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先简支后连续梁疲劳性能与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相华 盛兴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4,共6页
研究带有湿接缝的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结构的疲劳性能和抗裂性能,对3条模型梁的疲劳试验和抗裂试验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模型梁的设计和试验方法,根据3条模型梁疲劳试验结果,分析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刚度... 研究带有湿接缝的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结构的疲劳性能和抗裂性能,对3条模型梁的疲劳试验和抗裂试验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模型梁的设计和试验方法,根据3条模型梁疲劳试验结果,分析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刚度、各典型截面特别是湿接缝段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应变随疲劳加载次数的变化规律,指出重复加载明显降低了梁体刚度,并使梁体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应变增大。根据开裂试验结果,分析了重复加载对各关键断面特别是湿接缝断面抗裂性的影响,得出重复荷载降低了湿接缝的抗裂强度,而对跨中截面和中支点截面抗裂强度无明显影响。给出了关于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疲劳性能和湿接缝抗裂性的一些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先简支后连续梁 湿接缝 铁路工程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静、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小红 盛兴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61,共6页
简要介绍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1∶5模型设计、试验方法。根据弹性试验、开裂试验和破坏试验结果,研究分析该类结构的工艺特点、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结构受力变形特征、结构特别是湿接缝截面的抗裂性、开裂区域裂缝发展分布规律以... 简要介绍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1∶5模型设计、试验方法。根据弹性试验、开裂试验和破坏试验结果,研究分析该类结构的工艺特点、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结构受力变形特征、结构特别是湿接缝截面的抗裂性、开裂区域裂缝发展分布规律以及结构极限承载力。根据开裂试验中应变测试结果,分析计算各典型截面抗裂安全系数,初步研究湿接缝段对结构的影响。在对模型梁体系转换前、后和先简支后连续梁破坏前、后动力测试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校核模型梁的刚度、制作精度,验证模型梁、原型梁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最后初步探讨了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简支后连续梁 预应力混凝土 试验研究 极限承载力 模型设计 试验方法 弹性试验 试验结果 工艺特点 研究分析 变形特征 结构受力 荷载作用 正常使用 分布规律 区域裂缝 应变测试 安全系数 分析计算 体系转换 动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在高速铁路渡线区桥梁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寇延春 王德志 蒋啟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5-189,共5页
高速铁路渡线连续梁一般支架现浇施工,对于山区高墩、深水桥梁、软土地基或跨越道路上的渡线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都存在较大困难,甚至不具备搭设支架条件。采用预制架设、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案,借鉴了简支梁预制架设的优点,既符合现场... 高速铁路渡线连续梁一般支架现浇施工,对于山区高墩、深水桥梁、软土地基或跨越道路上的渡线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都存在较大困难,甚至不具备搭设支架条件。采用预制架设、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案,借鉴了简支梁预制架设的优点,既符合现场施工条件,较好地解决了搭设支架施工存在的难题。以福厦高铁桥福清西站渡线道岔梁为背景,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案的结构受力、后期徐变和施工方案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速铁路渡线区道岔连续梁采用预制架设、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特别是不宜设置支架现浇施工时,该方案技术优势明显;(2)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受力合理,后期徐变小,满足无缝道岔变形要求;(3)单箱双室箱梁结构不设置跨中横隔梁时,跨中变形满足无缝渡线道岔受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 渡线区 箱形 道岔 先简支后连续梁 预制架设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简支后连续混凝土梁负弯矩区UHPC“T形”湿接缝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邵旭东 孔小璇 +1 位作者 邱明红 陈玉宝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共13页
为了提高普通混凝土连续梁负弯矩区湿接缝的抗裂性能,简化施工工艺,提出了混凝土梁桥负弯矩区UHPC新型湿接缝方案.以某跨径为30 m的普通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根据法国UHPC结构设计规程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为了提高普通混凝土连续梁负弯矩区湿接缝的抗裂性能,简化施工工艺,提出了混凝土梁桥负弯矩区UHPC新型湿接缝方案.以某跨径为30 m的普通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根据法国UHPC结构设计规程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对该桥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配筋设计,并参照配筋设计结果对UHPC新型湿接缝构造进行1∶2缩尺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取消负弯矩区预应力束、取消焊接的负弯矩区UHPC新型湿接缝方案的抗裂性能和承载能力均满足工程要求,且试验值与数值模拟值拟合良好;UHPC的引入能有效限制普通混凝土的裂缝宽度,显著提高普通混凝土截面的刚度,改善混凝土连续梁跨中区的内力及竖向挠度的重分布现象.与不考虑负弯矩预应力束的传统湿接缝构造相比,UHPC新型接缝构造能降低混凝土连续梁内力及跨中竖向挠度的重分布系数至其30%~50%.参数分析表明:对于负弯矩区采用UHPC新型湿接缝构造的混凝土连续梁桥,UHPC沿纵桥向的长度宜取0.27倍计算跨径,负弯矩区纵向受拉主筋直径可统一为20 mm,UHPC层的厚度取60 mm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简支后连续梁 普通混凝土负弯矩区 UHPC湿接缝 试验研究 截面刚度分析 抗裂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合理施工体系转换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建民 岳英龙 王世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97,101,共3页
从现浇段浇注顺序、后连续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和临时支座的拆除顺序三方面研究了简支转连续施工体系的合理工序,从受力角度对不同施工工序进行对比分析,建议现浇浇筑和张拉的合理工序为隔端浇筑、隔端张拉,临时支座拆除的合理工序为&qu... 从现浇段浇注顺序、后连续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和临时支座的拆除顺序三方面研究了简支转连续施工体系的合理工序,从受力角度对不同施工工序进行对比分析,建议现浇浇筑和张拉的合理工序为隔端浇筑、隔端张拉,临时支座拆除的合理工序为"对称拆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简支后连续梁 体系转换 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第2卷(1~6期)总目次
6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陈秀方 桥上无缝线路 伸缩附加力 钢筋混凝土 王永和 轨道不平顺 先简支后连续梁 王元清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 铁道科学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