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邓析开创中国逻辑思想史”质疑
- 1
-
-
作者
杨树森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70-72,57,共4页
-
-
关键词
中国逻辑史
思想史
邓析
逻辑思想
开创者
孔子的学说
先秦逻辑史
逻辑学家
政治伦理
研究逻辑
-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
-
题名浅谈杜国庠先秦逻辑思想的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冯曼东
-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87-91,共5页
-
文摘
先秦逻辑史是中国逻辑史的初创阶段,也是中国古代逻辑史上辉煌灿烂的阶段,堪与古希腊逻辑媲美。它奠定了中国逻辑的民族风格。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古代逻辑也日趋衰微。相对西方逻辑的发展,中国逻辑的发展则成为空白。20世纪,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
关键词
公孙龙
先秦逻辑史
思想研究
中国古代逻辑
中国逻辑史
《墨辩》
逻辑思想
墨家逻辑
中国传统文化
形式逻辑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先秦名辨思潮的逻辑果实
- 3
-
-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3年第1期123-124,共2页
-
文摘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二年第六期发表了赵纪彬生前所撰《先秦逻辑史论稿·序论——先秦名辩思潮的逻辑果实》一文,对先秦逻辑思想成就作了一些新的探讨。
-
关键词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二年第六期发表了赵纪彬生前所撰《先秦逻辑史论稿·序论——先秦名辩思潮的逻辑果实》一文
对先秦逻辑思想成就作了一些新的探讨.文章把先秦逻辑史分成三个时期:一
萌芽期
包括春秋战国之际的孔墨对立
二
汛滥期
包括战国中叶的百家之学
三
结实期
包括战国末叶的《墨经》作者
苟子和韩非.然后逐一评价了这三个时期的逻辑思想成就.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侔式推论中的语言逻辑因素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郑龙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20-24,共5页
-
文摘
语言逻辑是从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来研究思维、研究推理的。作为在中国古代逻辑中具有最完备体系的《墨辩》,其字里行间不乏这方面的因素。温公颐先生在《先秦逻辑史》一书中指出:“我们可以写一部以普通形式逻辑为主的先秦逻辑史,也可以写出一部先秦辩证逻辑思维史。
-
关键词
形式结构
先秦逻辑史
逻辑因素
自然语言
中国古代逻辑
语言逻辑
逻辑角度
普通逻辑
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逻辑学家
- 5
-
-
作者
杨树森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0-90,共1页
-
文摘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逻辑学家杨树森中国逻辑史专家论证"中国逻辑史的开创者是邓析"这一论点的一个重要论据是:"《汉书·艺文志》中把邓析列为名家之首,名家基本上即我们现在所称的逻辑学家".(见温公颐《先秦逻辑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以此...
-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逻辑学家
《汉书·艺文志》
中国逻辑史
孔子
邓析
中国古代逻辑
开创者
先秦逻辑史
温公颐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墨辩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 数学基础的比较研究
- 6
-
-
作者
孙金森
-
出处
《学术界》
1988年第6期11-15,1,共6页
-
文摘
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如何深入,由宏观考察走向微观分析是一条重要途径。孙金森在本期撰文《墨辩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数学基础之比较研究》,试图从数学基础上寻找墨辫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衰兴的原因。认为几何学是形式逻辑的基础,亚氏逻辑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在于它有一个严密的三段论体系,其根本原因是它获益于古希腊几何学的充分发展和普及,而墨辩逻辑之所以在汉以后长达1500年之久鲜有问津者,这与先秦几何学不能为墨辩逻辑走向形式化并构成一个系统提供条件密切相关。文章启示人们:决不应轻视基础科学的研究,任何学科都应从它的基础学科中取得自己的研究方法。
-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逻辑
墨辩逻辑
形式逻辑
先秦逻辑史
三段论
根本原因
比较研究
几何学
数学基础
类逻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解“指”新探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刘恒健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31-33,共3页
-
文摘
解“指”新探刘恒健公孙龙子的《指物论》历来被看作一篇扑朔迷离,玄奥难解的文章。为此,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他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公孙龙子》诸篇之中,《指物论》“讹...
-
关键词
《指物论》
公孙龙子
“物”
非指
环结构
“白马非马”
两种含义
先秦逻辑史
形式逻辑
语言环境
-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