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光光催化-好氧生物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凤艳 尚红超 +2 位作者 苏增 郑志宏 翟鸿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782-13784,共3页
[目的]加强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提高染料废水处理效率。[方法]采用自制的日光光催化与好氧生物降解在同一反应器同时进行的装置降解印染废水。考察了溶液pH值、催化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曝气量等单因素以及单一染料和混合染料的影响。[... [目的]加强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提高染料废水处理效率。[方法]采用自制的日光光催化与好氧生物降解在同一反应器同时进行的装置降解印染废水。考察了溶液pH值、催化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曝气量等单因素以及单一染料和混合染料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条件为:GR进水浓度为20.0 mg/L,曝气量为60.0 ml/min,pH值为3.0,催化剂投加量为0.6 mg/L。此时影响光催化降解去除率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进水浓度,曝气量,pH值,催化剂投加量。日光光催化-好氧生物降解单一染料B-4BLN、GR废水的染料去除率分别为85.66%、76.93%,COD去除率分别为90.67%、83.33%;此时,日光光催化降解对单一染料B-4BLN、GR废水的染料去除率分别45.78%、36.54%,相应的COD去除率分别为44.18%、28.41%。因此,组合工艺在染料和COD去除方面均比单一的日光光催化要好。虽然二氧化钛对微生物有少量毒性,但不影响好氧菌的活性。[结论]日光光催化-好氧生物降解单一染料和混合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都比较好,且此组合工艺具有成本低、投资少、工艺简单等特点,采用日光催化降解与好氧降解在同一反应器同时进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好氧生物降解 活性墨绿 酸性大红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好氧生物降解处理染料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邵坚 翟鸿飞 刘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61,63,共3页
考察了pH值、催化剂用量、酸性大红(GR)染料初始浓度、曝气量对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GR染料去除的较佳反应条件:pH值为3,催化剂投加量为0.6 mg/L,GR染料进水浓度为20 mg/L,曝气量为60 mL/min。在较佳反应条件下,对光催化工艺、好氧... 考察了pH值、催化剂用量、酸性大红(GR)染料初始浓度、曝气量对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GR染料去除的较佳反应条件:pH值为3,催化剂投加量为0.6 mg/L,GR染料进水浓度为20 mg/L,曝气量为60 mL/min。在较佳反应条件下,对光催化工艺、好氧生物降解工艺和光催化-好氧生物降解组合工艺处理单一染料废水效果进行了比较,并考察了组合工艺处理混合染料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反应5 h时,组合工艺对单一染料废水中活性墨绿(B-4BLN)和GR染料的去除率分别为85.66%和76.93%,去除效果明显高于单一工艺;组合工艺对混合染料废水中B-4BLN和GR染料的去除率分别为83.76%和7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好氧生物降解 酸性大红 活性墨绿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研究
3
作者 安明泽 张兵兵 +4 位作者 杨照 陈蔚洁 王盛 薛斌 秦舒浩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7-2178,共12页
构建具有高效电荷迁移效率和丰富活性位点的梯形(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是提升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采用典型的水热结合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催化剂(TBC)。催化剂结构表征和原位XPS测试... 构建具有高效电荷迁移效率和丰富活性位点的梯形(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是提升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采用典型的水热结合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催化剂(TBC)。催化剂结构表征和原位XPS测试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的TBC550催化剂主要由生物炭和TiO_(2)锐钛矿与金红石相组成,与之构建的TiO_(2)锐钛矿与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可促进光生载流子通过生物炭、锐钛矿-金红石的界面进行转移。同时,当光照射在TBC550催化剂界面上时,在内置电场、带边弯曲和库仑力的协同作用下,促进了氧化能力的光生电子与还原能力的光生空穴复合,抑制了氧化能力的光生空穴与还原能力的光生电子转移,进而使电子和空穴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此外,在紫外、可见和模拟太阳光照射下,TBC550催化剂对四环素(TC)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分别为96.5%、78.3%和89.1%,且5次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研究工作可以丰富我们对新型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的认识,为未来使用太阳能驱动光催化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提供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 S型同质结 光催化降解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陶瓷为生物膜载体的光催化/生物一体式反应器降解2,4,6-三氯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雨婷 张辰媛 +1 位作者 朱格 张永明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9-682,共4页
