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准化度电净现值模型的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宇翔 何海艳 +1 位作者 黄骏飞 李浩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108,115,共7页
目的:为了降低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投资规模,需要构建合理的理论模型对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基于投资和运营成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及效益等参数,建立了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 目的:为了降低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投资规模,需要构建合理的理论模型对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基于投资和运营成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及效益等参数,建立了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模型。以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模型为基础,建立LNPVE(平准化度电净现值)模型用于分析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效益。选取某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为研究对象,计算折现率分别为3%、6%和8%,以及自用消纳比例分别为30%、40%和50%下的平准化度电成本和平准化度电净现值。从经济因素、财务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对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及结论:LNPVE模型表明,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在现有基础参数下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按重要性程度划分依次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财务因素,经济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消纳电价和自用消纳比例,政策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优惠,财务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资本金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 经济效益 平准化度电净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光伏/热一体化路面能效仿真评估
2
作者 王超 崔奥 周波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4,共10页
为了提高光伏路面综合能效并为电池散热,引入光伏/热一体化技术,形成由钢化玻璃面板、光伏电池、蛇形铜管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塑料底座组成的光伏/热一体化路面(pavement integrated photovolt... 为了提高光伏路面综合能效并为电池散热,引入光伏/热一体化技术,形成由钢化玻璃面板、光伏电池、蛇形铜管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塑料底座组成的光伏/热一体化路面(pavement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PIPVT)。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仿真,将光模块、电模块和固态模块中的热传导和热对流同步耦合,构建PIPVT多物理场仿真模块并展开研究。以2022年北京市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选取每个月的第15日代表该月气候情况进行发电性能与集热性能预测。结果表明,太阳能辐照强度与光伏模块发电效率呈正相关,但过高的辐照强度引起的高温会使其对模块发电效率的促进效果降低,冬季的发电效率和集热效率均较低。此外,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预测其校园路面全部采用PIPVT覆盖,一年可获得电量约170万kW·h,满足校本部超3个月的办公用电量,同时,可将约3.4万t的20℃水加热超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热一体化路面(pavement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 PIPVT) 多物理场仿真 集热性能 发电性能 一次能源节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鲁棒优化配置调度方法
3
作者 陈柯蒙 肖曦 +3 位作者 田培根 慈松 周琦 杨毅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4,共9页
针对光伏发电与负荷需求不确定性对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系统规划运行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鲁棒优化的光储容量协同配置及能量调度方法。首先,对光伏发电及建筑负荷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考虑全寿命周期... 针对光伏发电与负荷需求不确定性对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系统规划运行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鲁棒优化的光储容量协同配置及能量调度方法。首先,对光伏发电及建筑负荷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考虑全寿命周期系统成本与收益,根据分时电价分布特点建立了光伏储能容量优化配置及经济调度模型,充分发挥储能“峰谷套利”的优势;随后,基于鲁棒优化理论,参考列约束生成(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思路,将含有不确定性变量的模型转化为双层含确定性变量的主、子问题交替迭代求解;最后,仿真分析表明光伏发电和建筑负荷的“时间逆向分布”特性导致了“最恶劣”场景。同时,将所提模型与传统均值确定性模型进行比较,发现“最恶劣”场景下,鲁棒优化方法的日运行收益较均值模型提高25%。所提模型和方法能够有效应对发电、负荷曲线波动较大的情况并保障系统收益,为BIPV系统的储能建设规划和运行调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一体化 不确定性 储能容量 经济调度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实验装置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强 张敬南 姚绪梁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伴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成熟和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分布式电源技术已成为高校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之一。该文设计了一种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实验装置,采用了模块化硬件拓扑结构和开放式软件构架,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为... 伴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成熟和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分布式电源技术已成为高校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之一。