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化学荧光分析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范传刚 刘道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72,共5页
对近年来光化学荧光分析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药、农药及维生素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评述,引用文献46篇。
关键词 光化学荧光分析 维生素 农药 药物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光浩 于振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19,8,共6页
由化学反应提供能量而导致的光辐射现象称为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简称CL)。以化学发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具有设备简单、灵敏度高和线性响应范围宽等优点。CL 技术自上世纪下半叶问世,因受到当时光电设备技术的限制发展缓慢,到了... 由化学反应提供能量而导致的光辐射现象称为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简称CL)。以化学发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具有设备简单、灵敏度高和线性响应范围宽等优点。CL 技术自上世纪下半叶问世,因受到当时光电设备技术的限制发展缓慢,到了六十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电子现代技术和高灵敏的光电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研究和测量化学发光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光化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玉梅 叶少琼 +1 位作者 李平 姜秀英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7-338,共2页
目的 :探讨由 Ig E介导的 型变态反应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及考察 MAST- CAL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MAST- CAL法 (多种抗原光化学分析法 )检测了 180例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 Ig E水平 ,分析各种致敏原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由 Ig E介导的 型变态反应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及考察 MAST- CAL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MAST- CAL法 (多种抗原光化学分析法 )检测了 180例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 Ig E水平 ,分析各种致敏原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结果 :180例病人中 ,吸入组检出阳性 62例 ,阳性率 34 .4 4 % ,常见的吸入过敏原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 ;食物组检出阳性为 53例 ,阳性率为 2 9.4 4 % ,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黄豆、吞拿鱼。结论 :由 Ig E介导的 型变态反应仅占荨麻疹病因的一部分 ,南方地区常见的吸入过敏原为粉尘螨及屋尘螨。 MAST- CAL检测法在检测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 Ig E水平上可提供可靠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特异性IGE 多种抗原光化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HAA-CHCl_3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水中的铁
4
作者 鞠美庭 袁存光 冯成武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A00期131-133,共3页
将乙酰丙酮、环乙酮、氯仿按一定比例混合成萃取溶剂,可以在酸性介质中有效地萃取Fe^(3+),然后将有机萃取液直接吸入火焰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验证明,该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关键词 萃取 乙酰丙酮 环己酮 氯仿 光化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Angelica sinensi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名剑 孙贤军 +3 位作者 戴云辉 郭方遒 黄兰芳 梁逸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430-436,共7页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coupled with chemometric resolution upon two- dimensional data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s of Angelica sinensis.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coupled with chemometric resolution upon two- dimensional data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s of Angelica sinensis.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s of Angelica sinensis root were identified by GC-MS with the help of subwindow factor analysis (SFA) method resolving two-dimensional original data into mass spectra and chromatograms. 76 of 97 separated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 of Angelica sinensis root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and they account for about 91.36% of the total cont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gustilide, butylene phthalide, 2-methoxy-4-vinylphenol, carvacrol, allo-ocimene,2,6,6-trimethylbicyclo-[3,1,1]hept-2-ene are the main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 of Angelica sinensis r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elica sinensis CHEMOMETRICS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subwindow facto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