采用蜂窝陶瓷作为生物膜载体并与紫外光催化构成了一体式的光催化/生物降解反应器。利用该反应器对2,4,6-三氯酚(TCP)进行生物降解时,可以明显地减缓TCP对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与单独生物降解方法相比,这种耦合方式可以使TCP的去除速率几... 采用蜂窝陶瓷作为生物膜载体并与紫外光催化构成了一体式的光催化/生物降解反应器。利用该反应器对2,4,6-三氯酚(TCP)进行生物降解时,可以明显地减缓TCP对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与单独生物降解方法相比,这种耦合方式可以使TCP的去除速率几乎提高了1倍。动力学分析表明,单独生物方法降解TCP时,表现为自抑制的Aiba模型,而将紫外光催化与生物降解耦合对TCP进行降解时,则表现为无抑制的Mono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氯酚 光催化 生物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和咪唑衍生物的超分子钴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光催化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明凤 顾江红 +1 位作者 卢森源 徐中轩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5-492,共8页
本文以咪唑衍生物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法与钴离子制备出两个配位聚合物:{[Co(DTA)(1,4-DIB)(H_(2)O)]·H_(2)O}_(n)(1)和[Co(DTA)(1,3-BMIB)]_(n)(2)(1,4-DIB=1,4-二(1H-咪唑-1-基)苯;1,3-BMIB=1,3-二(4-甲基-1H-咪唑-1-基)苯;H_(2)... 本文以咪唑衍生物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法与钴离子制备出两个配位聚合物:{[Co(DTA)(1,4-DIB)(H_(2)O)]·H_(2)O}_(n)(1)和[Co(DTA)(1,3-BMIB)]_(n)(2)(1,4-DIB=1,4-二(1H-咪唑-1-基)苯;1,3-BMIB=1,3-二(4-甲基-1H-咪唑-1-基)苯;H_(2)DTA=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热失重、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固体紫外-可见光谱等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证实配合物1和2是通过二维结构堆积成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粉末衍射测试则显示两个配合物在水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两个配合物属半导体材料,对紫外-可见光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在光催化实验中,配合物1和2可加快亚甲基蓝的降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位聚合物 三维超分子结构 光催化活性 降解 2 5-二甲基对苯二甲酸 咪唑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三氯酚 被引量:7
6
作者 谢治民 李建华 +1 位作者 王海洋 戴友芝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三氯酚(2,4,6-TCP)。在初始pH7.0、Fe加入量10.0g/L、以甲酸钠为碳源的条件下,2,4,6-TCP降解效果最好。采用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TCP,比单独采用Fe或厌氧微生物体系具有明显的效果,运行60h后2,4,... 采用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三氯酚(2,4,6-TCP)。在初始pH7.0、Fe加入量10.0g/L、以甲酸钠为碳源的条件下,2,4,6-TCP降解效果最好。采用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TCP,比单独采用Fe或厌氧微生物体系具有明显的效果,运行60h后2,4,6-TCP开始降解,108h后2,4,6-TCP降解完全。添加2-溴乙烷磺酸盐可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能有效促进2,4,6-TCP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氯酚 生物 降解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Fe^0-厌氧微生物”降解2,4-二氯酚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婷 戴友芝 +2 位作者 史雷 刘智勇 罗春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6-720,共5页
考察pH值对Fe0与微生物联合降解2,4-二氯酚(2,4-DCP)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微生物单独作用相比,其与Fe0的联合作用可促进污染物降解,且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促进效果较酸性明显;"Fe0+微生物"体系中Fe0腐蚀产生的OH-可有效平衡葡萄糖... 考察pH值对Fe0与微生物联合降解2,4-二氯酚(2,4-DCP)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微生物单独作用相比,其与Fe0的联合作用可促进污染物降解,且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促进效果较酸性明显;"Fe0+微生物"体系中Fe0腐蚀产生的OH-可有效平衡葡萄糖发酵产酸,增强体系的缓冲能力,较好实现污染物的降解;联合体系对污染物的降解是Fe0的电子催化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结果;Fe0腐蚀产物中Fe2+居多,Fe3+较少,Fe2+对微生物降解2,4-DCP有稍微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二氯酚 零价铁 生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微粉及生物染料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季帆 隋振贵 +4 位作者 陆宏良 秦宏伟 范久峰 王建国 刘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6-337,共2页
