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融合聚类和BKA-VMD-TCN-BiLSTM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1
作者 王瑞 李哲 逯静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603,共12页
针对光伏系统功率输出因天气条件波动大且随机性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聚类的短期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GMKmeans)将原始光伏数据集分为晴天、阴天和雨天3种天气模式。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变分模态分... 针对光伏系统功率输出因天气条件波动大且随机性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聚类的短期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GMKmeans)将原始光伏数据集分为晴天、阴天和雨天3种天气模式。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变分模态分解(VMD)分解数量和惩罚因子难以人工确定的问题,引入黑翅鸢优化算法(BKA)实现VMD参数的自适应优化。随后利用优化后的VMD将光伏功率时间序列数据分解成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确保模型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模拟光伏功率随时间演变的复杂模式。最后,针对各IMF分量分别构建时序卷积网络(TC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组合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叠加重构,实现对整体光伏功率输出的高精度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提升了光伏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黑翅鸢优化算法 时序卷积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ME-IAOA的混合模型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2
作者 王仁明 魏逸明 席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光伏发电在如今的新能源发展中逐渐成为重点,其中光伏功率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RIME-VMD-IAOA-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参数来提升分解效率;引入余弦... 光伏发电在如今的新能源发展中逐渐成为重点,其中光伏功率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RIME-VMD-IAOA-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参数来提升分解效率;引入余弦控制因子的动态边界策略来控制算数优化算法(AOA)数值的增长速率从而提升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自适应T分布变异策略来改进AOA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开发能力,更好地避免局部最优解.两种智能优化算法的加入使得整体模型的预测效率和速度都有很大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RIMEVMD-IAOA-LSTM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光伏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冰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算术优化算法 余弦控制因子策略 自适应T分布策略 短期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TCN组合模型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3
作者 刘俊宏 富斯源 王亚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378-6388,共11页
为提高多输入特征下光伏发电功率模型的短期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时域卷积网络超参数的光伏功率预测组合模型(LGGWO-TCN-MHSA)。该模型集改进灰狼优化算法(levy gold gray wolf optimization,LGGWO)、时域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 为提高多输入特征下光伏发电功率模型的短期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时域卷积网络超参数的光伏功率预测组合模型(LGGWO-TCN-MHSA)。该模型集改进灰狼优化算法(levy gold gray wolf optimization,LGGWO)、时域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malti-head self-attention,MHSA)于一体。首先,采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提取对光伏功率影响较大的主要特征,并输入至TCN预测模型;然后,将提出的多策略改进灰狼优化算法LGGWO应用于TCN内部进行超参数优化,改善模型预测性能;最后,将预测值输入至多头自注意力模型中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实验采用澳大利亚原始光伏数据进行验证,通过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等六组模型进行对比,所提模型在测试数据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降低了2.03%~82.0%和10.5%~80.1%,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功率短期预测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时域卷积网络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季节特性与数据窗口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组合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静 熊国江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光伏功率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因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考虑季节特性对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季节特性和数据窗口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组合模型。首先,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确定对光伏功率贡献度高的... 光伏功率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因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考虑季节特性对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季节特性和数据窗口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组合模型。首先,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确定对光伏功率贡献度高的气象因素,降低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维数。其次,对比不同季节下不同模型的光伏功率预测精度,选择光伏功率预测误差最小且相关性最低的2个模型构建组合模型,即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模型和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然后,分析历史气象数据中不同输入窗口对GRU-XGboost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确定最优数据窗口。最后,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GRU和XGboost对光伏功率进行预测,将2个预测结果加权组合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功率预测 季节特性 数据窗口 门控循环单元(GRU) 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TW聚类和SK TCN-GC BiGRU的分布式光伏短期功率预测