该文设计了一种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实验装置,采用了模块化硬件拓扑结构和开放式软件构架,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培养学生在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内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储能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牵引供电光伏储能系统多层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7,I0020,共12页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新型铁路能量路由器结构,其交流侧跨接α/β相牵引母线、直流侧接入光伏储能。首先,推导新型结构的数学模型和工作原理;然后,针对逆变器传统两端口模式转变为RER的三端口模式存在的有功/无功耦合问题,提出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的硬件解耦方法;其次,针对新型RER三端口间多向能流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协调优化控制策略。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及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从2.52%降低至1.58%,平均功率因数从0.688上升至0.966,再生制动回收率61.65%,光伏消纳率94.16%;主设备容量降低42.31%,成本降低37.23%,说明所提新型RER在实现现有RER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单逆变器跨相式铁路能量路由器 多层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的铁路牵引用光伏储能系统及其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19-3529,I0020,共12页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后,针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混合结构功率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跨相式和背靠背两种结构的有功/无功优化分配;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和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混合结构在实现与传统背靠背结构同样回收再生制动能量、消纳光伏功能的同时,逆变器和变压器的容量均降低21.2%;并且可以改善电能质量,其中三相电网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从2.46%降低至1.82%、平均功率因数从0.5838提高至0.924,说明新拓扑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铁路能量路由器 功率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产业链构建: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新能源汽车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涛 严大洲 +2 位作者 温国胜 李艳平 韩治成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以高速路网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新能源(电)汽车全产业链为基础,描述未来新能源生态体系的构筑蓝图:①在供给侧,探讨全面普及清洁能源的战略布局,打造高速路网光伏超级电站,依托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低成本的优势,直接为下游终端提供电力... 以高速路网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新能源(电)汽车全产业链为基础,描述未来新能源生态体系的构筑蓝图:①在供给侧,探讨全面普及清洁能源的战略布局,打造高速路网光伏超级电站,依托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低成本的优势,直接为下游终端提供电力,大幅降低新能源应用端的使用成本,推动以新能源汽车为中心的下游产业扩张,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助推绿色发展;②在储能端,加速液流电池和液态金属电池等电网储能设备的应用以及以硅碳和三元材料为代表的高容量动力电池材料的规模化生产进程,统一电池和配套设施的制造标准,并借助互联网战略,建立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监测、维护和回收利用网络;③在应用端,制定新能源汽车的全新制造标准,全面推行模块化的设计和生产,用可更换电池模组替代集成式电池模组,建设替代加油站的配套电池供应网络,提供电力接入和电池充电、更换、维护服务。另外,还简述了利用新能源产业中的弃风、弃光发展氢能源,以氢能作为当下新能源体系的补充。通过新能源产业上、中、下游的同步建设,希望在未来30年内打造一个供给端-储能端-应用端协同发展的产业链,逐步形成独立于化石能源的、包含光伏和风电等多种能源形式的新能源闭环生态体系,实现社会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电化学储能 电动汽车 换电模式 新能源生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
8
作者 薛淇文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期190-192,共3页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以及实例研究法,深入探索光储一体化关键技术。针对光伏高效发电,通过新型材料的研发、组件以及阵列优化提升效率。对比不同的储能电池,重点考虑如何延长使用寿命。在能量转换与控制方面,采用虚拟阻抗等...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以及实例研究法,深入探索光储一体化关键技术。针对光伏高效发电,通过新型材料的研发、组件以及阵列优化提升效率。对比不同的储能电池,重点考虑如何延长使用寿命。在能量转换与控制方面,采用虚拟阻抗等技术,以确保稳定性。系统集成、故障监测与稳定技术的完善,则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发电单元 储能电池 故障检测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樊庄“光储超充”一体化充电站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付丽 《农村电工》 2025年第1期30-30,共1页
樊庄智慧超充站位于大同市开发区文瀛东三路东侧,邻近机场、高铁站及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车流量大,周边无大型充电站,站内建设专用箱式变电站7座(630 kVA)、600 kW全液冷超充桩4个、180 kW快充桩10个、120 kW快充桩13个、V2G充电桩2个,以... 樊庄智慧超充站位于大同市开发区文瀛东三路东侧,邻近机场、高铁站及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车流量大,周边无大型充电站,站内建设专用箱式变电站7座(630 kVA)、600 kW全液冷超充桩4个、180 kW快充桩10个、120 kW快充桩13个、V2G充电桩2个,以及260 kW光伏发电、233 kWh储能一体柜。建成后可供50辆车同时充电,充分满足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式变电站 充电站 充电桩 电动汽车 高速公路 发电 高铁站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发电效益评估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莹 李志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1,共4页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 IPV)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太阳能辐射量是设计该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简易的太阳能光电板日辐射量的推算模型,并结合PVSYST软件实现了对系统发电量的计算,然后通过案例以斜面倾...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 IPV)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太阳能辐射量是设计该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简易的太阳能光电板日辐射量的推算模型,并结合PVSYST软件实现了对系统发电量的计算,然后通过案例以斜面倾角分别为0°、15°、90°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推算的太阳能光电板日辐射量模拟值与实测数值吻合较好,可以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 IPV)系统发电效益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建筑一体化 发电 太阳能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最大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项目