 基于过氧络合热分解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7nm的TiO2微粒,并研究了对生物染料亚甲蓝、孔雀绿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用。亚甲蓝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峰(峰位波长663~646nm以及292~288nm)的吸光度随光催化时间的加长而明显减弱。孔...  基于过氧络合热分解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7nm的TiO2微粒,并研究了对生物染料亚甲蓝、孔雀绿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用。亚甲蓝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峰(峰位波长663~646nm以及292~288nm)的吸光度随光催化时间的加长而明显减弱。孔雀绿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峰(峰位波长617~612nm)的吸光度随光催化时间的加长也减弱。但是位于紫外光区256nm左右的吸收峰的吸光度却大幅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粉 生物染料 光催化降解 化钛 废水处理 络合热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0-厌氧微生物降解2,4-二氯酚的效应及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婷 戴友芝 +1 位作者 黄兆琴 胡大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5,共4页
以2,4-二氯酚(2,4-DCP)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间歇试验,接种厌氧混合微生物,考察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不同pH值时零价铁(Fe)0对2,4-DCP生物降解的效应,并对Fe0与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Fe0与厌氧微生物联合作用可提... 以2,4-二氯酚(2,4-DCP)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间歇试验,接种厌氧混合微生物,考察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不同pH值时零价铁(Fe)0对2,4-DCP生物降解的效应,并对Fe0与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Fe0与厌氧微生物联合作用可提高2,4-DCP的降解效果,且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下联合体系对目标污染物的促进效果较酸性环境明显,初始pH值为8时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最好。Fe0在厌氧条件下腐蚀产生的OH-可有效平衡葡萄糖发酵产生的有机酸,使体系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300 mg/L),同时促使联合体系pH值上升从而利于目标物2,4-DCP的降解。Fe0在酸性环境的腐蚀较强,腐蚀产物以Fe2+为主,Fe3+含量较少。不同pH值时"Fe0+微生物"体系的COD去除率与目标物降解效果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酚 零价铁 生物降解 铁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好氧生物工艺对土霉素的降解行为研究
10
作者 钟振兴 杜威 +3 位作者 吴晓晖 陈王伟 李佳 章北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3,120,共6页
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工艺对养猪废水中高含量的COD、NH_4^+-N和土霉素(OTC)进行降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驯化完成后,A/O工艺对养猪废水中COD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和81%以上。当养猪废水中OTC投加质量浓度分别达到0.1 mg/L和... 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工艺对养猪废水中高含量的COD、NH_4^+-N和土霉素(OTC)进行降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驯化完成后,A/O工艺对养猪废水中COD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和81%以上。当养猪废水中OTC投加质量浓度分别达到0.1 mg/L和1 mg/L时,缺氧池对OT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3%~81%和94%~97%,好氧池仅为6.2%~16.1%和1.1%~2.8%,这说明缺氧微生物降解是OTC去除的主要途径。同时,进水中质量浓度0.1 mg/L的OTC对A/O生物工艺的运行没有任何影响,而进水中质量浓度1 mg/L的OTC能够显著地抑制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但是2种含量的OTC对COD去除没有任何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工艺 土霉素 养猪废水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氧氧化预处理褐煤微生物降解效果提升的原因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建涛 刘向荣 +1 位作者 杨杰 庄肃凯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5,共9页