5
作者 段宏 郭成 +1 位作者 孙海东 王嵩岭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0,共10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短期功率的准确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导数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DTW)聚类和复合注意力预测网络(SK TCN-GC BiGRU)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应用DDTW对历史数据进行相似日分析以构建针对性的训练集。其次,结合选择性... 针对分布式光伏短期功率的准确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导数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DTW)聚类和复合注意力预测网络(SK TCN-GC BiGRU)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应用DDTW对历史数据进行相似日分析以构建针对性的训练集。其次,结合选择性内核网络(SKNet)和全局上下文模块(GC Block)优化TCN与BiGRU模型,分别增强提取多尺度特征和全局信息的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优越性,尤其在气象条件数据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功率预测 时间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导数动态时间弯曲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RCH聚类的L-Transformer分布式光伏短期发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9
6
作者 董俊 刘瑞 +2 位作者 束洪春 罗琨 刘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83-3893,I0006-I0008,共14页
精准的分布式光伏短期发电功率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运行与功率就地平衡。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IRCH(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相似日聚类的L-Transformer(LSTM-Transformer)模型进行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精准的分布式光伏短期发电功率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运行与功率就地平衡。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IRCH(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相似日聚类的L-Transformer(LSTM-Transformer)模型进行短期光伏功率预测。首先使用BIRCH无监督聚类算法对历史数据聚类得到3种典型天气,根据聚类结果划分测试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为提高不同天气类型下的预测精度,采用双层架构的L-Transformer模型,首层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的门控单元机制捕捉时间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次层结合Transformer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聚焦于当前任务更关键的特征量,通过多注意力头与光伏数据特征量相结合生成向量,注意力头并行计算,从而高效、精确地预测短期光伏功率。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L-Transformer模型对于不同天气类型功率预测泛化性优异、精确度高,气象数据波动大时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注意力机制 多头注意力 BIRCH聚类 短期功率预测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黑猩猩算法的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6
7
作者 谢国民 陈天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3,共9页
针对晴空、非晴空条件下光伏出力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K均值(K-means++)算法和黑猩猩优化算法CHOA(chimpanzee optimization algorithm)相结合,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模型,... 针对晴空、非晴空条件下光伏出力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K均值(K-means++)算法和黑猩猩优化算法CHOA(chimpanzee optimization algorithm)相结合,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模型,进行光伏功率预测。首先,利用密度聚类和混合评价函数改进K-means++对原始数据进行自适应类别划分。其次,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特征提取构建模型的输入特征集。最后,根据特征集建立基于DK-PCHOA-LSSVM的短期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结合实际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恶劣天气下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其他模型,验证了其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短期预测 自适应聚类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黑猩猩优化算法 极端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集蒸馏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郑珂 王丽婕 +1 位作者 郝颖 王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196-5207,I0015,共13页
云是影响太阳直接辐射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于各类云的透光率不同,导致到达光伏电站的太阳辐射会随之产生波动。为解决各类云遮挡下的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大、预测模型个数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卫星云图和数据集蒸馏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 云是影响太阳直接辐射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于各类云的透光率不同,导致到达光伏电站的太阳辐射会随之产生波动。为解决各类云遮挡下的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大、预测模型个数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卫星云图和数据集蒸馏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待测场站上方的历史云图,采用Farneback光流法预测出云图;然后,根据卫星云分类标签数据建立各类云的样本库,利用数据集蒸馏算法训练样本库得到云类判别图,将预测云图与云类判别图匹配计算,获得云类聚合匹配特征;最后,利用上述特征、云量特征以及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建立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超短期预测。利用某光伏电站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文所提模型能准确描述云层的各项特征,有效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集蒸馏 卫星云图 云分类 流法 短期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机器学习模型的短期光伏出力区间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习勋 吴凯彤 +1 位作者 何杰 彭显刚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107,共8页
