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及不育系S和A所配F_1产量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士云 王守海 +4 位作者 黄忠祥 李成荃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8,共6页
SA是由聚合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基因选育出的具有2套不育机制的新型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为了解其所配组合产量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不育系S和A所配组合的差别,将2个新型粳稻不育系2308SA和2310SA及对照亲本不育系2308S(2... SA是由聚合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基因选育出的具有2套不育机制的新型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为了解其所配组合产量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不育系S和A所配组合的差别,将2个新型粳稻不育系2308SA和2310SA及对照亲本不育系2308S(2308SA亲本)、2310S(2310SA亲本)、2277A(2310SA和2308SA共同亲本)与6个粳稻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组合F1分别在海南省陵水县和安徽省合肥市种植,对F1单株谷重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主要产量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SA与不同的恢复系组配,F1单株谷重不同,不同生态地区,同一组合单株谷重有时差别较大。SA配制的组合F1单株谷重普遍有正向超高亲优势,与亲本不育系S和A配制的组合相比,有些组合具更强的产量超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F1单株谷重的配合力分析表明,选育的2310SA在2个试验点的一般配合力均强于亲本不育系2310S和2277A,其配制的组合有的也表现出较好的特殊配合力。另外,SA配制的组合在产量经济性状上,陵水点的单株有效穗数变异较大,合肥点的每穗总粒数变异较大,它们各自对产量的贡献也都最大;陵水点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亲本A配制的组合,合肥点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亲本S配制的组合,合肥点的穗总粒数显著高于A配制的组合而结实率显著降低,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核质互作不育 产量 杂种优势 配合力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被引量:9
2
作者 杜士云 阳菁 +4 位作者 王守海 王德正 吴爽 罗彦长 李阳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9-566,共8页
为了解具有三系和两系两套不育机制的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分子水平上的育性机理,同时也试图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做进一步探讨,利用水稻基因芯片,以2310SA及其保持系两系光温敏不育系2310S为材料,在安徽合肥秋季自然短日... 为了解具有三系和两系两套不育机制的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分子水平上的育性机理,同时也试图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做进一步探讨,利用水稻基因芯片,以2310SA及其保持系两系光温敏不育系2310S为材料,在安徽合肥秋季自然短日低温条件下,比较了稳定不育的2310SA和恢复可育的2310S(对照)减数分裂期、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等4个穗发育时期花药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差异。减数分裂期(上调表达基因1938个,下调表达基因1635个)和三核期(上调表达基因2220个,下调表达基因2656个)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多于单核期(上调表达基因752个,下调表达基因693个)和二核期(上调表达基因1025个,下调表达基因886个),三核期下调表达基因比上调表达基因多,其他3期上调表达基因比下调表达基因多。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聚类显示,单核期和二核期差异表达基因聚为一类,减数分裂期和三核期差异表达基因独立成为第2类和第3类。筛选出147个在4个穗发育时期都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也只有在三核期下调表达基因比上调表达基因多。这些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生物合成、刺激反应、光合作用、信号传导、大分子的新陈代谢、运输、转录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花的发育和细胞死亡等11类生物学过程。所得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中存在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和β-环羟化酶,与热激反应有关的热激转录因子、热激蛋白DnaJ家族蛋白及热激蛋白70等相关基因。这些基因与细胞死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不育花粉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粳稻 不育 基因 核质互作不育 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核质互作不育系的遗传关系剖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梅明华 李泽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2-25,共4页