预处理方法对煤的微生物降解效果影响较大,光-氧氧化预处理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煤预处理方式,其在环保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探究经光-氧氧化预处理后,氧化煤微生物降解效果得到提升的原因,利用自制的旋转床光化... 预处理方法对煤的微生物降解效果影响较大,光-氧氧化预处理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煤预处理方式,其在环保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探究经光-氧氧化预处理后,氧化煤微生物降解效果得到提升的原因,利用自制的旋转床光化学反应器对四种褐煤进行光-氧氧化预处理,并比较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褐煤预处理前后的降解效果。通过元素分析、工业分析、红外光谱分峰拟合、定量分析、煤的比表面积分析和润湿性表征,探讨了煤在预处理前后的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四种光-氧氧化褐煤的降解效果均比原褐煤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光-氧氧化褐煤的含氧量和含氢量增加,富氢程度和富氧程度增大,比表面积增大,润湿性增强,这些结构和性质的改变可能是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光-氧氧化褐煤降解效果优于原煤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生物降解 - 预处理 降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丛毛单胞菌对2-吡啶甲酸的好氧生物降解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巧蕊 程星星 +3 位作者 范宇睿 郑春莉 沈振兴 韩文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8-174,共7页
在好氧条件下分离筛选到一株以2-吡啶甲酸为唯一碳、氮、能源的菌株,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并命名为ZD3。分别考察了培养液pH值和2-吡啶甲酸初始质量浓度对ZD3降解性能的影响,发现该菌株可在pH值为5.0~... 在好氧条件下分离筛选到一株以2-吡啶甲酸为唯一碳、氮、能源的菌株,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并命名为ZD3。分别考察了培养液pH值和2-吡啶甲酸初始质量浓度对ZD3降解性能的影响,发现该菌株可在pH值为5.0~9.0的范围内降解2-吡啶甲酸,其中7.0为其最适pH值;当2-吡啶甲酸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400、600和800mg·L^(-1)时,ZD3对其完全降解的时间相应为12、17、20、78和114h。零级动力学模型可比一级动力学模型更好地描述ZD3对2-吡啶甲酸的降解特性,当2-吡啶甲酸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400mg·L^(-1)时,降解速率常数k_0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在400mg·L^(-1)时达到最大值;当初始质量浓度为600~800mg·L^(-1)时,k_0开始下降,呈现抑制作用。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表明,在2-吡啶甲酸的好氧生物降解过程中,第一步反应为α羟基化反应,产物为6-羟基吡啶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毛单胞菌 2-吡啶甲酸 好氧生物降解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污染物BP-3和BP-4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弘 殷浩文 +2 位作者 周忠良 陈晓倩 刘敏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3-428,共6页
采用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生物降解测试标准方法——301F测压呼吸计量法,考察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BP-3)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BP-4)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并研究了降解动力学及共代谢现象。实验结果表明:BP-... 采用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生物降解测试标准方法——301F测压呼吸计量法,考察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BP-3)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BP-4)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并研究了降解动力学及共代谢现象。实验结果表明:BP-3和BP-4的可生物降解率分别为68.36%和41.34%;根据OECD快速降解性判定标准,BP-3划归为易快速降解物质,而BP-4为不易快速降解物质;两种物质的生物降解可用一级动力学描述,半衰期分别为1.986 d和2.806 d;根据欧盟法规《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ACH法规),BP-3和BP-4均非持久性物质;与苯甲酸钠共存时,BP-3和BP-4的降解过程均表现出共代谢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4-基二苯甲酮 2-羟基-4-基二苯甲酮-5-磺酸 好氧生物降解 301F测压呼吸计量法 半衰期 共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的好氧生物降解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玉 刘子琦 +3 位作者 姜雪恺 周宇飞 沙龙坤 杨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61-65,共5页