11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1,共1页
目前亚洲最大的大型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项目——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6.5MW发电项目已经开工,世博会前将投入使用。
关键词 建筑一体化 发电项目 并网 亚洲 世博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实际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云钊 杨嵘春 《陕西电力》 2010年第6期72-75,共4页
分析了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的前景,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组成原理及特点。以上海浦江光伏发电系统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光伏方阵排布及并网系统连接方式;给出上网电量修正系数,对该系统年发电量和上网电量进行估算,并对该系统的年效... 分析了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的前景,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组成原理及特点。以上海浦江光伏发电系统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光伏方阵排布及并网系统连接方式;给出上网电量修正系数,对该系统年发电量和上网电量进行估算,并对该系统的年效益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技术 建筑一体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无人机遥感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青青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通过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项目区域水土保持情况的全面、高效、准确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期运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此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无人机遥感监测方法。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通过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项目区域水土保持情况的全面、高效、准确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期运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此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无人机遥感监测方法。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处环境的地势构造,分别从航向重叠度和旁向重叠度两个角度对无人机轨迹进行规划,以无人机与区域地面之间的相对高度为基准对飞行高度进行具体设计。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数据中同位测点的偏移量和侵蚀模数确定具体的水土流失量,从而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无人机遥感监测。在测试结果中,设计监测方法对应的参数与实际人工检验的参数结果一致性最高,单一项目单元的水土流失量监测误差稳定在0.05 t以内,项目整体水土流失量监测误差稳定在0.15 t以内,监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项目 水土保持 无人机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光伏一体化楼宇的电池-变频空调复合储能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漆淘懿 郑朝明 +4 位作者 叶承晋 贺沛宇 丁一 朱超 鲍卫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47-4255,共9页
变频空调是电力系统供需调节和新能源消纳的优质灵活资源之一。但其功率调节过程非连续,响应存在强不确定性延时,难以快速、精准跟踪新能源出力的随机变化。因此,提出了一种电池-变频空调的复合储能模型和运行控制策略,以实现建筑屋顶... 变频空调是电力系统供需调节和新能源消纳的优质灵活资源之一。但其功率调节过程非连续,响应存在强不确定性延时,难以快速、精准跟踪新能源出力的随机变化。因此,提出了一种电池-变频空调的复合储能模型和运行控制策略,以实现建筑屋顶波动光伏的友好并网和本体消纳。首先,考虑楼宇房间热动态等因素,建立了楼宇、电池和变频空调的精细化功率-能量模型,并基于实验数据量化了变频空调运行功率的不连续调节曲线和响应过程的不确定延时曲线。随后,提出了变频空调的分段滞回温度控制策略以减少空调温度的调节次数,保证了用户舒适性。同时建立了储能-变频空调多时间尺度功率能量互补控制框架,利用电池的灵活性补偿空调的欠调和超调,解决了空调响应的功率偏差和延时不确定问题。最后,基于真实的屋顶光伏数据集,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复合储能优化策略在降低储能电池配置容量、减少电池充放电能量、促进光伏友好并网和本体消纳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储能 变频空调 储能电池 一体化 能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材料储能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小区电-热联供系统双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7
15
作者 随权 魏繁荣 +4 位作者 武传涛 林湘宁 王子璇 冯忠楠 李正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150-4161,共12页
建筑光伏一体化小区中富余能源并网将导致居民用电经济性欠优,以及与外电网交换功率不够平滑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含相变储能系统(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PCMTESS)的小区建筑电-热联供系统双层... 建筑光伏一体化小区中富余能源并网将导致居民用电经济性欠优,以及与外电网交换功率不够平滑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含相变储能系统(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PCMTESS)的小区建筑电-热联供系统双层调度策略。简要介绍PCMTESS的物理构造和运行模式,并分析其规模化储能和热电解耦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评估阳光辐射等环境因素对光伏发电和建筑热需求的影响,建立计及热泄漏过程的电热联供系统模型。进而,以微网最小化购电成本和对外功率波动为目标,设计一种实时滚动的双层优化调度策略,用于消解预测误差在多时间尺度上的影响。最后,提出近似线性化处理和电力侧-热力侧问题交互迭代的算法,实现优化模型的高效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的PCMTESS在维持室温舒适的前提下,既能保障用户侧运行经济性的需求,又能平滑对外交换功率,使得电网与用户双方共同受益。该文为微网综合能源消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一体化 相变材料储能系统 电热联供系统模型 多时间尺度响应 双层优化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条件的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25
16
作者 傅金洲 孙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42-149,共8页
