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纯形-禁忌搜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辨识研究
1
作者 吴林林 赵梦全 +4 位作者 苏蕊 李蕴红 于思奇 张东辉 张树卿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2,共12页
为开展含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研究,需要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准确刻画。光伏控制参数对运行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控制参数进行准确快速的参数辨识是实现特性描述及系统分析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传统参数辨识... 为开展含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研究,需要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准确刻画。光伏控制参数对运行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控制参数进行准确快速的参数辨识是实现特性描述及系统分析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传统参数辨识方法如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差分进化法、单纯形法的准确性与收敛效率进行分析后,提出一种提高收敛效率的单纯形-禁忌搜索算法。以光伏并网逆变器内外环参数辨识为例,在设置各参数不同初始值的条件下,该算法的辨识结果与目标值间的相对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且小于1%,迭代次数相较于基于单纯形法的参数辨识方法大幅减少,收敛效率均提高60%以上,该结果体现出单纯形-禁忌搜索算法在保障辨识精度的前提下具有很高的收敛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控制参数 单纯形法 禁忌搜索算法 收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光伏逆变器控制参数辨识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建 孙越 江丽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光伏电站为实际参照模型,首先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逆变器的工作区间划分为3个阶段,利用数学扰动法分别对3个阶段中的待辨识参数划分灵敏度高低等级,并由此提出不同阶段不同灵敏度参数分步辨识策略;其次,分阶段采集实际光伏电站工作数据,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各待辨识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设计同步辨识参数实验作为参照;最后提出改进的混沌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chaos genetic algorithm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GAPSO)作为辨识算法,分步分工作阶段辨识相关参数,通过对比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并将辨识结果代入仿真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低灵敏度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误差远超过可接受范围,而CGAPSO分步辨识出的相关参数误差皆在1.1%以下,精度远高于同步辨识结果。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构建的辨识模型输出数据与实际逆变器工作数据契合度高,可准确反映逆变器实际工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逆变控制策略 参数辨识 数学扰动法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雪消融算法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模型多阶段参数辨识方法
3
作者 程杉 蔡子威 +2 位作者 张旭军 黄永章 徐恒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8,共12页
为获得准确的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low-voltage-ride-through,LVRT)模型参数以满足光伏并网系统安全可靠的要求,提出了基于雪消融算法(snow-ablation-optimizer,SAO)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模型多阶段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光伏... 为获得准确的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low-voltage-ride-through,LVRT)模型参数以满足光伏并网系统安全可靠的要求,提出了基于雪消融算法(snow-ablation-optimizer,SAO)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模型多阶段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光伏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输出曲线特性,建立了光伏低电压穿越控制数学模型并分析故障暂态过程,明确了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核心控制参数。其次,针对内环PI控制参数与LVRT的耦合性和相关性问题,提出多阶段辨识策略。最后,依据实际工程参数对光伏逆变器建模,利用雪消融算法对内环控制参数与LVRT参数进行辨识,仿真算例表明了所提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低电压穿越 相关性分析 雪消融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
4
作者 公铮 丁家伟 +1 位作者 刘允浩 李武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现有基于离线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技术在更新模型参数时需要在整个数据集上重新训练模型,存在辨别新增故障类型困难和模型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以上缺点,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形态学和增量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 现有基于离线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技术在更新模型参数时需要在整个数据集上重新训练模型,存在辨别新增故障类型困难和模型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以上缺点,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形态学和增量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多尺度形态学滤波处理三相电流故障信号,使用滑动窗口分割处理过的信号后得到故障数据集,并将故障数据集分为历史数据集和新增数据集;然后,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历史数据,通过最近均值分类器辨别历史故障类型;最后,采用牧群算法构建代表样本,在原有损失函数中加入蒸馏损失,并重新训练模型,实现对新增故障类型的辨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辨别新增故障类型和历史故障类型,克服灾难性遗忘,使得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增量学习 数学形态学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牵引供电光伏储能系统多层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7,I0020,共12页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新型铁路能量路由器结构,其交流侧跨接α/β相牵引母线、直流侧接入光伏储能。