为全面深挖影响光伏出力因素之间的关联信息,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模型在短期光伏出力区间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集成机器学习模型的短期光伏出力区间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快速相关性过滤(FCBF)的特征选择算法对多维的历史光伏数据及气... 为全面深挖影响光伏出力因素之间的关联信息,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模型在短期光伏出力区间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集成机器学习模型的短期光伏出力区间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快速相关性过滤(FCBF)的特征选择算法对多维的历史光伏数据及气象数据进行最优特征的提取;然后,在集成多个机器学习模型的基础上,收集训练过程中的预测误差,通过最大似然估计获取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得到预测区间的上下限;最后,结合集成学习模型预测得到光伏出力曲线,进而得到最终的日前光伏出力预测区间。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靠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功率预测 特征选择 机器学习 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相关性的短期光伏出力预测混合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豪 马刚 +2 位作者 李天宇 李伟康 沈静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9,共9页
光伏功率预测是电网优化调度、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础,为了应对传统预测模型对潜在特性发掘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时空相关性的短期光伏出力预测混合模型。它由图卷积神经网络GCN(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辛几何模态分解SG... 光伏功率预测是电网优化调度、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础,为了应对传统预测模型对潜在特性发掘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时空相关性的短期光伏出力预测混合模型。它由图卷积神经网络GCN(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辛几何模态分解SGMD(symplectic geometry mode decomposition)、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组成。首先,建立区域光伏电站图结构,利用GCN推导出待测电站空间信息;其次,采用SGMD对输入特征进行模态分解,得到表现数据时序变化特征的多级模态子序列;最后,采用CNN-BiLSTM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多种组合预测模型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短期预测 图卷积神经网络 辛几何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MD-HBi GRU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吉兴全 赵国航 +3 位作者 叶平峰 孟祥剑 杨明 张玉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50-3859,I0002-I0005,共14页
为了解决光伏功率数据固有的强不确定性导致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模态分解和混合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模型(hybrid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 HBiGRU)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为应对光伏功率... 为了解决光伏功率数据固有的强不确定性导致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模态分解和混合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模型(hybrid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 HBiGRU)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为应对光伏功率数据的不确定性,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样本熵和变分模态分解对光伏功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系列较为平稳的本征模函数分量;其次,构建HBi GRU模型以充分挖掘各分量与光伏功率影响因素之间的特征关系,得到各分量预测结果;最后,将各分量预测结果叠加得到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结果。以澳大利亚某地光伏电站数据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集成预测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精度,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其归一化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3.21%和5.04%,决定系数提高了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功率预测 混合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变分模态分解 二次模态分解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特征提取的BiLSTM短期光伏出力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文婷 李培强 +1 位作者 荆志宇 钟吴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4-297,共14页
传统光伏预测模型易受气象数据波动的影响,且对气象特征不敏感。由此,提出基于多级特征提取的BiLSTM短期光伏出力预测方法,用于预测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出力。首先,选取与光伏出力相关性较高的气象因素作为输入特征;使用模糊C均值(FCM... 传统光伏预测模型易受气象数据波动的影响,且对气象特征不敏感。由此,提出基于多级特征提取的BiLSTM短期光伏出力预测方法,用于预测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出力。首先,选取与光伏出力相关性较高的气象因素作为输入特征;使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方法,对样本进行灵活划分,通过计算Xie-Beni指标以确定最佳聚类数,将历史数据集聚类为晴天、少云天、晴转多云、阴雨天和恶劣天气;其次,构建CNN-CBAM-TCN多级特征提取器(MFE):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初步的特征提取,结合卷积注意力块(CBAM)抑制非重要特征,之后,利用时间卷积网络(TCN)进一步捕捉日内光伏出力的时序特征;最后,借助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进行光伏出力预测。在实例分析中,验证了使用Xie-Beni指标确定最佳聚类数的有效性,证明了该模型较其他预测模型在复杂天气类型下具有更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出力预测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注意力块 时间卷积网络 模糊C均值聚类 Xie-Beni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CM-LSTM的光伏出力短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秦宇 许野 +2 位作者 王鑫鹏 王涛 李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4-313,共10页