1991-1992年,分析了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15个核质互作不育系杂交F_1及部分F_2植株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清楚地表明,有些光敏核不育系能够保持核质互作不育系的雄性不育性,有些光(温)敏核不育系则能够恢复... 1991-1992年,分析了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15个核质互作不育系杂交F_1及部分F_2植株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清楚地表明,有些光敏核不育系能够保持核质互作不育系的雄性不育性,有些光(温)敏核不育系则能够恢复或部分恢复;有些光敏核不育系对某一核质互作不育系具有保持能力,对另一核质互作不育系则具恢复能力;并初步推测光(温)敏核不育基因与核质互作不育基因是独立发生的,当核质互作不育系中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隐性不育基因一起作用时,能够掩盖光(温)敏不育基因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 核质互作不育 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金波 徐大勇 +11 位作者 潘启民 秦德荣 方兆伟 陈庭木 卢百关 樊继伟 李健 刘艳 迟铭 王宝祥 杨波 樊宁声 《中国稻米》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杂交水稻的种子纯度影响杂交水稻的发展。少部分三系不育系遇高温自交结实,两系不育系遇低温自交结实。两者结合产生的光温敏核质互作水稻不育系则在高温、低温状态时仍为不育状态,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本文介绍了当前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 杂交水稻的种子纯度影响杂交水稻的发展。少部分三系不育系遇高温自交结实,两系不育系遇低温自交结实。两者结合产生的光温敏核质互作水稻不育系则在高温、低温状态时仍为不育状态,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本文介绍了当前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以及光温敏核质互作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选育、育性稳定性和杂种优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质互作不育 性稳定性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Ⅱ.人工控制条件下粳型光敏不育系的育性鉴定 被引量:27
5
作者 孙宗修 程式华 +3 位作者 闵绍楷 熊振民 应存山 斯华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6-60,共5页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光照时间和温度对农垦58S及以此为基因源转育的其他粳型光敏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粳型光敏不育系的育性受光照时间和温度的双重影响,在15.0h光长与29.6℃平均温度(最高与最低温度分别为33.0℃与28.0℃...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光照时间和温度对农垦58S及以此为基因源转育的其他粳型光敏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粳型光敏不育系的育性受光照时间和温度的双重影响,在15.0h光长与29.6℃平均温度(最高与最低温度分别为33.0℃与28.0℃)的长光照高温条件下,自交结实率为0或接近于0;在12.0h光长与23.6℃平均温度(27.0/22.0℃)的短光照低温条件下,自交结实率较高;在长光低温(15.0h/23.6℃)和短光高温(12.0h/29.6℃)下,育性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变。不同材料的育性对光温反应存在着差异,提示遗传背景对育性表达可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对自然条件下光敏不育系夏季制种纯度不高而秋季警种产量又较低的现象在理论上给予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水稻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 Ⅲ.减数分裂期温度对两个籼稻光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孙宗修 程式华 +6 位作者 闵绍楷 熊振民 应存山 斯华敏 杨仁崔 梁康迳 王乃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3-87,共5页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在15小时长光照下减数分裂期的不同温度(23.3~30.3℃)对籼稻光敏不育系W6154S和5460S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育性的影响因温度的高低及处理持续时间长短而异,不同的材料对温度的反应不同。5460S从不育...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在15小时长光照下减数分裂期的不同温度(23.3~30.3℃)对籼稻光敏不育系W6154S和5460S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育性的影响因温度的高低及处理持续时间长短而异,不同的材料对温度的反应不同。5460S从不育转为可育的临界温度在26.4℃左右,而W6154S在处理温度范围内均出现自交结实现象,表明供试的W6154S株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可能超过30.3℃。提出了深入研究影响籼稻光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不育 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类型的气候适应性 被引量:30
7
作者 卢兴桂 袁潜华 +1 位作者 姚克敏 刘梅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7,共7页
针对夏季低温对我国两系杂交稻制种生产的严重威胁 ,用 1997~ 1998年由三亚、武昌、贵阳、南京 4个生态点组成的“新不育系联合生态鉴定”试验资料 ,分析了以培矮 6 4S为代表的实用低温敏类型不育系和以 N5 0 88S为代表的实用光敏类型... 针对夏季低温对我国两系杂交稻制种生产的严重威胁 ,用 1997~ 1998年由三亚、武昌、贵阳、南京 4个生态点组成的“新不育系联合生态鉴定”试验资料 ,分析了以培矮 6 4S为代表的实用低温敏类型不育系和以 N5 0 88S为代表的实用光敏类型不育系的育性光温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培矮 6 4S的育性受温度影响 ,育性稳定性较差 ,下限温度指标年际间和地区间变化较大 ;N5 0 88S育性主要受日长影响 ,其临界光长同一地年际间差异小 ,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同时 ,用 195 1~ 1992年逐日平均气温和理论日长资料 ,分析和评价了我国南方稻区 (18°14′~ 34°17′N)的三亚、南京、广州、福州、长沙、杭州、南京、高邮、徐州等 9个城市的光温特征及其时空规律。在此基础上 ,从生态角度提出了克服夏季低温危害两系杂交稻制种的三项生态技术措施 ,一是要根据气候规律正确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区和季节 ;二是华中双季稻区应改秋制为春制或选择山区单季稻区秋制 ;三是应全面评价温敏和光敏类型不育系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 不育性转换指标 日照长度 气候适应性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人工控制光温条件下早籼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反应 被引量:18