首先,推导新型结构的数学模型和工作原理;然后,针对逆变器传统两端口模式转变为RER的三端口模式存在的有功/无功耦合问题,提出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的硬件解耦方法;其次,针对新型RER三端口间多向能流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协调优化控制策略。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及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从2.52%降低至1.58%,平均功率因数从0.688上升至0.966,再生制动回收率61.65%,光伏消纳率94.16%;主设备容量降低42.31%,成本降低37.23%,说明所提新型RER在实现现有RER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逆变跨相式铁路能量路由 多层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稳定性改进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建斌 杨洋 +2 位作者 曾晋 尹序臻 谢斯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2,共6页
弱电网下,公共耦合点处电压易发生畸变,使锁相环输出相位偏离,从而降低系统相位裕度,进而造成并网电流畸变。为补偿产生的相位差,提出一种基于小信号补偿的控制策略,推导系统的小信号输出阻抗模型,分析相位偏差产生的原因。通过采用改... 弱电网下,公共耦合点处电压易发生畸变,使锁相环输出相位偏离,从而降低系统相位裕度,进而造成并网电流畸变。为补偿产生的相位差,提出一种基于小信号补偿的控制策略,推导系统的小信号输出阻抗模型,分析相位偏差产生的原因。通过采用改进的小信号补偿控制策略来补偿因耦合作用造成锁相环输出相位的偏移,确保系统在电网阻抗发生突变时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相位裕度。通过样机实验说明了所提理论推导的准确性和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弱电网 并网逆变 相位补偿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回归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非线性特征补偿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聪 张琦 +2 位作者 梁欢 杨惠 孙向东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针对死区等非线性特征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的影响,该文借助数据驱动的补偿方法与传统控制相结合,研究一种并网逆变器动静态特征优化方法。首先利用重复控制器作为数据在线训练的依据,从机理上阐明数据来源和数据的有效性;其次利用... 针对死区等非线性特征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的影响,该文借助数据驱动的补偿方法与传统控制相结合,研究一种并网逆变器动静态特征优化方法。首先利用重复控制器作为数据在线训练的依据,从机理上阐明数据来源和数据的有效性;其次利用近似线性回归方法获得数据模型,降低了数据驱动方法对存储空间的依赖度,保障了必要的补偿带宽,并解决了数据应用的可实现性问题;再将该模型作用于传统低阶控制器的补偿回路,使系统在具备足够稳定裕度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控制精度。数据相关性分析以及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补偿方法具有可实现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死区 非线性特征 数据驱动 在线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ADRC-PI双闭环控制的单相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刘道生 宋忠文 +1 位作者 熊世豪 王仕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2-92,共11页
在光伏发电控制领域中,光伏逆变器控制作为重要的一环,其双闭环控制中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等线性化控制方式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PI等线性化控制方式没有考虑光伏逆变器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在此控... 在光伏发电控制领域中,光伏逆变器控制作为重要的一环,其双闭环控制中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等线性化控制方式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PI等线性化控制方式没有考虑光伏逆变器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在此控制下逆变器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较差。提出一种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inear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和PI控制相结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为避免光伏逆变器系统振荡,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了将输出误差补偿项加入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中的改进LADRC,并将其应用于双闭环控制的电压外环中,电流内环使用PI控制。然后,经过参数整定和控制器性能分析,实现对1.2 kW单相光伏逆变器系统的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建模仿真,分析改进LADRC-PI控制策略对单相光伏逆变器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双闭环PI控制,改进LADRC-PI双闭环控制的单相光伏逆变器系统稳定性较好,系统响应速度快,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线性自抗扰控制 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 超调量 系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农村户用光伏中的应用
