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菌所产黑色素对生物大分子光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宁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5-88,共4页
研究了黑色素在防止紫外线照射引起的 DNA双链断裂方面的作用 ,并探讨了该黑色素对 B.t.
关键词 工程菌 黑色素 光保护作用 DNA双链断裂 微生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A对水稻幼苗叶片光抑制的光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阳成伟 陈贻竹 彭长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经ABA处理的水稻幼苗叶片和对照相比 ,PSII光化学效率 (Fv/Fm)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qN)显著受抑制。经高光处理 1h后 ,ABA处理的水稻幼苗叶片光抑制程度比对照小 ,这暗示ABA对高光光抑制具有一定的光保护作用 ,且间接表明ABA提高水稻幼... 经ABA处理的水稻幼苗叶片和对照相比 ,PSII光化学效率 (Fv/Fm)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qN)显著受抑制。经高光处理 1h后 ,ABA处理的水稻幼苗叶片光抑制程度比对照小 ,这暗示ABA对高光光抑制具有一定的光保护作用 ,且间接表明ABA提高水稻幼苗抗光抑制的能力与叶黄素循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 水稻幼苗 叶片 抑制 光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对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不同地理品系的增效与光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树娟 段立清 +5 位作者 李海平 马涛 Otvos I.S. Conder 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96-1802,共7页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源于欧亚大陆的多食性叶部害虫,取食300多种乔灌木,现已分布于北美、北非,成为世界性危险害虫之一,给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是控制舞毒蛾种群动态的重要生物因素,可引起舞...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源于欧亚大陆的多食性叶部害虫,取食300多种乔灌木,现已分布于北美、北非,成为世界性危险害虫之一,给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是控制舞毒蛾种群动态的重要生物因素,可引起舞毒蛾种群急剧下降。在室内采用青杨枝条饲养的方法,测定了来自中国、北美和日本的3个LdMNPV品系(分别为LdMNPV-H,LdMNPV-D和LdMNPV-J)对危害青杨的亚洲型舞毒蛾幼虫的毒力,并测定了荧光素Tinopal LPW对它们的增效和光保护作用。结果表明Tinopal LPW对LdMNPV 3个地理品系均有增效和光保护作用,而且随着Tinopal LPW浓度的增加,增效作用增强,1%Tinopal LPW的增效作用最好。添加1%Tinopal LPW的LdMNPV-D品系、LdMNPV-H品系和LdMNPV-J品系对取食青杨的舞毒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0、1.6、17.6 OBs/μL,不添加1%Tinopal LPW时,它们的LC50分别为32.9、39.0、1076.4 OBs/μL,分别降低了33、24、61倍。不添加1%Tinopal LPW时,D、H和J品系对舞毒蛾二龄幼虫的致LC95分别是2125.5、1275.8、303540.0 OBs/μL,添加1%Tinopal LPW后LC95分别为73.0、285.4、2360.8OBs/μL,分别降低了26、4.5、128.6倍。此外,1%Tinopal LPW的荧光素使3个品系的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缩短了2.9d、5.3d、1.2d。LdMNPV-D和LdMNPV-H品系对亚洲型舞毒蛾表现出低致死中浓度、较短的致死中时间和较大的斜率,二者的毒力较LdMNPV-J品系高,在生产实践中应选择LdMNPV-D添加1%Tinopal LPW。Tinopal LPW对LdMNPV-D、LdMNPV-H和LdMNPV-J 3个品系均有光保护作用,添加1%Tinopal LPW后在距离30W紫外灯40cm下照射16h后,它们毒力保持系数比未添加Tinopal LPW分别高1.8、2.6、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型舞毒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青杨 毒力 增效作用 光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S-亚硝基谷胱甘肽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PSⅡ活性和光保护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朱晓玲 许静 刘慧英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5,共12页
为探究外源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在缓解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光抑制的光保护作用,以番茄品种中蔬四号为材料,研究100 mmol·L^(-1)NaCl胁迫下不同处理[番茄幼苗叶片分别喷施蒸馏水(对照)、0.1 mmol·L^(-1)GSNO、0.05 mmol·L... 为探究外源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在缓解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光抑制的光保护作用,以番茄品种中蔬四号为材料,研究100 mmol·L^(-1)NaCl胁迫下不同处理[番茄幼苗叶片分别喷施蒸馏水(对照)、0.1 mmol·L^(-1)GSNO、0.05 mmol·L^(-1)cPTIO、0.1 mmol·L^(-1)GSNO+0.05 mmol·L^(-1)cPTIO]对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叶片色素含量、光化学效率、光能分配和活性氧(ROS)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1)GSNO在有效缓解NaCl胁迫、抑制番茄幼苗生长及净光合速率(Pn)的升高,同时伴随着叶绿素含量、最大PSⅡ和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和Y(Ⅱ))及PSⅡ光化学反应份额(P)分别显著提高了19.7%~31.4%、9.1%~10.3%、13.2%~51.8%和7.4%~44.6%,PSⅡ光能天线热耗散份额(D)、PSⅡ光能反应中心耗散份额(Ex)和双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分别显著降低了9.7%~14.1%、11.6%~34.8%和18.2%~53.9%。外源GSNO的施用也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和活性氧(ROS)水平。综上所述,0.1 mmol·L^(-1)GSNO提高了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优化了PSⅡ的光能分配及维持光系统间的激发能平衡分布、提高了PSⅡ光化学活性和抗氧化胁迫损伤能力,从而有效减轻了盐胁迫所致的光抑制程度和促进了番茄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S-亚硝基谷胱甘肽 NACL胁迫 系统Ⅱ 光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