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分复用全光通信网中的光交叉互连技术
1
作者 陈雯路 张汉一 +1 位作者 郭奕理 周炳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7年第4期20-24,共5页
文章介绍了波分复用(WDM)技术全光网的结构及光交叉互连技术的概念,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以及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光交叉互连(OXC)结构和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的OXC结构的示意图也在文中给出。
关键词 光交叉互连 波分复用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衍射元件实现全交叉光互连
2
作者 罗风光 曹明翠 +4 位作者 李洪谱 赵向军 艾军 徐军 李再光 《量子电子学》 CSCD 1994年第2期59-60,共2页
用衍射元件实现全交叉光互连罗风光,曹明翠,李洪谱,赵向军,艾军,徐军,李再光(华中理工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衍射光学元件(DOEs)是一类重要的二元光学元件,随着对(DOEs)的设计、分析和制... 用衍射元件实现全交叉光互连罗风光,曹明翠,李洪谱,赵向军,艾军,徐军,李再光(华中理工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衍射光学元件(DOEs)是一类重要的二元光学元件,随着对(DOEs)的设计、分析和制造技术的深人研究,它正开始在光互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元件 交叉互连 二元学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交叉光互连的全息元件的研究
3
作者 梁国栋 徐迈 +1 位作者 郑杰 虞家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2-275,共4页
实现交叉光互连的全息元件的研究梁国栋,徐迈,郑杰,虞家琪(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1)光学互连与电互连相比,具有并行处理、传输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空... 实现交叉光互连的全息元件的研究梁国栋,徐迈,郑杰,虞家琪(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1)光学互连与电互连相比,具有并行处理、传输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空间频带宽、串音小和能量损耗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互连 全息元件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全息方法实现2*2自由空间交叉光互连
4
作者 王英霞 梁国栋 林子扬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10,共4页
采用光学全息的方法制备互连元件 (布喇格衍射型体积相位光栅 )。当光束垂直入射该光栅时 ,只有 0级透射光和 + 1级衍射光 ,可以较容易地得到直连、交叉光束 ,实现 2 *
关键词 交叉互连 互连元件 全息术 布喇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传送网(OTN)节点的路由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陶振宁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81-688,共8页
提出了光传送网节点路由模型的概念 ,讨论了节点路由模型应达到的要求和建立模型的意义 ;给出了普适的矩阵表示法和针对节点具体结构的图表示法 ;并讨论了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最后针对实际的光传送网节点给出了几个例子 ,并通过这些... 提出了光传送网节点路由模型的概念 ,讨论了节点路由模型应达到的要求和建立模型的意义 ;给出了普适的矩阵表示法和针对节点具体结构的图表示法 ;并讨论了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最后针对实际的光传送网节点给出了几个例子 ,并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了路由模型矩阵表示和图表示的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送网 路由模型 光交叉互连 节点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传送网节点传输模型的讨论
6
作者 陶振宁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80,共7页
提出了光传送网节点传输模型的概念 ;讨论了传输模型应达到的要求和建立传输模型的意义。在线性时不变的假设下 ,提出利用频域传输矩阵来表示节点传输特性的方法 ;给出了OXC和OADM两类光传送网节点的统一的表示 ;根据目前通用的波分复... 提出了光传送网节点传输模型的概念 ;讨论了传输模型应达到的要求和建立传输模型的意义。在线性时不变的假设下 ,提出利用频域传输矩阵来表示节点传输特性的方法 ;给出了OXC和OADM两类光传送网节点的统一的表示 ;根据目前通用的波分复用、强度调制 直接检波系统的特点对复杂的频域传输矩阵进行了简化 ;并对通常所关心的节点主要性能指标与模型参数的关系、模型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模型的设计与计算机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送网 光交叉互连 分插复用 节点传输模型 频域传输矩阵 OXC节点 OADM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计算、光计算机及器件
7
《中国光学》 EI CAS 1994年第6期23-23,共1页
TP381 94063995光互连模块中位相型菲涅耳微透镜列阵的研制与应用=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haseFresnel microlens arrays in module of opticalin interconnection[刊,中]/罗风光,曹明翠,赵向军,李洪谱,艾军(华中理工大学激... TP381 94063995光互连模块中位相型菲涅耳微透镜列阵的研制与应用=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haseFresnel microlens arrays in module of opticalin interconnection[刊,中]/罗风光,曹明翠,赵向军,李洪谱,艾军(华中理工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光电子·激光.-1994,5(2).-82-86分析了位相型菲涅耳透镜的设计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耳微透镜列阵 研制与应用 位相型 互连网络 菲涅耳透镜 技术 交叉互连 国家重点实验室 设计原理 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阻塞OXC节点的图表示
8
作者 陶振宁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21-726,共6页
提出了有阻塞OXC节点的图表示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图来替代交换能力受限制的节点 ,而此图由交换能力不受限制的节点和容量受限的边组成。文中以典型的阻塞OXC节点为例 ,给出了它们的图表示 。
关键词 光交叉互连 路由算法 有阻塞OXC节点 图表示方法 传送网 路由交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术、器件与应用
9
《中国光学》 EI CAS 1997年第2期48-49,共2页
TB877 97021051实现交叉光互连的全息元件的研究=Study ofholographic elements of realizing crossoveroptical interconnection[刊,中]/梁国栋,徐迈,郑杰,虞家琪(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吉林,长春(130021))//发光学报.-1996,17(3).-272-27... TB877 97021051实现交叉光互连的全息元件的研究=Study ofholographic elements of realizing crossoveroptical interconnection[刊,中]/梁国栋,徐迈,郑杰,虞家琪(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吉林,长春(130021))//发光学报.-1996,17(3).-272-275利用光致聚合物全息干板成功地制备出实现一维交叉光互连的元件。该实验采用的干板薄膜的厚度d=12μm,干板的面积为40 mm×60 mm,对干板曝光时采用的平行光束的光强为3.41 mJ/cm^2,聚焦光束的中心的光强为3.50 mJ/cm^2,曝光时间为3~4秒。图3参9(赵桂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互连 致聚合物 全息元件 聚焦 全息干板 彩虹全息图 时间 中科院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术与器件
10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2期41-42,共2页
TB877 2003021095反射全息滤光片调谐性能的研究=Tunability of nonuniformreflection holographic filter[刊,中]/游善红(上海交通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30)),李新碗…//光电子·激光.—2002,13(9).—893-896从理论和实验... TB877 2003021095反射全息滤光片调谐性能的研究=Tunability of nonuniformreflection holographic filter[刊,中]/游善红(上海交通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30)),李新碗…//光电子·激光.—2002,13(9).—893-896从理论和实验对非均匀反射全息滤光片的调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射全息滤光片不仅具有高光密度(大于4D)和窄带宽,还具有很好的调谐性能;同时对均匀介质和非均匀介质耦合波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非均匀介质耦合波理论模型更加符合实验结果。图7表1参11(于晓光)TB877 2003021096用柱透镜制备二维自由空间交叉光互连全息器件=Fabricationof holographic elements of 2D free-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全息滤 调谐性能 非均匀介质 交叉互连 电子 耦合波理论模型 全息器件 自由空间 柱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