9
作者 翟燕飞 《农村电工》 2025年第4期32-32,共1页
1光伏逆变器类型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组件,根据不同的应用发电场景和性能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集中式逆变器。集中式逆变器集中处理多个光伏组串的直流—交流变换,然后并入电网,适用于光照均匀的大型光伏电站。集中式... 1光伏逆变器类型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组件,根据不同的应用发电场景和性能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集中式逆变器。集中式逆变器集中处理多个光伏组串的直流—交流变换,然后并入电网,适用于光照均匀的大型光伏电站。集中式逆变器便于管理、可靠性高、电能质量高、集成度高、功率密度大,但存在维护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问题。综上,其不适用于农村户用光伏等小规模光伏发电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农村户用 微型并网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DSTATCOM和并网逆变器协同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配电网鲁棒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瑶 徐玉韬 +4 位作者 熊炜 陆之洋 张超 郑华俊 袁旭峰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由于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一种计及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DSTATCOM)和并网逆变器协同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配电网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首...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由于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一种计及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DSTATCOM)和并网逆变器协同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配电网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建立DSTATCOM和并网逆变器的无功电压控制统一模型,以及计及系统出力及负荷随机性的配电网电压控制不确定系统模型;其次,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考虑节点受其他分布式光伏注入功率的影响情况,并结合鲁棒H∞性能约束,设计DSTATCOM和并网逆变器的鲁棒电压控制策略;然后,计及分布式光伏的有功功率削减,构建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最后,搭建含DSTATCOM和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IEEE 33节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DSTATCOM和并网逆变器对配电网电压的协同控制,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分布式 并网逆变 配电静止同步补偿 鲁棒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CC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LADRC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关旭 何国锋 +1 位作者 董燕飞 李国娇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9-795,共7页
逆变器作为微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口,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当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器并网时,系统稳定性易受内部、外部参数的影响。针对高阶并网逆变器存在的扰动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加权平均电流控制(Weighted A... 逆变器作为微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口,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当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器并网时,系统稳定性易受内部、外部参数的影响。针对高阶并网逆变器存在的扰动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加权平均电流控制(Weighted Average Current Control,WACC)的自抗扰控制器。基于WACC控制原理将系统由三阶降为一阶,同时将逆变器系统的内部、外部扰动视为单一结构的广义扰动,采用控制律对闭环系统进行参数调节。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并网逆变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船舶光伏系统构网型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
12
作者 潘鹏程 段栋凯 赵春华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目的]旨在解决现有太阳能船舶光伏发电系统采用跟网型控制策略并网,而导致的船舶电力系统整体稳定性下降问题。[方法]结合船舶电力系统特点和运行特性,以跟网型恒功率控制和构网型下垂控制为研究基础,另外选取构网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 [目的]旨在解决现有太阳能船舶光伏发电系统采用跟网型控制策略并网,而导致的船舶电力系统整体稳定性下降问题。[方法]结合船舶电力系统特点和运行特性,以跟网型恒功率控制和构网型下垂控制为研究基础,另外选取构网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和构网型虚拟振荡器控制,共4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分别构建太阳能船舶电力系统光伏并网控制策略。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太阳能船舶电力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构网型控制理念和思路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与跟网型控制相比,在负荷投切工况下,采用构网型控制策略可使频率波动极值平均减小26.86%、电压调节时间平均减小37.85%。在光伏输出功率切换工况下,频率波动极值平均减小39.95%。[结论]采用构网型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光伏系统并网后所导致的船舶电力系统稳定性下降的问题。