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PC处理对不同棉花品种生理生育特性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刘铨义 冯杨 +3 位作者 王国平 王文博 曾庆涛 蔡晓莉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进行了DPC(缩节安)对新陆早36号、993和新陆中26号棉花品种的生理生育特性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理上DPC可以促使叶绿素合成,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全效能强;在生育上DPC可以有效地降低果枝始节、始节高和株高,增加有效果台数、单株... 进行了DPC(缩节安)对新陆早36号、993和新陆中26号棉花品种的生理生育特性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理上DPC可以促使叶绿素合成,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全效能强;在生育上DPC可以有效地降低果枝始节、始节高和株高,增加有效果台数、单株成铃和铃重,减少脱落。打顶后喷施缩节安,可以塑造棉花理想株型,对倒二枝果枝长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倒三枝,最小是倒一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DPC 生理生育特性 SPAD值 叶片氮含量N% 光化学效率fv/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芒果品种的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研究初报 被引量:20
2
作者 蔡楚雄 邓雄 +3 位作者 曹洪麟 刘世平 许凯扬 叶万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19,共3页
通过对杉林Ⅰ、红金煌、金煌、爱文、红凯特、海顿等 6个芒果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的研究 ,发现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的上升 ,光化学效率Fv/Fm值逐渐降低 ,说明中午几种芒果的光合作用光抑制的存在。不同品种Fv/Fm值下降波谷发生时间... 通过对杉林Ⅰ、红金煌、金煌、爱文、红凯特、海顿等 6个芒果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的研究 ,发现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的上升 ,光化学效率Fv/Fm值逐渐降低 ,说明中午几种芒果的光合作用光抑制的存在。不同品种Fv/Fm值下降波谷发生时间、最大降幅 ,以及恢复的时间和程度也有差异。 6个芒果品种中 ,海顿的Fv/Fm值最高 ,而且 1天内变化最小 ,可能与其耐光抑制较强有关。建议通过遗传手段培育筛选出耐光抑制的优良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品种 叶绿素荧光 日变化 fv/fm 光化学效率 光抑制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高CO_2胁迫对被甲栅藻(Scenedesmus armatus)生理活性和细胞结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敏 陈珊 +1 位作者 刘国祥 胡征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439-444,共6页
以被甲栅藻(Scenedesmusarmatus)为材料研究极高浓度CO2对其生理活性和细胞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被甲栅藻能在60%的CO2浓度下快速生长,在5%、20%、40%、60%、80%、100%CO2浓度下的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228、0.925、0.741、0.305、0.042、... 以被甲栅藻(Scenedesmusarmatus)为材料研究极高浓度CO2对其生理活性和细胞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被甲栅藻能在60%的CO2浓度下快速生长,在5%、20%、40%、60%、80%、100%CO2浓度下的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228、0.925、0.741、0.305、0.042、0.001g·L-1·d-1DW。通入极高浓度CO2(20%、40%)后,被甲栅藻细胞的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24h内明显下降,对PSII抑制作用较明显;其后,随培养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恢复正常。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显示极高CO2浓度下培养了6d的藻细胞体积稍膨大、颗粒化,色素体结构相对不完整,类囊体膜结构略显松散,蛋白核消失,细胞内的液泡数目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高CO2胁迫 被甲栅藻 PSⅠ光化学效率(fv/fm) 亚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浓度对小球藻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先富 马沛明 +1 位作者 刘国祥 胡征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共6页
常通过对藻类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甄别水体的营养状态。实验以小球藻(Chlorella sp.)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对象,研究它们在不同磷浓度下藻细胞480 nm和665 nm吸光度的比值(OD480/665)、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常通过对藻类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甄别水体的营养状态。实验以小球藻(Chlorella sp.)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对象,研究它们在不同磷浓度下藻细胞480 nm和665 nm吸光度的比值(OD480/665)、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m)、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等的响应及其作为营养状态指标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磷浓度与小球藻OD480/665负相关;而铜绿微囊藻OD480/665值与磷浓度相关性不明显。P缺乏能导致小球藻和微囊藻F v/Fm降低。小球藻产生的APA与培养基中磷含量负相关,而铜绿微囊藻产生碱性磷酸酶的量与培养基中磷含量关系并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OD480/665、Fv/Fm、APA可以反映小球藻磷限制情况,不能反映铜绿微囊藻磷限制情况;藻类生理生化指标对磷的响应与种类有关,用来指示营养限制情况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细胞480 nm和665 nm吸光度的比值(OD480 665) 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 碱性磷酸酶活性(APA) 营养限制指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形态对向日葵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谭万能 李秧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91-1194,共4页
