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镀金刚石线锯切割光伏多晶硅的表面特性与锯丝磨损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庞继伟 高玉飞 李升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96,共5页
电镀金刚石线锯切割的光伏多晶硅切片表面特性,影响其断裂强度和后续的制绒工艺;为探究线锯锯切工艺参数对多晶硅切片表面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电镀金刚石锯丝的磨损机理,开展了光伏多晶硅的电镀金刚石线锯切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锯切... 电镀金刚石线锯切割的光伏多晶硅切片表面特性,影响其断裂强度和后续的制绒工艺;为探究线锯锯切工艺参数对多晶硅切片表面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电镀金刚石锯丝的磨损机理,开展了光伏多晶硅的电镀金刚石线锯切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锯切的多晶硅表面存在由金刚石磨粒的塑性剪切、微切削去除形成的塑性浅划痕与较深的沟槽,及材料脆性去除留下的表面破碎微凹坑;切片表面材料的塑性去除和脆性去除相对比例随工艺参数组合变化而变化,增大晶片进给速度,降低走丝速度,切片表面粗糙度增大,表面形貌逐渐由塑性沟槽为主转变为以破碎微凹坑为主;使用表面镀镍(金属化)的金刚石颗粒制备的电镀金刚石锯丝的磨损形态在稳定阶段主要是磨粒磨平,使用后期主要是磨粒脱落和镀层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线锯 光伏多晶硅 表面特性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光伏系统碳排放环节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臣辉 詹晓燕 +1 位作者 范海燕 吕信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58-1163,共6页
运用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分析多晶硅-光伏系统产业链碳排放环节,得出多晶硅-光伏系统的碳排放环节为消耗资源与能源产生碳排放的环节和处理排放的污染物产生碳排放的环节。以具体企业为例进行计算,得出280MW多晶硅-光伏系统产业链的碳排... 运用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分析多晶硅-光伏系统产业链碳排放环节,得出多晶硅-光伏系统的碳排放环节为消耗资源与能源产生碳排放的环节和处理排放的污染物产生碳排放的环节。以具体企业为例进行计算,得出280MW多晶硅-光伏系统产业链的碳排放为5.62×108kg,其中多晶硅料的生产过程碳排放最多,为4.76×108kg;工业硅的生产过程碳排放最少,为4.08×106kg;多晶硅锭和多晶硅片的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为3.65×107kg,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的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为4.55×107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系统 资源能源消耗 污染物排放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娟 黄蓓佳 +3 位作者 柴径阳 王翔宇 赵凤 吴璐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54-1559,共6页
分别采用了全生命周期评价软件、全生命周期成本法、社会性指数评价法,对我国多晶硅光伏组件生产阶段的环境影响、经济性和社会性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多晶硅生产、多晶硅电池片生产、电池组装3个阶段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大,其中... 分别采用了全生命周期评价软件、全生命周期成本法、社会性指数评价法,对我国多晶硅光伏组件生产阶段的环境影响、经济性和社会性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多晶硅生产、多晶硅电池片生产、电池组装3个阶段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大,其中多晶硅生产阶段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在50%以上.经济成本分析显示,原料和劳动力的成本占总成本的70%以上.多晶硅电池片生产阶段的成本在光伏组件生产过程的5个阶段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社会性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光伏组件生产中,劳动岗位增加的贡献指数值为0.72,劳动力就业贡献较大,而生产能力提高的贡献指数值仅为0.18,显示生产能力提高的贡献较小.研究显示,为提高多晶硅光伏组件的可持续性,在生产过程中需寻找清洁能源、寻找环保替代材料以降低环境影响;积极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创新,着力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市场良性竞争提高多晶硅光伏行业的社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组件 环境效应 经济性 社会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使用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发电性能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萼 孙韵琳 +1 位作者 洪瑞江 沈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为了研究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及其使用寿命,对已正常运行23a的144块多晶硅光伏组件进行接线盒更换及电性能测试,并设计搭建了5.88kW_p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介绍了这批组件的电性能与该系统的设计安装,并对光伏系统进行技术评估与经济分析... 为了研究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及其使用寿命,对已正常运行23a的144块多晶硅光伏组件进行接线盒更换及电性能测试,并设计搭建了5.88kW_p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介绍了这批组件的电性能与该系统的设计安装,并对光伏系统进行技术评估与经济分析。系统正常运行181d,共发电3498.52kWh,表现出良好的发电性能,系统的综合转换效率为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多晶硅组件 发电性能 系统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金刚石线表面磨粒密度对锯切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升 高玉飞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电镀金刚石线广泛应用于光伏太阳能和半导体行业的硅晶体切片加工,其表面的磨粒密度对锯切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评价表面不同磨粒密度的电镀金刚石线的锯切性能,以光伏多晶硅为试件开展了锯切试验,分析了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和锯切效... 电镀金刚石线广泛应用于光伏太阳能和半导体行业的硅晶体切片加工,其表面的磨粒密度对锯切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评价表面不同磨粒密度的电镀金刚石线的锯切性能,以光伏多晶硅为试件开展了锯切试验,分析了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和锯切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面磨粒密度为210~230个/mm与290~330个/mm的两种金刚石线锯切的表面塑性沟槽所占比例较大,没有明显的较大尺寸脆性微凹坑。表面磨粒密度为210~230个/mm的金刚石线切割形成的硅片表面粗糙度最低,金刚石线表面过低或过大的磨粒密度会使硅片表面粗糙度变大。金刚石线的切割能力和锯切效率随着表面磨粒密度的增大而有所提高。综合考虑切片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与金刚石线的锯切能力和制造成本,建议金刚石线表面磨粒密度在210~330个/mm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线 表面磨粒密度 锯切性能 光伏多晶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