受制于外界气象条件和设备性能损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呈现出很强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精确的光伏出力预测对光伏电站的运营管理和电网的调度运行至关重要。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无法自主确定聚类数以及欧氏... 受制于外界气象条件和设备性能损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呈现出很强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精确的光伏出力预测对光伏电站的运营管理和电网的调度运行至关重要。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无法自主确定聚类数以及欧氏距离在高维数据分类上的不足,在传统FCM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因子和加入余弦距离作为样本分类指标,确定与待预测数据相似程度最高的历史样本簇集,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CM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出力组合预测模型。在云南某光伏电站的应用结果显示,对比其他预测模型,所提方法的历史样本分类效果更佳,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更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力短期预测 模糊C均值聚类 自适应方法 余弦距离 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日分析和改进鲸鱼算法优化LSTM网络模型的光伏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阳 李金星 +2 位作者 杨江天 李清 丁凯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105,共9页
为了解决环境温度、风速和太阳辐照度等诸多因素对光伏发电预测的制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日分析和改进鲸鱼算法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光伏功率短期预测。首先,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特征... 为了解决环境温度、风速和太阳辐照度等诸多因素对光伏发电预测的制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日分析和改进鲸鱼算法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光伏功率短期预测。首先,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特征选择以去除与光伏输出功率不相关的气象特征;其次,针对相似气象情况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接近的实际情况,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y relation analysis,GRA)选取与预测日气象特征相似的日期作为训练集;然后,提出一种改进鲸鱼算法(improved whale algorithm,IWOA)来优化LSTM深度神经网络的超参数,使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达到最小;最后,以澳洲Yulara沙漠3号光伏电站的光伏发电历史数据作为实验数据,用GRA-IWOA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天气类型下与其他模型的预测效果相比,GRA-IWOA-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日 功率短期预测 灰色关联分析 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LSTM光伏短期功率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亚峰 马立红 +3 位作者 邱剑洪 冯在顺 何雷震 刘承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96-5405,共10页
为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面对多变的环境因素和不平稳序列时导致光伏功率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完全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 为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面对多变的环境因素和不平稳序列时导致光伏功率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完全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光伏短期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充分考虑影响光伏出力的太阳辐照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和空气温度4种环境因素,通过CEEMD将气象因素特征曲线分解为多模态特征数据,准确捕捉其不同的时间尺度和频率特征,进而充分保留环境数据的不平稳特征。其次,在此基础上,利用LSTM网络对多模态特征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建模,旨在保留时间序列的季节性和不平稳特征,为后续建模提供更准确的输入特征。最后,通过对分解后的信号开展训练,根据输入数据的变化自适应调整预测模型参数,迭代生成特定场景下的预测模型,从而灵活应对实时环境变化,得到相应功率预测结果。在海南一孤立海岛分布式光伏电站37 kW子阵的8个月气象和功率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留环境数据细节和局部特性上具有显著优势,在不同气象条件均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有效提高了光伏短期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完全经验模态分解 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短期功率预测 不平稳特征 多模态特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单/多光伏电站的迁移超短期光伏预测建模框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密蜂 王家辉 +2 位作者 叶泽甫 朱竹军 阎高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9-367,共9页
针对新建电站的历史数据量有限,且不同时段光伏数据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构建一种适用于单/多光伏电站的迁移超短期光伏预测建模框架。首先,为充分考量光伏序列的不确定性及数值天气预报的固有偏差,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滚动时间窗聚... 针对新建电站的历史数据量有限,且不同时段光伏数据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构建一种适用于单/多光伏电站的迁移超短期光伏预测建模框架。首先,为充分考量光伏序列的不确定性及数值天气预报的固有偏差,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滚动时间窗聚类方法,同时为避免维度过高问题并强化天气类型与光伏发电功率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类内外特征加权结构保持降维算法;其次,通过采用测地线流式核积分完成数据分布对齐,减小样本分布差异对单/多电站模型鲁棒性的影响;最后,采用梯度增强决策树建立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实现光伏功率预测精度的提升。采用公开数据集PVOD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 预测 迁移学习 功率超短期预测 结构保持 测地线流式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光伏电站短期出力预测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博洋 潘宇 +3 位作者 许伯阳 刘文 李焕奇 王苏 《广东电力》 2017年第4期55-60,共6页
