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儒家美学之“美”的边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85,共6页
"美"在先秦儒家美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先秦儒家美学对这个概念的界定是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的:否定的方法,强调审美意义上的"美"不是"善";肯定的方法,一方面强调美与"情"有关,这种情不是生理快... "美"在先秦儒家美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先秦儒家美学对这个概念的界定是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的:否定的方法,强调审美意义上的"美"不是"善";肯定的方法,一方面强调美与"情"有关,这种情不是生理快感,另一方面强调"美"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是一种有特定意义的"文"。先秦儒家美学之"美"可以界定为能传达情感或引起情感反应的"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美学 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美学中审美之“和”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黔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96-99,共4页
“和”在先秦儒家美学中指审美关系。审美之“和”具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指人与对象建立起感知关系 ,这在古代美学中属于“交感”的内容 ;第二层含义指人与对象在找到相通之处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这是审美的核心关系 ,在先秦儒家美... “和”在先秦儒家美学中指审美关系。审美之“和”具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指人与对象建立起感知关系 ,这在古代美学中属于“交感”的内容 ;第二层含义指人与对象在找到相通之处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这是审美的核心关系 ,在先秦儒家美学中集中体现为“比德” ;第三层含义是指人与对象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根源 ,体验到了本体 (“诚”)的存在 ,这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即孟子所说“反身而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美学 审美关系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从事神心态到审美心态
3
作者 张黔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诚是先秦儒家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这个概念最初并不是一个美学概念 ,而是一个神学概念。诚的发展 ,是从事神心态开始的 ,经由事人心态转入到审美心态 ,同时诚也由人的心态发展成一种本体。在先秦儒家 ,诚这个概念 ,还留有事神心... 诚是先秦儒家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这个概念最初并不是一个美学概念 ,而是一个神学概念。诚的发展 ,是从事神心态开始的 ,经由事人心态转入到审美心态 ,同时诚也由人的心态发展成一种本体。在先秦儒家 ,诚这个概念 ,还留有事神心态的影子 ,但主要是事人心态、审美心态与本体之诚这三者的统一。从事神心态发展到事人心态 ,其历史的继承性表现为谦、敬、信等内容 ,其否定性则表现在 :由对交往对象的畏惧发展为对对象的亲近。从事人心态发展为审美心态 ,既保留了事人心态中的与对象的亲近 ,也保留了事神心态中对象的虚幻性这一特点。在原始宗教失去其主导地位之后 ,审美之诚充当了主体之诚通往本体之诚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态 事神心态 事人心态 先秦儒家美学 原始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