纤热光型变光衰减器(FTOVOA)的光电特性提出了针对该型FTOVOA的闭环控制的设计,并研制了该型FTOVOA的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当FTOVOA衰减量小于35dB时,闭环控制系统使光衰减量漂移小于±0.23dB。通过引入闭环控制不仅改善了全光纤热光型可变光衰减器的稳定性,而且使这种电流控制型的可变光衰减器变为一种电压控制型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衰减器 侧边抛磨 纤器件 闭环控制 功率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LC的可变光衰减器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仲志成 刘彩霞 +5 位作者 张歆东 王明峰 唐勇 贾翠萍 薛海林 陈维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A期1744-1746,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低成本、小体积的的液晶可变光衰减器的设计与制作.该衰减器采用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使其填充在经过耦合的带透明导电电极的两根单模光纤的间隙里,利用聚合物分散液晶在不同电场强度下引起的光的散射效应的变化,来实现...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低成本、小体积的的液晶可变光衰减器的设计与制作.该衰减器采用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使其填充在经过耦合的带透明导电电极的两根单模光纤的间隙里,利用聚合物分散液晶在不同电场强度下引起的光的散射效应的变化,来实现对光路能量的可控连续衰减.采用体硅微细加工技术术成功地制作出了这种衰减器,并对器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传输的光波长为1550nm时,该衰减器的插入损耗为0.85dB;衰减的最大范围为0.85dB-14.21dB;驱动电压范围9V^57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衰减器(VOA)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 插入损耗 微电子机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MEMS可变光衰减器的微磁执行器
11
作者 吴茂松 杨春生 +2 位作者 茅昕辉 赵小林 蔡炳初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探讨了新型可变光衰减器——光纤横向偏移型MEMS可变光衰减器的微磁驱动方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微磁执行器设计时应遵从的原理,讨论和设计了微磁执行器的各个参数,新开发了结合使用正胶(AZ-4000系列)和负胶(SU-8系列)的UV-LIGA工艺:在制作... 探讨了新型可变光衰减器——光纤横向偏移型MEMS可变光衰减器的微磁驱动方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微磁执行器设计时应遵从的原理,讨论和设计了微磁执行器的各个参数,新开发了结合使用正胶(AZ-4000系列)和负胶(SU-8系列)的UV-LIGA工艺:在制作了光纤定位槽的基片上溅射Cr/Cu作为电镀种子层,涂布正胶,紫外光刻得到电镀模具,电镀Cu和FeNi分别得到线圈的下层、中层和上层以及铁芯;在完成下层和中层后,分别进行一次负胶工艺以形成电绝缘层和后续结构的支撑平台,即涂布负胶覆盖较下层结构,光刻开出了通往较上一层的通道并使SU-8聚合、交联以满足性能要求。并运用该工艺实现了微磁执行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执行器 微机电系统 MEMS 可变衰减器 电感器 V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化硅/聚合物混合集成低功耗可变光衰减器
12
作者 宋倩倩 雷建平 陈开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5,共6页
利用具有相反热光特性的氮氧化硅与聚合物材料,采用混合集成波导结构设计了一种低功耗S型可变光衰减器.该衰减器以聚合物为芯层材料,氮氧化硅为包层材料,在弯曲波导上方制作加热电极从而通过热光效应来实现可调谐的衰减功能.理论... 利用具有相反热光特性的氮氧化硅与聚合物材料,采用混合集成波导结构设计了一种低功耗S型可变光衰减器.该衰减器以聚合物为芯层材料,氮氧化硅为包层材料,在弯曲波导上方制作加热电极从而通过热光效应来实现可调谐的衰减功能.理论分析表明,对于1.55/xm的工作波长,衰减器实现50dB的衰减仅需要3.6mW的功率.实验结果可实现0~40dB的衰减范围,相应的最大温度变化为70.4℃,器件插入损耗为5.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衰减器 原理 混合集成 氮氧化硅 聚合物 S弯曲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铁电陶瓷的高速可变光衰减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捷 曹永良 +2 位作者 章献民 陈抗生 邹英寅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2,26,共3页
透明铁电陶瓷具有很高的电光效应和快速的响应时间,但其存在回滞效应且受温度影响大,存在稳定性问题。该文采用后反馈闭环控制技术,有效地克服了这一缺点,制成了高性能的高速可变光衰减器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模块的响应时间约10μs... 透明铁电陶瓷具有很高的电光效应和快速的响应时间,但其存在回滞效应且受温度影响大,存在稳定性问题。该文采用后反馈闭环控制技术,有效地克服了这一缺点,制成了高性能的高速可变光衰减器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模块的响应时间约10μs,衰减动态范围大于25 dB,插入损耗小于0.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衰减器 透明铁电陶瓷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光衰减器中高斯光束的衍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琨 孙军强 +1 位作者 李传文 罗勇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70,共4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法计算了高斯光束经光衰减器的挡光片阻挡后产生的衍射特性,给出了近似的衍射光强分布表达式。根据表达式,绘制了衍射光能量分布图,并实际测试了准直器出射光通过挡光片后的衍射光强分布。对比了数值计算和实际测试结果,... 应用傅里叶变换法计算了高斯光束经光衰减器的挡光片阻挡后产生的衍射特性,给出了近似的衍射光强分布表达式。根据表达式,绘制了衍射光能量分布图,并实际测试了准直器出射光通过挡光片后的衍射光强分布。对比了数值计算和实际测试结果,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衰减器 高斯 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电反射式可变光衰减器WDL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薇 周日凯 +1 位作者 胡强高 马洪勇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50,共4页
