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念、视野和方法——简帛文献与先秦两汉哲学研究的动向
1
作者 叶树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9,共8页
近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大量简帛文献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造成了深刻影响。它不仅重塑了先秦两汉哲学思想的图景,也从许多方面影响着当前研究工作的走势,后者主要表现为研究者的观念、视野和方法在其推动下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就此进行反思... 近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大量简帛文献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造成了深刻影响。它不仅重塑了先秦两汉哲学思想的图景,也从许多方面影响着当前研究工作的走势,后者主要表现为研究者的观念、视野和方法在其推动下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就此进行反思,关系到如何全面认识简帛的学术价值,此外对古典哲学研究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检讨。出土简帛从不同方面促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其中“走出疑古时代”和“简帛文明”这两个符号尤能反映此等影响。材料内容的多样性、研究工作的跨学科性质,促使大家的视野变得开放和多元,使研究局面上重现“百家争鸣”具有了条件。学术方法也由此出现变革,从文本到义理作为基本路径得到强化,“二重证据法”被引入哲学史研究并发挥重要作用,过程中小学的工夫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运用。这些影响相互关联,总体上形塑出“简帛思想研究”这一新的模式。在助推古典哲学研究的同时,此中也存在有待调整和优化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文献 先秦两汉哲学 观念 视野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经典化考述 被引量:1
2
作者 谭宝刚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0,F0003,共9页
先秦时期《老子》是诸子著作中的一种,处于子书的地位。汉简本《老子》的出土表明,至迟在西汉早期《老子》已被后学尊称为“经”且题以“经”名。此后,《老子》一书越来越受到重视,到魏晋时期完成了其经典化的过程。考之典籍可知:《老... 先秦时期《老子》是诸子著作中的一种,处于子书的地位。汉简本《老子》的出土表明,至迟在西汉早期《老子》已被后学尊称为“经”且题以“经”名。此后,《老子》一书越来越受到重视,到魏晋时期完成了其经典化的过程。考之典籍可知:《老子》由子书上升为经典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老子》在学术思想层面的经典化;其二,《老子》在社会生活层面的经典化。《老子》以其深邃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学术思想发展、政治和民间社会生活的走向,其经典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影响逐步彰显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两汉哲学 道家思想 《老子》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