能够使光伏系统在完成供能的同时,主动维持船舶电力系统电力参数稳定,显著提高船舶电力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船舶 构网型逆变 并网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多功能并网逆变器不同出力状态下无功和谐波优化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果 武旭 +4 位作者 李龙 张梦圆 李旭哲 成柯 张建雄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利用光伏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所具有的电能质量治理、谐波谐振抑制的主动优势,结合逆变器在不同出力状态下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特性,构建光伏多功能并网逆变器不同出力状态下的无功和谐波优化方法。在所提3层优化策略中,上层优化策略以光伏... 利用光伏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所具有的电能质量治理、谐波谐振抑制的主动优势,结合逆变器在不同出力状态下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特性,构建光伏多功能并网逆变器不同出力状态下的无功和谐波优化方法。在所提3层优化策略中,上层优化策略以光伏并网有功功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中层优化策略以电压谐波总畸变率和电压偏差达到相应电能质量规定指标为目标函数,下层优化策略以电压谐波总畸变率和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并采用自适应蚁群算法进行求解。基于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逆变器不同出力状态的优化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较好地提升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在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光伏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在不同出力状态下分阶段、分主次地治理谐波和调整电压偏差,治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系统 多功能并网逆变 优化策略 无功优化 谐波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致性算法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分组协调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圣清 刘博文 +1 位作者 李焕平 李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5-352,共8页
针对低压配电网中光伏逆变器(PV)无功控制和储能(ESS)有功控制未充分协调的现状,提出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分组协调电压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不同调压设备的电压-成本灵敏度F^(U-C),提出先利用光伏逆变器无功调压再利用储能... 针对低压配电网中光伏逆变器(PV)无功控制和储能(ESS)有功控制未充分协调的现状,提出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分组协调电压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不同调压设备的电压-成本灵敏度F^(U-C),提出先利用光伏逆变器无功调压再利用储能有功调压,再根据不同节点调压设备的F^(U-C)对调压设备进行分组,提出优先利用F^(U-C)数值较大的分组参与调压;然后,在光伏逆变器无功调压阶段,组内以无功利用率为一致性变量,在储能有功控制阶段,组内以荷电状态(SOC)变化量为一致性变量,组间通过协调控制共同实现关键节点电压收敛至设定值;最后,利用含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的IEEE 14节点低压配电网进行算例仿真,验证所提分组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逆变 储能 电压越限 分布式 一致性算法 分组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江 高淑萍 +1 位作者 孙向东 宋卫章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1,共7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力系统形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趋势,以致电网呈现弱电网特性。弱电网下电网阻抗实时变化,导致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振频率偏移、逆变器集群多谐振峰等稳定性问题。针对光伏并网逆... “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力系统形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趋势,以致电网呈现弱电网特性。弱电网下电网阻抗实时变化,导致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振频率偏移、逆变器集群多谐振峰等稳定性问题。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最新的谐振抑制方法尚未得到系统地归纳总结,从弱电网下逆变器单元谐振抑制方法和逆变器集群谐振抑制方法两方面综述“双高”电力系统下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热点控制方法,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提升指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双高”电力系统 并网逆变 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三相光伏逆变器及其分布式自适应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葛晓露 潘尚智 +2 位作者 党兴华 宫金武 查晓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41,共9页
针对现阶段级联H桥二倍频电压纹波和功率失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四端口LLC的模块化三相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可从根本上解决相间功率失配的问题,同时该拓扑能够抑制系统直流母线电压上的二倍频电压纹波。总结分析相内功率... 针对现阶段级联H桥二倍频电压纹波和功率失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四端口LLC的模块化三相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可从根本上解决相间功率失配的问题,同时该拓扑能够抑制系统直流母线电压上的二倍频电压纹波。总结分析相内功率失配问题形成的本质原因,并提出一种分布式自适应升压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应对相内功率失配的能力,扩展系统的稳定运行范围。分布式控制架构可减少各模块间的信息交互、降低控制系统的复杂性。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级联H桥 分布式控制 功率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锁相环相位补偿的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快速无功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勾奕昀 郑竞宏 +1 位作者 刘壮 丁禹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5-96,共12页
