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基叔丁基醚的催化反应与渗透蒸发膜分离耦合法的合成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伯伦 姚瑞卿 杨三八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7-81,共5页
以乙醇(EtOH)及叔丁醇(TBA)为原料,用催化反应与渗透蒸发膜分离耦合的方法,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15为催化剂,合成了乙基叔丁基醚(ETBE)。研究考察了水-醇体系中水的渗透速率及膜的选择性,... 以乙醇(EtOH)及叔丁醇(TBA)为原料,用催化反应与渗透蒸发膜分离耦合的方法,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15为催化剂,合成了乙基叔丁基醚(ETBE)。研究考察了水-醇体系中水的渗透速率及膜的选择性,讨论了渗透蒸发膜分离耦合与否对其反应结果的影响。在考虑了试验条件下TBA分解为水与异丁烯(IB)而引起的体积减少、水的吸附对催化剂活性的阻害效应以及水的渗透通量等因素的基础上,得出了一数学模型。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值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叔丁基醚 催化 渗透蒸发 蒸发 分离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分离膜对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耦合工艺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爱勇 肖羽堂 +2 位作者 吕晓龙 高冠道 张萌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8-41,44,共5页
以阿特拉津(atrazine)模拟废水作为处理对象,采用3种不同种类和性质的纳滤膜与悬浮型光催化氧化过程进行耦合构成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的废水耦合处理工艺,比较耦合纳滤分离膜的种类和性质对光催化膜反应器处理atrazine模拟废水耦... 以阿特拉津(atrazine)模拟废水作为处理对象,采用3种不同种类和性质的纳滤膜与悬浮型光催化氧化过程进行耦合构成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的废水耦合处理工艺,比较耦合纳滤分离膜的种类和性质对光催化膜反应器处理atrazine模拟废水耦合工艺特性的影响。实验得出,由于对目标污染底物及主要光催化降解中间产物出色的选择性分离截留效果,将TS-60与光催化膜反应器进行耦合处理目标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分离 光催化反应器 耦合工艺特性 阿特拉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复合膜光催化和膜分离的耦合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宏忠 肖又国 +4 位作者 王明花 李丽 张华林 叶长明 谭国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66,共5页
以微孔陶瓷管为载体,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复合超滤膜。以1 g/L聚丙烯酰胺(PAM)为料液(目标污染物),以膜截留率及膜通量为实验参数,研究了复合膜的光催化-膜分离耦合作用,耦... 以微孔陶瓷管为载体,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复合超滤膜。以1 g/L聚丙烯酰胺(PAM)为料液(目标污染物),以膜截留率及膜通量为实验参数,研究了复合膜的光催化-膜分离耦合作用,耦合时的膜通量较单一膜分离的膜通量提高了60%;以0.5 g/L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拟天然大分子料液,采用无光照料液过膜-紫外光照清水过膜的交替间歇运行方法,膜通量可恢复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复合 分离 光催化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膜耦合法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锂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文赋 王海北 +2 位作者 郭纵 郑朝振 牛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61,71,共9页
中国的锂资源主要赋存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锂难度较高,单一分离手段难以高效提锂,多种盐湖提锂技术的耦合是盐湖提锂的未来发展趋势。采用吸附—膜耦合法对盐湖卤水进行处理,在优化条件下实现了高选择性锂吸附,动态脱附后卤水镁锂比... 中国的锂资源主要赋存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锂难度较高,单一分离手段难以高效提锂,多种盐湖提锂技术的耦合是盐湖提锂的未来发展趋势。采用吸附—膜耦合法对盐湖卤水进行处理,在优化条件下实现了高选择性锂吸附,动态脱附后卤水镁锂比从105.2降低至1.49。考察了不同条件对纳滤膜分离纯化锂的影响。纳滤膜在稀释倍数1.0、温度20℃、操作压力0.4 MPa、pH 4.66、产水原料液比0.54的条件下,锂截留率为2.63%、分离因子为27.3、渗透通量为7.125 L/(m^(2)·h),最终产水镁锂比从最初的105.2降低至0.05,实现了对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锂资源的绿色高效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锂比盐湖卤水 吸附—耦合 镁锂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处理H酸废水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爱勇 肖羽堂 +2 位作者 吕晓龙 高冠道 张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0-1615,共6页
分别采用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和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光催化降解H酸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光催化处理效果。在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50 mg/L、100 mg/L和150 mg/L、ρ/ρ0≥0.7的反应条件下,悬浮型光催化... 分别采用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和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光催化降解H酸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光催化处理效果。在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50 mg/L、100 mg/L和150 mg/L、ρ/ρ0≥0.7的反应条件下,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中污染物光催化降解过程分别遵循L-H一级、一级以及一级与0级耦合的反应动力学。而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的耦合工艺中,光催化降解过程分别遵循L-H一级、一级与0级的耦合以及0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纳滤分离 耦合工艺 光催化降解效率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对染料中间体H酸溶液的降解 被引量:7
6
作者 袁秋生 倪广乐 张爱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8-663,共6页
在多组分条件下通过采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目标污染底物 H 酸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控制干扰污染物吐氏酸和变色酸浓度分别为5,10,20,25,40mg/L,控制 H 酸浓度100mg/L 恒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光催化纳... 在多组分条件下通过采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目标污染底物 H 酸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控制干扰污染物吐氏酸和变色酸浓度分别为5,10,20,25,40mg/L,控制 H 酸浓度100mg/L 恒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在Ct/C0≥0.7条件下,降解过程遵循L-H 零级(0-12min)与L-H一级(12-20min)的混合动力学模型;在多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随着干扰物浓度的增加,在Ct/C0≥0.7条件下(约0-20min反应时间段)其降解过程均对应地遵循L-H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H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改变主要由耦合光催化反应器内底物和光催化剂表面H酸的浓度差异性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分离 耦合过程 多组分体系 去除效率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处理硫化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聂发辉 刘荣荣 +1 位作者 张慧敏 刘占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2-497,共6页
综述了各种用于硫化染料废水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包括电化学氧化法、E-peroxone氧化法、类Fenton试剂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与膜分离耦合法和光催化燃料电池法。分析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 综述了各种用于硫化染料废水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包括电化学氧化法、E-peroxone氧化法、类Fenton试剂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与膜分离耦合法和光催化燃料电池法。分析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对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为今后硫化染料废水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E-peroxone氧化 类Fenton试剂氧化 光催化氧化 光催化与膜分离耦合法 光催化燃料电池 硫化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研究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兵 施斌 +2 位作者 来进和 熊明洋 汪佳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0,共6页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盐有机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高盐分和高有机含量可能会造成土壤的盐渍化、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增加了人们安全生活造成了隐患。根据文献资料,从高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着手,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热法技术及...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盐有机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高盐分和高有机含量可能会造成土壤的盐渍化、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增加了人们安全生活造成了隐患。根据文献资料,从高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着手,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热法技术及其耦合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针对膜分离技术中膜材料、膜表面改性进行,解决热法过程有机物溢出的问题,缩短热法技术的工艺流程及降低能源的消耗,简化耦合技术的操作及维护,最后针对前端研究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有机废水 分离技术 技术 耦合技术 工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