利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向日葵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O3- - N NN 处理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重显著高于NH4 + - N AA 处理,施用NO3- - N的植株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Pn 和较低的气孔导度 Cs 、细胞间隙CO2 浓度 Ci ... 利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向日葵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O3- - N NN 处理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重显著高于NH4 + - N AA 处理,施用NO3- - N的植株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Pn 和较低的气孔导度 Cs 、细胞间隙CO2 浓度 Ci .不同处理之间Fv/ Fm没有显著差异,NN处理的植株PS 线性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 、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都显著高于AA处理的植株;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N则明显低于AA处理的植株.碳同化受到抑制是NH4 + - N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功能 氮素形态 向日葵 生长 光化学荧光猝灭 NH4^+-N 净光合速率 CO2浓度 fv/fm 试验研究 气孔导度 细胞间隙 不同处理 量子效率 电子传递 传递效率 PSⅡ 植株 叶面积 干物质 碳同化 AA 株高 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抗坏血酸对姜离体叶片光抑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金丽 王绍辉 张振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41-2046,共6页
以莱芜生姜(Zingiber of ficinale Rosc.)离体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抗坏血酸(AsA)对强光照射下姜离体叶片光抑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强光条件下,姜离体叶片的Fv/Fm、qP和qN随强光照射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 以莱芜生姜(Zingiber of ficinale Rosc.)离体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抗坏血酸(AsA)对强光照射下姜离体叶片光抑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强光条件下,姜离体叶片的Fv/Fm、qP和qN随强光照射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在照光10~30min,较低浓度AsA(10、50、100mmol·L-1)处理的Fv/Fm高于CK和150mmol·L-1AsA处理。10mmol·L-1AsA处理的叶片qP值始终高于对照,所有AsA处理qN都高于对照。AsA处理叶片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高于对照。强光照射30min时,10、50、100mmol·L-1AsA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高于对照和高浓度的AsA处理(150mmol·L-1),尤以10mmol·L-1AsA处理最佳,Fv/Fm和qP分别比对照高7.22%、15.88%,qN和抗氧化酶活性也维持较高水平。研究表明外源AsA对强光引起的姜叶片光抑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离体叶片 抗坏血酸 光抑制 fv/fm 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 光化学猝灭系数 超氧化物岐化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浓度下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及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晓昌 许可 +1 位作者 黄悦 罗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3,共7页
磷(P)常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之一,对藻类生长及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实验对象,测定低磷浓度下小球藻的生物量、营养盐的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氮磷浓度范围(NO_3-... 磷(P)常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之一,对藻类生长及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实验对象,测定低磷浓度下小球藻的生物量、营养盐的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氮磷浓度范围(NO_3-N:1~8 mg/L;PO_4~3-P:0.2~1.0 mg/L),小球藻生物量受初始磷浓度的影响较大,P=0.4 mg/L时小球藻生长最好.在实验磷浓度范围内,初始供磷水平影响小球藻对外源氮的吸收利用,氮(N)的吸收量会随着初始供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在固定磷浓度条件下,提高氮浓度,小球藻叶绿体中PSⅡ反应中心的最大光合作用效率(F_v/F_m)均值也会随之增加,发生磷胁迫的F_v/F_m阈值为0.18~0.24.F_v/F_m值可综合表征小球藻的生长指标、氮和磷的吸收利用率并且研究营养盐胁迫下藻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氮(N) 磷(P) 磷胁迫 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不同补充方式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健 高春蕾 +3 位作者 李艳 姜美洁 张镱 王宗灵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7-497,共11页
实验室条件下探讨经过磷酸盐限制后,2种不同补给方式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磷限制后,在一次性添加和脉冲式添加2种磷酸盐补充方式下,塔玛亚力山大藻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71d-1和0.63d-1,明显高于在f/2培养... 实验室条件下探讨经过磷酸盐限制后,2种不同补给方式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磷限制后,在一次性添加和脉冲式添加2种磷酸盐补充方式下,塔玛亚力山大藻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71d-1和0.63d-1,明显高于在f/2培养液条件下的0.40d-1;同时,一次性添加组所达到的最大生物量明显高于脉冲式添加组(P<0.05),表明在寡磷酸盐海区,一旦磷酸盐得到丰富补充后,浮游植物会暴发性增长,极易引发赤潮。但是,2组在光能转化效率Fv/Fm值和毒素变化方面都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前6d受到磷酸盐限制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其光能转换效率值Fv/Fm从0.62降至0.40,单位细胞毒素含量却是在f/2培养液条件下的6倍;而添加磷酸盐后,Fv/Fm值在3d内迅速升至0.60,细胞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单位细胞毒素含量却开始降低。至培养结束时,Fv/Fm值缓慢降低至0.40左右,单位细胞毒素含量分别为0.73和0.78pgSTXeq/个,与f/2培养液条件下的0.76pgSTXeq/个相当。HPLC测定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南海株毒素含量主要是由GTX1,GTX4,neoSTX和C2四类组分构成,其和占总毒素含量的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磷酸盐 光能转化效率(fv/fm)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