从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滤池活性污泥中,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污泥驯化、划线分离及纯化,筛选出一株能够以2,4-D为唯一碳源的好氧降解菌。根据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了2,4-D初始浓度、温度、初始pH、接种量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模... 从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滤池活性污泥中,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污泥驯化、划线分离及纯化,筛选出一株能够以2,4-D为唯一碳源的好氧降解菌。根据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了2,4-D初始浓度、温度、初始pH、接种量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模拟了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2,4-D的初始浓度为100μg/L,温度为30℃,pH值为7.0,接种量为4%时,反应72 h后2,4-D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8.77%。菌株对2,4-D的降解符合二级降解动力学,以期为2,4-D的生物降解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类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丽辉 匡欣 +1 位作者 贾智萍 王菊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3-178,共6页
采用从城市污水处理场活性污泥中培养的混合菌种,研究了苯甲酸、邻一、间一、对-苯二甲酸的生物降解。考察了在50,200,400和600mg/l四个浓度梯度下,四种化合物的浓度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研究了苯环上不同羧基数量和取代基位置不同所表... 采用从城市污水处理场活性污泥中培养的混合菌种,研究了苯甲酸、邻一、间一、对-苯二甲酸的生物降解。考察了在50,200,400和600mg/l四个浓度梯度下,四种化合物的浓度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研究了苯环上不同羧基数量和取代基位置不同所表现出的降解难易程度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周期内,上述四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四种化合物的可降解性为:邻-苯二甲酸>苯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在评价实验体系的降解性时引入了体系中细菌对化合物的负荷(mg·l^(-1)/个·ml^(-1)),使采用不同菌种量、不同化合物浓度的不同实验装置的研究结果有了相对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苯二甲酸 好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串联系统对慢速可生物降解COD的去除(Ⅱ)——高温厌氧升流式污泥床的反应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季民 陈红 +1 位作者 余坚 俞宝乐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分析了淀粉、纤维素和聚乙烯醇(PVA)这三种慢速可生物降解COD基质在高温(55℃)厌氧升流式污泥床中的降解过程机理。淀粉能够完全转化为挥发性有机酸、微生物污泥、生物气;纤维素颗粒的去除仅是被污泥床截留,而几乎不发生生化反应。少量... 分析了淀粉、纤维素和聚乙烯醇(PVA)这三种慢速可生物降解COD基质在高温(55℃)厌氧升流式污泥床中的降解过程机理。淀粉能够完全转化为挥发性有机酸、微生物污泥、生物气;纤维素颗粒的去除仅是被污泥床截留,而几乎不发生生化反应。少量的PVA基质在厌氧条件下能够被转化成有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串联系统 反应机制 高温厌升流式污泥床 慢速可生物降解 COD 反应过程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二氟硝基苯的厌氧降解特性
17
作者 沈晓莉 赵芝清 +2 位作者 范蕊 江建国 徐天有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0-324,共5页
考察了2,5-二氟硝基苯(2,5-DFNB)的厌氧降解特性及F^-对其厌氧降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2,5-DFNB质量浓度为5~100 mg/L时,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2,5-DFNB对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抑制效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厌氧降解过程中,2,5-DFN... 考察了2,5-二氟硝基苯(2,5-DFNB)的厌氧降解特性及F^-对其厌氧降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2,5-DFNB质量浓度为5~100 mg/L时,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2,5-DFNB对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抑制效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厌氧降解过程中,2,5-DFNB的降解基本无延滞期,但仅发生了硝基转化,并未实现还原脱氟;2,5-DFNB的厌氧降解动力学符合Andrews模型,最大比降解速率、底物饱和常数、底物抑制常数分别为5.9 mg/(g·h),67.7 mg/L,1 299.6 mg/L;质量浓度为10~80 mg/L的F^-对2,5-DFNB厌氧降解过程影响甚小,而质量浓度大于100 mg/L时则产生了较严重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处理 2 5-二氟硝基苯 产甲烷作用 生物降解 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模拟优化细菌降解光-氧氧化褐煤工艺条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建涛 刘向荣 +1 位作者 杨杰 庄肃凯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1,共7页