在低电压穿越故障恢复阶段,针对弱网下光伏并网系统无功回撤速度慢易导致暂态过电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锁相环相位补偿的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快速无功改进控制策略。首先从相位跳变、锁相环动态、电网强度几个方面分析了常规光伏逆变器... 在低电压穿越故障恢复阶段,针对弱网下光伏并网系统无功回撤速度慢易导致暂态过电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锁相环相位补偿的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快速无功改进控制策略。首先从相位跳变、锁相环动态、电网强度几个方面分析了常规光伏逆变器无功回撤速度不足的原因。然后根据光伏逆变器出口内电势与锁相环相角关系的机理分析,提出了基于相位补偿的锁相环改进控制策略。从无功控制需求出发推导了补偿相位的确定方法,并建立光伏并网系统单机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控制策略在三相对称、不对称、线路切除等故障场景下的有效性。最后基于RT-Lab搭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控制策略使光伏逆变器获得了更快的无功回撤能力,可有效抑制低电压故障恢复阶段的暂态过电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锁相环 相位补偿 前馈控制 低电压穿越 暂态无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逆变器调节的中低压配电网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8
作者 康田园 刘科研 李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5-1234,共10页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电压质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调节的中低压配电网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中低压有源配电网电压控制方式,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电压区间分区控制方法;然后,提出了中低压配电网2阶...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电压质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调节的中低压配电网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中低压有源配电网电压控制方式,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电压区间分区控制方法;然后,提出了中低压配电网2阶段分层控制架构,构建以网络损耗最小、电压偏差最小和分布式电源消纳最大为目标的优化控制模型;最后,结合IEEE 33节点算例以及某实际配电网算例对有源配电网分层控制策略进行验证。IEEE33节点算例表明,优化方法可使配电网整体损耗降低3.79%,电压偏差率降低27.29%;实际配电网算例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可使配电网整体损耗降低36.33%,电压偏差率降低62.59%,并可有效提高光伏消纳平衡能力,保障有源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比例分布式 逆变调节 电压分区控制 分层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级式高频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文杰 曹晓雅 +3 位作者 李学武 李云飞 周克亮 周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4-485,共12页
针对光伏并网系统中可实现双向功率流的单级式高频隔离逆变器,提出一种调制方法,结合电压钳位技术,解决了传统高频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尖峰和振荡问题。该逆变器为两级功率变换,对其工作过程及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建立... 针对光伏并网系统中可实现双向功率流的单级式高频隔离逆变器,提出一种调制方法,结合电压钳位技术,解决了传统高频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尖峰和振荡问题。该逆变器为两级功率变换,对其工作过程及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并推导出该逆变器的数学模型。为弥补传统多谐振控制器的不足,研究一种针对单级式高频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相位补偿的多谐振控制器,在单级式结构中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和对并网电流的精确控制。最后对所提高频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调制方法及其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最大功率点跟踪 逆变 单级式 相位补偿 多谐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共模漏电流抑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代云中 唐浩 +3 位作者 刘铭煊 陈勇吏 严才秀 杨新茂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7-522,共6页
传统准Z源桥式并网逆变器(GCI)具有允许桥臂直通、直流电压利用率高等优点,但存在体积大、可靠性低和共模漏电流高的缺陷。针对传统准Z源桥式GCI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具有更小体积的新型耦合电感线圈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ZPGCI)及其调制策... 传统准Z源桥式并网逆变器(GCI)具有允许桥臂直通、直流电压利用率高等优点,但存在体积大、可靠性低和共模漏电流高的缺陷。针对传统准Z源桥式GCI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具有更小体积的新型耦合电感线圈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ZPGCI)及其调制策略。然后,对ZPGCI的运行模态、共模漏电流与桥臂直通状态进行探究,理论研究表明新型ZPGCI不仅具有允许桥臂直通和可靠性高的优点,且可有效抑制传统准Z源桥式GCI的高频共模漏电流。最后,对传统准Z源桥式GCI和新型ZPGCI进行对比实验分析,验证ZPGCI电路设计及其理论推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并网 逆变 漏电流 Z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