8
作者 孙宗修 程式华 +3 位作者 斯华敏 杨仁崔 梁康迳 王乃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早籼光敏核不育系W6154S、安农S-1、5460S和87N123S的育性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供试材料育性表达的主导因素之一,日平均温度29.8℃(最高33℃/最低28℃)导致不育或育性很低,25.8℃(29/24℃)时育性提高,21.8...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早籼光敏核不育系W6154S、安农S-1、5460S和87N123S的育性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供试材料育性表达的主导因素之一,日平均温度29.8℃(最高33℃/最低28℃)导致不育或育性很低,25.8℃(29/24℃)时育性提高,21.8℃(25/20℃)使育性再次下降:在29.8℃与21.8℃时,光周期(150或12.0h/d)对育性的影响不明显;在25.8℃时,短日处理的育性显著高于长日处理的育性。作者还讨论了这些灿型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制、繁种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稻 处理 性表达 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型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行润 杨世元 +2 位作者 袁隆平 郭名奇 尹华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79,共3页
选用两个基因来源不同的水稻核不育系 ,通过有性杂交在基因重组后代中 ,选择不育性表现与双亲不同的新类型核不育系 .这类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不受温度或光照单因子影响 ,而是由温敏和光敏两个非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在不育期异常低温天气... 选用两个基因来源不同的水稻核不育系 ,通过有性杂交在基因重组后代中 ,选择不育性表现与双亲不同的新类型核不育系 .这类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不受温度或光照单因子影响 ,而是由温敏和光敏两个非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在不育期异常低温天气不会影响其育性波动 ,只有在短日照和低温两个条件都满足要求时 ,控制花粉发育的启动子才被启动 ,育性逐渐平稳地由不育转化为可育 .在制种季节由于不育性受两个非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起到了双保险作用 ,从而确保了制种的绝对安全 ,这种重组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非等位基因 共同控制 水稻 繁核不育 性转换 杂交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观察 被引量:21
10
作者 贺浩华 彭小松 +1 位作者 余秋英 刘宜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5-248,共4页
The flowering habits of photo-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rice (PTGMR ) Iines Anxia ng S,64425, 165S, GD2S, 11035, Pet’ai 645, 0821S and restorer lines Gui 99, 102 were systematically surveyed. Theflowering p... The flowering habits of photo-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rice (PTGMR ) Iines Anxia ng S,64425, 165S, GD2S, 11035, Pet’ai 645, 0821S and restorer lines Gui 99, 102 were systematically surveyed. Theflowering period of 165S and GD2S is the most concentrated, and the flourishing flowering of 165S is early, that ofGD2S is late.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6442S,Pei’ai 645 and 08215 is comparatively concentrated, while that of An-clang S and 1103S is relatively dispersed. The anthesis time of 1655 is comparatively concentrated and these of theothers are relatively dispersed. As for the spikelet opening time, Anxiang S, 64425, 11035 is long, 165S, 0821Sand Pet’ai 64S is relatively long, GD2S is the shortest. The order of distance of opened glume tips from big to smallis An-clang S, 64425, Pet’ai 645, 11035, 082iS, GD2S, 165S. The opening angle of spikelet of An-clang S.64425and Pet’ai 645 is larger(more than 25°),while that of 165S,GD2S, 1103S and 0821S is smaller(less than 25°). Thestigma exsertion rate, Pet’ai 645 is the highest, the following from high to low are 1103S,Anxiang S, 08215, 165S,64425 and GD2S, but that of 165S, 64425 and GD2S is less than 60%. The stigma area of 1103S,Anxiang S and0821S is more than 1. 00 mm2, that of other PTGMRs is less than 1. 00 mm2. The stigma vitality of 165S,AnxiangS, 1103S, 0821S dropped slowly, that of 6442S, Pet’ai 645,GD2S dropped f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习性 不育 颖花 柱头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控制条件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整齐度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程式华 孙宗修 斯华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33-137,共5页