针对光伏发电波动性与随机性的问题,将光伏发电单元与储能装置配合组成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系统并利用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统一调度管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而且对系统的经济运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天气下光伏输出能力的差异,提出... 针对光伏发电波动性与随机性的问题,将光伏发电单元与储能装置配合组成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系统并利用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统一调度管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而且对系统的经济运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天气下光伏输出能力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气候条件的能量管理策略。在日前计划环节根据次日的天气选择对应的运行策略;由于对次日的天气的预判可能会有误差,因此结合光伏发电超短期预测技术引入日内滚动调差机制,对运行策略能够及时做出调整。算例验证了所提策略优化了系统的运行成本,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系统 储能 能量管理策略 气候条件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工况下半透明光伏液流窗电热性能对比实验研究
17
作者 朱丽 王鹏 霍玉佼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6-493,共8页
基于透光光伏组件与液流腔的集成设计,对制冷工况下光伏液流窗于0°、15°、30°倾角下的电热性能进行室外实验测试,以光伏中空窗为参考,对液流腔进水温度为25℃、流量为0.4 L/min时两者的性能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基于透光光伏组件与液流腔的集成设计,对制冷工况下光伏液流窗于0°、15°、30°倾角下的电热性能进行室外实验测试,以光伏中空窗为参考,对液流腔进水温度为25℃、流量为0.4 L/min时两者的性能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光伏液流窗的隔热性能显著优于光伏中空窗。当太阳辐照度达到620~630 W/m^(2),室外环境温度为38~39℃时,光伏液流窗和光伏中空窗室内侧表面温度分别平均低于室外环境温度9.5℃和高于室外温度1℃;不同倾角下,通过光伏中空窗直接进入室内的瞬时热量明显更高。倾角为30°时,太阳辐照度为640~650 W/m^(2),室内外环境温差为9~10℃工况下,通过光伏中空窗直接进入室内的瞬时热量均值为9.5 J,约为液流窗的33倍;室内制冷工况下,光伏中空窗电池工作温度分布在24.9~27.3℃区间,当液流窗进液温度接近夏季市政供水温度25℃时,无法有效为太阳电池降温,应考虑进一步对市政供水进行冷却或采用温度更低的空调冷凝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窗户 建筑一体化 热工性能 液流窗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云之南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云南电网加快推动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
18
作者 耿立宏 冯义华 +1 位作者 黄震宇 赵岳恒 《农电管理》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七彩云南,彩云之南。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发电潜力巨大。云南省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加快推动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项目投产并网不... 七彩云南,彩云之南。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发电潜力巨大。云南省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加快推动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项目投产并网不断提速。2023年前8月,全省光伏发电项目投资631.08亿元、同比增长142.7%,占全省工业投资的2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季风气候 发电 彩云之南 新能源项目 太阳能资源 资源禀赋 七彩云南 云南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发电-辐射制冷建筑一体化复合装置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斌 胡名科 +1 位作者 敖显泽 裴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67-1275,共9页
一种光谱选择性复合板芯同时具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和辐射制冷2种功能,在光电转换波段(0.2~1.1μm)和辐射制冷波段(8~13μm)具有高发射比,而在其余辐射波段具有低发射比。基于该复合板芯设计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辐射制冷建筑一体化复合装置... 一种光谱选择性复合板芯同时具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和辐射制冷2种功能,在光电转换波段(0.2~1.1μm)和辐射制冷波段(8~13μm)具有高发射比,而在其余辐射波段具有低发射比。基于该复合板芯设计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辐射制冷建筑一体化复合装置,该装置具有白天光伏发电和夜间辐射制冷2种功能。建立复合装置的数学模型,对该复合装置在夏季炎热潮湿地区(中国合肥)和炎热干燥地区(埃及Kharga)的光电性能和辐射制冷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中国合肥和埃及Kharga,晴天条件下复合装置夏季白天平均光电功率可达74.60和91.00 W/m^2,夜间平均制冷功率分别为42.46和57.24 W/m^2,全天能量收益达3.37和4.27 MJ/m^2,分别比传统光伏装置的全天能量收益高53.78%和56.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辐射制冷 建筑一体化 谱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储能侧接口变换器自适应协调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幼捷 庞笑琴 +3 位作者 周雪松 赵明 王博 李苏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6-646,共11页
为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以储能侧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规则的协调自抗扰稳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双闭环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结构,通过变化控制器参数初始值协调内外环间的影响程度。其次... 为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以储能侧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规则的协调自抗扰稳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双闭环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结构,通过变化控制器参数初始值协调内外环间的影响程度。其次,以规则设计作为参数优化机制对外环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自适应调整,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系统稳定性及不改变调参复杂性的前提条件下,采用自适应协调自抗扰控制策略在信号跟踪性能、抗扰性能、抗噪性能上均优于传统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储能 DC-DC变换器 协调 自抗扰控制 自适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