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伏模组积灰与阴影特性分析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东 代敏 +2 位作者 唐九龄 冯炳赫 易建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42-2748,共7页
针对光伏模组积灰与阴影特性识别问题,详细分析了积灰和阴影的光伏特性曲线差异,揭示了阴影光伏曲线的拐点时变特性。提出由特性曲线的拐点数量及电流电压特性条件共同构成训练模型的输入特征量,基于CatBoost算法训练积灰和阴影识别模... 针对光伏模组积灰与阴影特性识别问题,详细分析了积灰和阴影的光伏特性曲线差异,揭示了阴影光伏曲线的拐点时变特性。提出由特性曲线的拐点数量及电流电压特性条件共同构成训练模型的输入特征量,基于CatBoost算法训练积灰和阴影识别模型。最后,利用光伏模组实测数据对CatBoost算法、ID3和GA-BP算法训练出的识别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基于CatBoost训练出的识别模型输入量区分性强、诊断精度高,极具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Boost算法 光伏模组 积灰和阴影识别 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模组特性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20
2
作者 刘邦银 段善旭 康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以考虑了反向雪崩击穿的光伏电池元的双二极管电路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阴影效应分析的光伏模组的数学仿真模型,分析了光伏模组在局部阴影条件下I-V和P-V特性及输出能力的变化,提出了增强光伏模组抗阴影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光伏模组 电池元 局部阴影 I-V特性 P-V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光条件下光伏组件模型改进研究
3
作者 李红飞 周健 +2 位作者 刘毓成 孟凡英 刘正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92-2095,2102,共5页
为了使太阳电池的二极管模型更好地适用于户外自然光条件,结合实测参数,改进已有的温度模型和照度模型,给出了一种利用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最大功率点电压Vmpp、最大功率点电流Impp确立模型参数、光照强度和组件温度,确定I-V输... 为了使太阳电池的二极管模型更好地适用于户外自然光条件,结合实测参数,改进已有的温度模型和照度模型,给出了一种利用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最大功率点电压Vmpp、最大功率点电流Impp确立模型参数、光照强度和组件温度,确定I-V输出的光伏输出预测模型。采集了屋顶光伏系统的环境参数(照度G-温度T)和电气参数(输出I-V曲线)作为实测参考。在给定光照-温度(G-T)情况下,计算现有模型和改进模型的ISC、VOC输出预测值,与实测参考值进行比较,发现改进模型的预测值更接近于实测值。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模拟,可以得到任意照度和温度下的I-V曲线,通过模拟曲线与真实测量曲线进行对比,发现有较好的吻合度。因此改进模型能够在给定光照和温度数据下,更准确地预测光伏组件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模组 输出预测 温度 照强度 Matlab-Simulink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阴影情况下光伏抗失配能力的超级电容补偿策略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青山 钱海亚 陈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3,60,共7页
光伏模组常受阴影影响处于失配运行状态,考虑到大部分阴影的持续时间较短,提出采用并联超级电容的策略进行补偿。在建立带并联电容的光伏模组等效电路的微分方程模型基础上,分析并联模组的工作特性和电压功率变化特性。从补偿方式和工... 光伏模组常受阴影影响处于失配运行状态,考虑到大部分阴影的持续时间较短,提出采用并联超级电容的策略进行补偿。在建立带并联电容的光伏模组等效电路的微分方程模型基础上,分析并联模组的工作特性和电压功率变化特性。从补偿方式和工作特性两方面,对比电容补偿方法和传统二极管补偿方法,结果显示在短时阴影情况下电容补偿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光伏系统的输出特性,提高输出电压和稳定输出功率。探讨超级电容补偿在实际应用中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定义最佳工作区间和维持时间的概念,提出得到超级电容与维持时间的匹配关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模组 电池 失配运行方式 补偿 照强度 维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并联个数和温度对光伏电池结电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志刚 张纯杰 +2 位作者 高溥 桑虎堂 李晓黔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4-1400,共7页
研究光伏电池的动态参数对设计光伏发电系统相应后级控制器至关重要。从分析光伏电池物理机理出发,推导出光伏电池单体/模组/阵列的结电容与偏置电压之间的较精确表达式;在提取模型中等效串联电阻和饱和电流的值的基础上,使用Lambert W... 研究光伏电池的动态参数对设计光伏发电系统相应后级控制器至关重要。从分析光伏电池物理机理出发,推导出光伏电池单体/模组/阵列的结电容与偏置电压之间的较精确表达式;在提取模型中等效串联电阻和饱和电流的值的基础上,使用Lambert W函数推导出偏置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显式表达式;采用工程数学模型结合本征载流子浓度表达式推导了结电容与温度的较精确关系式;分别在不同串并联个数和温度下对结电容的影响做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部分文献的实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光伏模组(阵列) 动态 结电容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