在人工控制的3光长×3温度共9种光温组合条件下,鉴定了8份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光温反应,分析了在不同光温条件下各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整齐度。结果表明,全部供试材料在长日(15h)高温(30.1℃)下,自交结实率均为0,鉴定群体内单株间育性... 在人工控制的3光长×3温度共9种光温组合条件下,鉴定了8份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光温反应,分析了在不同光温条件下各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整齐度。结果表明,全部供试材料在长日(15h)高温(30.1℃)下,自交结实率均为0,鉴定群体内单株间育性转换整齐一致;但多数材料在长日(15h或14h)低温(23.1℃或24.1℃)下不同程度地出现自交结实现象,而在短日下一定比例的单株未能转换为可育状态,群体内单株间育性转换不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了加强长日低温生态选择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性转换 控制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气候条件下选育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谭学林 陶光喜 +2 位作者 蒋春和 卢文成 贺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6-27,41,共3页
云南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研究和利用虽已经历了较长的时期 ,但在不育系的选育和制种上一直未取得较大的突破。在新世纪到来之际 ,为促进云南“两系”杂交稻的育种工作的快速发展 ,本文结合云南气候的光温特点及云南水稻光温敏不育系选... 云南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研究和利用虽已经历了较长的时期 ,但在不育系的选育和制种上一直未取得较大的突破。在新世纪到来之际 ,为促进云南“两系”杂交稻的育种工作的快速发展 ,本文结合云南气候的光温特点及云南水稻光温敏不育系选育和利用的经验 ,对今后云南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利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云南纬度低 ,海拔差异大 ,日可照时数变化较小 ,在云南进行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具有十分有利的气候条件。其主要的技术路线是利用海拔差异筛选温敏不育系和在不同海拔进行繁殖制种 ;在选育中运用花药培养技术 ,缩短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不育 不育 花药培养 云南生态区 气候条件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系花粉植株的育性转换及纯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远孟 吕志仁 +1 位作者 韦鹏霄 岑秀芬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86-288,共3页
对三个光 (温 )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 S、培选 S以及农垦 5 8S进行花药培养 ,其花粉植株均具有育性转换的特性。在 H3代花粉植株的株系中 ,获得花粉不育度 >99.5 %的植株比率 ,高于对照的株系 ,证实了应用花培对光 (温 )
关键词 ()不育 花粉植株 性转换 纯化效果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敏 尹正旺 +2 位作者 倪国裕 卢兴桂 章显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0-43,共4页
1991年在武昌采用人工光周期处理和自然条件下分期播插等方法,对863-101-01专题提供的11个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度应类型进行了鉴定,初步探明了影响这些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因子和临界光温指标。结果表明,大多数不... 1991年在武昌采用人工光周期处理和自然条件下分期播插等方法,对863-101-01专题提供的11个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度应类型进行了鉴定,初步探明了影响这些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因子和临界光温指标。结果表明,大多数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均受到光周期与温度的共同作用,纯粹的光敏型或温敏型不育材料是不存在的,从而为选育生态适应性较广的光敏核不育系提供了农业气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 性转换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垦58S及其转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等位性测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梅明华 李泽炳 谢国生 《湖北农业科学》 1992年第1期3-6,共4页
将农垦58S及其转育的5个粳型核不育系和4个灿型核不育系在可育期内相互杂交,进行等位性测验,结果表明梗型核不育系7001S、1541S、311lis、3110KS、33001S与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位点相同,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能导入以上各粳型核... 将农垦58S及其转育的5个粳型核不育系和4个灿型核不育系在可育期内相互杂交,进行等位性测验,结果表明梗型核不育系7001S、1541S、311lis、3110KS、33001S与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位点相同,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能导入以上各粳型核不育系中并能得到同样表达,籼型核不育系W7415S与32001S的核不育基因位点相同,与33001S的核不育基因位点可能相同,但W6154S与W7415S、8801S的核不育基因位点不相同。供试籼型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存在差异,W7415S、32001S为光敏型,W6154S为非光敏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M103S的选育与光温反应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牟同敏 李春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3-218,共6页
