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35
1
作者
王君
余本东
+1 位作者
王矗垚
季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8,共7页
针对当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综合利用研究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功能,不仅能提高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应用成本,且使得太阳能功能更多、全年利用率更高。该文介绍...
针对当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综合利用研究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功能,不仅能提高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应用成本,且使得太阳能功能更多、全年利用率更高。该文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包括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热水系统、碲化镉光伏通风窗系统、光伏/空气/热水复合被动墙体系统、光伏光热-热催化/洁净多功能复合墙体系统的原理、功能及效率,拓展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研究和应用的新途径,为实现太阳能建筑大规模应用以及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建筑
节能
建筑
能耗
室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荆树春
朱群志
陆佳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58-1960,共3页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既可以产生电能又可以回收热能。介绍了传统太阳能光伏电池热利用(PV/T)系统及新型PV/T系统的基本形式,分析了不同PV/T系统的特征。指出了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不仅能获取电能和热能,还可以有效利用所...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既可以产生电能又可以回收热能。介绍了传统太阳能光伏电池热利用(PV/T)系统及新型PV/T系统的基本形式,分析了不同PV/T系统的特征。指出了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不仅能获取电能和热能,还可以有效利用所获取的能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
伏
光热
一体化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风型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丽群
赵玉龙
+1 位作者
赵运通
王世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68-2174,共7页
以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为光电单元,通过构建对比实验组研究通风流速和气候条件对通风型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的光热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得热功率和发电功率均与辐照强度呈正相关,受环境温度影响,变化规律并非完全一致.当通...
以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为光电单元,通过构建对比实验组研究通风流速和气候条件对通风型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的光热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得热功率和发电功率均与辐照强度呈正相关,受环境温度影响,变化规律并非完全一致.当通风流速为2.2 m/s时,太阳能综合利用率达到65.4%,提出平均得热效率和相对发电量用于表征系统的光热及光电性能,获得与通风流速的定量关系;当通风流速由0.4 m/s增大到2.2 m/s时,系统平均得热效率提高了130.0%,发电效率仅增加4.0%左右.在考虑阻力耗能的情况下,通风流速是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通过不同地域的重复实验,验证了定量关系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镓硒
光
伏
/
光热
建筑
一体化
通风流速
得热效率
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伏-光热复合装置内流动与传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扬
廖胜明
饶政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9,共5页
对用于建筑物立面的空气冷却型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BIPV/T)内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不同流道结构参数和气象参数下BIPV/T装置内部及附近区域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研究表明,BIPV/T装置的空气流道高度对PV板温度的影响较小,...
对用于建筑物立面的空气冷却型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BIPV/T)内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不同流道结构参数和气象参数下BIPV/T装置内部及附近区域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研究表明,BIPV/T装置的空气流道高度对PV板温度的影响较小,流道高度在2~4 m时,其高度越低,PV板温度越低;增大流道出口尺寸可降低PV板温度,但出口尺寸越大时,温度随其变化越小;流道出口尺寸固定时,存在一个最佳的装置流道深度尺寸,使PV板的温度达到最低。该研究结果对合理优化BIPV/T装置的结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数值模拟
流道尺寸
PV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气候条件下BIPVT建筑供能系统节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全贞花
任海波
+2 位作者
赵耀华
王林成
石峻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9-219,共11页
设计了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BIPVT)组件与近零能耗建筑,该建筑采用太阳能-空气能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实现了建筑供冷、供热与供电的多种用能需求.为研究该建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
设计了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BIPVT)组件与近零能耗建筑,该建筑采用太阳能-空气能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实现了建筑供冷、供热与供电的多种用能需求.为研究该建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能否满足近零能耗建筑的标准,搭建了BIPVT建筑及太阳能-空气能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建立了供能系统仿真模型,对不同气候条件下BIPVT建筑的节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条件下,BIPVT建筑供能系统的太阳能贡献率占建筑负荷比例为56%~98%,发电量占满足建筑环境需求用电量的比例为70%~100%.根据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对BIPVT建筑的节能特性进行分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典型城市,BIPVT建筑都可以满足近零能耗建筑或零能耗建筑的标准,节能减排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仿真模型
节能特性
多能互补
近零能耗
建筑
气候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IPV/T技术在新徽派民居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君
王矗垚
季杰
《新能源进展》
2021年第4期300-310,共11页
针对新徽派民居中存在的建筑能耗大、热舒适性差及室内空气品质低等问题,探索在保持建筑典型特点的前提下,将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新徽派民居中综合运用。文章主要基于作者团队最新的研究,探讨了兼顾“黛...
