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课程理解的主观性问题:渊源、特征、趋向及反思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栋 杨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4,共5页
教师课程理解的主观性问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以来较为显性的问题,其产生的背景和缘由主要是诠释学问题对课程理解的影响,激进建构主义在我国课程领域的兴起,以及先进理念和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滥用。这一问题具有复杂性、隐匿... 教师课程理解的主观性问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以来较为显性的问题,其产生的背景和缘由主要是诠释学问题对课程理解的影响,激进建构主义在我国课程领域的兴起,以及先进理念和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滥用。这一问题具有复杂性、隐匿性、群差性、顽固性及破坏性等特征,并由局部问题向整体问题演变,是课程领域的热点问题,并与教学实践进一步结合。这迫使我们对其进行反思:第一,它是否会危急新课程改革;第二,导致其产生的二元对立模式能否被超越;第三,我国中小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课程理解;第四,面对即将全面铺开的新高考范式,它应怎样修正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理解 主观性问题 诠释学问题 激进建构主义 先进理念和模式 课程领域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