在前期菌-煤匹配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恶臭假单胞菌降解光-氧氧化褐煤工艺条件中的加煤量、接种量和降解时间作为变量因素,以降解液在450 nm处的吸光度A450值作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建立响应曲面模型... 在前期菌-煤匹配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恶臭假单胞菌降解光-氧氧化褐煤工艺条件中的加煤量、接种量和降解时间作为变量因素,以降解液在450 nm处的吸光度A450值作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建立响应曲面模型对降解工艺条件进行模拟优化。结果表明:二次模型失拟项不显著,R^2=0.9990,可靠性高,能较好地模拟三个变量对响应值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煤量0.26 g/20 mL、接种量2.71 mL/20 mL、降解时间14.50 d,对应降解液的吸光度A450值为6.25687,验证实验的解液吸光度A450值为5.936,相对误差为5.12%,与模型预测值吻合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的微生物降解 恶臭假单胞菌 响应曲面法 -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杂菲衍生物的合成及对环氧树脂阻燃性能与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祁钰昭 许松江 +8 位作者 侯泽明 叶小林 宝冬梅 张道海 秦舒浩 向宇姝 高成涛 邹光龙 周国永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8,共9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与对苯醌为原料,合成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HQ),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确定其结构,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树脂(EP)的阻燃改性。...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与对苯醌为原料,合成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HQ),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确定其结构,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树脂(EP)的阻燃改性。采用热重分析、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和热重-红外光谱联用(TG-FTIR)等手段研究了阻燃剂DOPS-HQ对EP的热稳定性、热降解行为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DOPS-HQ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残炭量,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降低其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总热释放量(THR)。当DOPS-HQ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提高至32.5%,达到UL-94 V-0级,其PHRR和THR分别降低了32.7%和38.2%。TG-FTIR结果表明,DOPS-HQ/EP在热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含磷自由基(PO·,HPO_(2)·,PO_(2)·等)作为H·,O·或HO·自由基的捕捉剂,从而主要在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杂菲衍生物 树脂 10-(2 5-二羟基苯基)-10--9--10-磷杂菲-10硫化物 阻燃性能 降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降解光-氧氧化内蒙古胜利褐煤产物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涛 刘向荣 +1 位作者 杨杰 庄肃凯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7,共7页
为掌握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光-氧氧化内蒙古胜利褐煤固体残渣的成分、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以及降解液的主要物质构成,为降解工艺的改进以及降解产物的分离和利用提供参考,对降解所得的固体和液体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光-... 为掌握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光-氧氧化内蒙古胜利褐煤固体残渣的成分、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以及降解液的主要物质构成,为降解工艺的改进以及降解产物的分离和利用提供参考,对降解所得的固体和液体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光-氧氧化煤被黄孢原毛平革菌作用后,煤残渣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质量分数均增加,固定碳的质量分数降低,由元素分析可见,煤残渣的O,N和H元素质量分数增加,C和S元素质量分数降低;煤残渣的富氢度增大、总脂芳比增大、富氧度增加,说明煤结构中的含O和H基团增加,芳环结构被降解而减少;煤残渣的稳定性比光-氧氧化煤的稳定性差,总失重率增大,进而说明光-氧氧化煤在黄孢原毛平革菌的作用下发生了降解;氧化煤在黄孢原毛平革菌的作用下,发生了明显的降解,降解液中含有丰富的芳香化合物,而培养基溶煤产物中芳香化合物的含量较少;降解液中含有丰富的化合物,主要为酯、烷烃和杂环化合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的微生物降解 褐煤 黄孢原毛平革菌 - 产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