针对新徽派民居中存在的建筑能耗大、热舒适性差及室内空气品质低等问题,探索在保持建筑典型特点的前提下,将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新徽派民居中综合运用。文章主要基于作者团队最新的研究,探讨了兼顾“黛瓦”的光伏瓦技术、兼顾“粉壁”的集热−除甲醛多效墙体技术、兼顾“马头墙”的通风−除菌杀毒多效太阳能烟囱技术、兼顾“青砖”的光伏装饰技术、兼顾“门楼”的平板型PV/T技术、兼顾“花格窗”的碲化镉光伏通风窗技术在新徽派民居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一典型案例设计,基于Energyplus软件对其全年发电量、热水、室温、房间冷热负荷及通风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BIPV/T技术可以在发电的同时降低空调负荷、改善室内环境,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BIPV/T)
新徽派民居
建筑
节能
室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35
1
作者
王君
余本东
王矗垚
季杰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636)
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04a07020014)。
文摘
针对当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综合利用研究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功能,不仅能提高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应用成本,且使得太阳能功能更多、全年利用率更高。该文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包括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热水系统、碲化镉光伏通风窗系统、光伏/空气/热水复合被动墙体系统、光伏光热-热催化/洁净多功能复合墙体系统的原理、功能及效率,拓展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研究和应用的新途径,为实现太阳能建筑大规模应用以及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建筑
节能
建筑
能耗
室内环境
Keywords
solar energy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BIPV/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door environment
分类号
TK51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荆树春
朱群志
陆佳伟
机构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58-196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6063)
上海市科委项目(09DZ1202504)
+1 种基金
上海市东方学者岗位
上海市曙光计划(09SG51)
文摘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既可以产生电能又可以回收热能。介绍了传统太阳能光伏电池热利用(PV/T)系统及新型PV/T系统的基本形式,分析了不同PV/T系统的特征。指出了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不仅能获取电能和热能,还可以有效利用所获取的能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太阳能
光
伏
光热
一体化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Keywords
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BIPV/T
分类号
TM9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风型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丽群
赵玉龙
赵运通
王世学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68-217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6136).
文摘
以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为光电单元,通过构建对比实验组研究通风流速和气候条件对通风型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的光热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得热功率和发电功率均与辐照强度呈正相关,受环境温度影响,变化规律并非完全一致.当通风流速为2.2 m/s时,太阳能综合利用率达到65.4%,提出平均得热效率和相对发电量用于表征系统的光热及光电性能,获得与通风流速的定量关系;当通风流速由0.4 m/s增大到2.2 m/s时,系统平均得热效率提高了130.0%,发电效率仅增加4.0%左右.在考虑阻力耗能的情况下,通风流速是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通过不同地域的重复实验,验证了定量关系的普适性.
关键词
铜铟镓硒
光
伏
/
光热
建筑
一体化
通风流速
得热效率
发电效率
Keywords
copper indium gallium selenide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
ventilation flow
thermal efficiency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K513.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伏-光热复合装置内流动与传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扬
廖胜明
饶政华
机构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科研专项资金项目(2010QZZD0105)
文摘
对用于建筑物立面的空气冷却型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BIPV/T)内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不同流道结构参数和气象参数下BIPV/T装置内部及附近区域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研究表明,BIPV/T装置的空气流道高度对PV板温度的影响较小,流道高度在2~4 m时,其高度越低,PV板温度越低;增大流道出口尺寸可降低PV板温度,但出口尺寸越大时,温度随其变化越小;流道出口尺寸固定时,存在一个最佳的装置流道深度尺寸,使PV板的温度达到最低。该研究结果对合理优化BIPV/T装置的结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数值模拟
流道尺寸
PV板温度
Keywords
BIPV/T
numerical study
duct size
PV temperature
分类号
TK51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气候条件下BIPVT建筑供能系统节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全贞花
任海波
赵耀华
王林成
石峻璋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淄博博一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9-21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8010)。
文摘
设计了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BIPVT)组件与近零能耗建筑,该建筑采用太阳能-空气能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实现了建筑供冷、供热与供电的多种用能需求.为研究该建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能否满足近零能耗建筑的标准,搭建了BIPVT建筑及太阳能-空气能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建立了供能系统仿真模型,对不同气候条件下BIPVT建筑的节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条件下,BIPVT建筑供能系统的太阳能贡献率占建筑负荷比例为56%~98%,发电量占满足建筑环境需求用电量的比例为70%~100%.根据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对BIPVT建筑的节能特性进行分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典型城市,BIPVT建筑都可以满足近零能耗建筑或零能耗建筑的标准,节能减排效益较好.
关键词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仿真模型
节能特性
多能互补
近零能耗
建筑
气候分区
Keywords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BIPVT)
simulation model
energy saving character analysis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
climate zones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PV/T技术在新徽派民居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君
王矗垚
季杰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出处
《新能源进展》
2021年第4期300-31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636)
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04a07020014)。
文摘
针对新徽派民居中存在的建筑能耗大、热舒适性差及室内空气品质低等问题,探索在保持建筑典型特点的前提下,将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新徽派民居中综合运用。文章主要基于作者团队最新的研究,探讨了兼顾“黛瓦”的光伏瓦技术、兼顾“粉壁”的集热−除甲醛多效墙体技术、兼顾“马头墙”的通风−除菌杀毒多效太阳能烟囱技术、兼顾“青砖”的光伏装饰技术、兼顾“门楼”的平板型PV/T技术、兼顾“花格窗”的碲化镉光伏通风窗技术在新徽派民居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一典型案例设计,基于Energyplus软件对其全年发电量、热水、室温、房间冷热负荷及通风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BIPV/T技术可以在发电的同时降低空调负荷、改善室内环境,节能效果显著。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BIPV/T)
新徽派民居
建筑
节能
室内环境
Keywords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thermal(BIPV/T)
new Hui-style residential build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door environment
分类号
TK5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研究新进展
王君
余本东
王矗垚
季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荆树春
朱群志
陆佳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通风型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的实验研究
马丽群
赵玉龙
赵运通
王世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光伏-光热复合装置内流动与传热的数值研究
刘扬
廖胜明
饶政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气候条件下BIPVT建筑供能系统节能特性分析
全贞花
任海波
赵耀华
王林成
石峻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BIPV/T技术在新徽派民居中的应用探索
王君
王矗垚
季杰
《新能源进展》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