针对单一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自身的缺陷对传统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光伏电站短期出力预测方法。通过把历史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功率数据作为输入,将改进后的单一灰色... 针对单一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自身的缺陷对传统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光伏电站短期出力预测方法。通过把历史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功率数据作为输入,将改进后的单一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串联组合。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该组合模型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得到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可实现提前一天功率预测。某光伏电站群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该预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短期预测 灰色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平滑处理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极限学习机光伏出力短期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成燕 庄飞鸯 +1 位作者 徐万万 魏婷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9-686,共8页
针对传统极限学习机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以及环境变化导致光伏出力波动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算法,结合黑猩猩优化算... 针对传统极限学习机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以及环境变化导致光伏出力波动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算法,结合黑猩猩优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神经网络的光伏出力短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CEEMDAN算法将影响光伏输出功率的关键环境因素序列进行分解,得到数据信号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局部特征,降低环境因素序列的非平稳性,然后将各分解子序列和光伏历史数据序列作为黑猩猩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输入进行预测。最后,选用DKASC Solar Centre光伏电站数据集对不同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对比。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构建的改进光伏出力预测组合模型的各项指标预测效果更好,且适用不同环境的光伏发电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短期预测 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极限学习机 黑猩猩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和POS-BP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出力短期预测 被引量:71
19
作者 姚仲敏 潘飞 +2 位作者 沈玉会 吴金秋 于晓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83-89,共7页
当前在光伏电站出力短期预测方面较多的采用BP或者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存在采用的优化算法单一、缺乏多种优化算法比较选优、预测误差大的问题。基于本地5 k W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综合考虑影响光伏出力的太阳光辐射强度、环境温度、... 当前在光伏电站出力短期预测方面较多的采用BP或者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存在采用的优化算法单一、缺乏多种优化算法比较选优、预测误差大的问题。基于本地5 k W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综合考虑影响光伏出力的太阳光辐射强度、环境温度、风速气象相关因素和光伏电站历史发电数据,分别采用BP以及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GA-BP和POS-BP构建了晴天、多云、阴雨三种天气条件下光伏出力短期预测模型。实测结果表明,三种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模型在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均达到了一定的预测精度。其中GA-BP、POS-BP相比传统的BP预测模型降低了预测误差,且POS算法相比GA算法对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优化效果更好,进一步降低了预测误差,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算法 GA-BP算法 POS-BP算法 发电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气类型聚类识别的光伏系统短期无辐照度发电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68
20
作者 代倩 段善旭 +3 位作者 蔡涛 陈昌松 陈正洪 邱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8-35,共8页
现有光伏发电量预测模型大多以太阳辐照度作为必要的输入,然而,由于当前国内太阳辐射站点仍较稀少且预报能力较低,因此此类预报方法难于实施。利用距离分析方法分析光伏发电量与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确定以气温和湿度作为预报输入因子,... 现有光伏发电量预测模型大多以太阳辐照度作为必要的输入,然而,由于当前国内太阳辐射站点仍较稀少且预报能力较低,因此此类预报方法难于实施。利用距离分析方法分析光伏发电量与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确定以气温和湿度作为预报输入因子,建立反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无辐照度发电量短期预报模型。此外,为适应天气突变,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M)由云量预报信息对天气类型聚类识别,继而对各天气类型采用相应的预测网络,避免了单神经网络的过拟合问题。通过与含辐照度输入及无天气聚类识别的预测模型做交叉对比实验,预测结果表明,天气类型聚类识别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无辐照度光伏发电量短期预测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和50%湿度抗扰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量短期预测 神经网络 气象因素 自组织特征映射聚类 距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