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气藏“先汇后聚”机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迎朝 邹玮 +2 位作者 陈忠云 蒋一鸣 刁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6-1269,共14页
反转构造带作为圈闭发育的优势构造带在国内外诸多盆地已揭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对于海上盆地来说,由于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较少,对反转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为例,重点关注烃源岩层系内部的原始... 反转构造带作为圈闭发育的优势构造带在国内外诸多盆地已揭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对于海上盆地来说,由于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较少,对反转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为例,重点关注烃源岩层系内部的原始汇烃能力及从源到储的动态油气富集过程,以期揭示反转构造带油气富集规律。通过构造演化史-生烃演化史-储层演化史-油气充注史匹配关系分析认为,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北部地区烃源岩大量生烃期和油气充注时间早于圈闭形成时间,早期天然气在源内层系先形成聚集气或丰度较高的“半聚集”气,即“先汇”;晚期构造运动伴随圈闭形成使得早期气向上运移至圈闭中聚集成藏,即“后聚”,成藏后表现为天然气成熟度由深向浅呈增大的趋势。因此提出“先汇后聚”成藏新机制,该机制不仅阐释了源上古近系花港组主力勘探层系生烃期-圈闭形成期-油气充注期时间不匹配的问题,而且揭示了源内古构造背景对源上现今油气成藏富集的控制作用。在该模式指导下指出了中央构造带大型圈闭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B构造具备良好的“先汇后聚”条件。“先汇后聚”成藏模式具有一定普遍性,不仅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对有类似地质条件的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汇后聚 成藏机制 动态成藏过程 天然气藏 花港组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