以温敏核不育水稻安农S 1为母本 ,以常规高产早籼稻品系 92 15 3为父本进行杂交 ,通过低温选择和人工气候箱鉴定 ,育成了育性转换临界温度 2 3~ 2 4℃的早籼型温敏核不育系M 10 3S。光周期长于 12 .5h ,日平均温度高于 2 4℃ ,可以用... 以温敏核不育水稻安农S 1为母本 ,以常规高产早籼稻品系 92 15 3为父本进行杂交 ,通过低温选择和人工气候箱鉴定 ,育成了育性转换临界温度 2 3~ 2 4℃的早籼型温敏核不育系M 10 3S。光周期长于 12 .5h ,日平均温度高于 2 4℃ ,可以用于制种 ,日平均温度低于 2 3℃ ,可以用于繁殖。光周期长于 13.5h ,日平均温度高于 2 3℃ ,可以用于制种。自然条件下不育起点温度为日均温 2 3~ 2 4℃ ,耐低温期为 3~ 4d。敏感期为抽穗前的 7~ 14d。播始历期为 5 3~ 79d ,主茎叶片数 10 .0~ 12 .6片。从播种到始穗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分别为14 93.8~ 176 6 .3℃和 733.4~ 10 5 8.3℃。不育期的株高 6 3.6~ 77.5cm ,平均 72 .0cm ,单株有效穗 6 .4~ 12 .0个 ,平均 9.3个 ,穗长 2 0 .9~ 2 2 .7cm ,平均 2 1.2cm ,每穗颖花数 112 .1~ 137.3朵 ,平均 12 2 .3朵。可育期株高 6 5 .7cm ,单株有效穗 7.2个 ,穗长 17.2cm ,每穗总粒数 114 .1粒 ,结实率 4 7.2 3% ,千粒重 31.34g。以M10 3S为母本 ,与 10 0多个早籼品种进行测配 ,杂种表现生育期早、穗大、粒多、千粒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型水稻 不育 M103S 反应特性 日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的选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德文 杨前进 +2 位作者 王士梅 汪婉琳 朱启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804-17805,共2页
[目的]培育籼型优质光敏核不育系绿敏S。[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结果]绿敏S不育期间败育彻... [目的]培育籼型优质光敏核不育系绿敏S。[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结果]绿敏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分别为99.84%和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稳定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00%以上;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感;米质优,5项主要指标达国标GBPT 17891-1999优质稻谷1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绿敏S/L24于2008年通过了安徽省续试。[结论]为选育优良的籼光温敏核不育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苯达松 不育 绿S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光敏核不育系W9451S的选育和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牟同敏 卢兴桂 +5 位作者 李春海 袁潜华 杨国财 万炳良 马霓 费震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12期42-45,共4页
1991年用8902S与金红231-8配组,后经高海拔长日低温、低海拔短日高温和人工气候室长光低温的交叉选择和鉴定,于1995年育成了籼型光敏核不育系W9451S。在武汉自然条件下,7月中旬至8月底为稳定不育期,大群... 1991年用8902S与金红231-8配组,后经高海拔长日低温、低海拔短日高温和人工气候室长光低温的交叉选择和鉴定,于1995年育成了籼型光敏核不育系W9451S。在武汉自然条件下,7月中旬至8月底为稳定不育期,大群体的遗传性稳定,花粉和自交不育度达99.5%以上。经4个实验室的人工气候箱鉴定,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24℃,育性具明显的光敏感特性,光敏温度范围为23—29℃。9月上、中旬转为可育,自然结实率为20.38—44.68%。3月25日至7月14日分期播种表明,播始历期100—67天,主茎叶片数为15.6—13.4片,生长发育弱感光、属长江流域的早熟中籼稻。开花顺畅,柱头外露率为5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反应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繁种光温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忠 王冬翼 +3 位作者 顾庆华 杜秀芳 沈静 颜春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3-146,共4页
选择4个不同生育类型的粳型二系不育系,在上海浦东和海南陵水两地进行不同光温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在上海本地繁种产量低、成本高、风险大,不宜在生产上应用。在海南陵水县于11月25日左右播种,育性转换敏感期安... 选择4个不同生育类型的粳型二系不育系,在上海浦东和海南陵水两地进行不同光温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在上海本地繁种产量低、成本高、风险大,不宜在生产上应用。在海南陵水县于11月25日左右播种,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在次年2月10~25日,能达到较高的繁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感核不育 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光温特性与育性诱导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应斌 余铁桥 萧光玉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99-105,共7页
长日第二光周期对不育系育性转变的诱导效应,决定于其本身短日第一光周期感光性强弱。据此,可将目前已发现或转育的光(温)敏感核不育水稻划分为3种类型,即光敏感型核不育水稻、温度敏感型核不育水稻和光温互作型核不育水稻。用起源予低... 长日第二光周期对不育系育性转变的诱导效应,决定于其本身短日第一光周期感光性强弱。据此,可将目前已发现或转育的光(温)敏感核不育水稻划分为3种类型,即光敏感型核不育水稻、温度敏感型核不育水稻和光温互作型核不育水稻。用起源予低纬度地区或具有短日第一光周期强感光性的晚籼作为转育材料,是选育籼型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