文章采用矩阵光学方法,结合高斯光束耦合理论,推导出了反射式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可变光衰减器(VOA)波长—损耗相关特性公式;对透镜和插针之间空气隙的长度d1、透镜的长度d2、C透镜折射率和曲率半径等影响波长相关损耗(WDL)的因素进行... 文章采用矩阵光学方法,结合高斯光束耦合理论,推导出了反射式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可变光衰减器(VOA)波长—损耗相关特性公式;对透镜和插针之间空气隙的长度d1、透镜的长度d2、C透镜折射率和曲率半径等影响波长相关损耗(WDL)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出了影响波长—损耗相关特性的几个关键因素,这些结果对研制反射式VOA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波长相关损耗 矩阵 可变衰减器 高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成本光通信用MEMS可变光衰减器
16
作者 李海军 杨拥军 +3 位作者 王建军 徐永青 郑七龙 陈维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A期1731-1734,共4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新型体硅微机械加工工艺研制的低成本光通信用微机械可变光衰减器.根据光通信系统对可变光衰减器的插入损耗低、动态衰减范围大、响应时间短等技术要求,对器件的机械模型结构和光耦合模型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表明器件的... 介绍了一种采用新型体硅微机械加工工艺研制的低成本光通信用微机械可变光衰减器.根据光通信系统对可变光衰减器的插入损耗低、动态衰减范围大、响应时间短等技术要求,对器件的机械模型结构和光耦合模型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表明器件的动态衰减范围≥50dB,插入损耗≤0.8dB,回波损耗≤-45dB,波长相关损耗≤0.2dB,偏振相关损耗≤0.25dB,响应时间<1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 学微机电系统 可变衰减器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形状孔的挡光片式可变光衰减器
17
作者 吴凌寻 万静 +2 位作者 段鹏飞 薛凤兰 胡芳仁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53,共4页
光衰减器在解决信道功率平衡、光纤系统指标测量和全光网络的功率匹配等问题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基于高斯光束传播及衍射场理论分析,研究了挡光片型可变光衰减器内部光场的分布情况。基于矩形、三角形、圆形3种挡光片,对挡光片... 光衰减器在解决信道功率平衡、光纤系统指标测量和全光网络的功率匹配等问题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基于高斯光束传播及衍射场理论分析,研究了挡光片型可变光衰减器内部光场的分布情况。基于矩形、三角形、圆形3种挡光片,对挡光片型光衰减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与理论结果的比较,得到了3种挡光片的位置与衰减量关系曲线,结果表明,三角形挡光片光衰减器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可变衰减器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光衰减器的光衰减量线性补偿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钟慧 晏辉鸣 吴兴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26-829,共4页
设计制成一种数字化电磁驱动微机械MOEMS可调光衰减器 与传统可调光衰减器相比 ,该器件不仅可实现光衰减量数字化电控调节 ,并且可通过器件结构的优化设计 ,对光衰减量的非线性进行补偿 ,最终得到线性衰减 器件性能测试表明 ,插入损耗... 设计制成一种数字化电磁驱动微机械MOEMS可调光衰减器 与传统可调光衰减器相比 ,该器件不仅可实现光衰减量数字化电控调节 ,并且可通过器件结构的优化设计 ,对光衰减量的非线性进行补偿 ,最终得到线性衰减 器件性能测试表明 ,插入损耗IL <0 .3dB ,偏振相关损耗PDL <0 .1dB ,波长相关损耗WDL <0 .2dB ,衰减范围 0~ 4 0dB ,回波损耗RL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系统(MOEMS) 可变衰减器 电磁驱动 微位移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制作可变光衰减片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思乡 江征风 +1 位作者 胡业发 许远忠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4,共2页
介绍了一种制作可变光衰减器用衰减片的新方法,即采用曲线型沉积孔挡板,结合基片旋转,在玻璃基底上获得厚度线性变化的溅射金属膜层,形成可变光衰减器。
关键词 可变衰减器 金属膜 溅射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益钳制掺铒光纤放大器特性研究
20
作者 曹斌 马孝江 张志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5-347,共3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基于环形激光腔的增益钳制掺铒光纤放大器.得到了较好的增益钳制效果和增益平坦度,利用980n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12m长掺铒光纤形成激光增益,观测到30nm增益带宽.通过反馈1520nm激光,在可变衰减器不同值测量了输入信号从-40... 报道了一种新型基于环形激光腔的增益钳制掺铒光纤放大器.得到了较好的增益钳制效果和增益平坦度,利用980n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12m长掺铒光纤形成激光增益,观测到30nm增益带宽.通过反馈1520nm激光,在可变衰减器不同值测量了输入信号从-40~10dBm的增益,其小信号增益被钳制在16dB.可为40个波分复用(WDM)信道波长提供增益钳制及平坦的放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纤放大器 增益谱 增益钳制 可变衰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